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渗透作用备战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9654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3 渗透作用备战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专题03 渗透作用备战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专题03 渗透作用备战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专题03 渗透作用备战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专题03 渗透作用备战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3 渗透作用备战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docx

《专题03 渗透作用备战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3 渗透作用备战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03 渗透作用备战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docx

专题03渗透作用备战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

渗透作用

1.哺乳动物细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

将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离

B.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C.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破裂

D.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高处向溶液浓度较低处进行的扩散

【答案】C

【解析】

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但红细胞无细胞壁结构,故不会发生质壁分离,A选项错误;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水分子进出细胞膜达到动态平衡,而不是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B选项错误;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会吸水甚至导致涨破,C选项正确;渗透是指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扩散,D选项错误。

2.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

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两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两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两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两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答案】C

【解析】

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由于甲组细胞用完全营养液处理,乙组细胞用清水处理,所以此时乙组细胞液浓度小于甲组,则用蔗糖溶液处理后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低。

故选C。

3.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细胞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甲、乙、丙细胞中,甲的浓度最高,渗透压最大,乙、丙细胞中的水分进入甲细胞中,乙、丙细胞之间,乙细胞液的浓度大于丙,水分从丙细胞进入乙。

D正确。

故选D。

4.下图装置的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二糖不能通过。

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加入蔗糖与麦芽糖的溶液至管内外液面保持相平,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漏斗中液面上升到最高时半透膜内外都会检测到还原糖

B.漏斗中液面开始时上升,加酶后,再上升后又下降

C.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D.漏斗中液面保持不变时,管内液面比外面高

【答案】C

【解析】

加入酶后,蔗糖水解为单糖(葡萄糖和果糖),溶液浓度增大,导致继续吸水,液面继续上升,但由于单糖分子可通过半透膜进入蒸馏水中,漏斗中液面上升到最高时半透膜内外都会检测到还原糖,A正确;由于蔗糖与麦芽糖溶液浓度大于蒸馏水,因而开始时漏斗液面上升,加入酶后,蔗糖水解为单糖,溶液浓度增大,导致继续吸水,液面继续上升,但由于单糖分子可通过半透膜进入蒸馏水中,使外界溶液浓度增大,半透膜两侧浓度差减小,从而使液面下降,B正确;蔗糖酶是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在玻璃槽中不能测出蔗糖酶,C错误;漏斗中液面保持不变时,漏斗内的蔗糖酶及麦芽糖不能透过半透膜,维持一定的浓度差,管内液面比外面高,D正确。

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渗透装置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漏斗内溶液浓度等于烧杯内溶液浓度

B.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实验操作流程:

取材→滴加质量分数为0.3g/mL的蔗糖溶液→制片→观察一清水换液→观察

C.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可用斐林试剂对产物进行检测

D.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

【答案】C

【解析】

渗透装置中长颈漏斗内液面升高是因为漏斗内溶液浓度大于烧杯内溶液浓度,进入漏斗内的水比渗出的多,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进出漏斗的水相等,但由于压强差的存在,溶液的浓度不相同,A错误;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实验操作流程:

取材→制片观察正常细胞形态→滴加质量分数为0.3g/mL的蔗糖溶液→观察一清水换液→观察,B错误;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所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不可用斐林试剂对产物进行检测,C正确;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含量,D错误;故选C。

6.半透膜对淀粉和葡萄糖的通透性不同(如图1),预测图2的实验结果(开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相平)最可能的是()

A.图甲中水柱a将持续上升

B.图甲中水柱a将保持不变

C.图乙中水柱b将保持不变

D.图乙中水柱b将先上升后下降

【答案】D

【解析】

甲图中半透膜两侧是清水和淀粉溶液,存在浓度差,发生渗透作用,刚开始导致水柱a升高,到一定高度后,由于液面高度差的存在,导致水柱a不再升高,AB错误;乙图中半透膜两侧是清水和葡萄糖溶液,存在浓度差也发生渗透作用,刚开始导致水柱b升高,当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达到动态平衡后,葡萄糖也能透过半透膜,并且也要在半透膜两侧达到动态平衡,所以使水柱b又下降,C错误、D正确。

7.下列有关“S”型曲线K值的改变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叙述是()

A.X轴为外界蔗糖溶液浓度,Y轴为叶肉细胞渗透失水量,在c点时,用纤维素酶去除细胞壁,K值将不改变

B.X轴为氧气分压,Y轴为水稻根细胞对硅的吸收速率,在c点时中耕松土,K值将不变

C.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c点适当提高CO2浓度,K值将提高

D.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c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提高

【答案】D

【解析】

除细胞壁,细胞不会再失水,K值将不改变,A正确;

B、水稻的根细胞对硅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c点之后限制运输速率的因素为根细胞中载体蛋白的数量,中耕松土之后,K值也不变,B正确;

C、在c点后光照增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不再增加,此时限制因素为除光照强度外的其他因素,如CO2浓度、温度等,因此适当提高CO2的浓度,光合作用增强,K值将提高,C正确;

D、该曲线可用于表示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其中c表示环境的最大容纳量,当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改变时,K值将发生变化,但不一定是提高,D错误。

故选D。

8.把体积与质量百分比浓度相同的葡萄糖和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如图),一段时间后液面的情况是。

()

A.甲高于乙

B.乙高于甲

C.先甲高于乙,后乙高于甲

D.先甲低于乙,后乙低于甲

【答案】C

【解析】

把体积与质量百分比浓度相同的葡萄糖和蔗糖溶液(两者均为0.3g/mL)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由于葡萄糖分子小所以甲浓度高于乙,水分子从乙流向甲,液面情况是甲高于乙。

由于葡萄糖分子能通过半透膜而蔗糖分子不能通过,甲的葡萄糖流向乙,乙的蔗糖不能流向甲,一段时间后乙的浓度高于甲,水分子从甲流向乙,液面的情况是乙高于甲。

所以C项正确。

A、B、D项不正确。

9.如图所示,甲是渗透作用装置示意图,乙、丙两曲线图中的横坐标代表时间。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半透膜内外浓度差的变化可用曲线乙表示

B.水分子由半透膜外进入半透膜内的速率变化可用曲线乙表示

C.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可用曲线丙表示

D.达到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想等

【答案】D

【解析】

A、图甲中漏斗内蔗糖溶液浓度大于蒸馏水,所以水分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则半透膜内溶液A的浓度越来越低,直至平衡,可用曲线乙表示,A正确;

B、图甲中漏斗内蔗糖溶液浓度大于蒸馏水,所以水分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则半透膜内溶液A的浓度越来越低,水分子进入半透膜的速度也越来越低,直至平衡,可用曲线乙表示,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水分进入半透膜,则漏斗内的液面越来越高,可以用图丙表示,C正确;

D、由于半透膜内侧有蔗糖溶液,而外侧是清水,所以两侧溶液的浓度不可能相等,D错误。

故选D。

10.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

(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

(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

(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

B.图

(一)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

C.图

(二)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

D.图

(一)中B浓度大于C的浓度

【答案】A

【解析】

AD、根据图2的结果H1>H2可知,图1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A错误、D正确;

B、由于B的蔗糖溶液的浓度比C的蔗糖浓度高,所以图1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B正确;

C、图2B中水柱不再上升,所以水分由A进入B和水分由B进入A是相等的,处于动态平衡,C正确。

故选A。

11.如下图甲、乙所示是渗透作用装置,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

图中溶液A、B、a、b均为蔗糖溶液,实验开始前其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

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乙装置中漏斗内的液面上升高度分别为h1、h2,a、b的浓度分别为M1、M2,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若h1>h2,MA=MB,则Ma>Mb

B.若h1>h2,MA=MB,则Ma<Mb

C.若Ma=Mb>MA>MB,则h1<h2,M1>M2

D.一段时间后,A→a与a→A、B→b与b→B的水分子扩散速率均相等

【答案】B

【解析】

若h1>h2,则甲中半透膜两侧初始浓度差大,由于MA=MB,所以Ma>Mb,A正确,B错误.

若Ma=Mb>MA>MB,则甲图中半透膜两侧初始浓度差小,所以h1<h2,液柱低则甲图漏斗内进入的水少,所以M1>M2,C正确.

一段时间后液面不再变化,水分进出半透膜达到动态平衡,所以A→a与a→A、B→b与b→B的水分子扩散速率均相等,D正确.

1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在实验室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组

5min的现象

再过5min

滴加清水5min

0.3g/mL蔗糖溶液

x

无变化

质壁分离复原

0.5g/mL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y

无变化

1mol/LKNO3溶液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z

1mol/L醋酸溶液

无变化

细胞大小无变化

细胞大小无变化

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错误的是()

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弱于原生质层

B.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C.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

【答案】D

【解析】

由于0.3g•mL-1蔗糖溶液大于细胞液浓度,且细胞壁伸缩性弱于原生质层,所以x为质壁分离,A正确;由于0.5g•mL-1蔗糖溶液过大,导致细胞失水过多,所以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因此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B正确;由于1mol•L-1KNO3溶液中的K离子和NO3离子能通过主运输进入细胞,所以可自动复原,又因有细胞壁的保护,所以滴加清水后,细胞吸水而使得体积稍微增大(z),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C正确;④组中由于加入的是1mol•L-1醋酸溶液,导致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所以细胞不再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因而观察到的细胞大小无变化,而不是因为细胞渗透吸水量等于失水量,D错误。

13.如图是平衡时的渗透装置,烧杯的液面高度为a,漏斗的液面高度为b,液面差m=b-a.在此基础上继续实验,以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观测指标,正确的是

A.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则平衡时m不变

B.若向漏斗中滴入等浓度的蔗糖溶液,则平衡时m增大

C.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平衡时m将增大

D.若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平衡时m将增大

【答案】B

【解析】

A、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由于渗透作用液面会继续上升,上升的时候将漏斗的溶液稀释,渗透压下降,因此m减小,A错误;

B、若向漏斗中滴入适量等浓度的蔗糖溶液,则漏斗中溶质增多,渗透压增大,则平衡时m将增大,B正确;

C、向漏斗中滴入清水,漏斗内的浓度降低,渗透压下降,m将减小,C错误;

D、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则a液面升高,漏斗中溶质的量不变,渗透压也不变,则吸收的水量不变,b的高度不变,平衡时m将减小,D错误。

故选B。

14.图甲表示一个渗透作用装置,将半透膜袋缚于玻璃管下端,半透膜袋内部装有60mL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图乙表示放置在某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图丙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若将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换为质量浓度为0.3g/mL的淀粉溶液,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会降低

B.图乙表示的植物细胞在某溶液中处理的10min内发生质壁分离,10min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图乙中A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的吸水能力最强

D.图丙中,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

【答案】B

【解析】

淀粉是多糖,分子质量远大于蔗糖,所以若将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换为质量浓度为0.3g/mL的淀粉溶液,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会降低,A正确;图乙表示的植物细胞在某溶液中处理的10min内处于质壁分离状态,但从A点细胞的失水量开始减少,说明此时细胞已经开始吸水,到10min时,细胞已经处于复原的状态,B错误;图乙中A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的吸水能力最强,C正确;分析图可知,图丙中,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D正确。

故选B。

15.某同学用形态和生理状况相似的某植物叶片下表皮细胞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中相关细胞都保持生理活性,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实验组别

a

b

c

d

e

f

蔗糖溶液浓度(g/mL)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实验前细胞长度/实验后细胞长度

0.70

0.80

0.90

1.06

1.10

1.15

 

A.6组实验中,表皮细胞都能发生渗透作用,出现吸水或失水现象

B.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提高,表皮细胞长度先增长再保持不变最后变短

C.实验后,c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大于b组

D.细胞在实验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35〜0.40g/ml之间

【答案】B

【解析】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不同的蔗糖溶液浓度,实验前细胞长度/实验后细胞长度不同,说明实验后表皮细胞的体积发生变化,表皮细胞都能发生渗透作用,出现吸水或失水现象,A正确;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提高,表皮细胞长度变短,B错误;由实验数据可知,表皮细胞在两组蔗糖溶液中均吸水,且c组蔗糖溶液浓度大于b组,因此c组吸水小于b组,c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大于b组,C正确;由实验数据可知,蔗糖溶液浓度为0.35时,实验前细胞长度/实验后细胞长度小于1;蔗糖溶液浓度为0.40时,实验前细胞长度/实验后细胞长度大于1,因此细胞在实验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35〜0.40g/ml之间,D正确。

16.取某一红色花冠的2个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花瓣细胞,将它们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细胞失水量的变化如图1,液泡直径的变化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4分钟前甲溶液中花瓣细胞的失水速率小于乙溶液

B.第4分钟后乙溶液中细胞由于失水过多而死亡

C.图2中曲线Ⅱ和图1中甲溶液中细胞失水量曲线对应

D.甲、乙两种溶液的浓度不同,溶质种类也一定不同

【答案】C

【解析】

A、第4分钟前甲溶液中花瓣细胞的失水速率大于乙溶液,A项错误;

B、第4分钟后乙溶液中细胞因为吸水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B项错误;

C、分析题图2可知I液泡先变小后恢复到原样,为乙溶液中的变化曲线,Ⅱ液泡先变小后维持不变,为甲溶液中的变化曲线,C项正确;

D、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甲、乙溶液溶质不同,甲溶液中溶质不能被细胞吸收,乙溶液中的溶质可以被细胞吸收,D项错误。

故选C。

17.将甲、乙两种植物的块茎切成形状、大小相同的细条,分别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中,绘制的失水量曲线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图相关细胞的原生质层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缩

B.由图推知甲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乙植物细胞液浓度

C.4min时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D.8min时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基本达到平衡

【答案】C

【解析】

据图可知,甲乙在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失水量逐渐增加最后趋于稳定,因此相关细胞的原生质层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缩,A正确;由图推知,甲的失水量大于乙,说明甲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乙植物细胞液浓度,B正确;4min时,甲乙植物细胞仍然在失水,说明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外界溶液的渗透压,C错误;8min时细胞不再发生变化,说明此时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达到平衡,D正确。

18.为研究甲地某植物能不能移植到乙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该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

浓度/mol·L-1

0.15

0.2

0.25

0.3

质壁分离状况

不分离

刚分离

显著

显著

他们又测定了乙地土壤溶液浓度,发现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适合该植物生长,则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最可能是()

A.≥0.2B.≤0.2

C.<0.2D.0.15<土壤溶液浓度<0.3

【答案】C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分析,在外界溶液浓度为0.15mol/L的时候,质壁分离状况是不分离;而在外界溶液浓度为0.2mol/L的时候,质壁分离状况是刚分离,而细胞液浓度范围等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溶液的浓度范围,说明细胞液的浓度是O.15mol/L<X<0.2mol/L,故选C。

19.用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浴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不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的细胞

B.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

C.BC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

D.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乙二醇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A、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A正确;

B、AB段曲线,原生质层的相对体积逐渐减小,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B正确;

C、BC段细胞原生质层的相对体积逐渐增加,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说明细胞的活的,C错误;

D、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可以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因此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乙二醇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D正确。

故选C。

20.将不同植物的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同一蔗糖溶液中,形态不再变化后的细胞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各细胞液浓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实验前BA>C③实验后B≥A=C④实验后B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处于外界溶液中,会发生渗透作用,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当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量=吸水量,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平衡状态。

分析图形可知,当不同植物的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同一蔗糖溶液中后,A、C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但C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更加明显,说明实验前AC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均小于外界蔗糖溶液浓度且C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更低,到达平衡状态后A、C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均与外界溶液浓度相同;B细胞放入蔗糖溶液前后均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状态,说明B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在实验前应高于蔗糖溶液浓度,实验后大于或等于外界蔗糖溶液浓度,所以B正确,ACD错误。

21.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

假设蔗搪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从而导致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

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生理状态相同的叶片的细胞液浓度是相同的,而甲浓度>细胞液浓度,乙浓度=细胞液浓度,丙浓度<细胞液浓度,因此实验前甲的浓度>乙的浓度>丙的浓度,A错误;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外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水分进出平衡,B错误;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自由扩散,C错误;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D正确。

22.某实验小组将某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测量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比值P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外界溶液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溶质分子

B.外界溶液可能存在某些不能被细胞吸收的溶质

C.t2时刻细胞液浓度是to时刻细胞液浓度的10倍

D.细胞在t1时刻之前已开始从外界溶液中吸收溶质

【答案】C

【解析】

据图分析,曲线的纵坐标表示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比值,开始细胞液浓度小于细胞外液,后来细胞液浓度高于细胞外液,说明细胞先失水后自动吸水。

开始时由于细胞外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水分可以自由的通过原生质层,而有些物质不能,所以细胞失水比值升高,B正确;后来细胞主动吸水,说明后来某些物质进入了细胞液导致细胞液浓度高于细胞外液,说明外界溶液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溶质分子,A正确;细胞在t1时刻吸水,说明物质在此之前就开始进入细胞内了,D正确;图中P是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比值,因此只能说明该比值在t2时刻是t0时刻的10倍,C错误。

23.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0.5h时,水分子在细胞原生质层两侧只发生单向运动

B.0〜4h内,KN03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C.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D.0时刻时,KNO3溶液的渗透压大于洋葱细胞液的渗透压

【答案】D

【解析】在0.5h时,水分子在细胞原生质层两侧发生双向运动,只是出细胞的水分子多于进细胞的水分子,故A错误;0〜4h内,原生质体积先变小后恢复,说明细胞先失水再吸水,与细胞能主动吸收K+、N03-有关,故B错误;从图示可知:

0〜1h内,原生质体相对体积从100%减小到50%,不断在变小,而细胞体积由于有细胞壁的限制,变化程度不大;0时刻后,细胞开始失水,说明KN03溶液的渗透压大于洋葱细胞液的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