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复习要点.docx
《简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复习要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简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复习要点
简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复习要点
一、纲要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基本理论
1、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意义
2、马克思的基本信息(国籍、学历,主要看大学)——Who
3、马克思主义产生与形成的必然性——How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5、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组成与来源
6、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贡献What
7、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著作
8、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
1、关于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部分。
2、关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部分。
3、关于布哈林和斯大林的争论部分。
4、关于“苏联模式”部分。
5、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特点部分。
6、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
7、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晚期资本主义危机理论”。
8、关于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部分。
9、关于第二国际与伯恩斯坦部分。
(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结合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理论
3、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
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基本理论
5、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理论
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
7、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中的失误
8、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思想
9、毛泽东的民主政治建设理论
(四)题型(分值*数目)
1、单项选择:
2*10
2、简答:
6*5
3、辨析:
10*3
4、论述:
(3选1):
20*1
二、基本要点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基本理论
1、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意义:
(1)这是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据史立论;
(2)这是科学理解和全面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要求——理论定位;
(3)这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需要——适应形势;
(4)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所必须的——专业所需。
(XX文库版)
2、马克思其人:
(1)马克思(1818—1883),生于德意志联邦普鲁士国莱茵省。
(2)1830年10月进入特利尔中学,中学毕业论文是《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3)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主修法律,受到青年黑格尔运动的影响,政治观点上是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哲学观点上是热烈的黑格尔唯心主义者;
(4)18岁后转入柏林大学,对哲学与历史产生兴趣,期间,马克思转向黑格尔,从黑格尔深刻的思想海洋中汲取智慧;
(5)取得耶拿大学博士学位,申请论文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
(6)到了《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则转向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从社会实践中汲取思想材料。
《德法年鉴》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由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两个转变的完成。
3、产生与形成的必然性:
(1)从时代背景来看:
资本主义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A.经济发展
a.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奠定了强大物质基础;同时它深刻而迅速地改变了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社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b.工业革命也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革;
c.急剧变革的社会发展为人们打破形而上学观念,确立唯物主义的辩证发展观提供了可能,促使人们认识到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性。
B.社会矛盾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的暴露。
资本主义的发展伴随着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反映。
C.阶级关系
a.阶级关系的变化。
工业革命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阶级,同时也创造了近代无产阶级。
同时,资产阶级变为反动阶级(体现在政治上要求保持资产阶级的剥削地位);
b.阶级矛盾的新特点。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斗争呈现出了新特点,开始了直接反对资产阶级的自觉斗争。
D.无产阶级
a.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19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初,法国里昂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b.工人阶级的斗争孕育了一批无产阶级的领袖,产生了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学说。
(2)从思想基础来看:
克思主义的诞生同当时德国、英国、法国形成的特殊理论环境是密不可分的,马克思的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
(3)从自然科学发展的情况来看: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的显著特点是对实验材料的理论综合,自然科学进入理论科学阶段。
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最高成就,主要表现在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上,自然科学的新发现为理论的新概括提供了可能。
(4)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条件来看:
A.马恩早年受到青年黑格尔运动的影响,政治观点上都是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哲学观点上都是热烈的黑格尔唯心主义者;
B.马恩二人都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5、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组成与来源
(1)理论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理论内核:
A.世界观与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C.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6、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贡献
(1)唯物主义历史观,把历史变迁的决定性因素置于物质生产或者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2)剩余价值理论,揭穿了资本主义剥削“天然合理”的假象,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
(3)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
7、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著作
马克思在1843年3月中—9月底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1843年10月中—12月中这一期间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并于1844年2月在《德法年鉴》公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彻底完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的笔记,这个笔记表明马克思不仅同唯心主义,而且同旧唯物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为创立新世界观奠定了基础。
1858年11月—1859年1月,《政治经济学批判》科学地阐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分析,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一般进程,论证了旧的社会形态为新的更高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指出: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决不会”)《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出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明了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对资本主义作了深刻而系统的分析,科学地评价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两个必然)
1875年4月底5月初,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去世后,1891年1月,恩格斯将这一著作发表在《新时代》杂志。
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阐述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根据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分析,论证了资本主义为共产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第一卷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年秋—1846年5月共同撰写的,第二卷第四章在1847年《威斯特伐利亚汽船》杂志8月号和9月号上发表过,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论的重要著作。
第一卷批判了路·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麦·施蒂纳的唯心史观,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论述了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的理论;第二卷批判了当时在德国流行的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社会主义”,揭示了这种假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社会根源和阶级本质。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著作,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揭示了这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补充: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1844年4—8月撰写的一部未完成的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著作。
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出发,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的各种历史文献和思想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性考察,在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过程中,提出了新的经济学观点、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理论观点,并作了初步的综合性阐述。
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英国状况》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鲜明地反映了他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神圣家族》写于1844年9—11月,并于1845年2月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出版,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和黑格尔本人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初步阐述了唯物史观的一些重要思想。
8、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
整体视野:
把握马克思主义,要注意从整体上去研究和把握,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仅仅归结为三个组成部分。
用列宁的话说,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尽管“它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机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
”但是,“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
”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
1、关于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部分。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内容:
余粮收集制;禁止私人贸易;实物配给制;工业国有化;普遍的义务劳动制;
B.评价:
a.否定论:
十足的农业社会主义;
b.肯定论:
战时客观现实的反应和需要,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巩固了十月革命成果;
c.具体论:
前期为了适应战争需要;后期(1920—1921)希望“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设计上的冒进),具有双重性。
C.转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导火索:
喀琅施塔得水兵暴动,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问题:
为了革命运动而牺牲广大农民利益。
(2)新经济政策
A.两个阶段:
初:
主要任务是从战士共产主义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并固定商品交换的形式(国家控制资本生产,通过特定方式与农民进行交换);
斯大林终止该政策前为主要阶段:
继续由国家资本主义退回到国家调节商业与货币流通(由国家经营退回到市场经营,允许农民自由贸易与私人贸易)。
B.具体实施内容
a.农业:
1921年3月21日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了一定税额实物之后,其他剩余可以用于市场交换,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
b.工业:
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以租借或者租让方式将国家经营工业转为由市场为主体经营;
c.商业:
废除国家配给制与贸易垄断,在国家领导前提下,允许自由贸易。
C.列宁在新经济政策中的重大发现:
a.新经济政策必须建立在尊重和适应普遍生产力(俄国的小生产经济)的基础上;b.商业是巧妙结合小生产经济与大经济的纽带;
c.合作社是渐进性改造小生产经济的便利形式;
d.国家资本主义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并得以控制和利用。
D.实质:
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和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经济代替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E.同展示共产主义政策的区别:
战是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是利用资本主义,渐进过渡到社会主义。
F.贡献:
a.解除了1921年春天的普遍危机,恢复了生产,巩固了政权阶级基础——工农联盟;
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为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2、关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部分。
(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阶段
A、由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
B、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是金融资本
C、资本输出在过渡中的重要性
D、垄断已经跨越国内上升为国际垄断
E、最大的资本主义已经对世界瓜分完毕
——结论:
帝国主义是一般资本主义特征自然发展的结果,但只有到一定阶段,这些资本主义的一般特征才开始转向资本主义的对立面,从资本主义向更高级阶段过渡的特点才形成和暴露,资本主义才变为帝国主义
(2)帝国主义具有寄生性、腐朽性和垂死性,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
——揭示了垄断的本性:
阻碍技术进步、经济上的食利性和统治上反动性
(3)评价:
A.贡献:
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态度;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为将唯物辩证法运用于考察社会现实提供了光辉典范;
B.不足:
三个方面“估计不足”(垄断阶段仍有竞争与创造力;资本主义制度在经济危机与无产阶级面前有自我调节能力,是相对独立的;对社会主义本身发展中挫折估计不足)
4、关于“苏联模式”部分。
(1)含义与形成标志:
A.含义:
之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方式、道路,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具体实现方式;
B.形成标志:
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
(2)特定历史条件:
A.苏联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殊时期;
B.苏共党内关于社会主义前途的争论对苏联模式的促进作用;
C.苏联国内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发展促进苏联模式的出现。
(3)特点:
A.经济:
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党领导并决定国家经济政策;
B.政治:
一党制;高度集权;行政强制手段;
C.科教文:
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但同时教条主义盛行;注重发展科学技术,加强文化教育,但自然科学划分阶级成分,搞“文化革命”。
(4)评价:
A.历史地位:
a.适应了在落后国家环境中救国图强的迫切需要;
b.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初始模式,在某些方面显示出资本主义不同的优越性;
c.为抗击法西斯作了大量准备;
d.为世界社会主义法方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B.重大缺陷:
a.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是经济运行模式僵化;
b.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设计导致国家经济比例失调和社会利益分配失衡;
c.国家机构臃肿,官僚主义极其严重,尤其是领导人集权导致政治、文化等领域的长期后果。
5、关于布哈林和斯大林的争论部分
(1)背景:
1927年底1928年初粮食收购危机
(2)争论焦点:
农业集体化、工业化
A.农业集体化:
斯大林
布哈林
出现收购危机的原因
农村阶级斗争加剧,富农暗中破坏,集体农庄发展缓慢
政府工作失误导致
对策
把与富农作斗争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并提出“非常措施”不肯按国家规定将余粮卖给国家者,可以根据法律条款没收其全部剩余粮食;同时,号召从速开展农业集体化。
放弃非常措施,批评过火行为,建议通过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更快地发展轻工业来克服经济上的困难。
B.工业化
斯大林
布哈林
通过向农民征收“额外税”积累资金保证告诉实现工业化
反对斯大林,认为其破坏了列宁所倡导的“工农结合”,批判其用行政手段解决经济问题。
主张兼顾工业利益的情况下采取灵活的税收和粮价体系,将集体农庄建设同发展个体经济结合起来。
——二者的争论,反映了他们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不同理解,布哈林主张在新经济封测的框架内实现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计划;斯大林则是在分析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化的基础上,提出超越新经济政策的框架,加速实现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C.政治:
斯大林认为阶级斗争需要扩大,布哈林认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6、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特点部分
(1)理论方向上,在反对教条主义口号下,主张“重新发现”、“重建”、“补充”、“修正”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现代化”;
(2)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西马比较脱离革命实践,而更倾向于“学院式”的哲学研究;
(3)理论构建方式上,西马主张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往往以各种思潮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补充,形成各种流派的马克思主义;
(4)理论内容上,西马研究的焦点从经济基础转向哲学和文化领域,形成“上层建筑的马克思主义”。
7、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
反对科技“中立性”观点,认为科技体现的工具理性变成社会的组织原则,造成异化、物化和单向度的社会和单向度的思维方式及其文化,成为社会对人进行全面统治、操纵的深层基础,科技正在执行意识形态的功能,为政治统治进行辩护。
马尔库塞:
“资本主义进步的法则寓于这样一个公式:
技术进步=财富的增长(社会生产总值的增长)=奴役的加强。
”
高兹:
分工是一切异化的根源,而分工源于技术。
技术在资本主义中具有双重功能:
最大限度地生产,同时剥夺工人对生产的控制。
8、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晚期资本主义危机理论”
哈贝马斯:
晚期资本主义危机理论:
资本主义面临四种危机:
经济危机、合理性危机(政府输出危机)、合法性危机(政府输入危机)和动因危机(文化输出危机)。
奥菲:
福利国家矛盾理论:
福利国家面临多重结构性矛盾,福利国家对资本主义具有维护和破坏的两面性,资本主义经济离不开福利国家,但它的存在又威胁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转。
高兹、莱易斯、阿格尔:
生态危机理论:
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消费,主张用“更少的生产、更好地生活”的先进社会主义。
9、关于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部分
(1)观点:
A.改革已不是要完善社会主义,而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造;
B.为社会主义民主党回复名誉;
C.重申“全民国家”,要求“三权分离”;
D.大力论证社会主义就是人道主义。
(2)政策:
A.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准备施行多党制;
B.“重新考虑”党的民主集中制,要改变联邦制。
(3)苏联的历史性转折:
1990年7月,苏共28大
A.指导思想上不在提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B.在奋斗目标上不再提建立共产主义,而提出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
C.阶级性质上,不再提苏共是工人阶级政党,而是“按自愿原则”联合苏联公民的政治组织;
D.在苏共的地位上,不再提“”社会政治组织的最高形式,政治体制的核心,苏联社会的领导力量与指导力量,而是宣布苏共同其他政党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
E.所有制:
否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张多种所有制形式平等、自由竞争。
(4)实质:
以“政治多元化”来否定和取消共产党的领导,施行多党制和“三权分离”的议会制,以经济民主化来推行私有制,以意识形态多元化来否定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以国际关系的“人道主义化”和“非意识形态化”来推行向西方让步的投降主义外交政策。
10、关于第二国际与伯恩斯坦部分
(1)第二国际
A.含义:
第二国际即“社会主义国际”、“社会党国际”,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开第一次大会,通过《劳工法案》及《五一节案》,决定以同盟罢工为工人斗争的武器。
是1889~1914年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国际联合组织。
其名称起自20世纪初,是相对于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而言;
B.特殊性:
自由资本主义正向垄断阶段转变、刚刚进入帝国主义时代
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仍相当迅速;
资本主义远没有进入全面危机;
资本主义政治上的反动并不是普遍加强;
较长和平发展,同时战争危险由隐而显。
C.无产阶级运动特点:
各国合法斗争中取得较大成就,滋长了和平观念以及对合法斗争的幻想;
各国普遍培植了“工人贵族”阶层;
大批破产的小资产阶级分子涌入无产阶级队伍,给传播修正主义提供了肥沃土壤;
资产阶级更多地从暴力政策转向“和平”政策。
(2)伯恩斯坦修正主义
A.修正主义路径:
在哲学上背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鼓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
在政治经济学上修改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竭力掩盖资本主义的矛盾,否认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在政治上宣扬阶级合作和资本主义“和平社会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对无产
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B.目的:
修正主义用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最终诱骗工人群众为谋取暂时利益而牺牲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否认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为共产主义这一最终目的而奋斗的任务。
C.积极性:
第一,理论上,伯恩斯坦对社会主义形式的部分修正观点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理论探索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第二,实践上,伯恩斯坦指出了当时社会民主党的历史任务,虽然这种“修正”成为其罪证的首要证据,但是对于当时国际和国内矛盾错综复杂的状况下的斗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伯恩斯坦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德国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反映了全球化加速条件下国际共运的民族性给共产主义运动带来的深刻的影响。
D.缺陷:
第一,关于伯恩斯坦反对资本主义社会资本集中趋势的典型缺陷。
第二,使第二国际彻底陷入分裂的境地,对国际共运产生了沉重的打击。
第三,伯恩斯坦由国际主义者退化为一个德意志民族主义者,屈服于帝国主义。
第四,最关键的是,伯恩斯坦的认识论背离了历史主义的基本原则,导致了带有历史偏见的错误认识。
(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鸦片战争后,中国先进分子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2)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结合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理论
(1)中国武装斗争的实质:
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原因:
第一,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是农民问题,敌强我弱和中国政治经济不平衡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走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党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农村,农村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战场;
第二,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
中国有80%以上的人口是农民,农民是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主要压榨对象。
因而,他们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动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第三,农民是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
中国革命战争,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民武装力量——红军、游击队、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的官兵基本上都是穿上军装的农民;
第四,中国革命长期进行的武装斗争,主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游击战。
(2)工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