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8975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资料.docx

《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资料.docx

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1.为什么说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或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哪里?

或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什么特点?

①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

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2.初级阶段的实质是什么?

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3.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或者说“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哪些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5.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

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走上社会,参与国家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将贯穿于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7.如何解决主要矛盾?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的发展。

8.“三个有利于”的内容和地位各是什么?

内容: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地位:

党和国家确定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

9.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什么?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

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12.中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3.中国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2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

1、新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④建立了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和民主的政治制度;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⑥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⑦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2、在各种经济形式中,扮演主角的是公有制经济。

3.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成分?

地位和作用如何?

对其采取何种政策?

成分: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地位:

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作用: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作用。

公有制也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

政策:

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4.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各是什么?

含义: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是国有经济。

地位:

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作用:

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5.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各是什么?

含义:

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称为集体经济。

地位:

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

集体经济直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

6.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成分、地位和作用各是什么?

对其采取何种政策?

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成分。

地位: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

它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政策:

国家正在完善政策法规,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7、为什么既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

8.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什么?

实行这一制度有何意义?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

意义: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9、在分配中要注意什么?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差距悬殊,体现公平正义。

1.3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

1.在我国,广大人民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权力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

在我国,广大人民通过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并由它产生行政(政府)、审判(法院)、检察(检察院)等国家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各项权利。

2.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什么?

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主要职权各是什么?

地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

主要职权: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作用各是什么?

地位: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又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6、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平等合作与协商关系。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7、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人民政协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8.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各是什么?

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各是什么?

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地位:

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作用:

实行这一制度能保障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各少数民族人民依法行使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是人民民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体现。

10.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作用何在?

内容: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包括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职工代表大会等。

作用: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证人民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等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11.“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实行“一国两制”的意义:

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关于解决台湾问题我们所遵循的方针、坚持的原则、把握的主题、运用的手段是什么?

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原则: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主题: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手段:

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根本利益;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2、港澳回归后保持繁荣稳定的事实说明了什么?

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我国在发展中还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

2、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经济就越有生机和活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

4、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5、怎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或怎样理解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就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之上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6、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7、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8、怎样缩小城乡差距?

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在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形成以工业促进农业,以城市带动乡村、工业与农业互惠、城市与乡村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9、怎样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推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各地区协调互补,各展所长,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

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是什么?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3.中国共产党的的性质是什么?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因而它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三个先锋队”+“三个代表”)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意义是什么?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确保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

5.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我们的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

国家性质决定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

7.依法治国的含义、地位、作用以及基本要求各是什么?

含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地位: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作用:

①实行依法治国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②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基本要求: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8.我们能为实现依法治国做些什么?

我们每个公民都要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国家利益,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特点(鲜明特点)是什么?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特点。

10.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如何?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1.政府的性质是什么?

我国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

12.政府的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是什么?

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

13.为什么说政府必须依法行政?

政府依法行政,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社会事务,行使职权,才能成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廉明、廉洁高效的政府,才能切实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14.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我们可以和应当怎么做?

当我们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没有履行或没有正确履行他们的职责时,有向他们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当我们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失职、违法行为时,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有权向有关部门反映,更可以提出解决的办法。

15.我们行使监督权的途径及要求

途径:

如通过信访、电子邮件、电话、找人大代表反映情况,以及通过媒体舆论监督等。

要求:

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都必须是合法的、有序的;行使监督权力时,我们要出于公心、实事求是、理智行事,不可妨碍公务。

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1、相对于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建设相对滞后。

2、我国在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居民住房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6、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7、如何实现公平正义?

①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②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8、保障与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

9、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有哪些?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10、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经济方面: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根本途径)

(2)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3)坚持、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政治方面:

(1)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

(4)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按照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文化方面: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坚持“四个尊重”方针,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10、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党和国家层面:

(1)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2)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积极解决好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居民住房等直接关系人们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社会和谐。

个人层面:

(1)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与管理。

(2)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和谐社会建设出一分力,添一分彩。

第三单元科学发展国强民安

3.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为了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困扰。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工业化加快、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我国选择了哪条道路?

走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

4.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①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用)。

②近二十年来,我国科技事业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现状)。

③我国要迅速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就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步伐(必要性)。

5.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作用)。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高素质人才相对不足,人力资源处于劣势地位,发展教育事业仍然任重道远(现状)。

 

6.科教兴国的内容(含义)是什么?

科教兴国就是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7.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①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③实施科教兴国,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8.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是什么?

为什么?

实施科教兴国,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9.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我们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技能,确立正确成才目标,胜任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3.2持续发展生态文明

1、中国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106.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①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②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我国的资源状况);③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05.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

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

4、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

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107.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①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②实施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③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5、我国的人口国情: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9、我国人口政策的新挑战: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等

10、我国一方面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同时,要着力提高人口素质,加快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11、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12、我国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不只停留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认识层面,还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14、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15、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将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108.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学生能做什么?

中学生要不断提高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

3.1和平发展时代主题

78.当今时代的主题(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和平与发展。

79.何谓和平问题?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80.何谓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81.危及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国际恐怖主义;③贫困、环境恶化、毒品;④宗教、民族、种族矛盾;⑤领土、资源的纷争;⑥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82.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83.经济全球化有哪些体现?

世界各国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经济合作日益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交往、社会交往和文化教育交往越来越多。

84.经济全球化有哪些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有助于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文化的交往,有助于新的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应用,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然而,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矛盾和斗争,发达国家凭借其掌控的资金、科技、专利和管理等优势处于有利态势,发展中国家主权容易受到冲击和削弱,贫国与富国的差距可能进一步拉大。

85.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含义各是什么?

根本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含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86.作为中学生如何致力于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我们中学生要关心世界的发展,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名国共同发展而努力。

3.2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87.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机遇:

①当今,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打不起来,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②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条件;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赢得了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有利条件。

挑战:

①国际竞争日趋激烈;②我国经济、科技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③我国自身的建设也存在不少困难,如资源、人口、环境等问题相当严峻。

88.国际竞争主要表现是哪些?

其实质是什么?

主要表现:

原料的争夺、市场的份额、科技的创新、文化的较量、人才的培养和争夺。

实质:

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89.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有什么重要性?

当前,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赢得主动,赢得优势,就要重视机遇,善抓机遇。

抓住了战略机遇期,往往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反之,则必定会落到时代潮流的后面,甚至被动挨打。

90.民族精神的内容是什么?

(中华民族精神的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