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西湖的导游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8834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西湖的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有关西湖的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有关西湖的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有关西湖的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有关西湖的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关西湖的导游词.docx

《有关西湖的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西湖的导游词.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关西湖的导游词.docx

有关西湖的导游词

有关西湖的导游词

【篇一:

关于杭州西湖的导游词】

关于杭州西湖的导游词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中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也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下面是关于杭州西湖的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关于杭州西湖的导游词篇一:

hello!

我是导游陈禹安,大家可以叫我小陈。

欢迎参观我国十大名胜古迹——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三面环山,景区由一山(孤山),两堤(苏提、白堤),三岛(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五湖(外西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南湖),十景(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雷峰西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苏堤春晓、双峰插云)构成。

这么多景点一天肯定游不完,不如我向大家推荐一个吧,比如断桥残雪,哈哈!

不用我说大家一定知道这是白娘子和许仙相遇的地方,在湖边野餐一定很好!

但记住可不要乱扔垃圾哟!

在野餐的同时,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古时候,天河两岸各住着一位仙子,东边的叫玉龙,西边的叫金凤。

他们十分要好,天天在一起玩耍。

一天早晨,他们起了个早。

玉龙钻进河里,金凤飞向天空,游呀,飞呀,不知不觉来到一个仙岛上。

玉龙,玉龙!

金凤忽然叫起来,你看这块石头多漂亮呀!

果真是块光亮夺目的石头!

玉龙高兴地说:

金凤,我们发现仙石了,要是能把它磨成一颗圆珠子,我肯定它会变得更加光彩照人。

那时,它也许会成为天地间最宝贵的宝物。

于是,玉龙、金凤立即把仙石打磨成一颗滚圆的珠子。

他们又找来天河里的水,把它洗得更亮,使它变成了天地间最美的东西。

这件事被贪心的王母娘娘知道了。

她派一个心腹,在一天夜里偷走了那颗宝珠,并把它锁进深宫。

一天,王母娘娘做寿。

席间,她把宝物拿出来给众仙开眼界,众仙无不称奇。

玉龙、金凤这天没有参加宴会。

但是,正在仙岛上对坐垂泪的他们,忽然发现天空中有一道亮光直射过来。

他们觉得那道光与宝珠放出的光芒像极了。

于是,他们顺着光芒来到仙宫,发现宝珠竟然在王母娘娘手中。

他们气极了,冲上去要抢宝珠。

王母娘娘哪肯放手,拼命去护。

这一来,宝珠竟骨碌碌掉向了人间。

玉龙、金凤急忙去追,可惜晚了,宝珠已触地,霎时间,它变成了晶莹碧透的湖水——西湖。

玉龙、金凤舍不得离开它,就变成了西子湖畔两座山峰——玉龙山、凤凰山,日夜守护着嵌在神州大地上的明珠——西湖。

大家现在应该知道西湖为什么这么美了吧,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大家有幸来到人间天堂,请大家尽情地游玩吧!

祝大家笑口常开,笑死活该!

好了不开玩笑了。

祝大家旅途愉快!

关于杭州西湖的导游词篇二:

各位亲爱的游客大家好!

我是丁导游。

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浏览世界自然遗产之一的西湖。

现在我们坐车来到了西湖的断桥。

传说《白蛇传》中的许仙与白娘子相遇的时候就是在这座桥上呢!

断桥一端连着北山路,一端连着白堤。

有些人会问:

断桥又没断,为何叫断桥呢?

因为,这和西湖十景之一的断桥残雪有关了。

冬天下完大雪,桥上一片雪白。

因为桥的一面朝阳,所以那一面的雪很快就融化了。

这时,远看去就像桥断了一样。

现在我们走完了断桥就来到了著名的白堤。

有人知道这条堤为何称白堤吗?

告诉你们吧,因为当时白居易在杭州做官时,为了防止西湖被湖里的泥沙真满,所以就用淤泥修筑成了这条白堤。

白堤位于西湖的中央,是个很好的观景点。

游客们请抬头看下前方宝俶塔,像宝剑一样矗立在宝俶山上,多像一位守卫着西湖的战士。

白堤上最美的是植物,瞧!

两旁一株桃花一株柳,使人们感觉留连忘返啊!

现在往我的左手边看去,西湖的湖面绿得像一块碧玉,静得像一面镜子。

游船和画舫在湖面上静静地滑过。

更远处,锦带桥洞圆圆的,真可谓是著名对联中写的:

锦带桥,桥洞圆,圆如镜,镜照万国九洲。

西湖的与众不同,还在于它四面环山,山上层林尽染,给人画一样的美感。

本次西湖之旅即将结束,我真有点依依不舍,要是你们下次再来,我一定再当你们的导游。

关于杭州西湖的导游词篇三:

各位旅客:

大家好!

我是你们今天美丽西湖之行的导游:

方子方(写自己的名字哦!

)。

让我们随着船徐徐开动,开始游览美丽的西湖吧!

西湖位于:

浙江省杭州市的西部。

西湖水面面积为4。

37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水平均深2。

27米,最深处在5米左右。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柳浪闻莺,柳浪闻莺是南山风景线上离市区最近的一个公园,也是西湖旧十景之一。

柳树是公园主景。

请看两旁,这里汇集了500株春柳,这些垂柳,以景遇意,两旁的柳树,各种各样,非常好看,公园南面杆弯枝斜的那种,在微风吹拂下,左摇右摆的,就像是贵妃醉酒,称为醉柳

现在,我们来到了传说中白娘子与许仙相会的断桥。

断桥,今位于白堤东端。

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它名气最大。

大家往下看,下面就是波光粼粼的湖面,湖面被阳光照射着,像许多金子撒在湖面上,很漂亮!

大家注意,不要乱丢垃圾,现在可以在这里拍照、休息。

好了,今天就游览到这里,最后祝大家:

旅途愉快,再见!

【篇二:

杭州西湖导游词(免费版)】

西湖

各位游客,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游苏杭”其实把杭州比喻为人间天堂。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美丽的西湖,根据史书记载,远在秦朝以前西湖是与钱塘江相连的浅海湾,由于钱塘江带下的泥沙日渐沉积,最终将海湾和钱塘江分隔开来,地质学上把这种由浅海湾演变而来的湖泊成为澙湖,此后西湖又经过历代劳动人民20多次的辛勤整治,才奠定了“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的声誉。

西湖的地理结构是“三面云山一面城”,湖水像一面明镜镶嵌在三面青山组成的镜框之中。

西湖山不高而逶迤清秀,水不广而风格多姿,湖中的孤山及三座人工岛更是锦上添花,使西湖自然与人文浑然一体,古朴与现代交相辉映,把楼外有楼,湖中有湖,景外有景,园中有园的西湖风光交织的绚丽多彩,如诗似画。

正如苏东坡所说的那样“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历史上除有元代“钱塘十景”,清代“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驰名的“西湖十景”。

1985年,又评出了“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为中心的近60平方公里的风景名胜区内,分布着上百处风景名胜点和文物古迹,西湖简直就是风景的代名词。

1982年,国务院将西湖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1985年在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评选中,杭州西湖排名第三,目前杭州西湖是5a级风景名胜区,已被国家列入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西湖是杭州的灵魂,为了让西湖更美,让杭州更靓,

2000年杭州市启动了西湖综合整治工程,使西湖的水域面积由原来的5.6平方公里扩大到了6.7平方公里,再现了“一湖,二塔,三岛,三堤”的西湖全景图,呈现出一派疏密有致,诗意盎然的优美景象。

展现了新西湖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新气象。

西湖的美丽动人不仅在于其外表的山水之胜,林壑之美,还在于它保存着的众多文物古迹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乘船游览这风光迤逦的西湖吧。

各位游客,我们前方看到的这座古色古香的石拱桥叫西泠桥,此地古名“西陵”,“西泠”,“西村”。

后因湖水在此流过泠泠作响故称“西泠”。

此桥未建之时,人们从北山一带前往孤山游赏,要在这摆渡,所以称这为“西村唤渡处”。

西泠桥在历史上不仅以其优美的景色倍受人们赞赏,而且更因苏小小的故事而称誉天下。

她和断桥,长桥并称西湖古代三大情人桥。

“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着(zhu)西泠。

”旁边这座六角形的亭子叫慕才亭,亭内是南朝齐国钱塘人苏小小的墓,那这位苏小小生的是聪明美丽,而且能诗善歌,很有才华。

后来因为生活所迫沦为歌妓,但她卖艺不卖身十分自爱。

有一天,她乘车出游,在白堤邂逅了一位从断桥骑马而来的青年阮郁,两人一见倾心,为了表达爱慕之情,苏小小随口吟了一首诗:

“妾乘游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后来这对互相倾慕的年轻情侣终成眷属,然而好景不长,朊郁被在京做官的父亲派人催归,一去就音讯全无,从此苏小小便郁郁寡欢,再加上

受到官绅欺凌,不久便积郁成疾,匆匆离开人世。

当时有一位在落魄时曾受苏小小资助而得中功名的滑州刺史鲍仁,在西泠桥畔为苏小小造墓建亭。

1966年,墓和亭都被拆毁,1982年重建这座亭,现在的亭和墓是2004年11月西泠桥重建后完工的。

修复后的苏小小墓亭有十二幅楹联,在整个西湖风景区内首屈一指,其中“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一联出自《皮琳集句》。

由中国书协理事,浙江书协顾问马世晓先生书写。

赞美苏小小虽身处风月烟花之地,但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如今苏小小的芳名与西湖美景并传,

各位游客,我们眼前看到的这尊手持宝剑,英姿飒爽的汉白玉塑像就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秋瑾。

她为推翻清王朝争取民族独立而壮烈牺牲。

这里就是她的遗骨安葬处。

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秋瑾,秋瑾别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

辛亥革命时任同盟会浙江分会会长,曾东渡日本,回国后主持大通学堂,秘密发展和训练革命武装力量,1907年07月14日。

她准备武装起义时不幸被捕,第二天凌晨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3岁。

秋瑾不仅是一位寻求真理的革命先驱,而且还是一位近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诗人,“秋风秋雨愁煞人”一句便是她的临终绝笔。

秋瑾被害后由其好友吴知英出资,徐志华风雪奔波,按她身前埋骨西泠的意愿,将她的灵柩从绍兴迁至杭州,葬于西湖西泠桥傍。

然而命运多舛,眼前这座秋瑾墓和塑像是1981年第十次迁葬重建的。

它的基座

高1.7米,为花岗岩贴面,下砌骨穴埋葬遗骨,立像高2.5米,基座正面石碑上“巾帼英雄”四个大字,是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基座后有《鉴湖女侠,秋君墓表》,详细的记录了这位女中豪杰毕血报中华的一生。

由此我们感悟到西湖的文明不仅仅是占了山水之胜,它更因众多的历史人物而倍增光彩,

“行到白沙堤尽处,居然人尽识俞楼”。

各位游客前面这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两层楼房便是有“西湖第一楼”美誉的俞楼了,说到俞楼就不得不介绍下俞樾,俞樾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曾任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等职。

后遭陷害罢官。

他为一代朴学大师,毕生致力于传统经史学术研究与诗文书法创作,撰有《春在堂全书》五百余卷。

俞曲园和李鸿章同为清代道光进士,世人将他们相提并论,曾有“李鸿章拼命做官,俞曲园拼命著书”的说法。

俞樾在孤山诂经精舍主持达30年之久,著名学者章太炎及吴昌硕等都是他的弟子。

俞樾非常喜欢西湖,写了许多赞美西湖山水的诗句,如他描述九溪的诗有“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

他的学生徐花农等为了感谢恩师,自发集资在1878年为他建造居舍,从此西湖便又添了一处朴实雅致的文人宅园。

他的曾孙我国现代著名的红学家俞平伯先生,曾在此生活多年,他的散文名篇《西湖的六月十八夜》写的就是在这里的一段生活经历与见闻。

俞楼初建时是中式二层建筑,后来庭院渐废,1998年俞楼重建,并辟为俞曲园纪念馆。

底层主要陈列有关俞樾的史料,介绍俞樾生平经历,学术成就,文化影

响及其对西湖的贡献,二楼用来接待文人学士及进行学术研究。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这半个亭的地方就是六一泉,此处原为宋代高僧慧勤讲经之地。

苏东坡来杭州做通判时,由欧阳修介绍认识了高僧慧勤,当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任知州时,欧阳修和慧勤都已相继谢世,他故地重游不胜感慨,恰巧有泉水涌出,为纪念昔日往来,苏东坡取欧阳修晚年的号,将此泉命名为六一泉,且刻名其上。

大家再看旁边这尊潘天寿塑像,他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擅长写艺花鸟和山水,又常于指头画。

整座塑像和岩石都是用铜铸成的,展示了潘天寿游历了名川大山后在一块巨石上小憩的情形,这是1997年为了纪念潘天寿诞辰100周年而建的。

各位游客,前面这座粉墙黛瓦的庭院内就是素有“湖山最佳处”之称的西泠印社,西泠印社不仅以金石篆刻,文人雅集而闻名于世,而且还以结构精巧,风景佳丽著称,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

现在我们看到的西泠印社门额是由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长沙孟海题写的。

西泠印社是我国成立最早的研究金石篆刻的著名民间学术团体。

由杭州篆刻家丁仁,王提,叶铭,吴隐在1904年筹建,正式成立于1913年。

以保存经石研究印学为宗旨,公推书画大师吴昌硕为首任社长,后任社长分别为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

我们正面看到的主体建筑叫柏堂,柏堂西侧这座结构简朴的

【篇三:

杭州西湖导游词】

杭州西湖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随着船的徐徐开动,我们开始游览国家第一批4a级景区杭州西湖。

西湖同瑞士莱蒙湖并称为当世东西辉映的明珠。

西湖水域面积为5点6平方公里,包括岛屿则是6点3平方公里。

杭州市政府为了进一步发展西湖旅游,已恢复西湖旧观,开展了一系列的西湖西进工程。

现有水域面积为6点5平方公里,西湖平均水深1.55米,最深处为2.27米左右,最浅处不足1米。

所以很多游客来到西湖都会问可不可以到湖里去游泳。

我说可以。

但是你要改姓了。

改姓“沉”。

不是耳朵陈。

男士叫“沉到底”先生,女的叫“沉到底”小姐。

因为西湖淤泥相对比较深。

所以每年三月杭州市政府都会用吸泥船来疏浚西湖。

在这里我想问一下大家,各位觉得西湖水是死水还是活水?

呵呵都不是,西湖水是半死不活水,因为西湖水现在通过人工换水,每隔33天彻底换一次水。

所以不是死水也非天然活水。

好了,现在我们右手边看到这座塔是雷锋塔。

原名叫黄妃塔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王钱弘俶所建。

当年吴越国国王钱弘淑膝下无子,便到灵隐寺求子。

主持点化他,需建金塔一座。

钱听后甚为忧虑,便说到:

举全国之力建金塔一座。

可也!

但劳民伤财寡人不愿也!

主持乐道:

此“经”塔非彼“金”塔。

此为经书之塔。

所以我们现在的雷峰塔的每块塔砖都是由杭州灵隐寺监制,并刻有佛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

塔建次年,有一黄姓妃子为钱产下一子。

故此塔命名为黄妃塔。

但时过境迁,很多人忘记了其旧名。

便取塔下雷公山之名为此塔名。

得名:

雷锋塔。

说到此。

大家都会想到与雷峰塔密切相关的一则中国古代经典爱情故事:

白蛇传。

传说白娘子就被困于雷峰塔下。

西湖水干,雷峰塔倒,白娘子出。

1924年9月25日下午1点40分,雷峰塔轰然倒下,这被鲁迅认为标志了压迫中国两千年的男尊女卑封建思想时代的彻底结束。

为此,鲁迅曾写过一篇文章:

论雷锋塔的倒下。

他在文中就把白娘子比作以前中国的妇女,把雷峰塔比作压在中国妇女头上的封建专制和礼教的象征。

过去的中国妇女是没什么地位的,并且女子还要讲究三从四德等等。

所以鲁迅先生说雷峰塔倒的好啊,雷峰塔倒后呢中国妇女就翻身解放了。

现在确实如此哦,以前女子们讲究三从四德,现在则变成了男人们也要讲三从四德了!

各位男同志们要注意听好了:

老婆出门要跟从;老婆命令要服从;老婆讲错要盲从!

老婆化妆要等得;老婆花钱要舍得;老婆生气要忍得;老婆生日要记得!

大家都知道杭州雷峰塔与苏州虎丘塔是同一时期建造的。

但虎丘塔至今还在。

雷峰塔却为何会倒呢?

历史上,塔曾于明代嘉靖年间先后遭过两次火焚。

因为倭寇入侵,怀疑内有明朝伏兵。

故放火烧塔。

二为杭州地方官员为免倭寇藏身,便放火焚塔,西湖边最大的昭庆寺也连带被烧。

经历了两次火焚之后,雷峰塔塔体通红,身影斜歪。

如同老衲一般遥遥欲堕。

另外,杭州最有名的是什么呢?

杭州被称为丝茶之府,爱情之都。

所产丝绸全世界最好。

其沿展性最强以至于法国米蓝服装的所以面料都有杭州进口。

当年杭州市长在apk会议期间当着总统克林顿和新加坡总统吴做东的面,用杭洲所产之丝拉动了克林顿的防弹车。

各国元首为此惊叹不已。

丝是最好的。

但不易的是我们这吐丝的蚕非常娇贵,怕风怕光死亡率极高。

于是蚕农们便想起了雷峰塔既然能够镇住白娘子这条大白蛇,便能够镇住家中的小白蛇。

因为蚕长的白白胖胖,谓之:

蚕宝宝。

如同小白蛇一般。

所以很多蚕农想尽办法到西湖边寻找雷峰塔砖供奉于蚕室之中。

这样一来,你抽一块我抽一块,时间一长雷峰塔的踏基更是不稳最终倒下。

时至今日,杭州农村尚有此习俗。

黑市上,一块塔砖卖到一万块。

现在看到的这座新的雷峰塔在旧塔的遗址上于2000的开始重建,到2002年完工,花费1.5亿人民币。

现在的塔虽然保留了宋塔的惯有风格,但其内部完全是现代化的构造,全钢结构,外墙包铜,分为七层,地下两层,地上五层,塔内还有电梯直到塔顶。

塔高61.9米。

大家不要小看61.9米这个数字,不是随随便便得出来的哦,是有根据的,当时在重新建这座塔的时候,专家们

反复论证塔的高度,为什么呢?

因为建塔的高度要和西湖周边的景观相协调,不能太高,也不能太矮。

于是呢,在西湖东、南、西、北各设了四个观察点。

在现在雷峰塔的位置放置了一个热气球。

来反复计算塔的高度。

结果计算出的高度就是61.9米。

后来有人把这个高度拿出以前的资料和旧雷峰的高度相对比结果居然差了没多少,可见以前古人建塔的时候已经考虑到塔的高度要和西湖周边景观相协调了。

塔底为古塔残存遗迹。

好的各位现在我们看到前方那座山峰就是吴山天风。

公元钱492年吴王夫差在太湖与越军大战,越王勾践溃不成军,败退会稽时兵不足五千。

勾践俯首称臣二国以钱塘江为界,据说此山为吴国最南面的一座山故称为吴山,也有说是为纪念伍子虚而叫伍公山。

山上建筑高41.6米为我国最大的城隍庙。

供奉的是杭州城隍老爷周新。

明永乐三年(1405),广东海南人周新调任浙江按察使。

在杭平反冤狱疑案,免征灾税,善政甚多,杭人称冷面寒铁周廉使。

周新因得罪东厂在京被陷害死,杭人纷纷为其鸣不平,明成祖朱棣为安抚民心谎称梦见周新做了杭州城隍老爷,并旨在吴山建城隍庙祭祀。

城隍阁为欣赏西湖风光绝佳之处。

明代徐渭曾提名联“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

好的,各位团友。

在我们左手边的这个岛屿就是与三潭印月,阮公墩,合称“蓬莱三岛”的湖心亭岛,。

湖心亭为“蓬莱”,三潭印月为“瀛洲”,阮公墩是“方丈”。

如果以西湖为圆,此岛即为西湖这个圆的中心,故名湖心亭。

“湖心平眺”是钱塘十景之一。

站在湖心亭处眺望西湖,水光山色,尽收眼底,西湖风光,一览无余。

乾隆和康熙皇帝下江南游杭州西湖的时候,一定会游览湖心亭。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湖心亭是黄色琉璃瓦顶,按照中国古代的制度此为皇家专用,老百姓是不可以随便用的。

那正是因为乾隆特别喜欢此亭而特意恩赐的。

在湖心亭旁有石碑一块便是乾隆留下的。

上书“虫二”两字。

虫子的虫上面多一横,一二三四的二,不知大家是否可以猜出其中的含义。

当年一班文臣面对乾隆用茶水写出的这两字也是一头雾水。

到是过来倒茶的茶童无意间说出了其中奥妙,“好一个风月无边”当然此茶童也非普通人,此人乃是杭州知府命一举人假扮的。

好的。

在我们左手这个岛就是阮公墩岛,此岛为浙江巡抚阮元主持以浚所出的葑泥堆筑成,为纪念他对浙江文化发展、保留古代文籍,及治理西湖的功绩,命名该岛为“阮公墩”。

由于泥土松软不宜建造别墅荒芜了百余年。

一九八二年,为开发旅游资源,在这面积8.5亩

的岛上,增添1000多吨泥土,阮公墩岛的特色是每年夏秋季举办的仿古夜游。

夜游活动重现古代庄园的庄主和家人接待宾客的热闹场景,到时阮三小姐会抛绣球招婿。

接到绣球之人便可同三小姐拜天地入洞房,临走之际三小姐更会赠送您一样礼物。

大家猜一下会是什么礼物呢?

三小姐会送您一把杭州最有名的张小泉剪刀,同你一剪两断,或是一把杭州绸伞,同您散尽前缘。

您可不要因为拿了绣球便不肯走。

阮公墩对面是楼外楼,楼外楼创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是一家具有145年悠久历史的老店,店主从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得到启发而取为楼外楼。

楼外楼以杭帮菜为主如西湖醋鱼,龙井虾仁等。

孙中山、鲁迅、周恩来、陈毅以及外国贵宾西哈努克等中外名人都曾在该店品尝过名菜。

其中周总理九次莅临楼外楼,已传为美谈佳话。

现在楼外楼可谓是3个一流2款吃饭之地,一流的菜肴,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价格。

在此吃饭之人无外呼大款与公款。

楼外楼所在之山称为孤山,因自宋代为皇帝宋理宗行宫西太乙宫之后一直为皇室所占,而皇帝自称孤家寡人所以叫孤山。

西湖有三怪:

长桥不长,断桥不断,孤山不孤。

从地质学上讲,孤山是由火山喷出的流纹岩组成的,整个岛是和陆地连在一起的,所以“孤山不孤”。

孤山上离楼外楼200米远白色的雕像便是鉴湖女侠秋瑾之墓。

秋瑾因组织推翻清朝政府的武装起义失败,1907年7月15日被害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1岁。

一百年里,秋瑾的灵柩在绍兴、杭州和湖南等地多次迁移最终居于西湖。

秋瑾墓再过200米便是一代才女苏小小的幕,苏小小是个美丽而又聪明的女子,自幼父母双亡,寄住在西陵(西岸)桥畔的姨母家,因生活所迫,沦为歌妓。

她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擅长演奏各种乐器。

她虽身为歌妓,却很知自爱,不随波逐流。

苏小小平时十分喜爱西湖山水,自制了一辆油壁车,独坐车中,叫人推着,遍游湖畔山间。

一日,游贾西湖,沿湖堤而行,不期遇到一位少年阮郁,正骑着一匹青骆马迎面而来。

两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

为了表达爱慕之心,苏小小口吟一诗: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

西陵松柏下。

”阮郁闻知,后来登门求见苏小小,互诉爱慕之情。

不久,这对年轻人终于如愿以偿,结成良缘仅过了三个月的婚后幸福生活,阮郁在京做官之父派人来催归。

阮郁不违父命,忍心与小小挥泪相别,匆匆而去。

自此之后,杏如黄鹤,毫无音讯。

苏小小郁郁成疾,临终前,她向身边侍候的人嘱咐道:

“我生于西冷,死于西冷,埋骨于西冷,庶不负我苏小小山水之痛。

”说毕,奄然而逝。

后人慕其才怜其情为其筑以慕才亭,往西100米是武松墓,《水浒传》言武松在杭州出家终老,葬于杭州。

原墓20世纪60年代被毁。

重新修复的墓都是根据老照片上的图案“依样画葫芦”的,称得上原汁原味。

好了各位团友旁边这座蓝顶白檐的建筑是文澜阁。

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

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

所藏《四库全书》是7部藏书中最完整的一部。

此处大家看到是西湖四季景致中的平湖秋月。

西湖有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之4季景。

康熙三十八年此处由龙王堂改为御书楼。

悬挂康熙御题“平湖秋月”匾额。

为中秋赏月之佳地。

平湖秋月过来便是长达2公里的白堤。

此堤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为了贮蓄湖水灌溉农田而兴建的。

很多人认为是白居易所建。

其实白堤原称“白沙堤”。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说的就是这条堤。

白堤的特点是一株柳树一株桃,所以每到春天桃红柳绿、芳草如茵。

白堤上的第一座桥叫锦带桥,锦带桥在白堤的中段,因拦腰而设,宛如衣冠锦带,所以就有了“锦带桥”这个佳称。

又有传说康熙曾在此掉落玉带故名锦带桥,因为我们喊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故又称长寿桥。

白堤的第2座桥便是家喻户晓的断桥。

断桥名字由来说法不一,有说长达1公里的白堤自此而断故为断桥,也有说原名段家桥为段氏人家发家后为便民捐建。

其实真正的原由我们可以从西湖十景的名称中去追寻。

断桥残雪指西湖大雪初霁,登宝石山往南俯瞰,白堤

皑皑如银链横陈。

日出映照,断桥向阳桥面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所以称为“断桥残雪”。

它的名字与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缠绵悲怆的爱情故事联系在一起。

白娘子与许仙相识在此,同舟归城,借伞定情;后又在此邂逅,言归于好。

是西湖3大情人桥之一。

长桥不长,断桥不断,孤山不孤,断桥名曰断桥但其实并有所断,断的是残雪之景。

长桥不长,长桥很短只有2。

4米,长桥指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情义长。

当年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拜入杭州万松书院读书。

三年同窗,2人是同房不同床,同床不同被,同被背靠背。

梁山伯竟不知祝英台是个女的。

最终2人在长桥分手,在祝英台暗示梁山伯之后,2人感情有同窗之情变为男女之情在这长桥上你送过来,我送过去的演义了一场感人至深的十八里相送。

好了我们今日看到的断桥,是1921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

8.8米,宽8.6米,单孔净跨6.1米。

断桥之后便是宝石山,西湖十景之宝石流霞,这里的山岩呈赭红色,岩体中有许多闪闪发亮的红色小石子,每当阳光映照,满山流韦纷披,尤其是朝阳或落日红光洒沐之时,分外耀目,仿佛数不清的宝石在断断生辉。

宝石山正因此而得名。

山上有一葛岭,因相传东晋炼丹家葛洪曾在岭上修道炼丹而得名。

葛岭之巅的初阳台,传为葛洪炼丹所置。

据说,初阳台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