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化学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1061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8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化学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毕业论文化学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毕业论文化学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毕业论文化学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毕业论文化学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化学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docx

《毕业论文化学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化学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业论文化学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docx

毕业论文化学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

毕业论文-化学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

 

 

————————————————————————————————作者:

————————————————————————————————日期:

 

第1章引言

1.1氨氮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水是人们居住星球上的一种物质资源,它具有可循环性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任何物质不可替代的,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生产活动的物资基础。

我国由于缺水和水污染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

全国每年废水排放总量由1998年的395亿吨增至2000年的1415亿吨,全国估计每年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400亿元保护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已成为我国政府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含氮化合物废水的排放量急剧增加,已经成为环境的主要污染源而备受关注。

氨态氮是水相环境中氮的主要污染形态,其中氨态氮主要存在形式为铵离子和游离氨。

总之,来源比较广泛,排放量较大,其主要来源包括生活污水和动物排泄物、工业废水、煤油废水、某些制药防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及钢铁、煤油、化肥无机化工、铁合金、玻璃制造、肉类加工和饲料生产等排放废水。

随着科学工作者对氨氮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发现,氨氮是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的一种重要污染物质,一旦氨氮进入水体,可导致水体缺氧滋生有害水生物导致鱼类中毒,并且人类在食用此种鱼类的同时又肯会有轻度中毒状甚至死亡。

此外,氨氮还会影响鱼鳃的氧气传递,浓度较高时甚至导致鱼类死亡。

大量的氨氮废水排入江河湖海给工业废水的处理带来了困难,在用氯消毒时,氨氮就会与氯气作用生成氯胺,明确降低氯的消费速率,大大增加了氯的需要量。

氨转化为硝酸、硝酸盐进一步转化为亚硝酸铵具有严重的三致作用,直接影响人类健康.

氮、磷是水体中某些藻类的营养物质.在一定的水温,光照和水流状态下,当水体中氮、磷达到一定浓度时形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使水体严重缺氧,对其他水生生物的呼吸造成障碍,尤其是赤潮生物及其代谢物含有毒素,可引起水生生物中毒、死亡。

1。

2处理氨氮废水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

2.1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在污水生物脱氮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王磊等人采用固定化技术保证COD的去除率达到80%,同时保证NH4+—N的去除率达到95。

5%;方振等人研究的生物陶粒反应器能达到90%的去除率;刑传宏等研究的膜生物反应器,污水中NH4+-N的去除率达97%以上;吕锡武等人验证了氨氮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好氧反硝化的存在,并对好氧反硝化的机理进行了讨论;李汝其指出曝气生物滤池同时存在好氧、兼性和厌氧微生物,可以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并在处理生活废水的实验中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91.8%和85.1%。

在物理化学法处理氨氮废水方面,淮阴钢铁集团公司开发了利用烟道气处理余氨水的技术;姜淑霞等人使用超重力法处理氨氮废水,保持了处理氨氮废水技术上的可行性;胡允良等使用吹脱法处理高浓度制药氨氮废水,吹脱效率可达96%;李可彬等研究了轧状液膜去处氨氮;曲久辉等人研究了不同水质下高铁酸盐对饮用水中氨氮实际效率及主要影响因素;杜鸿章等人对催化湿式氧化法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在特定工艺条件下,可以使焦化废水中氨氮去除率达到99。

6%。

谢炜平研究了化学沉淀法,他利用化学沉淀剂[Mg(OH)2+H3PO4]除去废水中的氨氮,并得到有用复合肥,并且探讨了各反应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1。

2。

2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在污水生物脱氮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开发了新的脱氮技术和新型生物器,20世纪6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固定化技术在氨氮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日本下水道事业团用固定化硝化菌在硫化床反应器中进行一年半的生产实验,NH4+-N去除率达到90%以上;Bjorn等开发了一种能在低温下有效脱氮的浮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该反应器能在7—18oC内有效去除氨氮.

Yukata等开发出电化学生物反应器,其脱氮原理是将酶或生物膜固定于电化学生物反应器的阴极表面,通以电流,水电解产生氢,硝酸盐从溶液主体扩散至生物膜,氢做为电子供体而进行反硝化反应;VanDerGreaf等发现氨可以直接作为电子供体而进行硝化反应,并称为厌氧氨生物氧化,他们的发现与传统的硝化反硝化相比,该工艺有无需外加有机物作电子供体、防治二次污染及降低能耗等优点。

最近,有研究报道表面反硝化可发生在有氧条件下,既好氧反硝化的存在,它突破了传统生物脱氧技术限制。

利用一个生物反应器在一种条件下完成反应,提供了微生物基础。

同时硝化反硝化技术可以通过影响硝化和反硝化的基质的投加量或消耗量来实现。

总之,由于不同废水的性质差异,目前还没有一种通用的方法能够处理氨氮废水。

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的废水选择不同的技术和工艺.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能否改进生产技术和改变生产原料,以减少废水量级降低氨氮含量;能否优化水的利用计划,良好的工厂管理及可能的副食品回收相结合;所选择的工艺能否经济、高效的去除废水中的氨氮。

1。

3氨氮废水的处理现状

过量氨氮排入水体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降低水体观赏价值,并且被氧化生成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会影响水生生物甚至人类的健康.因此,废水脱氮处理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前,主要的脱氮方法有生物硝化反硝化、折点加氯、气提吹脱和离子交换法等。

消化污泥脱水液、垃圾渗滤液、催化剂生产厂废水、肉类加工废水和合成氨化工废水等含有极高浓度的氨氮(500mg/L以上,甚至达到几千mg/L),以上方法会由于游离氨氮的生物抑制作用或者成本等原因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可以分为物化法、生化联合法和新型生物脱氮法.

1.3.1物化法

吹脱法:

在碱性条件下,利用氨氮的气相浓度和液相浓度之间的气液平衡关系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一般认为吹脱效率与温度、pH、气液比有关;沸石脱氨法:

利用沸石中的阳离子与废水中的NH4+进行交换以达到脱氮的目的。

沸石一般被用于处理低浓度含氨废水或含微量重金属的废水;膜分离技术:

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行氨氮脱除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操作方便,氨氮回收率高,无二次污染;MAP沉淀法:

主要是利用以下化学反应:

Mg2++NH4++HPO42-=MgNH4PO4(s)↓+H+(1-1)

以一定比例向含有高浓度氨氮的废水中投加磷盐和镁盐,当[Mg2+][NH4+][PO43-]〉2。

5×10–13时可生成磷酸铵镁,除去废水中的氨氮;化学氧化法:

利用强氧化剂将氨氮直接氧化成氮气进行脱除的一种方法;折点加氯是利用在水中的氨与氯反应生成氨气脱氨,这种方法还可以起到杀菌作用,但是产生的余氯会对鱼类有影响,故必须附设除余氯设施.

1.3。

2生化联合法

物化方法在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时不会因为氨氮浓度过高而受到限制,但是不能将氨氮浓度降到足够低(如100mg/L以下)。

而生物脱氮会因为高浓度游离氨或者亚硝酸盐氮而受到抑制。

实际应用中采用生化联合的方法,在生物处理前先对含高浓度氨氮的废水进行物化处理。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MBR)是将膜分离技术与传统的废水生物反应器有机组合形成的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系统。

MBR处理效率高,出水可直接回用,设备少战地面积小,剩余污泥量少。

其难点在于保持膜有较大的通量和防止膜的渗漏.

1.3.3新型生物脱氮法

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一些全新的脱氮工艺,为高浓度氨氮废水的脱氮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主要有短程硝化反硝化、好氧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

短程硝化反硝化:

生物硝化反硝化是应用最广泛的脱氮方式。

由于氨氮氧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曝气费用成为这种脱氮方式的主要开支。

短程硝化反硝化(将氨氮氧化至亚硝酸盐即进行反硝化),不仅可以节省氨氧化需氧量而且可以节省反硝化所需炭源;厌氧氨氧化(ANAMMOX)和全程自养脱氮(CANON):

厌氧氨氧化是指在厌氧条件下氨氮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直接被氧化成氮气的过程。

ANAMMOX的生化反应式为:

NH4++NO2-→N2↑+2H2O(1-2)

ANAMMOX菌是专性厌氧自养菌,因而非常适合处理含NO2-、低C/N的氨氮废水。

与传统工艺相比,基于厌氧氨氧化的脱氮方式工艺流程简单,不需要外加有机炭源,防止二次污染,又很好的应用前景。

厌氧氨氧化的应用主要有两种:

CANON工艺和与中温亚硝化(SHARON)结合,构成SHARON-ANAMMOX联合工艺。

CANON工艺是在限氧的条件下,利用完全自养性微生物将氨氮和亚硝酸盐同时去除的一种方法,从反应形式上看,它是SHARON和ANAMMOX工艺的结合,在同一个反应器中进行;好氧反硝化:

传统脱氮理论认为,反硝化菌为兼性厌氧菌,其呼吸链在有氧条件下以氧气为终末电子受体在缺氧条件下以硝酸根为终末电子受体。

所以若进行反硝化反应,必须在缺氧环境下。

近年来,好氧反硝化现象不断被发现和报道,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些好氧反硝化菌已经被分离出来,有些可以同时进行好氧反硝化和异养硝化。

这样就可以在同一个反应器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简化了工艺流程,节省了能量.在反硝化过程中会产生N2O,是一种温室气体,产生新的污染,其相关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许多工艺仍在实验室阶段,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有效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另外,还有诸如全程自养脱氮工艺、同步硝化反硝化等工艺仍处在试验研究阶段,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

我们之所以选择MAP化学沉淀法是因为它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

运行成本低;反应周期短;管理方便;沉淀物MgNH4PO4(s)是一种有效的肥料,提纯后可做化学试剂,家禽饲料,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也就是说化学沉淀法不但可以节省运行费用,还能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选用之.

1。

4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本设计主要针对模拟氨氮废水进行化学沉淀法去除氨氮的研究.在溶解性磷酸盐,镁及氨氮的起始摩尔浓度比为1:

1:

1条件下,研究改变起始浓度及pH对氨氮去除效果影响并找出最佳pH条件下,通过改变溶解性磷酸盐,镁及氨氮的起始摩尔浓度配比,考察化学沉淀法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探讨化学沉淀法去除氨氮的最佳实验条件,以便为实际废水中去除氨氮摸索最佳反应条件做铺垫。

具体包括:

1.探讨当氨氮、溶解性磷酸盐及镁初始摩尔浓度为1:

1:

1条件下,pH对氨氮处理效果的影响.

2.在同一pH条件下,氨氮初始浓度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3.探讨当pH=11条件下,氨氮、溶解性磷酸盐及镁初始摩尔浓度配比对氨氮处理效果的影响.

第2章实验部分

2。

1实验药品及仪器

2.1。

1实验药品,见表2-1

表2—1实验药品

药品名称

规格

生产厂家

氯化铵(NH4cl)

分析纯

沈阳市新化试剂厂

氯化镁(MgCl2.6H2O)

分析纯

沈阳市新化试剂厂

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

分析纯

沈阳市新化试剂厂

NaOH

分析纯

沈阳市民生化工厂

98%硫酸

分析纯

沈阳市民生化工厂

钼酸铵((NH4)6M07O24。

4H2O)

分析纯

沈阳市新化试剂厂

抗坏血酸

分析纯

沈阳市民生化工厂

酒石酸锑氧钾

分析纯

沈阳市远东试剂厂

磷酸二氢钾

分析纯

沈阳市新化试剂厂

碘化钾

分析纯

沈阳市新化试剂厂

二氯化汞

分析纯

沈阳市民生化工厂

KOH

分析纯

沈阳市民生化工厂

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

分析纯

沈阳市新化试剂厂

浓氨水

分析纯

沈阳市远东试剂厂

硫酸镁(MgSO4.7H2O)

分析纯

沈阳市远东试剂厂

EDTA二钠(C10H14N2O8Na2,2H2O)

分析纯

沈阳市远东试剂厂

铬黑T指示剂干粉(含NaCl)

分析纯

沈阳市新化试剂厂

浓盐酸

分析纯

沈阳市民生化工厂

碳酸钙

分析纯

沈阳市民生化工厂

甲基红指示剂

分析纯

沈阳市民生化工厂

90%乙醇

分析纯

沈阳市远东试剂厂

2。

1.2实验仪器,见表2—2

表2-2实验仪器

仪器名称

型号

厂家

酸度计

PHS—3C型

上海光学仪器五厂

磁力搅拌器

79。

3型

上海光学仪器五厂

分光光度计

721W

上海光学仪器五厂

2.2实验步骤

2。

2.1pH和初始浓度对氨氮去除效率的影响

1.将10g/LNH4cl原溶液稀释成实验所需浓度的溶液500ml;

2.取250ml稀释后的NH4cl溶液加入500ml烧杯中,调节pH为7,按摩尔

比Mg2+:

NH4+:

PO43-=1:

1:

1加入Na2HPO4。

12H2O和MgCl2.6H2O,搅拌至完全溶解。

3.搅拌20分钟,至沉淀反应完全后停止搅拌,接着静置15分钟,然后取

溶液上清液,过滤,测量.

4.重复步骤2,3,调节pH为8,9,10,11.

2。

2。

2配比对氨氮溶解性磷酸盐去除效果的影响

1.将10g/LNH4cl原溶液稀释成实验所需浓度的溶液500ml;

2.取250ml稀释后的NH4cl溶液加入500ml烧杯中,调节pH为11,按摩

尔比Mg2+:

NH4+:

PO43—=1:

1.1:

1.1加入Na2HPO4.12H2O和MgCl2.6H2O,搅

拌至

完全溶解。

3.搅拌20分钟,至沉淀反应完全后停止搅拌,接着静置15分钟,然后取

溶液上清液,过滤,测量.

4.重复步骤2,3,依次取Mg2+:

NH4+:

PO43-为1:

1。

2:

1.2;1:

1.3:

1.3;1:

1.4:

1.4。

2。

3实验分析方法

本实验采用的水质分析方法均依照国家环保局编写的《水和废水分析检测方法》。

实验中主要的分析项目包括:

NH4+—N、PO43—-P、Mg2+及pH。

具体分析方法见表2-3

表2-3水质分析方法

分析项目

单位

分析方法

NH4+-N

mg/L

纳式试剂光度法

PO43—P

mg/L

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Mg2+

mg/L

原子吸收光度法

pH

酸度计

2.4标准曲线的测定

图2-1,2-2分别是分光光度法测量氨氮及溶解性磷酸盐的标准曲线,实验中的N、P浓度均依照此标准曲线进行计算。

图2-1分光光度法测量溶解性磷酸盐的标准曲线

图2-2分光光度法测量氨氮的标准曲线

第3章实验结果与讨论

3。

1pH对不同初始浓度的氨氮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1.氨氮起始浓度为100mg/L,按摩尔比Mg2+:

NH4+:

PO43—=1:

1:

1投入Na2HPO4。

12H2O和MgCl2.6H2O后,P-浓度为221。

104mg/L,Mg2+浓度为173。

556mg/L,经化学沉淀后上清液中N、Mg及P的浓度及去除率随pH的变化见图3-1。

从图中可以看出:

氨氮起始浓度为100mg/L时,随着pH的增大,N、Mg及P的残余浓度均降低,去除率均增大.N的去除率由PH=7时的22.16%增加到pH=11时的66.24%,但去除效果仍不理想,而且N、P及Mg三者有着不同的去除率,P及Mg的去除率几乎相同,N的去除率要远远小于P及Mg的去除率,如pH=11时N的去除率为66。

24%,P的去除率为79。

52%。

(a)残余浓度(b)去除率

图3—1氨氮起始浓度为100mg/L时N,Mg及P的残余浓度及去除率曲线

2.氨氮起始浓度为500mg/L,按摩尔比Mg2+:

NH4+:

PO43-=1:

1:

1投入Na2HPO4.12H2O和MgCl2.6H2O后,P-浓度为1105。

52mg/L,Mg2+浓度为867。

78mg/L,经化学沉淀后上清液中N、Mg及P的浓度及去除率随pH的变化见图3-2

从图中可以看出:

氨氮起始浓度为500mg/L时,随着pH的增大,N、Mg及P的残余浓度均降低,去除率均增大,当pH=11时,N的去除率相对较好为80。

62%。

N的去除率虽然仍小于P及Mg的去除率,但相差程度已缩小,如pH=11时N的去除率为80.62%,P的去除率为88.66%.

(a)残余浓度(b)去除率

图3—2氨氮起始浓度为500mg/L时N,Mg及P的残余浓度及去除率

3.氨氮起始浓度为900mg/L,按摩尔比Mg2+:

NH4+:

PO43-=1:

1:

1投入Na2HPO4。

12H2O和MgCl2.6H2O后,P-浓度为1989.93mg/L,Mg2+浓度为1562mg/L,经化学沉淀后上清液中N、Mg及P的浓度及去除率随pH的变化见图3—3。

从图中可以看出:

氨氮起始浓度为900mg/L时,随着pH的增大,N、Mg及P的残余浓度均降低,去除率均增大,当pH=11时,N的去除率可达到89.59%.N和P、Mg几乎有相同的去除率,如pH=10时N的去除率为74.19%,P的去除率为76.33%。

(a)残余浓度(b)去除率

图3-3氨氮起始浓度为900mg/L时N,Mg及P的残余浓度及去除率

4.氨氮起始浓度为1500mg/L,按摩尔比Mg2+:

NH4+:

PO43—=1:

1:

1投入Na2HPO4.12H2O和MgCl2.6H2O后,P—浓度为3316.56mg/L,Mg2+浓度为2603。

34mg/L,经化学沉淀后上清液中N、Mg及P的浓度及去除率随pH的变化见图3—4.

从图中可以看出:

氨氮起始浓度为1500mg/L时,随着pH的增大,N、Mg及P的残余浓度均降低,去除率均增大,当pH=10~11时,N的去除率分别为78.45%和90。

16%.N和P、Mg仍然几乎有相同的去除率,如pH=11时N的去除率为90。

16%,P的去除率为90。

62%。

(a)残余浓度(b)去除率

图3—4氨氮起始浓度为1500mg/L时N,Mg及P的残余浓度及去除率

5.氨氮起始浓度为2500mg/L,按摩尔比Mg2+:

NH4+:

PO43—=1:

1:

1投Na2HPO4.12H2O

和MgCl2。

6H2O后,P-浓度为5527.6mg/L,Mg2+浓度为4338.9mg/L,经化学沉

淀后上清液中N、Mg及P的浓度及去除率随pH的变化见图3—5.

从图中可以看出:

氨氮起始浓度为2500mg/L时,随着PH值的增大,N、Mg及P的残余浓度均降低,去除率均增大,当pH=9~11时,N的去除率分别为83.12%、91。

5%和94.69%已达到很高的去除率,但由于初始浓度的增加,各物质的残余浓度并没有降到很低,如pH=9时,N的残余浓度为422mg/L。

其次,N和P、Mg仍然几乎有相同的去除率。

(a)残余浓度(b)去除率

图3-5氨氮起始浓度为2500mg/L时N,Mg及P的残余浓度及去除率

由图3-1到图3—5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以下规律:

1.同一氨氮初始浓度条件下,随着pH的上升,N、Mg、P的残余浓度呈下降趋势,去除率呈上升趋势,在pH10~11范围内,各物质残余浓度最低;在纯水中MgNH4PO4(s)的条件容度积在pH=10。

7时达到极小值,因而,MgNH4PO4

(s)在碱性溶液中沉淀更有利。

pH升高对氨氮去除有利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讨论说明。

首先,根据反应方程式(1-1)化学反应平衡常数

KC=

(3-1)

在恒温条件下,KC为一个常数,当pH升高时,H+浓度呈下降趋势,平衡向右移动,也就是朝着生成MgNH4PO4(s)的方向进行,但为了保持KC稳定,[Mg2+][NH4+][HPO42-]必须降低,因而,Mg2+,NH4+及HPO42—去除率均有上升趋势。

其次,根据水的离子积为常数的原理,可以看出,当反应pH升高时,为了维持水溶液中的离子积常数稳定,升高的OH—浓度必将导致H+浓度的降低以维持KW的稳定,因而反应向着生成H+的方向进行,即朝着生成MgNH4PO4(s)的方向进行,因此,N、Mg、P的去除率是呈上升趋势的.

2.氨氮起始浓度较低时,即浓度为100mg/L,500mg/L时,氨氮的去除率远比溶解性磷酸盐及镁的去除率低得多,但是当氨氮的初始浓度在900mg/L以上的时候,氨氮的去除率开始接近溶解性磷酸盐及镁的去除率,即溶解性磷酸盐及镁的去除率高于氨氮的去除率,从原理上分析,按照化学反应式(1-1),三者应该有相同的去除率,但实验的数据表明他们并不相同,并且可以看出随着氨氮初始浓度的增加,沉淀中MgNH4PO4(s)的比例越高。

实际上,在化学沉淀法处理氨氮的同时,反应过程是复杂的,因为在溶液中除了反应(1—1)外还有其他反应的存在,主要包括:

Mg2++PO43-

Mg3(PO4)2(S)↓(3—2)

Mg2++HPO42—

MgHPO4(S)↓(3—3)

Mg2++2H2PO4-

Mg(H2PO4)2(S)↓(3-4)

即在沉淀过程中除了生成MgNH4PO4(s)之外,还存在Mg3(PO4)2(S),MgHPO4(S)和Mg(H2PO4)2(S)等晶体.它们的存在是和溶液的pH密切相关的,(3-4)存在于酸性条件下,(3-3)存在于中性及碱性条件下,而(3—2)则存在于强碱性条件下。

也就是因为这些反应的存在,导致溶解性磷酸盐及镁的去除率高于氨氮的去除率。

Stratful[25]等人对此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沉淀的晶体不全是MgNH4PO4(s),还好有其它盐类,它们可能包括:

Mg3(PO4)2(S),MgHPO4(S)和Mg(H2PO4)2(S)等。

除此之外,他们还认为沉淀中MgNH4PO4所占比例是与氨氮初始浓度有关的。

这与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3.2氨氮初始浓度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了解氨氮初始浓度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在固定pH条件下,对氨氮的初始浓度作图,见图3—6。

从图中可以看出氨氮初始浓度对氨氮去除率有较大影响。

在同一pH条件下,随着氨氮初始浓度的增加,去除率普遍有上升趋势,在氨氮起始浓度较低(100mg/L~500mg/L)条件下,氨氮去除率较低。

如氨氮起始浓度为100mg/L时即使在pH=11时,去除率也仅仅达到66。

24%,最低仅22.16%,在氨氮起始浓度较高(900mg/L~2500mg/L)条件下,去除率相对较高,最高可达到94。

69%。

其次,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初始浓度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是不同的,在pH为7时,曲线的斜率较大,即去除率随浓度的变化较明显;而在pH为8、9、10、11时,pH的增长较缓慢,尤其在pH=11的高浓度段,曲线的斜率几乎为零,即去除率的变化不明显。

图3-6不同pH条件下,氨氮初始浓度对氨氮的去除率影响曲线

3.3配比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①氨氮起始浓度分别为100mg/L、500mg/L、900mg/L时,N的残余浓度见图3—7。

由图中可知:

随着溶解性磷酸盐、镁对氨氮配比的变化,氨氮剩余浓度有下降趋势;根据溶液化学平衡理论,在一定温度下KC为一常数,也就是说,当Mg2+及HPO42—浓度不断上升时,反应向生成MgNH4PO4的方向进行,因而,氨氮剩余浓度有下降趋势;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影响生成沉淀因素中的同离子效应和溶度积规则来解释这个问题,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Mg2+及HPO42-离子导致离子积大于MgNH4PO4的KSP,因而反应会朝着生成沉淀的方向进行,氨氮得到了去除。

(a)氨氮起始浓度分别为100mg/L(b)氨氮起始浓度分别为500mg/L

(c)氨氮起始浓度分别为900mg/L

图3-7氨氮残余浓度随配比的变化

②氨氮起始浓度分别为100mg/L、500mg/L、900mg/L时,P的残余浓度见图3-8。

由图中可知:

溶解性磷酸盐的剩余浓度,随着配比的升高,有上升趋势,虽然随着反应向生成MgNH4PO4的方向进行时,溶解性磷酸盐的去除率又提高趋势,但是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