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实验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8883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虫学实验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昆虫学实验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昆虫学实验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昆虫学实验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昆虫学实验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昆虫学实验复习资料.docx

《昆虫学实验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虫学实验复习资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昆虫学实验复习资料.docx

昆虫学实验复习资料

一昆虫的外部形态

 1、体视显微镜的操作方法记录:

  ①接通电源;

  ②抬高镜体(紧固手轮);

  ③打开(上)光源,调节亮度;

  ④载入观察对象;

  ⑤调焦(精确调节目镜校正视力差);

  ⑥观察标本,做好记录;

⑦原样收镜;

  ⑧使用登记;

 2、昆虫纲的特征观察:

  ①三体段:

头、胸、腹;

  ②三中心:

   头部为感觉和取食中心 触角、单眼、复眼、口器

   胸部为运动和支撑中心 三对足 两对翅

   腹部为生殖和代谢中心 外生殖器、尾须等

 3、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观察结果

    各体段的分节、分区、附器的位置和基本结构与主要类型等。

 

(1)头部的基本构造

 

(2)胸部的基本构造

 (3)腹部的基本构造

   昆虫的附器类型记录见表:

标本

名称

触角

类型

口器类型

足的类型*

翅的类型*

翅的连

锁类型

蝗虫

线状

咀嚼式

跳跃足(后)

复翅(前)

刚毛状

刺吸式

步行足

复翅(前)

褶钩型

蝶类

棒状

虹吸式

捕捉足(前)

复翅(前)

翅抱型

家蝇(幼

成虫)

具芒状

刮吸式(幼)

舔吸式(成)

步行足

膜翅(前)

棒翅(后)

蜜蜂

膝状

嚼吸式

抱握足(雄前)

游泳足(后)

鞘翅(前)

褶钩型

蓟马

线状

咀嚼式

步行足

缨翅

白蚁

念珠状

咀嚼式

携粉足(后)

膜翅

绿豆象

(♀♂)

锯齿状♀

栉齿状♂

咀嚼式

步行足

鞘翅(前)

膜翅(后)

家蚕

羽状

虹吸式

步行足

鳞翅

蚊(♂)

环毛状

刺吸式

步行足

膜翅(前)

棒翅(后)

小蠹虫

锤状

咀嚼式

步行足

鞘翅(前)

膜翅(后)

金龟子

鳃片状

咀嚼式

开掘足(前)

鞘翅(前)

膜翅(后)

蜚蠊

线状

咀嚼式

步行足

复翅(前)

螳螂

线状

咀嚼式

捕捉足(前)

复翅(前)

蝼蛄

线状

咀嚼式

开掘足(前)

复翅(前)

蝽象

线状

刺吸式

步行足

半鞘翅(前)

翅嵌型

龙虱

线状

咀嚼式

抱握足(前)

游泳足(后)

鞘翅(前)

膜翅(后)

胡蜂

线状

咀嚼式

步行足

膜翅

褶钩型

天蛾

线状

虹吸式

步行足

鳞翅

翅缰型

二 分类

(一)昆虫纲次要目及直翅目形态观察

 1、昆虫纲的分类方法;

  ①昆虫形态学:

外部形态特征

  ②昆虫生物学:

生活史及行为习性

  ③昆虫生理学:

内部结构及生理

 2、昆虫的主要分类形态特征观察;

(1)常见目主要形态特征;

 

(2)直翅目及代表科重要形态特征。

标本

名称

主要形态特征

弹尾纲

体型较小,无翅,腹部有粘管、握弹器和弹器(附肢)。

缨尾目

体小型至中型,被鳞片;触角长丝状,复眼退化或消失,口器咀嚼式;胸部背面扁平,无翅,有尾须1对和中尾丝1条。

蜉蝣目

体小型至中型;体纤细柔弱;触角刚毛状,复眼发达,口器咀嚼式,退化;膜翅;有一对细长多节尾须和1条中尾丝。

蜻蜓目

体中型至巨型;触角刚毛状,复眼发达,口器咀嚼式;中胸与后胸紧密结合并向前倾斜;膜翅;有翅痣和翅节。

等翅目

体小型至中型,柔软;触角念珠状,口器咀嚼式;体多型,长翅型翅膜质,前后翅大小、形状相似;有翅成虫婚飞后,翅脱落,余下部分为翅鳞。

蜚蠊目

体中到大型,扁平;触角线状,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宽大,常盖住头部;有翅或无翅,前翅复翅;尾须短,多节。

螳螂目

体小型至巨型,头三角形,触角长丝状,复眼发达向两侧突出,口器咀嚼式;前胸明显延长,中胸和后胸短,前翅覆翅,后翅膜翅,前足捕捉足,中足和后足行走足。

体中型至巨型,拟态,杆状或叶状;触角丝状或念珠状,口器咀嚼式,不发达;运动器官退化;腹部第一节与后胸愈合。

革翅目

体小型至中型;体壁坚硬;触角丝状,有复眼,无单眼,口器咀嚼式;前翅短覆翅或短鞘翅,无翅脉,后翅膜质;尾须发达呈钳状。

啮虫目

体微型至小型;头大,触角丝状,复眼小凸出且左右远离,口器咀嚼式,后唇基发达,呈球状突出;前胸窄小如颈;翅膜质,发达。

虱目

体微型至小型;背腹平扁;触角线状不发达,口器刺吸式;无翅;足为攀握足。

缨翅目

体微型至小型,细长;触角丝状,口器锉吸式;前胸背板矩形或梯形,中胸与后胸愈合;翅为缨翅,跗节端部无爪。

脉翅目

形似蜻蜓,体微型至大型,柔软;触角丝状或念珠状,部分棒状、锯齿状或栉齿状,复眼发达,口器咀嚼式;翅膜质,无翅结,部分有翅痣。

蚤目

体微型至小型,体侧扁;触角短棒状,口器刺吸式;无翅;足为跳跃足。

直翅目

体小型至中大型;头部下口式;触角线状,复眼发达,口器咀嚼式;前胸发达,中后胸愈合;足有跳跃足、开掘足等变化;前翅复翅,后翅膜翅;常有发音器和听器;产卵器发达。

标本

名称

主要形态特征

直翅目代表科

螽斯科

体中大型;触角丝状,长于体;后足为跳跃足,有发达的发音器,听器位于前足胫节近基部;雌虫卵器刀状。

蟋蟀科

体小型至巨型;触角丝状,长于体;前胸背板发达,大于中胸和后胸;后足跳跃足;有发达的发音器,听器位于前足胫节近基部;产卵器为刀状或矛状。

蝼蛄科

体中型;触角短于体长;前足为开掘足;前翅短而后翅长,后翅伸出腹末如尾状。

听器退化;无特化的产卵器;尾须长。

蝗科

体中大型;触角丝状、棒状或剑状,短于身体;前胸发达,马鞍形;腹部第1节背板两侧有1对鼓膜听器;产卵器短,凿状。

蚱科(菱蝗科)

体小型;触角丝状,前胸背板发达,盖住中后胸及腹部,呈菱形;无发达的发音器和听器;后足为跳跃足;前翅退化成鳞片状。

 3、二项式分类检索表的制作方法;

    用对比分析和归纳的方法,选出比较重要、明显而稳定的特征,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绝对性状,以简短的条文,按一定的格式排列而成。

 

(1)步骤:

 选取特征→列表→成文

 

(2)编制检索表的注意事项:

     1、尽可能地选用明显而稳定的外部特征

  2、绝对性状

  3、对称性状

  4、文字简洁

二项式检索表(例_提示)

1前翅覆翅…………………………………………………………………………2

1`前翅膜翅或缨翅………………………………………………………………6

2前足捕捉足…………………………………………………………………螳螂目

2`前足开掘足或步行足………………………………………………直翅目……3

3触角长于体躯……………………………………………………………………4

3`触角短于体躯…………………………………………………………………5

4产卵器矛状…………………………………………………………………蟋蟀科

4`产卵器刀剑状……………………………………………………………螽斯科

5前足开掘足,后足步行足…………………………………………………蝼蛄科

5`前足步行足,后足跳跃足…………………………………………………蝗科

6前翅缨翅…………………………………………………………………缨翅目

6`前翅膜翅…………………………………………………………………………7

7触角念珠状…………………………………………………………………等翅目

7`触角刚毛状、线状、棒状………………………………………………………8

8有翅结………………………………………………………………………蜻蜓目

8`无翅结……………………………………………………………………脉翅目

(二)半翅目的分类

 1、半翅目的分类方法;

   五个亚目:

     胸喙、蜡蝉、蝉、鞘喙、异翅 

   约151科 92000多种,国内9000多种。

 2、主要分类形态特征观察;

(1)半翅目主要形态特征;

    触角线状或刚毛状;口器刺吸式,后口式;前胸背板发达;中胸小盾片明显;前翅覆翅、膜翅或半鞘翅;常有腊腺或臭腺。

 

(2)半翅目代表科重要形态特征(表)。

标本

名称

主要形态特征

胸喙亚目

木虱科

体型微小;触角线状,端部有2根刚毛;前翅翅脉三分支后分别二分叉。

粉虱科

体型微小;触角线状;翅脉简单,1-2条翅脉。

蚜科

体型微小;触角线状;腹部第5-6节有一对腹管,前翅翅脉共柄。

蚧类

体型微小;雌雄异型;雌虫不变态,雄虫过渐变态;感觉和运动器官退化;固定取食,有介壳或蜡粉。

蜡蝉亚目

蜡蝉科

体小型至中型,体色美丽;触角刚毛状;头部圆或向前延伸呈象鼻状。

飞虱科

体型微小;触角刚毛状;后足胫节端部有一可活动得片状距。

蝉亚目

蝉科

触角刚毛状,单眼3个;前翅膜翅,翅脉发达;腹部有2片音盖。

叶蝉科

触角刚毛状,单眼2个;前翅覆翅;后足胫节棱脊上有3-4列刺毛。

异翅亚目

负蝽(田鳖)科

体小型至巨型;触角4节;无单眼;前足捕捉足,腹部末端有短的呼吸管。

蝎蝽科

体小型至中型;触角3节;前足捕捉足,腹部末端有长的呼吸管。

猎蝽科

体小型至中型;头后部收缩呈颈状,小盾片小三角形;膜片基部有2个大的翅室,室端伸出两条大的纵脉。

盲蝽科

体微至小型;无单眼;小盾片小三角形;有楔片;膜片基部有2个翅室,无其他翅脉。

长蝽科

体小型至中型;小盾片小三角形;膜片上有纵脉4-5条;膜片基部有1个翅室或无。

红蝽科

体小型至中型;无单眼;有2个圆形星斑;小盾片小三角形;膜片基部有3-5个大的翅室。

缘蝽科

体小型至中型;中胸小盾片小,不伸达膜片;膜片基部一条横脉,其上分出许多纵脉。

标本

名称

主要形态特征

异翅亚目

网蝽科

体型微小;前翅质地均匀,非半鞘翅,体背网状花纹;触角4节,无单眼;中胸小盾片小。

蝽科

体小型至大型;触角常5节,中胸小盾片发达,伸达膜片;膜片有多条纵脉,少分支;腹部第2气门被后胸侧板遮盖。

荔蝽科

体中大型;触角常4节;中胸小盾片发达,伸达膜片;膜片有多条纵脉,少分支;腹部第2气门外露。

盾蝽科

体中型;中胸小盾片发达,盖住整个中后胸及腹部。

 3、二项式分类检索表的制作;

   步骤:

 

     选取特征

       →列表(见表1)

           →成文:

编制检索表

五、实验总结(分析与结论)

 1、昆虫纲的分类方法;

 2、昆虫纲常见目的主要形态特征,掌握直翅目和其代表科的重要分类特征;

 3、二项式分类检索表的制作。

    制作木虱科、蚜科、飞虱科、蝉科、叶蝉科、猎蝽、盲蝽科、红蝽科、长蝽科、缘蝽科、网蝽科和蝽科的二项式分类检索表。

二项式检索表(例_提示)

1前翅膜翅或革质化………………………………………………………………2

1`前翅半鞘翅………………………………………………………………………7

2体背及前翅网状花纹……………………………………………………网蝽科

2`不如上述…………………………………………………………………………3

3触角刚毛状………………………………………………………………………4

3`触角线状…………………………………………………………………………5

4后足胫节基部有一片状可活动的距………………………………飞虱科

4`不如上述………………………………………………………………………5

5前翅覆翅,后足胫节棱脊上有3-4列刺毛…………………………叶蝉科

5`前翅膜翅,后足胫节无刺毛………………………………………………蝉科

6触角端部无分叉,腹部第5-6节有一对腹管……………………………蚜科

6`触角端部分叉,腹部无腹管………………………………………………木虱科

7膜片基部一条横脉,上有纵脉分出…………………………………………8

7`不如上述………………………………………………………………………9

8中胸小盾片发达,伸达膜区……………………………………………蝽科

8`中胸小盾片小,不伸到膜区………………………………………缘蝽科

9膜片基部有两大的翅室…………………………………………………………10

9`不如上述………………………………………………………………………11

10除两翅室外,膜片无纵脉………………………………………………盲蝽科

10`除有两翅室外,膜片上有纵脉…………………………………………猎蝽科

11膜区基部有3-5个大翅室…………………………………………………红蝽科

11`膜区基部有1个翅室或无翅室…………………………………………长蝽科

(三)鞘翅目的分类

 1、鞘翅目的分类方法;

   五个亚目:

     原鞘、肉食、多食、菌食 

   约160科 350000种,国内约10000种。

 2、主要分类形态特征观察;

(1)鞘翅目主要形态特征;

    体坚硬;触角多样,有线状、锯齿状、栉齿状、锤状、鳃片状、膝状等类型;一般无单眼,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发达,中胸有三角形的小盾片;足一般为步行足,有开掘足、游泳足、跳跃足等类型,跗节的节数(跗式)为分类特征;前翅为鞘翅,后翅膜质。

 

(2)鞘翅目代表科重要形态特征(表)。

标本

名称

主要形态特征

肉食亚目

龙虱科

体流线型,背腹两面弧形隆起;后足游泳足,后足远离前足,雄虫前足抱握足。

虎甲科

下口式;头比前胸宽;触角线状,触角间距小于上唇宽度。

步甲科

前口式;头比前胸窄;触角线状,触角间距大于上唇宽度。

多食亚目

水龟甲科

体流线型,背面弧形隆起,腹部平,腹部中央有一中脊起;后足游泳足。

金龟甲(蜣螂)科

头部铲形或多齿,前口式;触角鳃片状;中胸小盾片不外露;后足胫节端距1枚;腹部气门全被鞘翅盖。

鳃金龟科

棕、褐到黑色;触角鳃片状;中胸小盾片外露;后足胫节端距2枚,跗节1对爪,大小相等,均二分叉;腹部气门近直线排列,最后1对露出鞘翅边缘。

丽金龟

具金属光泽;触角鳃片状;中胸小盾片外露;后足胫节端距2枚,跗节1对爪,长短不一;腹部气门呈折线排列。

多食亚目

吉丁甲科

前胸背板后侧角不尖锐,前胸腹板有一突起成钝状嵌于中胸,不能做叩头动作。

叩甲科

前胸背板后侧角尖锐,前胸腹板后缘中央有一楔形突起插入中胸腹板的深凹窝内,为弹跳工具,握住腹部,可做叩头动作。

萤科

雌雄二型,雌虫常无翅幼虫型;体壁和鞘翅柔软;前胸背板发达盖过头部,腹部倒数1~2节腹板上有发光器。

瓢甲科

体半球形;头小,嵌入前胸背板;触角锤状(或棒状);跗式隐4节(拟3节)。

拟步甲科

似步甲;头小,部分嵌入前胸背板;前胸背板有缘折,鞘翅有发达的假缘折。

芫菁科

触角线状或锯齿状;鞘翅柔软;两鞘翅在末端分离,不合拢;可从腿节端部分泌斑蟊素。

多食亚目

天牛科

触角线状,触角长于体2/3以上;复眼围生于触角基部呈肾形或断开为2块;跗节隐5节(拟4节)。

叶甲科

触角线状,触角短于体长的一半;复眼卵圆形,跗式隐5节(拟4节)。

象甲科

头部向前延伸成象鼻(喙)状;触角膝状;跗式隐5节。

 3、二项式分类检索表的制作;

   步骤:

 

     选取特征

       →列表(见前表)

           →成文:

编制检索表

二项式检索表(例_提示)

1后足游泳足………………………………………………………………………2

1`后足步行足………………………………………………………………………3

2腹部中央有中脊起……………………………………………………水龟甲科

2`腹部中央无中脊起…………………………………………………………龙虱科

3第1腹板中央完全被后足基节窝所分开…………………………………………4

3`第1腹板中央未被后足基节窝完全分开…………………………………………5

4头比前胸宽………………………………………………………………虎甲科

4`头比前胸窄…………………………………………………………………步甲科

5头向前延伸成象鼻状…………………………………………………象甲科

5`不如上述…………………………………………………………………………6

6前胸腹板中央有一突起插入中胸腹板沟内……………………………………7

6`前胸腹板中央无突起,中胸腹板无沟…………………………………………8

7前胸腹板中央突起锐刺状………………………………………………叩头甲科

7`前胸腹板中央突起不尖锐………………………………………………吉丁甲科

8鞘翅较柔软………………………………………………………………………9

8`鞘翅坚硬…………………………………………………………………………10

9腹部末端有发光器…………………………………………………………萤科

9`腹部末端无发光器………………………………………………………芫菁科

10触角锤状或线状,跗节隐4节或隐5节………………………………………11

10`触角鳃片状,跗节非隐式……………………………………………金龟甲科

11触角锤状,跗节隐4节……………………………………………………瓢甲科

11`触角线状,跗节隐5节………………………………………………………10

12触角长于身体2/3…………………………………………………………天牛科

12`触角短于身体1/2…………………………………………………………叶甲科

•(四)鳞翅目的分类

 1、鳞翅目的分类方法;

   4个亚目:

     轭翅、无喙、异蛾、有喙

    前3亚目各1科,有喙亚目分6个次目,已知种类双孔次目占98%。

  已知125科 160000种,国内约9000种。

 2、主要分类形态特征观察;

(1)鳞翅目主要形态特征;

    触角线状、羽状、棒状等,多样;口器虹吸式。

鳞翅;翅基部中央有一大的中室。

翅脉的特征是重要的分类依据。

幼虫额区狭窄,“八”字形;口器咀嚼式,腹足常5对(腹部3-6、10节);足底有趾钩。

     有些科或亚科的腹足2~4对(尺蛾,部分夜蛾)和肛足退化(舟蛾科)。

 

(2)鳞翅目代表科重要形态特征(表)。

标本

名称

主要形态特征

有喙亚目双孔次目

刺蛾科

触角双栉状,中室内有中脉的主干存在,喙退化或消失。

幼虫:

常绿色或黄色,体蛞蝓型,多枝刺,有毒,腹足退化。

螟蛾科

触角丝状,下唇须呈喙状向善前伸出,前翅三角形,R3脉与R4脉常共柄,后翅Sc+R1脉有一段在中室外与Rs脉愈合或接近。

幼虫:

体细长少毛,前胸气门毛片上有2根刚毛,趾钩单序、双序或三序。

尺蛾科

翅宽薄,前翅R脉5条,R2脉、R3脉、R4脉和R5脉常共柄,停息时翅平展。

幼虫:

体细长无毛,腹足2对(只有一对腹足和一对臀足),行走时似尺量物,称尺蠖,步曲或造桥虫。

蚕蛾科

触角双栉状,喙退化,前翅外缘近顶角处常弯月形凹陷,5条R脉常基部共柄,翅停息时常向体侧伸展。

幼虫:

各腹节有3个皱环,第八节有1尾突;腹足左右分离,趾钩中列式,二序。

天蛾科

体纺锤形,喙发达,触角末端弯成细钩,前翅狭长,R1和R2脉共长柄,R4和R5脉共柄,M1和R5脉共柄。

幼虫:

各腹节分6-9个皱环,腹部第八节有1尾突;腹足左右靠近,趾钩中列式,二序。

毒蛾科

体粗壮多毛,触角双栉状,喙及下唇须退化;后翅Sc+R1脉与Rs脉在中室2/5处愈合或接近;休息时多毛前足前伸。

幼虫:

体多毛,不整齐,腹部第6、7节背中央有毒腺;趾钩中列式,单序。

 

标本

名称

主要形态特征

有喙亚目双孔次目

灯蛾科

体色鲜艳,腹背常有红、橙或黑色斑纹,喙退化后翅Sc+R1脉与Rs脉在基部愈合几达中室之半。

幼虫:

体多毛,整齐,毛常分支呈羽状,前胸气门上有毛瘤2-3个,无毒腺。

夜蛾科

体多灰暗;触角丝状;喙发达,下唇须发达,往上翘;前翅M2靠近M3;后翅Sc+R1和Rs在中室约1/4处相接或靠近,形成1小基室。

幼虫:

体多有纵纹,腹足5~3对。

中后胸足毛片上仅1根刚毛,趾钩单或双序,环或缺环。

弄蝶科

触角基部远离,端部呈钩状;前翅5条R脉从中室伸出。

幼虫:

体纺锤形,头比前胸大;趾钩环状。

凤蝶科

体大而美丽;前翅R脉4-5条,A脉2条,中室与A脉基部有1横脉相连;后翅在M3处有尾角,外缘波浪形;有h脉,A脉1条。

幼虫:

前胸背部有臭丫线,后胸隆起,趾钩中列式,二或三序。

粉蝶科

翅顶角常有黑色或红色斑,前翅三角形或卵圆形,前翅R脉有3-5条A脉1条;后翅A脉2条。

幼虫:

常为绿色或黄色,体上有短毛和黑色小粒点,趾钩二或三序。

蛱蝶科

触角上有鳞片,端部明显加粗,前翅R脉4-5条,A脉1条;前足退化。

幼虫:

体上有许多无毒枝刺,或具头角或尾角。

有喙亚目双孔次目

斑蝶科

触角上无鳞片,端部无明显加粗;前翅有R脉5条,A脉2条;后翅常有发香鳞区;前足退化。

幼虫:

体无毛,体节有许多横皱纹,中胸或第8腹节背常有肉状丝突1~2对。

眼蝶科

翅腹面多具眼状斑或环纹;前翅有几条翅脉基部常膨大;前足退化。

幼虫:

纺锤形;头部常分为2叶或长角;前胸胫状;腹末有1对尾突;趾钩中列式,单序,2序或3序。

蝶与蛾的区别

 3、二项式分类检索表的制作;

二项式检索表(例_提示)

1体多毛或枝刺……………………………………………………………………2

1`体少毛或光滑……………………………………………………………………6

2体多毛……………………………………………………………………………3

2`体有枝刺…………………………………………………………………………5

3体毛不整齐,腹部有毒腺…………………………………………………毒蛾科

3`体毛整齐,无毒腺………………………………………………………………4

4体毛短,多粒点状毛瘤……………………………………………………粉蝶科

4`体毛长,无或少毛瘤………………………………………………………灯蛾科

5体蛞蝓型,足退化…………………………………………………………刺蛾科

5`体蠋型,足发达……………………………………………………………蛱蛾科

6腹部第八节有尾突…………………………………………………………7

6`腹部无尾突………………………………………………………………………8

7各体节上有6-8个皱环……………………………………………………天蛾科

7`各体节上有3个皱环………………………………………………………蚕蛾科

8腹足5对…………………………………………………………………………9

8`腹足部分有退化…………………………………………………………………11

9头大于前胸,身体纺锤状…………………………………………………弄蝶科

9`头小于前胸,身体非纺锤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