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效果分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0477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效果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效果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效果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效果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效果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效果分析.docx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效果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效果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效果分析.docx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效果分析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效果分析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效果分析

一.采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为了提高C语言的教学效果,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总结,我们采取了多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1.培养兴趣

  恩格斯说“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使初学者能尽快地掌握计算机知识,进入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接触计算机时,很多学生感到新奇、好玩,这不能说是兴趣,只是一种好奇。

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大量的规则、定义、要求和机械的格式出现,很容易使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

为了把学生的好奇转化为学习兴趣,授课时我们改变过去先给出定义和规则的讲授办法,而是从具体问题入手,努力把枯燥无味的“语言”讲的生动、活泼。

2.启发式教学

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填鸭式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中学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得学生能积极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解程序设计举例时,不是简单地给出程序清单,而是从分析问题入手,继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给出算法,最后编写出完整的程序,而在这一全过程,最关键的是每一步都采用与学生一起探讨的方式,让学生在启发下思考,在思考中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循序渐进

  绝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接受计算机语言,“通俗性、可接受性”的教学原则同样适合于这门课的教学。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我们没有把重点放在语法规则的叙述上,而是放在算法和程序设计方法上,通常由几个例题引出一种语法规则,通过一些求解具体问题的程序来分析算法,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既注重教材的系统性、科学性,又注意易读性和启发性。

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一开始就介绍程序,要求学生编写程序,通过反复编写、运行程序来掌握语言的规定和程序设计的方法。

同一个语法规则、同一种算法,在选择例题时也是由简到难,逐步呈现给学生。

在学习上不要求学生死记语法规则,而是要求学生能把各个孤立的语句组织成一个有机的、好的程序。

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风格,让学生在编制程序过程中不断总结、巩固,达到学会方法、记住语法规则,提高设计技巧的目的。

4.案例分析式教学

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完整的项目的系统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善于获取他人经验的能力以及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而真正提高编程水平。

5.实践教学形式多样

除传统的课堂实验外,还开展课程设计、典型程序分析与设计等实践环节,并要求教师将学生按5~6人编成学习小组,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使得学生学到课程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具有互学互助的的团队意识以及组织能力。

由教师牵头,学生出面组织C程序设计大赛并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

6.鼓励双语教学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鼓励和培养有一定基础的老师实施“双语教学”。

在C语言教学过程中,结合外文教材的例子对学生进行讲解,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本专业相关外文资料的能力。

在教学手段方面,我们也积极探索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新的教学手段相结合,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

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1.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结合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配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主要提供了2种多媒体教学环境:

一种是具有联机的大屏幕投影的教室;第二种是装有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计算机机房。

同时,教师要能够正确处理黑板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关系,多媒体设备的提供仅用来辅助教学,不能过于依赖。

2.网络教学

为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把课程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师精心制作的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上网供学生自学,并利用电子邮件、电话、指定答疑时间等方式与学生进行课外交流沟通,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沟通渠道与环境来答疑解惑,通过沟通,教师亦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

3.全面实行考教分离

C语言课程所有考试均实行考教分离,这不仅促进了任课教师对教学的精益求精,而且也给了教师充分发挥、施展个人教学才能的空间。

在考核方法上,该课程除采用传统的笔试外,利用计算机等级考试平台,采用更能反映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上机考试,这一考试形式也受到学生的欢迎。

4.逐步实现网上考试、提交作业。

  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推广案例教学法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把学生从被动地“听”到“看”到积极思维的运动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组织老师研究同一课程的不同章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改变黑板加粉笔为主的教学方式,采用联机大屏幕投影仪进行直观教学的课程,引进和制作与之相配套的CAI课件、电子教案,增加单位时间内的信息量,提高授课效率;研究多媒体教学弊端并提出克服办法,形成公共的高质量的多媒体教案;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建设和完善网络课件;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只有丰富、优化的教学资源,才能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教与学的需求;鼓励和培养有一定基础的老师实施“双语教学”。

二.如何增强学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水平

在C语言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参与C语言课程教学的老师事先根据教学过程中积累的授课技巧授课方法加以总结,精心设计每次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用例。

对于每一次课的样本教案,都进行认真的研讨,研究每个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讲授方法、教学案例和教学手段,认真分析实验内容。

通过多次试验、修改、论证和研讨,力争概念准确严密,推理清楚,逻辑性强,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能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引导学生创新。

教师投入了大量精力制作了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并使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与上机实验有机结合,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保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基本理论的讲解能够深入浅出,并通过举例反复加强。

注重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在作业和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而把阐述解题思路的任务留给学生。

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算法和思路,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开阔思路,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

在上机题目的选择方面,在注重灵活掌握C语言基本技能的同时,选用与物理、数学等学科交叉的题目,使学生灵活运用各种已经学习的知识;同时,通过编程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对编程的兴趣。

在学时安排方面,让每名学生需要至少30小时的上机时间,外加专门设置的1周课程设计。

针对计算机专业同学C语言学习的实际情况,定期增加课外机时,改善学生的课外自主上机条件,并开展适当的课外研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相结合的能力。

通过以上一些措施,本课程使学生掌握了语言知识,培养他们程序设计的能力,并逐步理解和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能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情况

1.课程教材:

本课程采用的教材是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C程序设计》(第3版),该书曾荣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优秀教材一等奖已发行了700万册,是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较经典的教材。

2.讲授内容:

全书共12章,讲授11章。

四.考试试卷及考试成绩分析

1.课程成绩组成:

课程成绩由平时作业、上课考勤、上机考试、期末卷面考试四项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包括平时作业、上课考勤两项;上机考试占总成绩的10%;期末卷面考试占总成绩的70%。

2.试卷覆盖面:

覆盖11章,知识点分布均匀。

3.出题形式:

采用教考分离。

4.题型分布:

试卷共有3种题型,分别为:

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

其中客观题占40%,主观题占60%。

5.考核目的:

主要考核学生掌握C语言语法的熟练程度以及基本算法的编程能力。

6.考核内容:

1.各章语法知识点。

2.流程图的画法。

3.常用的基本算法

7.试卷难度:

试卷难度适中,各章内容分布正常,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8.卷面成绩分布:

按照卷面评分标准,成绩评定分布如下:

学生人数:

361

总成绩

90-100

80-89

70-79

60-69

<60

人数

35

62

53

67

75

百分比

9.7%

24.65%

19.11%

23%

23.26%

从总评成绩的分布来看,不及格的成绩稍多,但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9.成绩分析:

除了计科057班情况特殊外,其余班级考试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

计科057班属于中职升本科,该班基础太差,导致不及格率偏大。

五.达到的教学效果:

按照C语言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程从计算机语言的基本知识、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不但掌握高级编程语言的知识、编程技术和基本算法,更重要的是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具备利用计算机求解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能灵活应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满足后续课程的需要。

六.存在的问题

理论教学:

1.较多的学生虽然能用流程图表示程序的算法,但画法不标准。

2.控制语句中的for和while循环语句功能混淆。

3.不能正确地写出结构体的定义。

4.少数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以至语法的应用缺乏灵活。

实践环节:

1.从上机考试情况看,编程能力较强的人约15%,较好完成大纲要求的人约38%,基本达到大纲要求的约40%,编程、调试困难的人约5~7%。

2.调试程序方面,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3.部分学生上机时间太少,动手能力差,遇到问题与同学、老师的沟通较少,调试程序困难,导致兴趣全无。

七.解决存在问题的措施

目前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无非理论知识及运用、知识面、动手能力三个方面的问题。

针对这三个方面,打算采取如下措施加以解决:

1.针对理论知识方面的问题,主要反映在C语言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不熟练或是C语言理论知识掌握深度不够,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在课内教师要认真组织教学外,课外或者在实践环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充分理解和牢固掌握C语言理论知识。

2.要解决知识面窄、运用设计能力差的问题,可以通过下面的途径加以解决,一是在教师进行理论教学的时候,尽量对一些问题展开讲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进行讲解,所以,仅靠这一条途径所能解决的问题毕竟有限。

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途径还是要靠学生自学,为了避免学生的盲目性,要求有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加以引导,给学生指定一些课外自学的内容,这样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起到切实的效果。

3.在解决动手能力方面,除了在进行基本技能培训的时候,严格要求学生外,还要切实为学生进行一些程序设计技能的讲解,即给出一些典型程序设计例子,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些上机的机会,比如:

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教师有科研课题的时候尽量让学生参与,使学生有一些真实的体会;另外,实行导师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加以专门的辅导,切实解决学生程序设计的问题。

4.中职班学生基础太差,要适当增加课时并加强辅导。

 

计算机学院

06.6.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