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第七单元 6.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9115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下第七单元 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下第七单元 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下第七单元 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下第七单元 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下第七单元 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下第七单元 6.docx

《四下第七单元 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下第七单元 6.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下第七单元 6.docx

四下第七单元6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走,我们去植树》《燕子》《第一朵杏花》《古诗两首》及练习1,《走,我们去植树》是一首诗歌,着重讲了植树的重要,表达了少先队员们用实际行动投入到植树造林活动中去的决心。

《燕子》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锋写的一篇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灿烂的春光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

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采用多种形式理解词语

3、能理解课文内容。

积累语言。

4、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教学重点、难点:

加强读背说训练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挂图

课时安排:

1.走我们去植树……………………2教时

2.第一朵杏花……………………2教时

3.燕子……………………2教时

4.古诗两首……………………2教时

练习1……………………2教时

 

1走,我们去植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挂图、录音、卡片若干。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放录音《走,我们大家植树去》

  在音乐声中,老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春天已经来临了,在这和煦的春光中,你们想去植树吗?

(想)

  那我们就一起行动吧!

(板书课题:

《走,我们大家植树去》)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思路。

  1、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课文录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和印象深刻的地方,作上记号。

  3、交流、讨论。

学生质疑并解决,重点问题可以存疑。

  A、和煦是什么意思?

  B、音符:

表示音调高低的符号。

  C、版图:

户籍和地图,引申为国家的疆域。

  D、植树有什么好处?

  E、为什么说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片片树叶都是快乐的音符?

  4、再读课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A、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B、纠正学生的读音。

  C、自由练读课文。

  三、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一、

(1)讲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的活动。

    二、(2-6)讲植树的重要。

    三、(7)表明少先队员植树的决心。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这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3、理解“和煦”

  4、“迈开轻快的脚步”说明了什么?

(说明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去参加植树的情景。

  5、指导朗读,要读出轻快、有力的语气,读出少先队员的蓬勃朝气。

  五、师生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回忆第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指名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自由朗读第二段

  2、说说第二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3、少先队员到什么地方去植树?

引导学生想象省略号后所省略的内容。

  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些地方——“到处”

  4、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

  5、细读3-6小节,思考:

植树有什么好处?

  6、讨论、交流并板书:

     绿色工厂

     绿色宝库

     增添新绿

     绿色希望

  7、进一步理解词句,并指导朗读。

  A、结合光和作用让学生理解“绿色工厂”,指导读好“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都幸福健康。

  B、“绿色宝库”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森林是“绿色宝库”?

除了“盖房、架桥、造船、铺路”外树木还有哪些好处?

  指导读好第四小节。

  C、联系上下文,理解“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的版图”一句,说说什么是“绿色的希望”

  想象祖国处处是“参天的大树”的景象,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5、6节。

  D、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同学们,植树的好处多不多?

(多)植树的意义如此重大,让我们动员所有的朋友一起去植树吧!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节。

  齐读第7段。

  四、背诵指导

  1.放课文录音三遍,学生边听边小声跟读。

  2.指导朗读技巧。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五、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分组背诵课文

  3、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植树还有哪些好处?

作业设计:

 一.区别组词。

  照(  ) 符(  ) 版(  ) 乖(  )

  煦(  ) 附(  ) 板(  ) 乘(  )

二、小片段

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按名称、外形特征、作用三个方面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1、走,我们去植树

绿色工厂健康、幸福

绿色宝库建设“四化”

一片新绿染绿版图

参天大树沙退鸟舞

 

2、第一朵杏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4、了解竺可桢的故事,初步感受他的科学研究的一丝不苟的精神。

5、质疑能力的培养与概括段意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分段。

3、感受他的科学研究的一丝不苟的精神。

教学难点:

质疑能力的培养与概括段意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题: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花?

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2、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吗?

3、板书《第一朵杏花》。

4、读课题,质疑。

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文后的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2、自由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杏花是在什么时候开放?

文章为何要写第一朵杏花?

3、读了课文你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你可以把文章分成几段?

试着概括段意。

三、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自学情况。

四、全班汇报:

1、指名读读文后的生字,并组词。

2、指名分节读读课文,思考文章可分为几段?

3、交流分段情况,并说说你的理由。

(对于学生中有针议的则要求学生多读课文,找到理由。

4、说说你读了课文后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的价值的问题则留作第二课时解决。

5、概括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指导写字:

1、讨论书写要点。

2、老师范写“皱、郑、概”三个难写的生字。

3、学生完成习字册。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想想竺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精读全文,感悟文章的人物特点。

1、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感受了竺可桢是个怎样的人?

从哪里看出来的?

先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重点理解“习惯地问”,“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

”体会观察的精确、细致及长期的观察习惯。

3、相机指导学生读好对话。

4、导读:

“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一年中小孩子牢记竺爷爷的话,当他看到第一朵杏花开时,他是如何告诉竺爷爷的呢?

三、导入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

2、理解“精确”一词。

(先说说“精确”是什么意思?

再请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说什么才称得上是“精确”。

四、赏读品味:

1、多处描写子杏花,请你找一找,读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了一片淡淡的粉红……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春风吹绿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鼓了杏树的花苞”“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2、指导朗读。

五、通读全文,总结。

1、自由朗读全文。

2、学习了本文,你觉得竺爷爷搞科研采取的是什么态度?

从他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情景演示,体会人物心情.

1、读课文,小组中分角色演示当时的情景。

2、指名演示对话,其它同学仔细看,仔细品,想想人物说话的语气,想象人物说话的神情,评评同学的表演。

3、给这段对话加上一定的提示语。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5、导读“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说说从这一大段中你体会到了竺爷爷又是个什么样的人?

作业设计:

一、巧辨生字,再组词。

株()溉()估()精()

珠()概()古()晴()

二、添枝加叶。

(1)鸟儿在飞。

————————————————————

(2)彩旗飘扬。

————————————————————

板书设计:

2、第一朵杏花

哪天开放

竺可桢爷爷郑重记下一丝不苟

精确观察

 

3、燕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有关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观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歌曲欣赏《小燕子》,说说听这首歌的感受。

   2、多媒体出示燕子的画面,请学生观察燕子的样子,抓住它的特点说说燕子。

   3、我们要学的课文是怎样来写燕子的呢?

今天就一起来学6、燕子。

  教学生字“燕”,“燕”是个象形字,“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身子,“北”是燕子的翅膀,四点底是摊子的尾巴。

(让学生发现“燕”的特点)在写“燕”的时候各部分要紧凑。

学生用钢笔在书上描红。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的读音。

 

(1)抽读生字卡片,纠正读错的音节。

  提醒学生注意:

拢、掠是边音;俊、晕是前鼻音;横是后鼻音。

 

(2)学生齐读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破词破句。

  

(1)学生读课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生对照要求进行评价。

  3、交流:

课文主要写了燕子的那些方面?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多媒体出示燕子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燕子的外形。

  2、自由读课文,想想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

  3、学生交流。

  4、作者是抓住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结合交流板书:

羽毛乌黑发亮

翅膀俊俏轻快

尾巴剪刀似的

  5、指导朗读

 

(1)激发情感

 看多媒体:

面对这么机灵的燕子,这么可爱的燕子,你愿尽情的夸奖它吗?

让我们赞美的语气读。

 

(2)自由朗读。

 (3)指名试读、齐读。

 6、指导背诵。

 

(1)学生说该怎样背?

 

(2)看板书练习背诵。

  7、说说这一段的意思。

  四、指导写字。

  请学生做小老师说说这些字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并在书上逐个进行描红。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附板书设计:

羽毛乌黑发亮

         翅膀俊俏轻快

         尾巴剪刀似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课文第一段。

  2、说说从第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3、交流填空。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把表示事物的词语画出来,圈出具体描述的词语。

  2、学生交流。

  结合理解“赶集”、“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4、重点品味:

(并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

(1)春天是个热闹、色彩斑斓的季节。

  请学生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在书上用横线划出所写的景物,用曲线划出景物的特点)

  学生同桌、全班交流。

  

(2)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理解为什么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3)出示填空题。

  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着,毛毛细雨从天上()下来。

千万条柔柳(    )了鹅黄色的嫩叶。

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   )似的聚拢来,形成了(    )的春天。

  学生完成填空。

  再次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体会作者用词的正确性。

  读好上面的一段话。

  (4)从这段中还知道了什么?

  (燕子为春天增添了生机)

  读好最后一句话。

  5、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想想用怎样的语气读。

  (2)指名读,评议。

  (3)看这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齐读第二段

  6、指导背诵。

  (1)请学生说说怎样来背。

  (2)学生试背

  (3)齐背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生自读课文,从这段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再读课文燕子飞行给你留下的影象是什么?

你从那些地方体会到的?

  4、学生交流。

  5、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快?

为什么能体会到?

  (“斜”字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飞行动作的优美。

  (“唧”是叫声,只短短的一声一从这飞到了那,速度真快。

  看多媒体燕子飞行加深印象。

  6、朗读有关句子。

  7、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轻?

为什么能体会到?

  (偶而、沾、小圆晕)

  理解:

小圆晕

  作者为什么说是小圆晕呢?

  相机理解“偶尔”并用“偶尔”造句。

  看多媒体燕子飞行加深印象。

  8、朗读有关句子。

  9、感情朗读课文第三段。

  10、指导背诵。

  四、学习课文第四段。

  1、指名读第四段。

  2、学生质疑。

  3、理解词句:

“五线谱”、“音符”、。

  4、理解句子。

  5、看多媒体燕子的休息。

  6、感情朗读。

  7、指导背诵。

  五、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燕子什么地方可爱?

春天美在哪里?

  六、作业设计:

  1、词语小秀(我知道很多描写小燕子的词语)

2、美文回顾

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着,毛毛细雨从天上()下来。

千万条柔柳(    )了鹅黄色的嫩叶。

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   )似的聚拢来,形成了(    )的春天。

            外形  活泼机灵

 板书设计:

  燕子  赶来  

飞行  轻、快

            休息  音符

 

4、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两首古诗的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的作者的相关知识。

  3、理解诗句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活情趣。

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有谁还记得有哪些是描写春天的?

二、放手试读,整体把握。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有关春天的诗。

1、自读感知。

2、简介作者。

3、学生看译文。

4、体会意境。

三、学习第一首

  1、解释诗题,简单介绍诗人。

  

(1)《江南春》作者唐代诗人杜牧。

  

(2)释题:

江南春,顾名思义,描写江南的绮丽春色。

同时又慨叹南朝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

  (3)一二句写今:

千里江南,到处是绿叶红花,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旗招风,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无限的画面.

  (4)三四句吊古:

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意图托庇神灵,江山永固,可是时移事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还有多少佛台经院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四、学习第二首

  1、解释诗题,简单介绍诗人。

  

(1)《春日偶成》作者宋代诗人程颢。

  

(2)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兴所致写下来的。

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2、一二句写景:

  淡云、轻风、红花、绿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

  3、三四句抒情:

  身处这宜人春色里,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4、指导反复朗读,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

五、反复朗读。

1、听录音,小声跟读。

2、自读。

3、同位互读。

4、开火车读。

5、指名读。

6、齐读。

六、熟读背诵,形成积累。

1、任选一首熟读

2、同位互查读的情况。

3、小组讨论互说《江南春》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诗意。

5、教师小结。

6、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春日偶成》,体会作者当时愉快的心情。

  

  七、请学生搜集有关描绘春天美丽景色的古诗并背诵。

作业设计:

1、背诵两首古诗。

2、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设计:

8古诗两首

《江南春》作者()

《春日偶成》作者()练习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拟人化的手法,并初步学会运用。

2、熟记八个描写景色的词语。

3、练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推荐或自我推荐。

教学重难点:

学会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自读第一部分,概括出这段话的内容。

(2)出示《秋天》的诗句,学生自由读,想一想主要写了什么?

(3)爸爸对诗中的哪些地方感性趣?

(4)齐读这段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5)让学生在学习过的课文中画出运用泥人修辞手法的句子。

全班交流。

2、学习第二部分

(1)学生自学书上的例子,教师巡视。

(2)用刚才学习的方法将书上的几句话写生动。

(3)小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

3、学习第三部分

(1)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画了什么?

(2)怎样把“太阳、闹钟、小鸟”写得生动写?

小组讨论。

指名交流。

(3)学生练写。

(4)指名读自己所写的内容,评价。

二、学习第二题(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读成语,读准字音。

2、指名读成语;学生齐读。

3、小组之间互相说说对这些成语的理解。

4、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指名说。

5、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景色吗?

引导学生说说。

6、学生练习朗读成语,背诵成语。

7、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学生认读生字,引导学生读贴,观察字的结构和书写要求。

教师范写,提醒注意点。

2、练习

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个别指导。

教师小结。

3、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同学,说说好在哪里。

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第二课时

一、启发谈话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班决定成立新一届的班委会,我们用什么办法确定人员呢?

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指导

1、新一届的班委会有哪些成员组成呢?

2、你觉得哪些同学最合适担任呢?

发表推荐或自我推荐意见,指导学生了解推荐和自我推荐。

3、分组练说推荐的理由。

4、每组代表发言,师生评议。

5、自我推荐的,说说自己的理由。

三、进行反馈。

作业设计:

一、填字成词。

翩翩起()欢()笑语风月无()世外桃()

山()有山飞()流泉古木()天诗情画()

二、巧选词语。

宽阔宽敞宽广

1、沪宁高速公路()平坦。

2、牧民在()的草原上尽情歌唱。

连续陆续继续

1、最近,李霞同学的日记()几次受到老师的表扬。

2、同学们在老师的鼓励下()向山顶攀登。

郑重隆重慎重

1、表彰全国优秀工作者的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召开。

2、刘局长把“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证书()

地交到李老师手中。

板书设计:

练习一

拟人

推荐与自我推荐

实践活动

(一)

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学生以前学过的有关春天的古诗。

教学重点:

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

教学难点:

把古诗背下来

教学准备:

古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活动

1诗题与诗人互对

(1)师出诗题,生说诗人,每组必答。

(2)师出诗题,以小组为单位抢答。

2上下句互对。

(1)出上句,生对下句,小组必答。

春眠不觉晓()野火烧不尽()

春去花还在()迟日江山丽()

好雨知时节()春色满园关不住()

(2)小组互问互答,一组出题,另一组对答。

1,诗意与诗句对答。

师说诗句,生对答。

(1)春天的江水像兰草一样绿。

()

(2)春风一吹有蓬勃再生。

()

(3)不知是谁的巧手裁出?

二月春风就像看不见的剪刀。

()

4,小组为单位,各组选代表作画。

根据学过的一首诗作一幅画,看谁画的好。

二、总结本次活动情况。

三、作业

找更多的春天的古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