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懈探索的路上感受人生的幸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0816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不懈探索的路上感受人生的幸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在不懈探索的路上感受人生的幸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在不懈探索的路上感受人生的幸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在不懈探索的路上感受人生的幸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在不懈探索的路上感受人生的幸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不懈探索的路上感受人生的幸福.docx

《在不懈探索的路上感受人生的幸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不懈探索的路上感受人生的幸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不懈探索的路上感受人生的幸福.docx

在不懈探索的路上感受人生的幸福

在不懈探索的路上感受人生的幸福

——西山区马街中心学校景海莲

幸福的含义是什么?

处于不同环境的人、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对于一个人来说,幸福首先要以一定的物质需要的满足作为基础,然后才会有更高层次的幸福感。

在社会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把生活物质条件的满足、把与别人在生活条件上的对比作为幸福的标准;我,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回首自己走过的、在小学数学教学研究道路上的匆匆岁月,感受到的也是幸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对自己钟爱的事业有了深入的了解,在研究的过程中有了收获,更重要的是,我的点点努力成为了很多孩子走向幸福人生的基石之一。

数年前的我,还只是一个在农村小学艰难起步的新教师。

一路走来,离不开教师们的教育与信任,离不开同事们的合作与友谊,离不开领导对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把自己的人生和全部感情投入到了对党的教育事业中,就是我——一个教育工作者及共产党员最大的幸福。

一.苏霍姆林斯基讲过:

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是一个热爱孩子的人,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

初为人师的我,也想象大家一样,能到一个条件比较好的单位工作,然而我的想法落空了,被分配到离家余公里,需步行的西山区白鱼小学,更不能让人接受的是学校竟然在一个破寺庙里,几间破房就成了学校。

面对现状,我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是留?

还是走?

这样的选择一次次在我脑海中翻腾。

在经过艰难的抉择后,我下定了决心:

你不能改变环境,但是你可以改变自己,只要能改变自己,就能改变环境。

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年轻人,就应该有点事业心,一定要把白鱼小学的落后面貌改变过来,如果我改变不了一个学校,就从改变一个学生,一个班级做起。

做一个教师容易,但是做一名好教师是不容易的,做好教师的先决条件就是要爱学生,爱孩子。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从第一天站在讲台上起,我就把我的爱洒向了每一个孩子,每天满脑子里装的都是学校、学生的事。

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以外的时间都用到了工作中。

我每天坚持第一个到校,与学生共同打扫卫生,整顿班务,写好上课用的小黑板,提前做好上课准备。

放学了,我最后一个离开学校,关好门窗,检查每一本作业是否批完,晚上还把学生请到自己的宿舍为他们查缺补漏,补完课后还要负责把他们送回家。

送走学生后,自己还要批作业,备课,熟悉教材,准备教具。

才开始教学时自己没有经验,也没有平行班听课,完全靠自己,我就把自己与学生放在一起来想问题,面对六年级的学生,我与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形成与学生平等的关系,边教边学,练习复习中引导学生学会对比迁移,举一反三。

课外,我还花时间组织学生爬山、放风筝、上山野炊、下海游泳,教他们打球,组织多样的班队会,把学生吸引到学习中。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从不歧视,使班级不再有学生辍学。

在教自己班级的同时,我还关注着学校的发展。

因为当时白鱼小学各方面都落后,是大家公认的“薄弱校”,只有学校的整体提高,才会有教师的工作幸福感。

当看到学校里由于条件限制,专科课没有教师上时,我就主动承担了音乐和美术课,安排学生做早操,开展少先队活动,组织“六一”节的庆祝活动,看到孩子们在活动中天真活泼,求知求乐的样子,我高兴得流下了辛劳和感动的泪。

不久一个好消息传来:

我班参加全市六年级的统考,数学成绩排名全镇第一。

这是学校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想到的,原因有三:

这是刚由三个班合起来只有一个学期的班;白鱼小学从来没有考过这样好的成绩;我是一个刚工作五个月的新教师。

这一天我又流泪了,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一个人对事业的成功追求,同时,我也坚信了“我能行”,相信自己能成为一名好教师。

第一次的成功让我看到了一个年轻人在学校的价值。

我没有沉浸在成绩的赞扬声中,而是又有了转变学校面貌的想法。

课余,我放弃休息时间协助体育教师训练田径队,与新来的年轻教师一起承担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加强了学校少先队工作,注意了学校文化的建设,成立了合唱队、舞蹈队,排练节目,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和各种比赛,随着我校的各项活动比赛成绩进入全镇前列,学生高兴,教师们也高兴,学校落后的帽子终于被摘掉了,这是所有人盼望了多年的一件事。

第二年,我班又一次参加全市六年级统考,依然保持了全镇第一,并排列全区第三。

一向落后的白鱼小学开始成为一所让人羡慕的先进学校,也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关注,局长亲自到学校听我们的课,鼓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工作,把我们名年轻教师誉为“滇池之滨的五朵金花”,相信我们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教育成果。

二.最努力工作的老师,不一定是最好的教师,最善于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教师,才是最好的教师。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也是一个教师不断追求成功的动力。

在海口工作的十几年里,由于信息的闭塞,我们学习、交流、听课的机会很少,唯一参考资料就是《云南教育》,所以我非常珍惜每一次的学习机会,认真把握好学习的过程。

每参加一次学习和看杂志论文都要认真选出适用的内容,把这些内容与自己的教学进行对比,逐渐形成自己的方法。

在听了李家永老师的分数应用题教法后,没有全部照搬,而是结合农村学生的特点加以改进,使其更能符合自己的学生,如分数应用题,李老师在辅导时对我们做了如下培训:

一、分数乘法应用题

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一个数几分之几

特征:

已知条件:

表示单位“”的量;单位“”的几分之几(分率)

所求问题:

求单位“”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量)

等量关系:

单位“”的量分率分量

二、分数除法应用题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一个数,用除法,即多少÷几分之几

特征:

已知条件:

单位“1”的几分之几(分率)

所求问题:

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量)

表示单位“1”的量

等量关系:

分量÷分率单位“1”的量

在李老师培训的基础上,我悟出了利用对应表分析的方法:

如一个工厂九月份用电度,十月份比九月份少用,十月份用电多少度?

引导学生

一找找中心句分析带分率的那一句(十月份比九月份少)

二列根据中心句,列出对应表“1”—九月份()

—少的分率(不求)

—十月份?

(所求问题)

三分析求十月份就是就九月份的(),也就是的()

通过列表分析,能让学生把思维集中到中心句上,理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学生解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我自己熟练后,又在教研活动中向老师们汇报分享,带领全镇教师共同研究。

在听金宝强老师对复合应用题的教学指导培训后,我受到启发,复合应用题因条件和信息多,学生不能从有效的信息中找到相关联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因而解题困难,我总结出了用列表方法来分析复合应用题的方法:

如一个裁缝工厂原来做一套制服要用尺布,采用新的裁剪方法后,每套节省尺布。

原来做套制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用两种方法解答)

首先让学生审题之后,指导学生把条件和问题整理在表格中:

每套用布尺数

套数

原来

现在

()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题目里研究现在与原来每套衣服用布尺数和套数的变化问题,让学生思考:

1、现在每套的用布尺数比原来少,做一套现在要做的套数大概是多少?

2、现在与原来每套用布尺数和套数在变化,什么不会变?

3、怎样求用布总尺数?

(每套用布尺数套数用布总尺数)再把表补充完整:

每套用布尺数

套数

用布总尺数

原来

()

现在

(天天)

()

现在

()

多做?

共节约()

从表中学生很快就能看出,求现在套数,用÷()套,补充后半部分表,引导学生思考:

(1)要求现在做的套数,还可以先求什么?

(2)怎样求节约的布?

由此得:

÷()(套)

列表分析应用题,能让学生找到从一般应用题入手的缺口,在当时的确能提高学生评价能力。

有一次在昆明参加教材培训,其间听旁边的两位教师在议论,当前课堂中正在引用“题卡”教学法。

言者无心,听着有意,回校后我就开始自己摸索什么是题卡,题卡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

于是在实践中开始尝试,把一些容易混淆的题目整理出来,让学生辨析(那时没有多媒体)。

在上课时为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我多番查找资料,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帮助的信息,并启发学生自主学习。

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老师提供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基本性质的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学会知识迁移,自己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

如何组织复习?

每到期末教师会用大量的试卷来组织学生复习,而我却是制作一份复习卡,把每一个类型的题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整理出来,让学生明白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变化关系,知道万变不离其宗。

一个长方形长是米,宽是米,面积是多少?

一个长方形长是米,宽是分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一个长方形长是米,宽比长少米,面积是多少?

一个长方形长比宽多米,宽是米,面积是多少?

学生做完试卷后,一般教师的做法是讲试卷,而且是从头讲起,低效费时。

而我则是让学生先根据试卷分类,把试卷内容分类后分析每类试卷是怎样联系的,最后帮助学生分析是在哪一个点上出错,教师适时指导,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让给学生,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年参加推荐市级课堂教学比赛中,我的“学习卡的应用”以有效和创新赢得了成功,不仅取得了参加市级比赛的资格,而且还进入了省级的比赛。

三、常言道:

“名师名在思想”,一个没有自己思想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好教师,更不可能成为一个名教师。

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让我感到数学教师教得最辛苦,学生学得困难。

我和同事们希望能寻找到一种改变现状的,能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在玩中学数学”,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的方法。

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的启示下,我们开始积极思考如何针对不同年龄学生设计教学问题。

儿童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阶段式的连续发展过程,不同年龄,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在思维方式有着质的差别,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和可能遇到的思维障碍,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方法,为学生思维障碍的突破架设桥梁。

在低年级,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把教学的成功放在习惯的培养上。

一是培养学生的守时习惯。

初入学的儿童,要帮助他们从“以玩为主”过渡到“以学为主”,因此,我用时间来训练规范学生的行为。

在教室里摆放一架钟,号召小朋友与时间做朋友,然后把对学生的要求都用时间来要求,如静息一分钟,能坐正分钟吗?

要求在分钟内做完练习,给同学秒的掌声,当天的作业要求在分钟内完成……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每天都在强化时间,能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情感和态度,学习时间的基本知识,节约时间,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是训练学生记日记的习惯

要让儿童的智力得到发展,就要引导儿童对探究行为的外部刺激,人的认识起步于感知,感知的起点在于感觉,感觉来自于外部刺激,能使儿童聚精会神着急要弄清问题真相的东西,不关是鲜艳的色彩,画面,还是诱发性的语言刺激,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努力探究后来了解问题。

一年级学生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的,又非常好动,我就利用记日记的手段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一步要求学生记下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做的事情。

第二步,记今天未做好的事情,做错的作业,找出原因,更正。

第三步,记第二天的计划,也就是会看书,写写明天老师要上的内容,写一件校园或者是社会、家庭中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第四步,写数学日记,结合数学的教学内容,调查家中的人口、物品的个数、价格、调查父母的收入。

第五步,要求收集各种票据,记录票据上的数据,记录每天家庭的开支。

第六步,让学生尝试用收集的数据提问题,编应用题。

第八步,让学生收集相关的数据,感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再发展就可以做数学手抄报,提出数学问题。

第九步,让学生形成阅读数学书,记录预习过程,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是训练学生掌握看书的方法。

教学生看数学书。

会阅读数学书对于学习数学十分重要。

它能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一页书,又能掌握看一页书的顺序,还能对每一页书的内容进行分析、抽象、概括。

分析:

按照看书的顺序,把一页书的内容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中的每幅图就是各个部分。

抽象:

按照顺序说出每幅图表示什么,有几个物体,怎样表示。

概括:

数形结合,把每一幅图中的物体用数表示出来,通过比较,找出相互的共同点,解决问题。

四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

《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开展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想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必备条件。

是对应思想的渗透。

在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物与物的对应,如杯子与杯盖的对应,羽毛板与羽毛球的对应,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对应关系和比较量与分率的对应等关系的思想渗透,重视教材中物与物的对应教学,量与量的对应。

是比较思想的渗透。

比较是把几个事物间相对应的要素一一对比,从中确定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利用比较分析,进行迁移学习,是我最注重的方法。

如人教学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退位减”,先出示给学生作为复习,然后再出示给学生尝试。

在尝试中,让学生先比较两个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把问题聚焦在被减数各位减不够怎么办?

被减数十位是五个十减一个十,四个十二减一个十,为什么?

然后进行拓展()被减数不变,减数各位怎么变,不需要借位?

()被减数不变,减数个位怎么变,需要借位?

()减数不变,被减数个位怎样变,需要借位?

()减数不变,被减数个位怎样变,需要借位?

()如果被减数个位是,你能做吗?

是逆向思维的渗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思维转化。

如在数的认识,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可逆的思想,

 

比多,就要想到比少,看到,就要想到÷,÷,看到,就要想到它的补数是(凑成整百)等。

五是在中高年级重视学生活动和相互协作的学习。

活动是儿童探索未知世界,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应用的基本形式,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和桥梁,也是知识的来源。

认知的形成主要是一种活动的内化,只有让儿童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认知。

只是观察别人的活动,很难形成儿童新的认知结构。

因此,在皮亚杰“活动教学法”的影响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创新。

在除法的认识教学中,结合低年级儿童爱画画的特点,让学生通过画画的形式来区分“包含除”与“等分除”。

在进行周长的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校园,通过校园花台周长的测量体验,引导学生寻求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长度、面积和单位的学习中,都要组织学生实际走走、看看、量量、比比,让学生能亲身体验,每一节课都精心布置情境,提供学生能阅读的材料,让学生自由操作、实验、观察、思考、自己认识事物,发现事物的本质,得出结论,只要是学生通过自学,看材料交流能学会的,老师都不再讲,只是针对错题,进行一定的引导,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线与角”的复习,就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

活动一,是开课前,老师向学生出示本节复习课要达到的目标:

通过自己看书,能整理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通过互助学习,知道有哪些线,这些线的特征是什么?

能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围绕目标,组织以下活动:

让学生看教材五分钟,并进行内容的整理,根据自己整理的内容,提出自己还不懂的问题,然后小组交流,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让同学帮助解决。

如果在小组里,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再全班交流。

最后学生把余下的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老师与学生一起交流自己的思想,根据学生概念不清楚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

如射线为什么只能读做射线,而不能读做射线,是因为射线表示的是方向,射线表示由向延伸。

有学生提出可不可以证明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引导学生想,两点能画一条直线,只要在一条直线上取两个点,量一量对应的另一条直线与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就可以证明,同时有学生交流,教师整理方法:

 

活动五:

出示学生平时做作业中的错题,进行概念辨析。

最后,让学生利用本节内容画一幅画,展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掌握。

作为教师,其任务不是被动地却大创造性地任学生自己的速度发展,也不是借助大量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去索取,而应该让学生参与到相互学习的情境中去,相互刺激,相互鼓励,引导学生达到理解的新水平。

、观察思维的培养。

观察就是

四、“当今时代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成功,更是团队的成功。

随着自己在教学上探索的日渐深入,我开始走上教学管理岗位,由教师成为校长,从自己摸索到带领全校一起开展教学研究,研究的范围也由数学扩大到各学科,对学生的管理、班级的管理也扩大到了对整个学校的管理。

对此,我既感谢上级领导的信任,又深感肩头的责任重大,因为,一直以来都是我自己在探索,但是现在却要带领整个学校的教师群体一起向前.何况,还面临着整个西山区.还有整个昆明市那么多的公办.私立学校之间的激烈竞争!

但是,当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纯真可爱的笑脸,看到教师们期待的眼神,我又充满了信心.在借鉴和对比了区.市.省及省外的一些学校的思想和经验后,我和学校的班子成员取得了共识:

把"社会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作为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把"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奠基"作为校训,把“科学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主题,在学校开展科学有效的素质教育.通过年的努力,创建了西山区马街小学的三大特色:

、“学”反馈“教”。

在经过认真的讨论和仔细地修改之后,学校班子制定了《马街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这样关于教育教学的管理.考核.培训、检查制度,构建了从上至下的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教师的管理模式,实行每一级的榜样示范和分层负责管理,不同级别之间还安排了不定期的检查和考核.以保证学校学校的办学质量。

怎样找到并解决影响教学质量的根本问题?

在查阅了大量资料、经过多次的班子讨论后,我们改变了一般学校的作法,不仅把学期末的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和反馈教师履职的标准,还把检查考核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细节上,从每个月的检查”六本一册"(备课本.听课本、政治学习记录本、业务学习记录本、阅读记录本、教学反思记录本和教师工作手册)和学生的各种作业,不仅以“教”(教师的课堂教学)反馈“教”(教师的工作质量),更从“学”(学生的表现)来反馈“教”(教师的工作质量),这样,就堵住了教学环节中的漏洞,从源头上、从细节上逐步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几年这样的严格管理,教师树立了“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开始关注每一个教学细节,不再会只看到分数,而不明白分数背后存在的教学问题,能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和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

、打造“主动式”的教研文化。

随着“学”反馈“教”过程的逐步深入,教师们开始意识到了教学科研的重要性,随着““行动研究”“”“有效教学””“”参与式教学“”“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等新方法和新经验等在学校的推广,教师们应用后看到了教学科研的成果,科研意识增强了,开始自觉地开展课题研究,形成了一个对教学充满人情的学习型的团队,打造出了“主动式”的教学研究氛围和文化,教师们开展教学研究不再是学校的需要,而是成为了教师个人的需要,个人的价值体现不再只在于教师的衣食住行,更在于人格的完善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之间“比学习、比研究、比合作”的思想蔚然成风。

就在这样的团队文化影响下,张文俊、廖姝丽等一批教师很快成为了区、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多名教师在各级教学和论文竞赛中获奖,学校的团队也获得了“国家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云南省、市、区一级示范学校“”省、市、区文明单位和文明学校、云南省德育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

、学科文化特色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全面发展”,所以,除了教学上的严格管理外,学校还把学科教学打造成文化特色,语文有诵读经典、校刊《马蹄莲》的文化活动,数学友“问题银行”“数学小博士”等数学文化活动,每年还定期举行各种科技、文艺、体育活动,把活动变成课堂知识学习的外延,使学生在活动中思想和能力都得到提高,每年月的“合唱节”,月的“体育节”“,月的”“科技节”,月的“艺术节”,已经成为了学校的制度,学生在牢固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还培养了特长,很多学生在各级地科技、体育、艺术比赛和活动中获奖,基本实现了学校““为每一个孩子明天的幸福点奠基”“的办学目标。

回首年的校长生涯,虽然不乏辛苦,但是辛苦的同时也充满了幸福,

刚工作时,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

人生三境界——年少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年轻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中年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一转眼,数十载一晃而过,海口的山没有改变,昆明的水也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人。

这些人里,有我曾经的领导,我的同事,还有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国外的一个教育理论家曾经说过:

什么是教育?

就是当我们把所有学过的东西全都忘掉的时候,最后剩下的,就是教育。

在我的眼中,我的教育价值观仍然是才走上教育岗位时的目标——为孩子长大后的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