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1760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docx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docx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

   

毕 业论文

题目: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   

        研究      

姓名:

连小君             

学  号:

124563004      

专  业:

财务管理       

院 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   

年级:

2012级    

指导教师:

 林丽花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本身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会计是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会计信息处理从手工发展到电算化,使传统会计格局逐渐被打破,新的会计思想和理论逐渐确立,从而在推动会计自身发展和变革的同时,也促进电算化会计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但在会计发展过程中,以收集、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核心始终没有改变,变化的主要内容是会计信息的处理与提供的技术方式,以及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和程度。

在电子计算机日益普及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手工会计方式也越来越难以满足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实施会计电算化将成为现代企业充分有效发挥会计监督核算等基本职能的主力军。

电算化技术的应用,将广大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有时间和精力参与企业的管理与决策,为企业管理当局、投资者与债权人提供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增强企业决策的有用性,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但同时,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也对已有的会计工作组织和会计工作体系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研究会计电算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会计电算化对传统手工会计的继承和创新,既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又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传统手工会计,影响

摘要ﻩI

二、传统会计的概念与特点ﻩ1

(二)传统会计的特点ﻩ1

三、会计电算化的概述1

(一)会计电算化的由来及概念ﻩ1

(二)会计电算化的特点ﻩ2

(三)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及应用现状3

四、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联系与差别4

(一)会计电算化同传统会计的联系4

(二)会计电算化同传统会计的差别5

五、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原理的影响ﻩ7

(一)对会计记账规则的影响7

(二)对会计核算原则的影响ﻩ8

六、促进会计电算化发展和会计职能发挥的积极对策ﻩ9

七、结论10

参考文献ﻩ11

谢辞ﻩ12

 一、绪论

会计电算化是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和新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它不仅是传统会计数据处理手段的变革,而且也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物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今天,已不是单纯的会计与计算机的简单结合,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延伸到通信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运筹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的推广应用不再是单纯的财务管理系统,而是正朝着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方向发展,甚至发展成为不同企业之间跨地区、跨行业相互链接的大型网络化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会计作为一个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传统会计的概念与特点

 

(一)传统会计的概念

所谓传统会计,是指以历史成本作为资产计价依据的会计实务,由于它在西方国家沿用已久,所以称为传统会计。

美国早期著名会计学家佩顿和利特尔顿早在1940年,为美国会计学会所编写的一篇专著《公司会计准则介绍》曾对西方国家传统会计实务所依据的理论。

作了非常清晰的说明,直到目前,仍然被广泛地引用。

  

(二)传统会计的特点

它所履行的主要是对投资者的会计责任,特别是资产的经营职责,即投资的结果;强调收益的计量,并依据以下原则计量收益:

收入确认的实现原则,即在销售后确认收入;按配比原则确认费用;以历史成本对资产计价;强调成本归属和流转观念,即将固定资产的购入成本主观地分配于各会计期,并将已耗用设备和原材料的原始成本归属于产品成本。

传统会计认为会计不是一个计价过程,而是一个历史成本的分配或归属过程,它并不考虑已耗用资产的现实成本。

三、会计电算化的概述

  

(一)会计电算化的由来及概念

 1.会计电算化的由来

众所周知会计处理手段它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即手工方式、机械化

方式和电算化方式。

 2.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

具体的说,就是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和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

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二)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1.减少烦琐的抄写,计算等手工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电算化会计业务的处理是通过各种业务处理程序,指挥计算机进行各种指令操作完成。

如原始数据的输入;建立数据文件代替手工操作的账簿,实现数据的存贮;打印各种符合要求的账簿报表;进行日常管理所需的各种查询。

这些原来靠人工进行的大部分计算、抄写等工作均由计算机来完成,而计算机的运算和处理的速度是常人所无法比拟的,因而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

 2.提高了数据处理的精度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数学方法在财会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例如,为了更好的认识和掌握经济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行预测和决策,以选定最优化的经营方案,需要运用高次数学模型和求解多元方程组,靠手工计算则十分困难,而采用计算机则可以迎刃而解。

又如,手工方式中会计科目设置和成本费用的分摊方法都非常粗略,这是与手工操作方法相适应的,采用计算机后,会计核算就可以更详尽一些,更准确些,更科学些。

 3.加快了数据处理的速度

由于计算机能够长期存贮大量数据,并以较高的速度和准确度,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从而打破了手工操作的局限性,为财务管理提供更为详尽和更加及时的信息。

如对会计数据的实时处理,可以及时掌握当前经济活动的最新数据和信息。

即使对数据的批处理,也可以把间隔时间缩短到最理想的程度,从而加快最新信息的交流。

 4.扩展了数据处理的广度

利用计算机可以高速存贮和通过网络调用数据的特点,可以在存贮介质上建立比手工登记更为详尽的记录,可以积累时间上更长、范围上更广的多时点的资料,为管理提供更加充分的数据,特别是使用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集中存贮大量经济、技术及其有关的多方面的数据,这就为会计管理部门引证和利用多方面的资料,深入而广泛的进行管、分析、预测和决策创造了有利条件。

 5.为更好地发挥管理人员的职能作用创造了条件

以往财务管理采用人工操作,大部分管理人员被束缚在烦琐的算账,记账之中,而对经济活动中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不够,只能停留在“事后分析”上,名为管理人员,而未能充分发挥管理的职能作用。

计算机的应用把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从事更富有创造性的劳动,使他们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转向经济活动的分析、预测和决策,更好的认识和掌握财务管理工作发展变化的规律,以选定最优化的管理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决策,不断发现和解决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真正发挥管理人员的职能作用。

并促使会计工作从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的实务核算型转向参与预测、决策、控制的经营管理型,以便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对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

(三)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及应用现状

1.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会计电算化在国外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由于计算机设备昂贵,程序设计复杂,只有少数专业人员掌握此技术,而且只限于应用工资等简单项目中,因此发展十分缓慢。

80年代以后,由于微电子技术的蓬勃发展,微型机的大量

涌现和会计专用计算机的出现,系统软件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硬件价格的不断下降,特别是微型机通过通信电路形成计算机网络,提高了计算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并出现了普及之势。

 2.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及现状

我国电算化会计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迄今为止,经历了初始发展阶段、自发发展阶段和有计划发展阶段。

 (1)初始发展阶段(1970-1983年)

该阶段以一些大型企业进行单项业务的电算化为开端,最为普遍的是工资核算的电算化。

其他会计业务的电算化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

由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缺乏,特别是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奇缺,加之计算机设备价格昂贵,软件汉化又不理想,因而这个阶段电算化会计发展缓慢。

(2)自发发展阶段(1983-1986年)

该阶段会计电算化工作及会计软件开发,多为单位自行组织和开发。

会计软件多为专用定点软件,通用性,适应性差,很少采用工程化方法开发标准化通用软件。

另外,从宏观上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也没有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不仅没有为会计工作提供高效便捷的优越性,还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后来,会计电算化工作在自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引起了理论界和主管部门的重视,从而开始了对会计电算化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研究工作。

并从1984年开始,一些研究所和高校招收了会计电算化方面的研究生,开始进行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为近年来我国会计电算化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计划发展阶段(1986年至今)

随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逐步深入发展,全国各地,各主管部门加强了会计电算化的组织、指导和管理工作,与会计电算化配套的各种组织管理制度措施逐步建立和成熟,形成了以财政部为中心的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体系。

近年来,许多大中型企业和国家机关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稳步提高,会计软件市场基本形成,软件的开发正不断向通用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四、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联系与差别

(一)会计电算化同传统会计的联系

1.系统目标一致

两者都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核算,目标都是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基本会计理论与方法一致

两系统都要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都采用复式记账原理。

  3.都要遵守会计和财务制度

遵守会计和财务制度以及国家的各项财经法纪,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规,堵塞各种可能的漏洞。

  

4.系统的基本功能相同

都具备信息的采集输入、存贮、加工处理、传输和输出这五项功能。

5.都要保存会计档案

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出,会计信息档案必须妥善保存,以便查询。

6.编制会计报表的要求相同

 两系统都要编制会计报表,并且都必须按国家要求编制企业外部报表。

(二)会计电算化同传统会计的差别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质量,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对于会计事业来说是一个飞跃,也使电算化会计与传统会计产生了很大的差别,简略的归纳为:

1.人员结构的不同

在传统的会计中,工作人员均是会计专业人员,实行会计电算化后,要求会计人员既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管理知识等,从而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变化和素质的提高。

所以会计电算化系统中除了会计专业人员外还包括计算机维护人员、软件操作人员等,他们不仅仅是会计专业人员,还是具有会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符合型人才。

会计人员的角色也逐步由领导提供信息资料转变成为给领导提供决策方案,更多地从事经济活动的预测、分析和控制以及企业的管理。

2.账务处理程序的差别

传统的手工核算账务处理工作中,大多都是重复转抄和重复计算,随之而来

的就是工作人员与工作环节以及计算机差错的增多。

传统会计的账务处理程序一般有四种: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序时、平行登记”。

即来源于记账凭证的会计信息总是叙事、等量、平行地记录于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账中,它们发挥总分类账对明细分类账的统辖作用。

这样,他们之间可能出现的记账错误便通过对账来发现,并及时对其加以纠正。

而在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程序中,所考虑的是会计数据处理的目标,即获得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会计信息。

从输入会计凭证到输出明细账、总账等会计报表,一切的中间过程都由计算机控制,整个处理过程在会计软件和系统软件的安排下完成,具有数据处理“自动化”和“数据共享化”等特点,存储于数据库中的会计信息,可以根据需要输出。

 3.内部控制制度的差别

内部控制能提高会计的分析决策能力,建立科学的岗位责任制,防止浪费和舞弊行为,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确保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各单位经济活动能正常、安全、有序地进行。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内部控制制度在内容、控制重点和方式上都发生了变化。

 

(1)内容的差别

相对于传统内部控制而言,会计电算化后的内部控制工作中不仅对会计相关人员与职务的控制难度加大,同时还增加了新的控制措施,如计算机硬件的配置及软件的操作,维护人员与计算机操作人员的内部牵制,计算机内及磁盘内会计

信息的安全保护,计算机操作管理、系统管理员、系统维护人员等的岗位职责等。

因为电算化系统的引入,带来了一系列精兵简政的举措,原有的会计人员大幅减少,会计岗位与职责得到一定的集中,这就使在传统会计中由不同岗位和内部人员对各种会计工作进行检查、核对和审核等显得更为简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所带来的风险集中加大了会计工作的操作风险。

这些都成为会计内部控制的重点。

 

(2)测重点的差别

会计电算化后内部控制的重点相对于传统会计的内部控制重点将有所转移。

会计电算化之后,会计工作的绝大部分将由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所以控制重点将放在会计信息的输出控制、人机交互处理的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连接等重心上。

如对计算机的系统密码进行严格管理,按不同的职责,划分操作权限,避免会

计工作人员与系统工作人员之间的职务重合,健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日常维护以及在排除故障时的治理措施,从而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性。

 (3)方式差别

对于会计凭证的正确性,传统会计主要从摘要内容、单价、金额、会计科目等项目来审核;对账户的正确性一般从日记账、明细账、总账三套账的相互核对来验证。

此外还通过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等内部控制方式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而会计电算化系统下,当原始会计数据输入计算机后,一切计算、分类、汇总、转账、编制报表等都由计算机自动处理,相对于传统会计来说则省去了许多繁琐的人工工作,使一次输入的会计数据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内全面共享。

五、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原理的影响

 

(一)对会计记账规则的影响

会计记账是会计人员采用特定的记账符号、一定的记账原理、程序和方法,在会计账簿中进行登记,来反映单位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的一种方式。

传统的手工记账规则规定日记账、总账要使用订本式账册,明细账要使用活页式账册,通过若干个套账来实现相互牵制、相互核对。

凭证、账本记录的错误之处要用划线法和红字更正法更正,账页中的空页,空行要用红线划销。

电算化会计形成的账页是打印输出的,可装订成活页式,不会是订本式,打印输出的一般是日记账、总账和报表。

由于明细账打印数量大,一般用磁盘、光盘等形式输出。

于账册核对,电算化会计已由计算机代替传统会计中的人工核对;电算化会计中更多的是利用电算化系统建立各种辅助账来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

对于账簿记录的错误,一般规定,凡是已经审核过的数据不得更改。

如果出现错误,则采用输入“更正凭证”的方法加以更正,以便留下更改的痕迹。

另外对于需要打印的账页的空页,空行可用手工处理。

另外各类企业的会计实行科目统一,方便会计电算化的实施。

(二)对会计核算原则的影响

会计核算的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是从事账务处理、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会计工作的依据。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的流畅与多元化,能够充

分体现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真实性、重要性等,但同时也对历史成本、权责

发生制等核算原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对实际成本原则的影响

实际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如有变动,一般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实际成本原则是传统会计核算模式的重要组成环节,是其他会计原则建立的基础。

实际成本能反映当时的市场价格,符合发生原则,因为有原始凭证作依据,故具有可验证性,同时实际成本数据易于取得,与实现原则相联系。

另外实际成本计价无须经常调整账目,可防止随意改变会计记录,维护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实际成本原则广泛应用于工业经济时代会计实务界。

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工作的重心将从有形资产计量转为无形资产计量,市场价值的变化十分频繁,实际成本所提供的信息对信息需求者缺乏相关性,原来广泛应用的实际成本原则逐渐显现出自身的不足。

例如,难以对信息化时代无形资产进行准确地计量、信息反映滞后等等。

 2.对权责发生制的影响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建立在该基础之上的会计模式可以正确的将收入与费用相配合,正确的计算损益。

合理计算单位各期的经营结果,需要用到递延、应计等程序,这是权责发生制的存在基础,但对于某些新出现的经济业务,现行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不再有效

实用。

权责发生制原则不利于反映现金流量信息,并且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观念等因素,对于电子商务时代的衍生金融工具等经济业务,无法做出恰当的处理,这些自然会动摇现行会计的权责发生制确认基础。

 (三)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从传统会计到电算化会计,表面上看是数据处理方法的变化,而实质上它使企业在内部控制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手工会计中主要的交流与联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因此内部控制主要是针对这种联系的,如授权控制与责任分工。

计算机的引入给会计工作增加了新的工作内容,其特点则决定了原来手工会计核算方式下的内部控制大部分将失去作用,因此,现代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处理技术给企业的

内部控制赋予了新的内涵。

并且由于系统建立和运行的复杂性,内部控制的范围

相应扩大,所以必须重新设计内部控制环节,建立科学严密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以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和完整。

例如组织控制、系统维护控制、系统的安全控制、输入输出控制、计算机处理与数据文件控制等。

 六、促进会计电算化发展和会计职能发挥的积极对策

会计电算化不仅大大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大大提高了企业财会信息的处理和传递速度,更重要的是企业财会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使企业财务真正做到统一规范。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企业可以轻松的实现对财务数据处理和业务流程的规范,避免了在传统会计期间因人为因素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不统一和不对应,减少了实际工作中标准的模糊性以及主观人为地不确定性,增强了会计工作客观性和会计信息可比性,方便企业对财务及业务流程进行控制。

②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

由于基于网络化处理,不仅可以做到在财务各岗位间的资源共享,保证财务数据一体化;而且对生成的财务信息,在设置权限的情况下可以在同一时间内任意查询。

在传统会计时期,由于分工传递和手工操作,不仅财务以外无法获得所需信息,即使在各财务各岗位间也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③便于加强财务内部控制。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一方面最大可能地细化和明确了会计工作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参照依据和考核标准,可以对会计人员和工作进行严格控制。

另一方面实现了有效实时监控,所有数据及操作情况均记入系统日志,

各分支机构弄虚作假的可能性减少。

④强化了财务管理。

在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力不断提高,使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反映能力更及时和准确,反映的信息更加细致、全面和深入、信息查询对领导掌握财务运行提供了方便,保证了财务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七、结论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它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也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会计电算化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会计电算化的深入发展使会计人员逐渐摆脱繁琐的账务工作,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信息分析和利用、预测等创造性的工作以及一些管理性的工作中去。

所以,关于

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我们应该分析其合理性,妥善的处理,加速会计电算化的进程,并培养或聘用一批高技术复合型人才,从而推动企业电算化事业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智能型”转变。

参考文献

[1] 夏冬林.会计学.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10-119.

[2]庄明来.会计电算化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36-60.

[3]石道元.会计电算化原理与应用.上海财经大学,2006.22-29.

[4]张国平.会计电算化.科学出版社,2004.220-228.

[5]吴永澎.会计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67-80.

[6] 钱铃.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4-119.

[7]黄群.计算机会计与电子商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6-50.

[8] 常士剑.会计电算化应用.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88-110.

[9]毛华扬.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09-125.

[10]王新玲.计算机会计.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45-80.

谢辞

非常感谢林丽花老师在我大学的最后学习阶段—毕业论文设计阶段给自己的指导,从最初的定题,到提纲的拟定及资料收集,到写作、修改,到论文定稿,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

为了指导我们的毕业论文,她们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她们的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在此我向她们表示我诚挚的谢意。

同时,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三年来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正是由于他们,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在此向他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并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