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3134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1.docx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1.docx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1

《倍数和因数》教学建议

本单元教科书的内容由“倍数、因数”,“2,3,5的倍数特征”,“合数、质数”组成。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全部因数和倍数;知道质数、合数,并能判断一个数是合数还是质数。

2、知道2、3、5的倍数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3、5的倍数,知道奇数和偶数。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有趣的情景,让学生感悟自然数之间丰富而奇妙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根据问题的需要、收集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重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合数和质数的意义;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会确定能否被2、3、5整除数和正确进行分解质因数。

难点:

质数与合数的辨析,质数与奇数及合数与偶数是两组易混的概念;分解质因数与分解因数的联系与差异;一个合数的质因数与因数的确定。

关键:

本单元的学习,主要通过观察、联想、实验等来进行。

教学时要为学生营造进行数学活动的条件,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和联想,去理解概念和发现规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和数学实验中去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和问题答案。

因此,本单元教学教师的有效引导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1、注意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数学学习本应该是充满好奇和情趣的活动,因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是具有挑战性的,同时数学学习需要进行积极地思考。

2、注意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这不仅是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

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要注意以下方面:

(1)明确教学任务,避免进行与教学任务无关的活动;

(2)充分借用学生已有的与教学任务相关的经验(数学的或生活的),如第122页例1和第132页例1的教学;(3)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关联性,如第126页例1教学就应引导学生从双数、单数的概念进行思考;(4)组织学生实验活动要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数学思维活动相结合。

3、注意加强数学实验等数学活动的教学前苏联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教学活动应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为主要手段,本单元教科书内容的编写注意为学生从事数学活动提供线索,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实验,发现数学规律。

数学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中不仅要动手而且要动脑,要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逐步学会将问题进行归纳,从而发现数学规律。

应该注意到学生在进行数学实验时,开始有可能目的性不明确,教师应加以引导,注意数学实验活动不是学生进行盲目的错误尝试,而是有目的的探究活动。

倍数、因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4~127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乘法关系的进一步理解,理解倍数、因数的概念,了解倍数和因数之间的关系。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二)过程与方法

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个数的倍数与因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介绍有关数学的趣味知识,设计相关的游戏活动,继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倍数和因数,并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同学们,你们的数学学得好吗?

老师来考考你。

你认识这些数吗?

(板书:

0,1,2,3,4,5……)学生读出这些数。

你们知道它们都是什么数吗?

(自然数。

在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有许多非常有趣的联系。

今天,我们在非零自然数中来找一找。

(板书:

非零自然数)什么是非零自然数呢?

(就是不包含0的自然数,也就是1,2,3,4……)(教师擦去“0”)

二、自主学习

1、教学例1。

现在给你们36个士兵,要求每排人数一样多,有哪些排列形式?

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画,写一写。

学生思考反馈:

排成4排,每排9人。

4×9=36,或36÷4=9。

(板书两个算式)

4,9,36这3个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4和9相乘就得到36或36能被4和9整除。

我们可以这样说:

4和9都是36的因数;也可以说:

36是4的倍数,也是9的倍数。

(板书)大家说一遍。

还有其他的排列方式吗?

我们直接用36=()×()的形式来表示。

学生自己试着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36的因数包括哪些?

(1,2,3,4,6,9,12,18,36。

36最小的因数是谁,最大的因数是谁?

(36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自己。

把书翻到第125页,填一填。

观察这幅图,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找到36的因数的?

(看哪些数相乘能得到36,这些数就是36的因数。

反过来,36就是这些数的……(倍数。

我们根据12×3=36填空:

12的()倍是36,()是12的倍数。

(12的3倍是36,36是12的倍数。

36还是哪些数的倍数?

(36还是1,2,3,4,6,9,18,36的倍数。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36是它所有因数的倍数。

倍数和因数是相对的,A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你能举个例吗?

(6是3的倍数,3是6的因数等。

2、教学例2。

下面我们来看,怎么找一个数的倍数。

(出示:

在6,30,55中,哪些数是6的倍数?

)你能判断吗?

①、6是6的倍数。

因为6=6×1。

②、30是6的倍数。

因为30÷6=5,30能被6整除。

(师出示:

整除)

③、55不是6的倍数。

因为55不能被6整除。

我们刚才是如何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6的倍数的?

(看这个数能不能被6整除。

你能在1~100的自然数里,找出7的所有倍数吗?

(7的倍数有7,14,21,28,35,42,49,56,63,70,77,84,91,98。

7的最小倍数是多少?

(7的最小倍数是7。

那8的最小倍数呢?

(8的最小倍数是8。

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就是它自己。

我们能找到一个数的最大倍数吗?

(找不到。

所以一个数的倍数有无限个。

3、小结。

从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倍数和因数是两个非零自然数之间的一种关系,这跟我们以前学的一个知识联系非常大——那就是整除。

如果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另一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对于倍数和因数,你们还有什么发现或者疑问吗?

三、课堂活动

1、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家人团聚。

(示范:

先请1个学生上来,说出自己的学号。

下面的学生中,谁的学号和他的学号有倍数或因数关系的,就跟他是一家人,请站起来,并说出自己的学号和这个同学的学号的关系。

2、完成书上第127页的课堂活动。

(1)第1题,先跟同桌说一说,看谁说得多,然后请几个同学说。

(2)第2题,先独立判断,然后引起争论,在讨论中解决问题。

(3)第3题,独立完成,看谁写得多。

教师最后总结一下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倍数和因数。

如果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另一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五、作业:

练习二十六第1、3、4题。

2,5的倍数特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9~130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二十七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奇数和偶数,知道2,5的倍数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和圈数、涂色、走迷宫等数学活动,培养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体验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

探索2,5的倍数特征,认识奇数和偶数。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2,5的倍数的特征与它们的个位有关。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生活中的自然数:

全校学生人数、班级人数、邮政编码、工资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

1.谈话引入。

我们知道生活中的很多信息与数有关,例如全校学生人数是1876人,全年级有265人,本地区的邮政编码是400700……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课前所搜集到的生活中的自然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5,1,40,22,18,25,265,1395,1876,310016,400700,7220……

如果现在我们把黑板上的人数、邮政编码、工资都看成一个数,你们能不能马上判断出哪些数是2的倍数?

哪些数是5的倍数?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2,5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奇数和偶数。

(教学例1)

要研究2的倍数特征,就先找一些2的倍数来观察。

请说说,2的倍数有哪些?

(2,4,6,8,10……)2的倍数说不完,说明2的倍数有无数个。

观察2,4,6,8,10……它们是2的倍数,也就是能被2整除的数。

知道这样的数叫什么吗?

(偶数)偶数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双数。

偶数是几的倍数?

偶数能被几整除?

0是不是偶数呢?

你是怎么想的呢?

(0能被2整除,0是偶数。

偶数有一个好朋友,知道是什么数吗?

(奇数)怎样的数是奇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单数。

试一试:

哪些数是偶数?

哪些数是奇数?

16,21,34,5870,879,299

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关键是看什么?

(看这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能被2整除就是偶数,否则就是奇数。

2、探索2的倍数特征。

“试一试”中的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个位上是0,2,4,6,8)个位上是1,3,5,7,9不行吗?

请任意写一个个位上是单数的数,验证一下你们的结论。

看来2的倍数个位上一定是0,2,4,6或8。

(板书:

2的倍数特征是:

个位上是0,2,4,6或8)

3、探索5的倍数特征。

(教学例2)

5的最小倍数是多少?

(是5。

你还能说出5的倍数有哪些吗?

把5的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是0或5。

是不是任何自然数,只要是5的倍数,个位上一定是0或5?

请同学们任意写一个5的倍数验证一下。

小结:

不管是几位数,5的倍数的个位上一定是0或5。

(板书:

5的倍数特征是:

个位上是0或5)

试一试(第130页):

下面哪些数含有因数5,它们是5的倍数吗?

51,220,35,39

三、课堂活动

1、(第130页)第1题:

涂色找规律。

按要求完成后,观察到同时涂上红色和蓝色的格子里的数是10的倍数,也就是同时能被2和5整除的数。

那么2和5共同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呢?

(个位上是0)

2、(第130页)第2题:

怎样才能走出迷宫?

3、猜一猜:

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一定是偶数。

对不对?

为什么?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你怎样学会的?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七第1,2,3题。

3的倍数特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1~133页例3及课堂活动,练习二十七的第4~8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3的倍数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知道3的倍数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体验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探索3的倍数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3的倍数特征与它各位上的数字和有关。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10个小圆片(可用纽扣、棋子代替),第132页课堂活动中的6张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游戏:

听数打手势。

(判断能被2,5整除的数)

出示:

这个数若能被2整除,则出示左手2个手指;若能被5整除,则出示右手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