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同步精讲精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1789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同步精讲精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同步精讲精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同步精讲精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同步精讲精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同步精讲精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同步精讲精练.docx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同步精讲精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同步精讲精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同步精讲精练.docx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精讲精练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精讲精练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作揖   歇息   聒噪    维维连声

B.腆着   虞侯   赐教    面面厮觑

C.纶巾   鼎足   鄙贱    尖嘴猴腮

D.商酌   愧赧   筵席    如雷惯耳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作者本人儿时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B.《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C.《桃花源记》是东汉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此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D.《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二、字词书写

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记得,作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来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

回家总是很晚的。

凑巧若是没有月亮的夜,长工李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

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

(A)那时人情世故对自己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

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    (wò)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B)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

到家常是二更时分。

请用漂亮的正楷字将画直线的短语写在田字格内。

(2)用部首检字法查“素”字;先查部首_____,再查_____画。

(3)(A)处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_____(wò)旋      争讼_____ 

(5)(B)处应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为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2)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7.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______论证和_______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

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

举例典型,叙议结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

”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用斜线(/)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每句标一处)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②以为且噬己也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稍出近之(____________)    ②以为且噬已也(____________)

③驴不胜怒,蹄之(_________)  ④尽其肉,乃去(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1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成语:

________________

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子鱼论战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

宋人既②成列,楚人未既济③。

司马④曰: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

“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

“未可。

”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⑥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

“君子不重伤⑦,不禽⑧二毛⑨。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⑩也。

寡人虽亡国之余⑪,不鼓不成列。

(注释)①宋公:

宋襄公。

泓:

泓水,河流。

②既:

尽,全部。

③济:

这里指渡过泓水。

④司马:

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

⑤陈:

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

⑥门官:

国军的卫士。

⑦重(chóng)伤:

这里指不对受伤的敌人再次攻击。

⑧禽:

同“擒”⑨二毛:

头发花白的人。

⑩阻隘:

这里指险要的地势。

⑪亡国之余:

亡国者的后代。

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牺牲玉帛(________)

(2)肉食者鄙(________)

(3)门官歼焉(________)

(4)公伤股(________)

13.请用“/”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15.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1)(甲)文中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______”。

(2)(乙)文中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__________”。

16.你觉得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余文坼(chè),浙人,少孤,寄居京江,事母极孝。

贫不能供甘旨,弃举业作贾,往来苏、扬间。

志欲破万卷,而无钱购书,惟凭借读。

常云于湖州置贷,暂住村店,俄春涨发,村落困巨浸①中,移居主人楼上。

方以阻行期为郁郁,忽睹楼侧贮书四架,悉经、史、子、集,喜甚,伏而诵之,焚膏继夜,諰諰②恐不能遍览。

喁喁③数旬,竟忘为置贷来也。

迄水将退,而脚气大发,住养匝月,架上书悉归腹笥④矣。

                       

(选自清·张泓《滇南忆旧录》)

(二)

皇甫谧,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

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

任氏曰:

“《孝经》云:

‘三牲⑤之养,犹为不孝。

’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

”因叹曰:

“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⑥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

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

”因对之流涕。

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

著《礼乐》、《圣真》之论。

                 

(选自《晋书·皇甫谧传》)

(注释)①浸:

水。

②諰諰(xǐxǐ):

恐惧的样子。

③喁喁(yúyú):

小声读书的样子。

④腹笥(fùsì):

这里指肚子里的学问。

⑤三牲:

牛、羊、猪。

⑥卜:

选择。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常云于湖州置贷(办货)

B.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供养)

C.就乡人席坦受书(到)

D.带经而农(农活)

18.对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B.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C.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D.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贫不能供甘旨,弃举业作贾,往来苏、扬间。

(甘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读书的学费)

(2)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

20.余文坼、皇甫谧虽所处时代不同,但两人为人处事有相同的地方,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各题。

(甲)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乙)靖康之难①,钦宗幸虏营。

虏人欲得某文②。

钦宗不得已,诏从臣孙觌③为之;阴冀觌不奉诏,得以为解。

而觌不复辞,一挥而就过为贬损,以媚虏人;而词甚精丽,如宿成④者。

虏人大喜,至以大宗城虏获妇饷之。

觌亦不辞。

其后每语人曰:

“人不胜天久矣古今祸乱莫非天之所为。

而一时之士,欲以人力胜之,是以多败事而少成功;而身以不免焉。

孟子所谓‘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者,盖谓此也。

’”或戏之曰:

“然则子之在虏营也,顺天为已甚矣!

其寿而康也宜哉!

”觌惭亡以应。

闻者快之。

(选自《朱文公集》)

(注)①靖康之难: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靖康之难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②某文:

指降书。

③孙觌(dí):

宋钦宗时,官翰林学士。

④宿成:

事先已经做好。

21.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两处)。

人不胜天久矣古今祸乱莫非天之所为

22.解释加点的词。

(1)岂不诚大丈夫哉              

(2)与民由之

(3)是以多败事而少成功          (4)觌惭亡以应

(5)达于汉阴                    (6)周亚夫军细柳

23.翻译下列句子。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而觌不复辞,一挥而就过为贬损,以媚虏人。

24.(乙)文中的孙觌是不是大丈夫?

请用(甲)文中孟子的论述加以分析。

(甲)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

此君子也。

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

太丰则吾不敢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

不可惯习懒惰。

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曾高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

(节选自《曾国藩家信》)

(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注)甲文是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

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

2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   望:

___________________

(2)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

___________________

(3)腰白玉之环           腰:

___________________

2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余为少慰             余不愿为大官

B.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戴朱缨宝饰之帽

C.可以处乐                以衾拥覆

D.太丰则吾不敢也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2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

(1)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

不可惯习懒惰。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28.下面对两段文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于“拉家常”中蕴含许多真知灼见,充满人文关怀,具有极强的亲和力、说服力和感召力。

B.《曾国藩家书》不只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是一部蕴含为人哲理、指导做人处世、持家教子的家风宝典!

C.(乙)文中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是因为他从读书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快乐。

D.当代父母可以从(甲)(乙)两文中得到启发:

培养孩子可以“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但不要“为大官”。

29.(甲)文中阐述君子的语句是“_________”(乙)文中作者主要记叙了_____________。

(甲)(乙)两段文字都是作者用自身经历劝诫后辈的。

他们共同认为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做到________________。

五、句子默写

30.默写填空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2)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藏,戴着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自清《春》)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泊秦淮》)

(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之间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学毕业后,老师的临别赠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一直记在心间,时时提醒自己生活要恬淡寡欲,心灵要平和安静,因为惟有如此,才能让理想成为现实。

(用诸葛亮《诫子书》中语句作答)

六、情景默写

31.填空。

①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蝉》)

②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呼相应湘江阔,____________。

(郑谷《_____》)

④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______》)

32.诗文名句默写。

①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②《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

③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_______,_______。

④《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______,____。

33.用课文原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2)中国地大物博,景色优美,既有“__________________,气象万千”的洞庭湖景观,又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的醉翁亭之景。

(3)中国历代文人都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渴望中国的统一富强,余光中先生曾说“而现在,_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毛主席曾说“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

(4)自信乐观永远是一种积极的力量,李白曾说“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也曾经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曾经说过:

“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田单即墨之战

初,燕人攻安平,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轊①。

及城溃,人争门而出,皆以轊折车败,为燕所擒;独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免,遂奔即墨。

是时齐地皆属燕,独莒、即墨未下,乐毅乃并右军、前军以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

即墨大夫出战而死。

即墨人曰:

“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是多智习兵。

”因共立以为将,以拒燕。

乐毅围二邑,期年不克,乃令解围,各去城九里而为垒。

三年而犹未下。

或谗之于燕昭王曰:

“乐毅智谋过人,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南面而王耳。

”昭王于是置酒大会,引言者而让之曰:

“今乐君亲为寡人破齐,乐君若能有齐,与燕并为列国,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燕国之福,寡人之愿也。

汝何敢言若此!

”乃斩之。

立乐毅为齐王。

乐毅惶恐不受,拜书,以死自誓。

(注释)①车轊(wèi):

车轴头。

34.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及城溃                        及:

到了……的时候

B.乐毅乃并右军、前军以围莒      乃:

于是,就

C.是时齐地皆属燕                时:

时候

D.所以三年不攻者                所以:

用来……的方法

35.下列句中的“之”与“或谗之于燕昭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布衣之怒(《唐雎不辱使命》)

B.箬篷覆之(《核舟记》)

C.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D.览物之情(《岳阳楼记》)

36.下面加点字的用法跟“南面而王耳”中的“南面”相同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B.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

C.北通巫峡(《岳阳楼记》)

D.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37.下列句式跟“为燕所擒”相同的一项是()

A.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B.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D.溯洄从之,道阻且右(《兼袭》)

38.下面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昭王特点:

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不轻信谗言,办事果断。

B.田单智勇过人,带领即墨百姓守卫即墨三年,没让燕将乐毅攻下。

C.乐毅三年来攻下小小的即墨,不是想“南面而王”,而是“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D.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但真理不掌握在有心机的人手里。

39.翻译下列句子。

(1)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轊。

(2)昭王于是置酒大会,引言者而让之。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记三养

苏轼

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①。

有尊客,盛馔②则三之,可损不可增。

有招我者,预以此先之,主人不从而过是③者,乃止。

一日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

元符三年八月。

(选自《东坡志林》)

注:

①一爵一肉:

喝一杯酒吃一种肉菜。

②盛馔(shèngzhuàn):

丰盛的饮食。

③过是:

超过这个标准。

4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可损不可增。

              

(2)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

41.翻译划线句子。

有招我者,预以此先之

42.苏轼临终前的几年,生活极清苦,而其品行、操守受到后世盛赞。

请结合全文分析,“三养”主要体现了苏轼哪三方面的品行、操守?

八、语言表达

4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     

(2)盖竹柏影也(_________)

(3)晓雾将歇(_________)         (4)鸢飞戾天者(_________)

九、其他

44.文学常识填空。

(1)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一文叙述了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令人十分感动。

他的代表作品还有《_____________》(散文)。

(2)《荷叶·母亲》的作者是__________,原名谢婉莹,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3)_____________(填国籍)诗人_____________(填作者)所作的《金色花》一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变成一朵金色花的孩子跟母亲嬉戏的画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