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标准化对物流产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8896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信息标准化对物流产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物流信息标准化对物流产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物流信息标准化对物流产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物流信息标准化对物流产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物流信息标准化对物流产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流信息标准化对物流产业.docx

《物流信息标准化对物流产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信息标准化对物流产业.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流信息标准化对物流产业.docx

物流信息标准化对物流产业

 

物流信息标准化对物流产业

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

(编号:

20121734M17)

 

中国计量学院课题组

二〇一四年八月

 

项目名称:

物流信息标准化对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

任务来源:

杭州市科技情报调研项目

计划类型:

调查研究

项目编号:

20121734M17

承担单位:

中国计量学院

课题组成员

徐茜中国计量学院副教授

黄祖庆中国计量学院教授

张宝友中国计量学院副教授

孟丽君中国计量学院副教授

朱卫平中国计量学院副教授

目录

1研究概述4

1.1研究背景4

1.2研究意义5

1.3研究内容6

1.4研究成果6

2物流信息标准化对物流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综述6

2.1信息化助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6

2.2标准对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7

2.3标准对物流信息化的影响8

3物流信息化标准发展现状9

3.1物流信息标准体系构成9

3.2物流信息标准的制定情况10

4物流信息化标准在杭州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现状11

4.1杭州市物流业发展概况11

4.2物流企业信息标准化应用现状13

4.3存在的主要问题14

4.3.1物流信息标准化总体滞后14

4.3.2物流信息标准化工作缺乏高效的协调机制15

4.3.3企业实施物流信息标准化的动力不足16

4.3.4标准化人才缺乏17

5建立以物流信息标准化推进杭州物流业转型升级的机制17

5.1构建并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18

5.2调动企业实施物流信息化标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9

5.3在物流供应链推广应用信息化标准19

5.4推广使用云计算技术构建物流信息平台20

5.5开展物流信息化标准试点工作20

5.6建立标准实施督查制度21

5.7积极培养物流标准化相关专业人才21

参考文献22

物流信息化标准应用状况调查表23

物流信息标准化对物流产业

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

1研究概述

1.1研究背景

物流是经济运行的“血脉”。

物流业发展状况和物流成本的高低,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是提高产业层次和水平、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物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撑。

目前我国物流业面临成本激增、竞争加剧等一系列问题,国外物流巨头介入的程度也越来越深,能否顺利地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将关系到我国本土物流业的兴衰成败。

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特征,不仅包括物资采购、销售、存储、运输等物流活动的信息管理和信息传送,还能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汇总和分析物流数据,对采购计划、销售计划、供应商的选择、顾客分析等提供完整的决策支持。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基础,依靠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撑,商品的流通不仅可以降低库存、提高效率,还可以实现全程监控、可视化管理、为流通方式的创新提供条件。

标准化是行业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信息化发展的推进器。

物流信息标准是对不同物流系统之间信息交流与处理指定的标准协议或规则,是跨系统、跨行业和跨地区的物流运作桥梁。

实施物流信息标准不仅是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物流产品的质量保证,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有效措施,还是中国物流企业进军国际物流市场的通行证,也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保障。

标准在物流信息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标准体系可以降低企业开发软件的投入成本,与其他企业顺畅地交互对接,信息共享。

然而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现有的物流信息化标准还比较零散,物流企业各自在自己传统优势业务的基础上开展信息化建设,已经严重制约了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

标准化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物流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开发工具不规范,缺乏标准体系的指导,导致企业信息化成本过高,进展缓慢;二是企业之间的信息无法有效地沟通,需要反复地转化、认证,费用高、效率低,还很不安全;三是社会层基础标准滞后,商品编码、无线通讯频率不统一,像RFID这样的先进技术难以很快应用推广。

产业转型升级是永恒的主题,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构建信息化标准体系已经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一种新模式。

杭州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建设“智慧杭州”的发展思路,其中一个目标是建立全国智慧物流中心,这无疑将为杭州物流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智慧物流将把信息科技与物流产业紧密结合起来,物流信息标准化程度也必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加快物流产业信息化标准及其实施的研究是促进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其竞争力的当务之急。

1.2研究意义

全国物流2005-2010年发展规划期间,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委员会修订和制定了96项物流信息国家标准,初步构建了我国信息物流信息标准体系,包括物流信息基础标准、物流信息技术标准、物流信息管理标准,那么这些标准在企业实施情况如何?

物流信息标准体系及其实施对于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是怎样的?

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推进物流信息标准化的实施?

这些研究将有助于认识物流信息标准对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宏观上可以为我国物流标准化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微观上可以使行业及企业对物流信息标准带来的收益成本分析更加清晰,为标准化行为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依据。

目前关于物流产业升级研究主要侧重于其重要性、必要性和升级的政策选择等方面探讨,对物流产业升级的动力、模式和实现路径等问题尚缺乏系统研究,基于物流信息标准化视角的物流产业升级的研究成果几乎未见。

因此,本课题在借鉴已有的标准、产业升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物流信息标准化为研究视角,分析物流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提出杭州物流产业的策略,这将对杭州物流产业升级、提升其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研究内容

(1)物流信息标准化对物流产业发展的影响;

(2)物流信息化标准在杭州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3)结合上述研究结果给出相关政策建议及对策。

1.4研究成果

(1)调研报告1篇:

《物流信息标准化对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2)发表论文1篇:

StudyonIssuesandStrategiesofLogisticsInformationStandardizationduringTransitionandUpgradePeriod。

发表于2013AETMI国际会议。

2物流信息标准化对物流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综述

2.1信息化助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产业总体规模增长迅速,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备的物流支撑。

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

但是,与国外物流业高度发达相比,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导致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

2012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9.4万亿,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约为18%[1],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

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物流业信息化程度低,物流体系内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

虽然物流产业内的各物流实体基本都建立了自己的物流信息系统,但这些平台相对封闭,很多根本不能与外界的系统对接。

由此导致各实体拥有的信息资源不能最大限度被利用,造成很多物流设备和资源的浪费。

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在物流信息化上有突破,形成结构合理、统一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

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到“十二五”末期,要初步建立起与国家现代物流体系相适应和协调发展的物流信息化体系,为信息化带动物流发展奠定基础。

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秘书长郑艳玲在物流及供应链企业信息化经营研讨会上表示,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形势,也是政府要求,是我们既有挑战又必须回答的问题。

目前,美国最低工资是我们的6倍,而他们物流业效率却是我们的12~16倍。

因此,我们须借助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来推动产业升级发展[2]。

在2013中国物流与采购信息化推进大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指出,当前物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信息化投资呈现出一轮新的高潮[3]。

如何引领这一轮信息化投资热潮,防止出现低水平层次重复建设是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2标准对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在微观层面上,作为一种重要的促进技术创新的因素,标准能约束技术的多样性,将技术发展纳入有效率的轨道(Metcalfe,1994),对研发、生产和市场结构有重要的集合性的作用(GregoryTassey,2000),阻止令人不满意的结果产生(Swann,2000),也能加速技术扩散与转移,缩短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和应用之间的时间差(DIN,2000),提高厂商技术创新的利益(Adolphi、Kleinemye,1995;Gregory,2000;Swann、Walt,2000)。

在中观层面上看,标准作为技术规范和知识产权的载体,从源头上控制了产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技术升级的主动权。

掌握标准可使知识产权的持有者最大限度地控制生产成本,自主地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产业链环境,引导产业资源的动态分配,从而促进产业的升级(杜振华,2006)。

李大平等(2006)也明确提出标准化是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必由之路,认为任何科技创新成果要实现产业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在创新研究过程中、后期就开展标准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的科技创新成果成熟,进入产业化阶段时,规范大量生产的标准也相应出台,从而有力地支撑创新成果产业化。

总之,标准不仅对一个企业产生影响,它已影响到产业的发展甚至于涉及到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在宏观层面上,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作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核心环节,技术标准也成为产业技术竞争的制高点和政府产业技术政策工具(高志前,2004)。

唐晓华和杨灵(2009)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已成事实的大背景下,国家间在经济上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关键产业上的竞争,而产业竞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则主要表现为产业标准上的竞争。

随着当前物流需求的增加和市场竞争加剧,从2007年起,我国物流要素出现了全面紧缺的态势,物流成本全面上升,物流产业开始面临高成本运行环境。

高成本运行环境促使产业发展不再遵循既定的发展路径,不再延续“小规模、低成本、低技术含量”的运作方式,国内物流产业将进行新一轮物流产业升级(王铭,2004;刘成昆、王述英,2004;刘伟华、彭岩,任政旭,2009)。

刘成昆和刘宝成(2004)认为我国物流产业需要充分发挥我国在物流产业方面的后发优势,学习和模仿先进国家积累的制度知识和技术知识,主动调整我国物流产业政策,通过采取促进和推动第四方物流整合和带动第三方物流的方式,最终实现我国物流产业的跨越式升级。

朱勤雯(2006)分析了大型港口物流产业需要进行升级换代的原因,并按发展阶段将港口分为三代,最后以某港口为例分析了其港口物流业实行升级换代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关于物流标准在物流产业升级过程中的作用,李传荣(2006)认为托盘标准是实现快速、高效和低成本的现代物流的基础。

兰洪杰等(2004)指出,我国的物流产业正处于进步阶段,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滞后,大大降低了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效益,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

因此,在中国目前正处于以由市场换取资本和技术向以市场换取技术和标准转变的关键时期,推动这一转变的关键之处在于新技术背景下抢先在产业发展中实施标准化战略,掌握了物流标准的主动权,就能提升物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马龙龙、孟旭,2004)。

王增梁(2008)也认为,我国企业推行ISO9000标准是提高物流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进入国际物流市场的通行证。

2.3标准化对物流信息化的影响

GB/T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

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对标准的定义是: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化则是指行业或专业领域各分工、各部门之间为了有效协作、实现共同目标,在质量监管、生产过程、技术平台、服务水准等诸多方面制订统一遵守的规则和标准并予以执行。

物流信息化标准就是为了使得物流信息系统的各个相对独立的功能或者物流系统和其他信息系统之间的分工、协作和统一能够有效地进行[4]。

标准化是行业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前提和基础。

同样,作为连接生产、库存、运输、批发、分销、零售的现代物流产业,要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物流活动的协调,根治上下游企业之间物流活动中的重复操作、准确性差、可靠性低等问题,提高整个物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削减物流资源占用和成本开支,提升上下游企业乃至供应链整体竞争能力,关键在于解决单一企业或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在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起快速、及时和透明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机制,其基础就是物流信息标准化。

3物流信息化标准发展现状

3.1物流信息标准体系构成

物流信息标准体系主要由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以及单项标准组成。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物流信息标准框架,如图3-1。

图3-1物流信息标准框架

(1)物流信息基础标准。

这是制定物流信息相关标准时所必须遵循的、全国统一的标准,是全国所有标准的技术基础和方法指南,具有较长时期的稳定性和指导性。

该标准应包括物流信息技术术语、物流信息管理术语、物流信息服务术语的定义。

(2)物流信息技术标准。

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可分为:

物流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标准起着为信息的传输和交换提供统一语言的作用)、物流信息采集标准(主要是指条码技术标准和射频技术标准)、物流信息交换标准(对物流信息的通信协议、传输方式、传送速度、数据格式、安全保密、交换程序等进行统一规定)、物流信息系统及信息平台标准(用以规范物流信息系统和信息平台的建设,指出物流信息系统和信息平台的设计原则和基本功能)。

(3)物流信息管理标准。

主要是指EPC系统的管理标准,EPC系统充分利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优点,很好地解决了对全球每一件产品的唯一标识问题以及同时识别多个商品和“非可视”识别问题。

EPC系统要在我国推广和应用,相应的管理过程也要标准化。

主要包括:

EPC系统准入制度、EPC注册登记制度、EPC数据管理和维护制度、EPC系统一致性测试方法和EPC系统安全体系等。

(4)物流信息服务标准。

物流信息服务标准主要是物流信息从业人员服务标准。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物流信息服务,规范从业人员的素质,该标准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2物流信息标准的制定情况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科技部及交通部等有关部委都对与现代物流技术相匹配的标准化工作十分重视,投入了大量财力、人力进行有关标准规范的研究与制订工作。

部分物流企业也积极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去,如中储物流在线有限公司制定了《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物资银行》、《物流仓储业务服务规范》等标准。

在具体标准制定方面,除现有的通用信息系统国家标准外,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些专门针对物流信息化的标准,如GB/T23830-2009《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指南》;GB/T23831-2009《物流信息分类与代码》;GB/T26318-2010《物流网络信息系统风险与防范》;GB/T22263.1-2008《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用开发指南第1部分:

基础术语》;GB/T22263.2-2008《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用开发指南第2部分:

体系架构》;GB/T24661.3-2009《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服务及服务等级划分规范第3部分:

现代物流服务平台》;GB/T22263.7-2010《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用开发指南第7部分:

平台服务管理》;GB/T22263.8-2010《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用开发指南第8部分:

软件开发管理》等。

这些标准由相关研究院所、物流企业、软件企业参与起草,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对规范我国物流业信息化平台开发与应用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如GB/T23830-2009《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指南》构造了如图3-2的模型,并对作业层、管理层、决策层功能模块作出了规定,还指出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集成需要考虑的四个方面的问题等。

GB/T23831-2009《物流信息分类与代码》将物流信息分为大类、中类、小类、细类等4个类别,包括6个大类目,58个中类目,制订出了详细的物流信息分类代码表,为信息系统集成与交互奠定了基础。

图3-2物流信息系统构造模型[5]

2009年9月,我国第一个物流信息化标准诞生,由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39家物流信息化服务供应商共同组建了“物流信息化共建联盟”。

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设置统一的物流交换代码,实现统一的物流数据交换共建联盟以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为载体,整合物流信息化各方面的服务供应商,包括物流软件开商、物流公其平行开发商,物流信息化设备供应商等,为物流企业提供物流信息化服务。

这个物流信息化标准是物流信息服务提供商发起制定的,其面向的是行业应用,解决了物流信息化标准体系中的部分问题,但也存在明显缺陷,主要是没有能够立足社会层面进行标准的系统化制定。

完善的物流信息化标准体系应该是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立法机构、信息技术产业、物流企业、海关及工商等部门参与建设的标准体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目前仍然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物流信息化标准体系,给物流企业应用标准带来了较大影响。

4物流信息化标准在杭州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4.1杭州市物流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杭州市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物流业包括交通运输业,仓储业,贸易业,配送、加工、包装业,邮政业。

我国现有统计资料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的指标有所统计,而其他指标匮乏。

由于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产值这个指标已经包括了物流中最重要的运输和仓储两个子系统,因此,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的产值基本能够代表物流业产值。

本文中的物流业增加值就是指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数据来源于杭州市2006-2013年的统计年鉴。

从图4-1中可以看出,2005—2012年杭州市物流业生产总值的总体情况,在这8年间,物流业增加值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物流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加大。

但是,从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看(见图4-2),2008-2012年的5年间,杭州市物流业占GDP的比重却呈总体下降趋势,2010、2011、2012年均稳定在2.7%。

这说明虽然杭州物流业总值逐年增加,但是相对于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发展速度来看,物流业的增长速度落后于其他行业的增长。

其原因可能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杭州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高附加值产品产值和现代服务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加,而高附加值产品产值和现代服务业对物流的货运强度降低,但同时也说明杭州物流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可以挖掘。

图4-1杭州市2005-2012年物流业生产总值

图4-2杭州市2005-2012年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4.2物流企业信息标准化应用现状

为掌握杭州市物流企业信息标准化应用现状,在参考相关文献[7]的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浙江传化、八达物流、新安物流、迅捷物流、杭锅运输、富日物流等14家大中型物流公司进行了调查,企业基本情况如表4-1。

表4-1调查的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性质

职工人数

仓库性质

国有

股份制

有限责任公司

500人以下

500-

1000人

1000人以上

自有

自有+租赁

租赁

企业数量

2

4

8

3

7

4

5

7

2

占比

(%)

14.29

28.57

57.14

21.42

50

28.57

35.71

50

14.29

结果分析如下:

(1)物流企业性质:

14家物流企业中,国企有2家,股份制企业4家,有限责任公司8家。

从企业性质来看,杭州物流企业民营资本占据绝大部分,这也为行业充分竞争、优化提供了良好的结构保障。

(2)企业仓储规模:

调研的企业中,仓库为自有的有5家,自有加租赁的7家,租赁的2家;仓储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11家,占78.57%。

(3)企业基础设施标准化情况:

企业基本能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托盘,仓库搬运基本上以叉车为主。

装卸设备也以叉车为主,少量配置输送机和起重机。

货架类型:

横梁式货架为主,托盘式货架、阁楼式货架为辅。

托盘多数使用1200mm×1000mm国标规格。

(4)企业信息标识编码标准化情况:

物流企业的信息标识条码主要用于货物外箱、单证和货架,少量用于搬运设备、车辆。

在货物标识上采用条码技术的占71.4%(10家),但其中只有6家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编码体系。

(5)企业信息系统标准化及应用情况:

调研的企业其信息都通过互联网与外界联系,其中9家已建设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信息交换。

企业内部信息80%靠网络传递,并利用互联网与合作伙伴进行数据交流。

但值得注意的是,各企业建设的信息系统由于架构、数据库类型、通信接口等兼容存在问题,没有采取统一的标准建设,导致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流仍然停留在需要人工干预的阶段,严重影响了交流效率。

与此同时,企业主并没有意识到此类问题需要尽快加以改进,往往认为企业内部信息互通顺畅即可保证其业务运行。

(6)企业在信息标准化方面的投入:

物流企业实现信息化,需要较高的前期投入以及后期维护,从调研情况看,物流企业在信息化方面均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采用的均为自建平台,但用于信息标准化的投入甚少,大部分企业对此没有明确的概念。

4.3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物流信息标准化总体滞后

从已经颁布的物流信息化相关标准来看,基本还处于构建基础框架阶段,并且大部分是推荐性标准,约束力不够。

因此说,我国物流信息标准化滞后于经济及物流业的发展,滞后于标准化发展。

这与物流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是分不开的,90年代后半期开始,物流开始在许多行业起步,进入21世纪后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

在此之前,没有从系统的角度提出解决物流信息标准化问题。

在这一阶段,其他各主要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已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而这些体系的形成,并没有考虑到现代物流信息发展的需要。

例如至今尚未建立企业间电子化物流信息交互标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等。

近些年来发展壮大起来的物流业目前面临转型升级的需求,信息化作为促进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必须有标准的支撑。

与其他领域相比,物流信息标准化作为后来者,在建立和完善标准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4.3.2物流信息标准化工作缺乏高效的协调机制

我国在物流信息标准化中一直强调一致性、协调性,但秩序紊乱现象却依然存在。

归纳起来主要有:

(1)对现代物流标准化的理解存在偏差

对现代物流的许多概念甚至是基本概念缺乏明确的认识。

部分企业和部门认为,现代物流就是“物+运输+仓储+计算机网络”,只要拥有物流相关设施设备,有物流组织活动,就可以进入现代物流经营领域,其结果是物流业布局分散、经营规模小、缺乏网络经营和发展能力;现代物流标准化也被片面理解为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的标准化,各环节标准化之间的协调也就无从谈起。

(2)制度本身存在缺陷

我国物流作为一个行业,充分体现了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各个时期和阶段的发展特点和利弊,长期以来是按照或迁就行业和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