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课考试复习资料长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9883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7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通史课考试复习资料长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通史课考试复习资料长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通史课考试复习资料长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通史课考试复习资料长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通史课考试复习资料长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通史课考试复习资料长编.docx

《中国通史课考试复习资料长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通史课考试复习资料长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通史课考试复习资料长编.docx

中国通史课考试复习资料长编

中国通史课考试复习资料长编

辑补:

南大5B607团委写作组

仅供参考,责任自负。

名词解释

层累造成的中国古史:

又称“层累古史说”,是由现代古史辩学派创始人顾颉刚提出的考辨中国古史的方法论,三方面含义:

1)时代愈后传说古史期愈长

2)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大

3)我们对于古史,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以此说明中国古史是各时代后人层累造伪的产物。

二重证据法:

(结合古代文学史)中国近代史学方法术语,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地下的新材料与文献记载相互补正的一种历史考证方法,最初由王国维提出。

其实质是将近代以来获得突飞猛进的对于地下出土资料的研究,与传统史学对于文献证据的处理相结合,特别强调地下材料的证史价值,并将其提高到与文献并重的地位。

它为古史研究的取材,为人们认识和考证史料提供了崭新的观点和方法。

甲骨四堂:

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的研究甲骨文的学者:

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

夏商周断代工程:

国家“九五”规划历史年代学攻关项目,酝酿于1995年,1996年5月启动。

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为夏商周三代确立一份可信的历史年表。

古代文献记载中最早的可信年代是公元前841年,即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所记载的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

中国文明早期的夏商周三代,都没有完整可信的年代学标尺,这是中国上古史研究中的重大缺憾。

多年来先秦史研究的成果,特别是重要考古遗址遗物的发现,为进行断代工程奠定了基础。

同时,碳-14测年技术、古代天文学、历法学、古文字学、青铜器研究等相关学科取得的巨大进步,也为研究提供了技术保证。

2000年底,该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夏商周年表》正式公布,把中国的历史纪年由公元前841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使夏商周三代有了年代学标尺。

根据这个年表,中国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约为公元前1600年,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

年表还排出西周十王具体在位年代,排出商代后期从盘庚到帝辛(纣)的十二王大致在位年代。

姜嫄:

有邰氏,后稷的母亲。

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姜嫄是帝喾高辛氏的正妃。

传说她是踩到上帝的脚印后,怀孕生下后稷。

后稷就是周朝的祖先。

古公亶父:

古公,姬姓,名亶父,周祖后稷的第12代孙,后被周人追成为太王,在周人发展史上是一个上承伟业,下启盛世的关键人物。

古公亶父时期周人屡遭北方游牧民族侵扰,他率领周人迁到岐山之阳定居下来,这里后来被称为“周原”。

古公亶父在此招纳部众,发展农业,改革旧俗,建立宗庙,使周族进入空前繁盛的时期,为以后周人的进一步发展乃至进据中原奠定了基础。

周公旦:

,姬旦(笑!

),西周初杰出政治家。

武王弟,姬姓,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史称周公,也称周公旦。

曾助武王灭商。

武王死后,成王诵年幼,由他摄政。

纣王子武庚勾结三监(管叔、蔡叔、霍叔)和东方夷族叛乱,他率军二次东征。

经三年苦战,平定了武庚和管、蔡、霍等之叛乱,攻灭东方十七国。

后继续分封诸侯,并兴建洛邑(今河南洛阳),作为统治中原的政治中心。

他建立了周朝的典章制度,主张“明德慎罚”,奖励农桑,民食充裕,一度出现“成康之治”。

其言论见于《尚书》的《大诰》、《多士》、《无逸》、《立政》等篇。

井田制:

(结合初税亩)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当时的道渠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

商时有文字记载,西周时盛行。

春秋晚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逐渐瓦解。

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

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

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

夏商时期井田制公有成分更多一些,周代以后私田逐渐被领主战友,贵族之间已有土地交易。

由此自上而下,进一步发展成为土地的个人私有制。

赤狄:

亦作“赤翟”,春秋时狄人一支,或说因其俗尚赤衣而得名,主要分布于今山西长治一带,与晋人相杂居,是春秋时期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狄族部落。

春秋十二公:

春秋时鲁国十二位国君,为鲁隐公、(鲁)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

孔子依据鲁国史料编写《春秋》,以鲁国十二公为记事线索,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

故称“春秋十二公”。

城濮之战:

公元前632年,晋楚在城濮进行的一场战争,是诱敌深入战争的典型,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时许下的“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

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

楚军大败。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会盟诸侯,成就霸业。

崤之战:

秦晋争霸战争中,发生于公元前627年,一场由晋襄公率军,在晋国殽山隘道(今河南陕县东)全歼秦军的重要伏击歼灭战。

弭兵之会:

由受大国争战之祸最深的宋国发起,前后共有两次。

公元前579年,宋国大夫华元约合晋楚于宋相会,订立盟约。

这是第一次。

由于楚国后来撕毁盟约,晋楚两国再一次处于交战状态。

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再次约晋楚于宋都,举行了十四国诸侯共同与会的第二次弭兵之会。

弭兵之会召开后十几年未有战事发生,中原各国有了一个暂时的和平环境。

各国在政治、经济上都采取一些适应历史潮流的新措施,旧制度逐渐被新制度所取代。

所以说,弭兵之会是春秋时期由诸侯国间的争霸转向国内大夫间兼并的一年,也是春秋时代由前期转入后期的一年。

葵丘之盟: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与诸侯的会盟。

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

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首位霸主。

盟约规定:

凡同盟诸侯都要和好,不要乱筑堤坝壅塞水流,不要阻碍粮食流通,不要废黜太子,不要以妾为妻,不要以妇参政,不要擅杀大臣,不可不让士世袭官职;要尊贤育才等等。

对捍卫中原先进文化免受戎狄等落后民族的破坏,建立了一定的功绩。

田氏代齐:

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的事件。

前386年,田和立为齐侯,列于周室。

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绝祀,姜姓齐国完全为田氏齐国取代,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田氏完全控制了齐国政权,完成了齐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转变。

田氏代齐不仅是齐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这一历史大变革中的一件大事。

三家分晋:

前376年(春秋末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

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

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它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

从此霸权政治结束,七雄兼并的战国序幕揭开了。

初税亩:

是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

春秋时期,由于牛耕和铁制农具的应用和普及,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大量的荒地被开垦成为私有财产,同时贵族之间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交易的私有土地急剧增加。

而井田制私田不向国家纳税,因此国家财政收入占农业产量的比重不断下降。

鲁国实行初税亩,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

初税亩的实行增加了财政收入,适应和促进了新生的封建土地占有关系。

肯定了土地的私有制,使我国历史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发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同时也促使劳动者提高生产效率。

《法经》:

战国时期魏国丞相李悝“集诸国刑典”制定的《盗》、《贼》、《网》、《捕》、《杂》、《具》六律,制裁侵犯私有制的行为,稳定了魏国的社会秩序和政局。

其制定标志着封建社会法律制度的创立,因而成为秦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法律的范本。

徐州相王:

公元前341年,齐、魏两国相战。

齐国孙膑采取退兵减灶法,诱敌追击。

魏将庞涓骄横轻敌,被齐军伏兵包围,魏军全部被歼,庞涓自杀,魏太子申被俘,魏国大伤元气。

接着齐、秦、赵又从东、西、北三面攻魏,魏国难以兼顾,为了对付强秦,魏惠王与齐威王于公元前334年在徐州相会,魏尊齐为王,齐也承认魏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

燕王哙:

战国时期的燕国国君。

在七国变法中于前318年把君位“禅让”给相国子之,因子之有才而且深得人心,这在春秋战国时代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燕王哙将俸禄在三百石以上的官印全部收回,另由子之任命。

这种“禅让”遭到了贵族守旧势力的反对,后太子平被子之处死。

后在齐宣王的武装干涉下,燕王哙被杀,子之败死,燕国几乎覆灭。

有教无类:

中国古代教育伦理思想。

意指教师对学生应一视同仁,施以同等的教育,不因其贵贱贫富而有所区别。

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统治阶级成员以外,打破了贵族阶级对文化知识的垄断,适应了春秋时期文化下移的趋势,使悠久的传统文化得以广泛传播。

体现了孔子的平等与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推动了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进步,而且对西方教育的发展和我国师德规范的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春秋》三传:

对《春秋》进行解释的书,分称《公羊传》、《左氏传》和《榖梁传》。

《左传》相传为春秋、战国间人左丘明作,也有人认为是吴起所作,系以《春秋》为纲,博采各国史事,编次成书。

《公羊传》,旧题战国时公羊高作。

《榖梁传》,旧题战国榖梁赤所作。

《公羊传》和《榖梁传》经学者考证可能均成书于西汉。

轴心文明:

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对应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以孔子、老子、墨子的思想启蒙为代表的轴心文明,同希腊、印度的轴心文明一并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三个核心。

轴心文明构成了以后世界人类精神运动的基础,成为人类一切活动的尺度。

罢兵赐复诏:

汉高祖针对“休养生息”政策而颁布的具体的条令,其内容为:

1.全面复员军队,兵皆罢归家,并给以优惠条件。

2.招抚秦代遗民,恢复过去的政治、经济待遇。

3.释放奴婢。

4.扶植新的军功地主。

总的精神是宣布结束战争,安定民心,以各种优惠条件,扶植军功地主和自耕农,将农民重新与土地结合起来,组织恢复农业生产。

七国之乱:

西汉景帝时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同姓诸侯王的叛乱事件。

汉高祖死后,同姓诸侯王势力膨胀,与中央矛盾日益激化。

景帝即位后,逐步削夺诸侯王国封邑。

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络另外六王,公开发动武装叛乱。

史称“吴楚七国之乱”。

景帝企图平息事端,吴楚等国拒绝罢兵。

前后凡三月,诸王或被处死,或自杀,乱平。

景帝随后采取削减王国官吏等措施,诸侯王独立地位逐渐被取消。

察举:

汉武帝时一项新的选官制度,由下而上进行考察和推举人才为官。

汉武帝元光元年开始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后合为孝廉。

以后各郡国每年都要向上推举孝廉,察举制度正式确立。

中朝外朝:

西汉武帝时期政治制度。

中朝即内朝,对于重要政事进行决策,由皇帝左右的亲信和宾客所构成,以加强君主集权而削弱丞相的权势。

与中朝相对应,外朝也称外廷,是指属于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

汉武帝统治时期中外朝的形成,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下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杨可)告缗:

汉武帝针对商人隐瞒资产不申报或申报不实者的措施,更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元鼎三年,汉武帝下令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人,以没收违令商人资产的一半给告发人。

(杨可被任为告缗长官,主管全国告缗事。

刺史:

是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所设置的官职,为了抑制地方豪强,加强对众多郡国的控制,汉武帝将全国靠近京师的7个郡以外的地区,分为13个监察区,叫十三州部,每州部设一刺史,检查范围是强宗豪右和郡国守相。

呼韩邪单于:

西汉后期匈奴单于。

前58~前31年在位,名稽侯珊。

他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匈奴单于,三次朝见,迎娶汉宫女王嫱为妻。

此后,汉与匈奴40余年无战事。

部曲:

魏晋南北朝时指家兵、私兵,隋唐时期指介于奴婢与良人之间属于贱口的社会阶层。

部曲在汉代本是军队编制的名称,大将军营有五部,部下有曲。

联称泛指某人统率下的军队。

以后,部曲地位卑微化。

在南北朝前期,主人视部曲为贱口,但并未得到法律上的认可。

盐铁会议(西汉)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时召开的一次讨论盐铁专卖等政策的重要会议。

会议上,六十多名由各地推选的贤良、文学激烈反对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均输平准等政策,进而全面地批评了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政策。

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就产生这些政策的社会原因,实施这些政策所取得的效果,制定这些政策的理论基础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与贤良、文学反复辩论,维护中央政府的主张。

这次会议后,仅废除酒类专卖,其他政策不变。

盐铁会议上双方的辩论记录后经桓宽推衍整理成书,即著名的《盐铁论》。

昆阳之战

公元23年,刘玄称帝改元更始,派绿林军攻占宛(河南南阳)和昆阳(河南叶县),王莽发州郡兵四十二万人,号称百万,由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率领,阻击起义军,六月,王莽军前锋十多万人将绿林军包围在昆阳,起义军将领王凤、王常率军八、九千人坚军昆阳,派刘秀率轻骑十三人突围而出,征集援兵,时昆阳围兵数十重,列营百数。

刘秀援军抵昆阳后,发步骑千余人进攻莽军,王寻、王邑自恃兵多轻敌,被刘秀打得大败,王寻被杀,王邑逃走,城中守军乘势出击,“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

以弱胜强的昆阳之战,这一战役决定了王莽政权的崩溃和刘秀地位的上升。

亲总吏职

尚书台正式成为中央秘书机构,是在东汉气光武帝刘秀为保证皇权独尊、君主专制,之时。

光武亲总吏职,天下事皆上尚书,与人主参决,乃下三府。

”(《唐六典》卷二)

清流

东汉时期指有名望而不与宦官同流合污的文人士大夫,与依附宦官的浊流相对,大多特立独行,主张自然表达道德美感。

清流集团与皇权的矛盾起于杨震之死,在党锢之祸中有集中表现。

党锢之祸

东汉末年部分官僚士大夫因反对宦官专政而被罢官禁锢,甚至被株连杀害,史称党锢之祸。

东汉桓帝时,宦官专政,不仅造成了深重的社会危机,而且严重地侵犯了部分官僚士大夫的切身利益。

以李膺、陈蕃为首的官僚与太学生郭泰、贾彪等联合,议论政治,品评人物,抨击宦官专权。

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宦官使人诬告李膺交结诸郡太学生徒,朋比为奸,诽讪朝廷。

汉桓帝下诏逮捕党人,收系李膺等二百多人。

次年,虽把党人赦归田里,但禁锢终身,不得为官。

此为第一次“党锢之祸”。

建宁元年(公元168年),灵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外戚窦武掌握政权,同陈蕃合作,起用李膺等被禁锢的党人,并密谋消灭宦官势力,事泄,窦武兵败自杀。

建宁二年,打击过宦官的张让,被人诬告共为部党,图谋社稷,受到追捕,宦官乘机收捕党人,李膺、杜密等人皆死于狱中,被牵连而死亡、迁徙、废黜、禁锢者达六、七百人。

熹平元年(公元172年)窦太后死,有人在朱雀门阙上书写反宦官专政的文字,宦官又四出逐捕党人和太学生一千余人。

熹平五年176,朝廷下诏规定:

凡是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以至在五服之内的亲属,一律免官禁锢。

此为第二次党锢之祸。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汉灵帝才大赦党人,诸徙之家皆归故乡。

《三国志》:

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史事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

袁绍:

字本初,初为司隶校尉,后被推举为反董卓联合军的盟主,与董卓交战,但不久联合军瓦解。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于建安四年击败公孙瓒实力达到顶峰,于次年的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平定冀州叛乱后,于建安七年病死。

董卓:

原为并州牧,是陇西豪强,凉州军人集团的首领,曾镇压羌人和黄巾军起义,率兵入京之后废去少帝,另立献帝刘协。

曾经为党锢事件理冤平反,起用一批幽滞之士,但是董卓专擅朝政,纵容部下随意抢劫,引起朝野内外不满。

后在长安的政变中被司徒王允联络吕布杀害。

州牧出镇:

东汉政府的一项措施,中平五年,东汉政府为了加强对重要地区的控制和防范,改州刺史为州牧,遴选有名望的宗室大臣担任,付于一州军政大权。

由于朝廷对地方已失去强有力的控制,这一措施不但没有起到强化中央集权的作用,反而助长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夷陵之战: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部将关羽为吴军所杀。

刘备称帝后,以替关羽报仇为名发动对东吴的“夷陵之战”。

刘备于章武二年(222年)倾蜀汉之军出三峡,自巫峡东南至夷陵,数十万大军沿江立屯,主力进于猇亭。

孙权请和不得,派陆逊率兵相拒。

陆逊采用火攻策略,大败蜀军。

刘备退至白帝城,次年,病死于该地。

夷陵战后,诸葛亮致力于与孙权结盟,共抗曹魏,三国鼎立局面最后稳定下来。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

其品评的内容主要有:

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定品,即确定品级。

山越:

汉末三国时期分布于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省部分山区民众的通称,是以古越族等土著后裔为核心,逐步融入汉族移民而形成的族群混合体,其汉化程度不一,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也尽相同。

山越是百越的一支,依其字面意思,最初是指居于山地的古越族。

高平陵之变:

魏明帝死时,遗诏曹爽及司马懿辅佐少帝曹芳。

司马懿受曹爽排挤,装疯卖傻,佯装行将入木,暗中着手布置,积极网罗党羽。

正始十年(249),乘曹爽倍同曹芳出祭明帝陵寝高平陵时,突然发动政变,控制洛阳,迫使曹爽下野,并残杀亲曹人物,独揽大权。

贾后干政:

晋武帝死后,惠帝即位。

惠帝愚痴,朝政由皇太后及其父杨骏把持。

惠帝皇后贾南风权欲极盛,永平元年(291),她密诏楚王司马玮带兵进京,杀死杨骏及其党徒数千人。

朝廷推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卫瓘执政。

不久,贾后又让司马玮杀亮、瓘,然后以矫诏擅杀大臣之罪,处死司马玮,从此尽握朝权。

贾后无子,惠帝唯一的儿子非其所生。

随着太子年龄增长,越来越不满贾氏家族专权。

贾后恐太子继位后于己不利,就废他为庶人,激起公愤。

永康元年(300),部分朝臣与掌握军权的赵王司马伦密谋废后,复立太子。

司马伦挑动贾后杀死太子,随后借口为太子报仇,率军入宫,废黜贾后,将其毒死。

贾后专断朝政近十年,至此,与其党羽被一网打尽。

八王之乱:

西晋惠帝时期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前后历时16年。

参与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史称"八王之乱"。

其最终结局是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

对统治造成了严重破坏,被认为是导致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

永嘉之乱:

发生在中国西晋时代的一个内乱事件,由居於中原的外族人发动。

晋初八王之乱,加以天灾连年,胡人遂乘时入侵。

攻陷京师洛阳,俘获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

大量人口为避战乱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为东晋偏安一隅作了预备,大量的侨州侨郡的设立,深刻地影响了东晋的政治面貌。

同时,客观上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经济中心进一步迁往南方。

“王与马共天下”:

反映了东晋初建时,门阀士族的势力足与皇权并立、平行,甚至超越皇权。

实际上司马氏与门阀士族的联合专政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这主要是由构成东晋统治基础的各派政治势力的条件决定的。

竹林七贤:

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的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

元嘉之治:

南朝刘宋王朝的宋文帝刘义隆整顿政治、发展经济,他下令考察政绩、听讼于堂,下诏求贤、修复农舍,重视农业生产,开炉铸钱,在位的20余年战争较少、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出现了比较繁荣的小康局面,史称“元嘉之治”。

道安:

东晋时期杰出的佛教学者,他的主要贡献是弘扬佛法、注释佛经、制定戒规、译经传教,著作有《出三藏记集》。

寇谦之:

北朝道教的代表人物,南北朝新天师道的改革者和代表人物。

他自称太上老君授予其“天师”之位,又称老子玄孙下降授其《录图真经》。

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424年),谦之献道书于太武帝,倡改革道教,制订乐章,建立诵戒新法。

次年,太武帝更亲至道场受,并建新天师道道场。

侯景之乱:

北魏人,原跟随高欢,后降西魏,又叛变转投萧梁。

被梁武帝封为河南王、大将军、大行台。

东魏军两次打败侯景,后侯景叛梁。

侯景废萧栋而自立,改国号为汉。

“五胡”:

两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晋室的衰落与南迁,原居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纷纷南下,与汉族比邻,并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

这些政权主要是由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所建。

这五个少数民族被称为五胡。

崔浩:

出身于北方高门士族,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到了积极作用。

府兵制度:

中国古代兵制之一。

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

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

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

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535~551),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5)停废,历时约二百年。

“三玄”:

魏晋玄学家对《老子》、《庄子》和《周易》三书的合称。

制图六体:

由裴秀提出的制图六体是中国最早的地图制图学理论,它正确的阐明了地图比例尺、方位和距离的关系,对中国西晋以后的地图制作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说新语》:

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笔记小说,梁代刘峻作注。

原书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三十六门,记述了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言谈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文心雕龙》:

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

全书共10卷,50篇,以骈文之体对西周以来的文章做系统的批评总结,体大思精,也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

陈寅恪:

(1890—1969)江西修水人,出生于湖南长沙。

他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其中,史学脱胎于乾嘉考据之学。

代表作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柳如是别传》等。

王仲荦:

(1913—1986)浙江余姚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魏晋南北朝史权威,晚年致力于敦煌学和中国古代物价的研究。

代表作有《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北周六典》。

长沙走马楼吴简:

1996年,湖南长沙走马楼遗址发现数量达10万余枚三国吴简,超过20世纪所发现的简牍的总和,时代大多属于吴国嘉禾年间,正是吴国鼎盛之际。

从目前整理的少部分来看,内容大体分劵书、官府文书、户籍、名刺和帐籍五类,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徽率与祖率:

魏晋间数学家刘徽通过圆内接正六边形、十二边形、二十四边形直算到圆内接一百九十二边形,得出圆周率为3.14,称为徽率。

南朝宋、齐间祖冲之求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的精确数值在3.1415927和3.1415926之间,又用355∕113(密率)和22∕7(约率)表示圆周率,称祖率。

 

思考题

1.春秋时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霸政是这一时期的主题,应注意霸政兴起的深刻历史根源、经过和影响,尤其要注意在这一过程中贵族文化复兴运动和礼义观念的形成。

A.历史根源:

首先是东周初年中原诸侯和王室力量对比的变化。

从西周末年开始,随着铁农具的使用、荒地的恳辟、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扩大,城邦国家的诸侯国开始打破分封制早期的点状格局,向状格局转化。

而平王东迁之后,王权衰落,诸侯国实力加强,一些强国扩大领土,实行改革,为霸证奠定了实力基础。

但这只是从表面上解释了霸证的形成,因为作为一种制度,霸主需要有“理”才能真正确立霸主地位。

其次是尊王攘夷。

虽然周王室权力下降,但凭借其传统号召力,再加上夷狄的压力,使得拥护王室的旗号能重新将各城邦国家按照西周原则聚拢起来。

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霸证的内在组织力量来自贵族观念,但当时流行的不是旧观念,而是新观念。

(参考以下阅读材料,理解基础上记忆)这些新概念的兴起,提供了霸政的内在组织资源。

B.影响:

1)文化上,促进了“诸夏观念”和“礼观念”的形成,促进和扩大了诸夏共同体的民族认同和融合,为后华夏民族的抟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诸夏观念,由齐人提出,并迅速流行。

这个观念承周初“夏”概念而意义不同。

由王族身份转变为礼仪文化圈的共同身份。

“诸夏”代表新的身份意识,贵族过去是宗族成员,以自己的宗族为骄傲,现在是文化共同体的成员,以礼仪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