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历史文化名人及历史古迹附照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8598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历史文化名人及历史古迹附照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历史文化名人及历史古迹附照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历史文化名人及历史古迹附照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历史文化名人及历史古迹附照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历史文化名人及历史古迹附照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历史文化名人及历史古迹附照片.docx

《山东历史文化名人及历史古迹附照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历史文化名人及历史古迹附照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历史文化名人及历史古迹附照片.docx

山东历史文化名人及历史古迹附照片

齐鲁文化,确切地说,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而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融合。

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而东临滨海的齐国却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

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相对来说,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

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

  儒学的影响

  作为齐鲁文化核心的儒学产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由孔子开创,孟子、荀子等继往开来,而且在孟、荀所处的时代在周边的齐、卫、燕、赵、魏等国都有不同程度的传播发展。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客观上为儒学的进一步走出山东创造了时机。

但是,儒学复古和崇尚仁义的思想观点并不被崇尚法制、专权的秦始皇所重视,反而制造了“焚书坑儒”的文史劫难。

直至西汉,齐鲁的儒生们才得以施展才干抱负。

汉武帝在位时采纳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终奠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儒学在山东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山东人的性格。

比如,山东人淳朴厚道,与人为善,任劳任怨,顾大局,重实干。

  【戏曲文化】

  山东是我国较早有戏剧活动的地区之一。

其戏剧艺术的孕育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齐鲁诸国。

  隋代齐倡名动全国,到了唐代参军戏在山东地区流行。

可以说长期流行的歌舞百戏,俳优活动,是山东戏曲孕育发展所必不可缺的重要过程。

宋杂剧形成后亦波及山东,金末元初产生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即元杂剧,山东是主要流行地区之一,元人钟嗣成的《录鬼簿》和明初贾仲明的《录鬼簿续篇》中记载的山东籍戏曲作家共28人,能歌擅唱者4人。

戏曲最盛之地是东平,单东平籍元曲作家就有高文秀、张时起等10人,最突出的当推高文秀,所作《黑旋风双献头》深得人民的喜爱。

  山东戏曲到明清时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李开先的《宝剑记》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成就突出,影响最大。

在演出方面,职业戏班增多,活动频繁。

  到清代中叶已有数十个不同的戏曲剧种同时活跃在山东境内。

大致可分为梆子腔剧种、弦索腔剧种、肘鼓子腔剧种等。

  现在在山东境内流行的戏曲剧种多达30多种,大致可以划分为梆子腔系、弦索腔系、肘鼓子腔系和民间歌舞及说唱形成的戏曲剧种这几种类型。

  山东流行的梆子腔剧种,有豫剧(即河南梆子)、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枣梆、两夹弦、东路梆子、河北梆子等多种。

流行区域包括菏泽、济宁、临沂、枣庄、泰安、济南、聊城、德州、莱芜、滨州等十余个市地。

获得梅花奖的豫剧演员章兰、朱桂琴、李新花等还活跃在山东各地的舞台上。

  弦索腔由民间流传的俗曲小令,经过弦索清唱阶段,进而发展为戏曲声腔。

由于流传地域和伴奏乐器的不同,及受其他艺术的影响,弦索腔形成了风格不同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山东的主要有柳子戏、大弦子戏、罗子戏。

号称“东柳”的柳子戏是弦索腔剧种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剧种之一。

代表剧目有《李亚仙思夫》、《貂蝉思夫》、《莺莺思夫》、《李三娘思夫》等“十大思夫戏”。

  肘鼓子腔,是在流行于民间的花鼓秧歌的基础上,以“娘娘腔”为其主要腔调逐渐演化而成的戏曲声腔。

所包含的剧种有柳琴戏、五音戏、茂腔、柳腔、灯腔、东路肘鼓子等。

  由说唱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有:

吕剧、坠剧、渔鼓戏、八仙戏、蓝关戏等。

  山东是中国古代文诸葛亮化的发源地之一。

在学术思想方面,有墨子、郑玄、仲长统等;

  在政治军事方面,有晏婴、司马穰苴、戚继光等;

  在历史学方面,有左丘明、华峤、崔鸿、马骕等;

  在文学方面,有东方朔、孔融、王粲、徐干、左思、鲍照、王禹、张养浩、冯惟敏、李开先、李攀龙、孔尚任、王士禛等;

  在艺术方面有李成、高凤翰等;

  在科学技术方面,有鲁班、刘洪、何承天、王朴、王祯、燕肃等;在医学方面,有扁鹊、淳于意、王叔和等。

  他们的思想、理论、智慧和学术成就,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孔子“文圣”,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创立的儒家学说,对后世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兵圣”,孙武,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

其所著的《孙子兵法》在世界上有广泛的影响力。

  “书圣”,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

  管子,齐国名相、著名经济学家。

  山东历史上还出现过儒学代表人物孟子、曾子。

  贾思勰,以《齐民要术》闻名的古代农学家。

  孙膑,以《孙膑兵法》著名的古代军事学家。

  诸葛亮,三国名相,被中国人尊为智慧的化身。

  刘勰,以《文心雕龙》闻名的文学理论家。

  辛弃疾,宋代著名的豪放派词人代表。

  李清照,宋代婉约派词人代表。

  蒲松龄,清代著名文学家,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

  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

  张择端,宋代著名画家、《清明上河图》的作者。

  甘德,战国时期著名天文学家。

他与宋人石申(今河南开封人)合著的《甘石星经》中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氾胜之,古代科学家。

  单父,相传单卷(shàn卷)为远古后期游牧于菏泽四泽六水之地的东夷族中影响较大的政治领袖、氏族首领

  戚继光,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民族英雄、军事家、武术家。

  张自忠,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

山东文化符号:

1、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

2、以大汶口、龙山为代表的黑陶文化

3、大运河的开通使用山东运河沿岸出现了运河文化

4、以临沂地区为代表的红色沂蒙文化

5、以孔府宴为代表的中国四大菜系的鲁菜文化

山东简称“鲁”,古为齐鲁之地,因在太行山之东,故称山东。

山东历史悠久,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之称,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出现过一大批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产生影响的的历史文化名人。

一、孔子: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就诞生在这里。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全国各地也有是孔庙祭祀孔子。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

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孔子的思想与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合称为“孔孟”。

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

济宁历史古迹:

孔庙、孔府、孔林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我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故城(三孔)景区是我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自公元前478年始建,历经2400多年从未中断祭祀,是我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庙宇,也是中外2000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

孔林延续使用2400多年,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埋葬人数最多、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

孔府作为孔子后世嫡长子孙的府第,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最为典型的官衙与宅第合一的建筑群。

孔庙:

位于曲阜城区的中心,是我国祀孔庙堂中建造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又称至圣庙。

孔子殁后,以其故居三间为庙,岁时奉祀。

隋朝时开始扩建,至唐代,已有正殿、两庑等建筑30余间。

北宋天禧年间建为三路布局四进院落,殿堂廊庑316间,明弘治年间奠定现存规模。

1730年(清雍正八年)火后重建的孔庙“巍焕崇闳,坚致壮丽,纤悉完备,焕然一新”,正殿及其大门仿皇宫制改用黄色琉璃瓦和金龙合玺彩绘。

孔庙南北长:

东侧637米,西侧651.7米;东西宽:

南侧141米,中部153米;面积约9.6万平方米。

共九进院落,前三进为引导性庭院,从第四进庭院起建筑增多,第六进以后分为左、中、右三路布局。

整体建筑疏密有致,布局严谨,中贯轴线,左右对称。

现存殿、堂、亭、门、坊等104座,466间,建筑面积达1.6万余平方米,分别建于金、元、明、清诸朝及民国时期。

庙内还存有两汉以来的历代碑碣一千余块,是历史、文化、书法等研究的珍品。

孔庙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合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明故城(三孔)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被公布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

孔府:

即衍圣公府,位于曲阜城内,孔庙东侧,是孔子嫡长子孙的府第。

1377年(明洪武十年)始建,1503年(明弘治十六年)重修拓广,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扩修。

1885年(光绪十一年)重建遭火焚的内宅七座楼房。

建国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重修,现保存良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明故城(三孔)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被公布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

孔府占地7.5万平方米,九进院落,楼房厅堂463间。

三路布局,中路前为官衙,有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五间等,最后为花园。

东路为东学,有家庙、慕恩堂等。

西路为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南北花厅等。

  孔林:

又名至圣林,位于曲阜城北1.5公里处,是孔子及其后裔墓地。

初不过顷余,后经历代、特别是明清两次增广,面积达2平方公里。

公元前479年孔子葬于此地后,2400多年来其后裔接冢而葬,至今林内坟冢已约10万余座。

不少墓前建墓碑、墓表,有些建享殿、立石坊、置石仪。

孔林是我国现有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护最完整的一处宗族墓葬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明故城(三孔)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被公布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

林周筑有围墙,前有至圣林坊及二道林门。

门内有一南北林道,长1266米,宽44米。

林内现存石碑4千余块,树木近10万株。

二、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

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

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

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叙写的是神仙虎归精美的故事,郭沫若评价《聊斋志异》: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

蒲松龄故居:

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1938年遭日军焚毁,1954年人民政府修复。

1958年政府专门设立了管理机构“蒲松龄故居管理委员会”,对其进行妥善保护。

“文化大革命”时期,故居一度被占,但文物遗失不严重。

1973年故居被重新收回,197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淄博历史古迹:

临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周代齐国故都,汉代齐王首府,三国为青州治所,隋、唐为大郡驻地,此后为县。

临淄原名营丘,因东临淄河,被齐献公更名为临淄。

 临淄区历史悠久,曾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都城长达800余年,是灿烂辉煌的中国齐文化的发祥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根据现有的文献史料和考古发现,中国古代蹴鞠(足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都临淄。

悠久的历史为临淄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被誉为“地下博物馆”。

著名景点有东周殉马坑、中国古车博物馆、管仲纪念馆、田齐王陵、齐国历史博物馆等。

东周殉马坑

春秋时期的齐国君主和大贵族墓地。

东周殉马坑位于淄博市临淄区崖头村西。

墓主为齐景公,是继姜太公后第25代国君,在位58年,是齐国执政最长的一位国君。

墓早年被盗,随葬品无存,唯周围的殉马坑大部分保存完好。

庞大的殉马葬式,看出了齐景公的奢侈豪华,反映了齐国当时国力的强盛。

同时也为研究春秋时期齐国历史,特别是对齐国的经济、军事和殉葬制度等方面,都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三、泰山

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名胜有天烛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

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

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

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

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

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还有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十大自然奇观及石坞松涛、对松绝奇、桃园精舍、灵岩胜景等十大自然景观,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人文景观,其布局重点从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顶,形成“地府”、“人间”、“天堂”三重空间。

岱庙是山下泰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前连通天街,后接盘道,形成山城一体。

由此步步登高,渐入佳境,而由“人间”进入“天庭仙界”。

岱庙:

三、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

早期生活优裕。

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

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代表作: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沈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四、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

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的尊崇,成为后世忠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

成都有武侯祠,杜甫作千古名篇《蜀相》赞扬诸葛亮。

五、扁鹊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姬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

勃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一说为齐国卢邑(今山东长清)人。

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

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

秦太医李醯术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杀之。

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

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

六、鲁班

鲁班,姓公输,名般。

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

鲁国人(都城山东曲阜,故里山东滕州),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

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七、东方朔

东方朔(前154年-前93年),本姓张,字曼倩,西汉著名词赋家,精通文史,奇智多谋,在政治方面仕途也颇具天赋,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汉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得重用,既不提拔,也不放他外任。

只是把他留在自己身边,朝夕相见。

东方朔壮志难酬,长才难展,又百思不得其解。

故意以滑稽风趣讥评朝政,不昔触犯武帝逆鳞。

武帝对东方朔却偏偏网开一面,一笑置之。

东方朔一生著述甚丰,后人汇为《东方太中集》。

八、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原籍琅琊(今山东临沂),后迁居第一大都市会稽(绍兴),写下《兰亭集序》,晚年隐居会稽下辖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

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王羲之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

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

其行书《兰亭集序》、《快雪时晴帖》、草书《初月帖》、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

《兰亭集序》

九、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军事将领。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代表作: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十、焦裕禄

焦裕禄(1922.8.16-1964.5.14),革命烈士,干部楷模。

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

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

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1922~1964)出生于山东博山崮山镇北崮山村一个贫农家庭里,因家庭贫寒,幼年只读了几年书。

日伪统治时期,被抓劳工押送到抚顺煤矿当苦工。

1943年秋,他给地主当长工。

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参军到了河南,历任尉氏县副区长、区长,区委副书记,青年团县委副书记及团地委宣传部长、副书记等职。

1953年6月,任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车间主任、科长,1962年6月,任尉氏县县委书记处书记,1962年12月任兰考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焦裕禄到兰考时,兰考县正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

为改变兰考面貌,他抽调20名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一支三结合的"三害"调查队,在全县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他带领大家跋涉五千里,查清了全县大小风口84个,逐个进行了编号、绘图,为防灾抗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1963年9月,他调查总结群众的抗灾救灾经验,在全县推广"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村的道路"。

1963年秋,兰考连续下了13天雨,全县11万亩秋粮歉收,22亩受灾。

他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全力抢灾救灾。

带领干部,走村串户,访贫问苦,把人民政府的救济粮款给受灾群众送上门。

焦裕禄诚恳待人,善于团结同志反对干部特殊化。

一次他发现孩子看戏没买票,就对全家进行了一次不能搞特殊化的教育,并把戏票钱给戏院送去。

接着建议县委起草通知,不准任何干部特殊化,不准任何干部和他们的子弟看"白戏"。

1964年春天,焦裕禄同志病情恶化,地委负责同志劝他住院治疗,他强调工作忙离不开不去住院。

医生开了药方,他嫌药贵不肯买,他继续坚持下乡工作,肝痛发作自行车不能骑,他就推着走。

当他躺在病床上时,仍在思考如何撰写改变兰考面貌的文章。

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仍然惦记着张庄的沙丘封住了没有,赵家楼的庄稼淹了没有,秦寨的盐碱地上麦子长得怎么样,老韩陵地里的泡桐树栽了多少……。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肝癌急性复发逝世,终年42岁。

1966年2月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革命烈士称号。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学习》的社论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长篇报道文章。

焦裕禄语录:

在这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

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

帮助群众。

我们对兰考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面对着当前严重的灾害,我们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面貌,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

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是灾荒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这不怪他们,责任在我们身上,党把三十六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没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过安居乐业的生活,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

十一、张海迪

张海迪,汉族,山东省文登人,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

1983年3月7日,团中央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光荣称号,并作出向她学习的决定。

1960年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学习,并学习针灸,在当地行医。

1982年7月23日同王佐良结婚。

1983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张海迪树立为宣传偶像。

张海迪得到了两个赞誉:

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历任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8年11月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她以顽强毅力克服病痛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出版了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

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

张海迪语录:

活着,就要为人民做事。

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学习。

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

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愤图强,用自己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

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

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们,把一切奉献给人民。

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次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