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省人大代表汇报材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9040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省人大代表汇报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央省人大代表汇报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央省人大代表汇报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央省人大代表汇报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央省人大代表汇报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省人大代表汇报材料.docx

《中央省人大代表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省人大代表汇报材料.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央省人大代表汇报材料.docx

中央省人大代表汇报材料

赣州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汇报材料

赣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2010年12月1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节约能源法》经颁布实施以来,特别是《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于2008年10月1日颁布实施以后,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按照《条例》赋予的职责要求,负责本市公共机构节能的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大力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现就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赣州市按照国家和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统一部署及要求,围绕《条例》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环节,结合我市实际,扎实开展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以2005年能耗统计为参数,2009年能耗下降情况分别为:

全市公共机构耗水2689.06万吨,同比下降16%;耗电12035.73万千瓦,同比下降15.997%;耗油1933.46万升,同比下降14.77%。

2010年前三季度耗电8729.243万度,同比下降3.6%,耗水1881.551万吨,同比下降5%,耗油1319.33万升,同比下降6.3%。

“十一五”期间,全市公共机构的能耗比下降达到了上级规定20%的目标任务。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部署,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市对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高度重视,市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宣传、贯彻落实。

市委书记、市长先后多次对做好节能工作做出指示和批示,要求全市上下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谐、高效、节约的服务型政府机关,实现赣州经济社会科学和谐的追赶、跨越。

按照《条例》精神和上级部署要求,我市分别于2009年3月和7月制定并下发了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实施方案和实施意见。

2010年6月转发了省公共机构节能实施方案和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对这项工作引起了高度重视,把它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按照我市《关于加强赣州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部署,以国家、省、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情况专项检查为动力,以改变用能现状为出发点,结合本地实际在相关会议和工作中都突出强调了公共机构节能的重大意义,对这项工作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和部署,指导并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公共机构节能的相关政策和实施意见,扎实稳步地推进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做到了有认识、有部署、有行动、有效果,为县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成立机构、健全机制,形成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体制

一是成立机构。

我市成立了以市政府秘书长幸跃凌同志为组长、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为副组长、相关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赣州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负责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和《条例》要求,加快完善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落实管理机构和人员,切实担负起协调、推进本级工作,指导、监督下级工作的职责。

二是加强监督。

为全面掌握和了解我市公共机构贯彻节能《条例》和开展节能情况的真实性和互动性,市节能领导小组于2009年12月18日至30日组织了六个检查小组,分别对所辖19个县(市、区)进行了专项检查,从检查的情况来看,19个县(市、区)都能按照省、市的部署和要求,及时成立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绝大多数由副书记或常务副县长挂帅,领导小组办公室一般设在县(市、区)机关事务局、机关事务管理中心或县政府办公室。

组成的成员单位都比较完善。

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备了工作人员。

南康市、会昌县、安远县分别成立了节能办或节能科,抽调了专门人员具体负责节能工作。

与此同时,各地还配套建立了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县(市、区)直单位联络员制度,规定了工作职责,明确了节能目标,提出了工作要求,完善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网络建设。

三是健全机制。

市本级及各县(市、区)领导小组都能按照条例规定,负责市本级及县(市、区)公共机构节能的协调、组织、推进、指导和监督工作;县直各单位负责本单位职能科室节能工作;各乡(镇、街道)负责本级机关节能工作;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负责本系统内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并形成了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日常工作专人抓,公共机构负责人对本单位节能工作全面负责的节能工作格局和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实施、监控、统计网络。

通过努力,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体制。

(三)开展工作,稳步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初见成效

(1)制定节能规划,颁发实施方案,明确节能指标和工作任务

各县(市、区)根据“十一五”节能总体规划和全市节能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同时颁发了实施意见,从指导思想和原则、用能现状和问题、节能目标和分解指标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同时突出了重点,明确了责任,强化了措施,为形成节能长效机制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2)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各地能认真组织学习国务院《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并制定了具体的宣传计划,利用各种媒体,以各种方式大力宣传公共机构能源节约、降低消耗、减少排放的形势、政策和知识,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能源资源危机意识和节能责任意识,营造浓厚的节能氛围。

市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共组织、指派或选送各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分管领导、相关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近40人次。

2010年10月13日,市政府召开第53次常务会议,专题组织学习了《公共机构节能条例》。

先后邀请了省建设厅副厅长、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王磊教授等专家学者来赣州举行专题讲座,对各县(市、区)的建设局局长、设计、监理、项目管理和质量监督人员进行了节能知识培训;并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在《赣州晚报》刊登《建筑节能小知识》等形式宣传节能工作。

章贡区在2008年就向全区区直单位和市民发放了贴近市民、贴近生活、简便易行的《全民节能减排手册》;市县两级结合实际普遍开展了“能源短缺体验日”活动,使人们切身感受到能源短缺的危机;赣县为宣传公共机构节能制定了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制度,针对性地指导乡镇开展工作。

各地广泛开展的学习宣传活动,为深入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3)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节能工作落实到位

一是制定完善了《关于加强赣州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工作意见、工作方案、工作制度、工作机制20多个,推动了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积极开展。

二是各县(市、区)根据《条例》规定,建立了符合本地节能规划指标和实际情况的目标责任制度、能耗统计报告制度、考核考评制度、公务用车管理、节油、节水、节电、节约办公用品等八个方面的基本管理制度及相关的具体措施。

三是加强节能规章制度的落实。

根据节能规划,把市本级公共机构节能目标和指标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公共机构,明确各公共机构负责人对本单位节能工作负领导责任,把节能目标、节能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单位负责人年度考核评价范围。

同时,要求各公共机构明确职责,分工负责,确定节能管理工作机构和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人;设置能源管理岗位,实行岗位责任制,将节能目标和责任落实到岗,落实到人。

各地对四套班子办公所在地的用水、用电、空调、公务车辆用油等方面都进行了次数不等的检查监督,确保节能规章制度的落实。

(4)突出节能重点,采取多种节能措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各县(市、区)在公共机构节能的具体实施工作中,突出了电、水、空调、建筑等节能重点,采取了各种有效节能措施。

一是节电。

市公共机构带头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灯,市财政安排了24万多元用于市政中心把原有的40w日光灯5800盏人全部更换为28wT5高效照明节能灯。

市政中心北楼实行了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并安装了空调计量计费系统,有效地加强了电能消耗状况的实时监控。

章贡、全南、大余等区县对中央财政补贴高效节能照明产品进行了积极推广,超额完成了分配的推广任务。

龙南、信丰、瑞金、寻乌、上犹、南康等县(市)对新建大道或原有部分路灯进行了改造,使用了节能灯具。

瑞金、信丰、上犹等地还在路灯上安装了太阳能硅板蓄电光感自动照明系统。

各县(市、区)在办公大楼、学校、会议厅(室)等公共场所换上了节能灯具,并随处张贴节电提示。

开发区、南康市等许多县(市、区)办公大楼实行了3楼以下不予运行的电梯分层节电控制措施。

石城县新建办公大楼每个办公室设计安装电表,实行用电计量控制管理。

二是节水。

市本级加强了公共机构节水管理,为加强对供水设备、管道的检查力度,及时维修更换设备。

对绿化、食堂、洗车采取装表计量核算加强监督管理等。

各县(市、区)办公大楼和公共场所大多采用了节水龙头,并在浇花、清洁卫生、冲洗车辆等方面采取了节水措施。

其中安远中学安装了太阳能、空气能等节水设施,对住校学生用水使用了刷卡计量管理,使学生从小懂得水资源的宝贵,并养成节水的良好习惯。

石城县对新建办公大楼广场采用小溪自然流水注入景观池,并设置可供部分消防和浇花的做法取得了显著的节水效果。

三是空调控制。

各地对公共机构的空调使用均制定了冬夏季节能的相关规定,其中有的县(市、区)还对空调使用较为集中的场所进行了线路改造。

会昌县政府办公楼还安装了空调定时控温自动开闭设备,对空调实行了集中控制。

四是建筑节能。

各地对新近落成或正在新建的公共机构建筑在节能方面进行了严格把关,设计施工均按照节能要求和规范使用了节能建筑材料,尤其是全市教育系统这几年新建或在建的校舍按照节能规范严把了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

五是采购、使用节能产品。

各地都积极主动地采购、使用节能产品以代替原耗能产品,采购批次、数量都能与公共机构节能任务紧密地结合起来。

六是逐步推广使用太阳能和沼气池。

各地在推广使用太阳能、沼气池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投入了一定的财力物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如于都、兴国等县在公共机构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新建沼气池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5)安排并投入专项节能资金

多数县(市、区)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眼前花钱,长久省钱节能的关系,从财力上给予了支持和保障,安排并落实了节能专项资金,其中包括节能机构工作经费、节能专项资金和节能奖励资金等。

2009年,全市各级财政共拨节能专项经费2314万元,对办公室、卫生间、公用走廊、电梯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节能改造。

其中赣州市本级财政共投入节能专项经费285万元,用于市政中心所有楼道、走廊的路灯进行节能改造,全部改用高效节能灯泡,采用声控光感开关控制,并设置自动关闭时间;投入110万元用于市政中心北区办公楼安装节能空调计量、计费系统;投入120万元用于市城展馆安装光伏电太阳能系统;2010年市财政补贴60万元用于高效照明节能灯更换等。

各县(市、区)也都大力推进节能改造,目前,龙南县正投入130多万元实施金水大道、龙翔大道、龙鼎LED路灯改造。

(6)认真开展能耗统计软件操作培训和数据梳理工作

为了使我市公共机构能耗情况的各项数据相对准确,市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根据国家、省公共机构能耗统计软件系统的编报要求,自行编制了一套培训教材,组织全市19个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每个单位派2人参加公共机构能耗统计软件操作培训,对能源消耗统计实行分户、分类、分项计量规范和建立了统计台帐和报告制度,并将原统计的2005-2008年能耗数据按规范要求进行了重新梳理,纠正了原来一些漏报、错报的数据,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期间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及上报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十二五”期间的有关建议

我市在抓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相比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有待加强。

不少单位和组织机构对公共机构节能目标的认识不够深,对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

二是面临任务繁重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上级对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人员编制还没有明确,致使有的单位在工作中还存在人员精力难集中、工作任务难落实的现象。

三是公共机构节能资金投入有限。

尽管多数县(市、区)都安排了公共机构节能专项经费,但由于财政经费偏紧或比较困难,加上没有明确规定,致使公共机构节能经费投入十分有限。

四是公共机构节能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存档工作都程度不同地存在零散、遗漏等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们要认真按照《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国家、省、市的要求,切实履行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职责,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努力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加大实施力度,为全面完成“十一五”任务,制定落实“十二五”规划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主要建议:

1、“十一五”公共机构节能收好尾,对19个县(市、区)公共机构节能情况、“十一五”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大检查,辅之以重点和行业抽查,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发现问题,调整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认识,明确责任。

认真按照上级的精神和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筹划并制定全市“十二五”公共机构节能规划。

2、进一步健全工作机构,配齐人员编制,统一归口管理,充分发挥职能机构对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指导、监督、管理和协调作用。

3、加强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

把节能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我市各级党委(组)中心组和机关干部职工理论学习的一项内容来抓紧抓好,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活动,适时地举办全市性公共机构节能培训班,经常举办公共机构节能知识和业务讲座。

4、加强公共机构节能监测、统计网络建设,及时调整、配齐、配强联络员,及时增添或更新监测设施,加强对统计资料、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及时为领导提供精确决策依据。

5、及时收集和掌握各县(市、区)公共机构节能各项措施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效果,采取定期编发简报或情况通报的形式,加强指导督促,推动各地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均衡顺利发展。

6、加大资金投入,对各级公共机构的大功率、高能耗设备以及照明设施进行改造,并出台较大幅度节约能耗的有效方案、制度和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