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试题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8578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试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三语文试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三语文试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三语文试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三语文试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试题2.docx

《初三语文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试题2.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语文试题2.docx

初三语文试题2

让日子发亮吴秀丽

美丽的东西似乎要有用,才能更见光华。

一直很喜欢陶瓷的瓶瓶罐罐,或者透明的玻璃器皿,看到就忍不住想拥有。

直到近几年才发觉任自己的物欲泛滥,真是可怕,而开始止于欣赏。

如果回家后还感觉无时无刻不想它时,才会再折回头重新考虑是否真的要拥有。

直到有一天,检视自己曾经拥有的那些美丽的器皿,发现竟然很少用它,任其蒙尘,才更惊觉于自己的浪费如此不可原谅。

细想一想,自己实在不是因为已经拥有,于是搁置一旁;而是因为这些美丽的东西天性脆弱,不但不堪一击,似乎也经不起磨损,担心伤了它,折损了它,于是束之高阁,止于欣赏而已。

那天,到一个学设计的朋友家中小坐,发现她正在清洗她的瓶瓶罐罐,将汤匙、咖啡杯盘整整齐齐放在橱柜里,以为她跟自己一样。

待两人坐定,她从冰箱捧出一壶自己榨的橙汁,鲜黄色的果汁在透明的玻璃壶内闪着清凉的光。

接着,她找出两套透明的玻璃杯盘,将果汁倒入杯内后说:

“用吧!

”两杯果汁旁还有一只透明的玻璃盘,放了一些干果。

我仔细地端详两套玻璃杯,发现有些擦痕,是经常使用的模样。

还记得当时作客的心情,立刻感觉自己至高无上,有洁净的餐桌、泛光的杯盘,朋友絮絮叨叨地说些家常,发发牢骚,真是满意极了!

那一次让我懂得:

生活并不一定要多么奢侈才令人满足。

其实朋友的房子是租来的,所用的杯盘也不特别名贵,但是,她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用在生活的琐碎情节中,使她平凡的日子明亮起来;而我,拥有同样的美丽器皿,却老是把它们冷落一旁,创造不出同样的美丽心情,这真不是骂一句“浪费”就可以赎罪的。

朋友用了心,生活便露出光华;自己忙忙碌碌,竟腾不出一点心情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与家人、朋友共享,生活有如糟粕。

不舍,原本是为留下许多珍贵的宝贝,现在却因为不舍而造成更多的浪费。

美丽的器皿不用它,平白冷落,便是糟踏。

美丽的衣服不穿它,多搁几年,身材变形,只能增加叹息而已。

大学时代,没念过书的母亲认为女儿能念大学是件大事,每逢寒暑假,总是毫不吝惜地买些好衣料做给我穿。

结果我总是心疼母亲的钞票,心疼这些美丽的衣裳会被穿旧了,而把它们留在衣柜里。

大学毕业后,浪漫、孩子气的衣服不宜再穿,这些美丽也只能留在衣橱里,留在记忆里了,流逝的青春,反而没能因此更添光彩。

现在决定,要把光鲜穿在身上,写在脸上,用在生活的琐琐碎碎中,让日子发亮。

13.简述作者因为不舍造成浪费的两件事。

(4分)

14.第

段中的加点词“琐碎”写出了什么?

(3分)

15.

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16.谈谈你从作者的感悟中所得到的启示。

(2分)

 

梦里花落知多少

①很少人知道我当过中学语文教师,因为相对于二十来年的记者生涯,它太短了,仅一年。

可我经常怀念那一年。

1983年,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被分配在市里的一所中学教初一的语文,还兼着班主任。

②生性率直的我,感觉这个不苟言笑的职业太痛苦了。

初来乍到发生的一连串的事情,更让我手足无措。

那个时候,校方规定学生一律不得穿牛仔裤上学。

每天早晨,校门口就守着几位拿着小本的值日生,将穿牛仔裤的学生拦住,劝他们回家换服装。

有一天,值日生将穿着牛仔裤的我给拦住了,问我是高中部哪个班级的学生。

恰好有个老师经过,给我解了围。

她一边陪我上楼,一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老师应该给学生作表率,“你看看,全校的老师没有一个穿牛仔裤的。

③第二天,我就换了一条黑裙子,女老师常选择的那种。

黑色常常代表庄重。

穿了裙子的我又在走廊上给老校长叫住了,他和蔼地提醒我,是不是把披在肩上的长发扎起来,因为校方也要求女生不能留披肩发的。

还说,有个班主任反映,她班上有个女生不肯剪去长发,并振振有词地辩解“范老师也是这个发型”。

④我一听,也觉得事情严重了。

仔细地留意了一下女老师们的发型,她们都象一个理发师剪理的,短发齐耳,唯一的装饰品也仅是一枚黑色的细细的发夹。

在大家的劝说下,我下课后就走进了学校附近的一家理发店。

老校长再次碰见我,很满意地夸道“好!

”。

我的目光凝视着操场上一排绿化树,它们被修理得齐齐整整,宛若一个笼里蒸出的圆润的大馒头。

⑤有一天,我正在教室上课,点起一位同学回答问题,那位同学可能上课分心了,回答得南辕北辙,我忍不住想笑,但内心有个声音严肃地提示我:

老师不能当着学生笑。

可是他慌乱的第二次补答,更是让人忍俊不禁,我实在憋不住了,放声笑起来,后来竟伏在讲台上直不起身。

课堂当然解了大禁,那个同学也和大家一起笑得前仰后合。

这一切恰恰被在走廊上巡视的老校长看见。

自然,我受到严厉的批评。

他是个非常敬业的人,一生严谨,腰板挺直,灰白的头发纹丝不乱,藏蓝色的中山装的领扣从来都是严严实实的。

老人的心地也非常地善良,只是常常出格的我,不能不让他伤心。

这让我很过意不去,又奈何自己不得。

⑥而这一年,也发生了不少令我至今难忘的事情。

⑦有一次,上课铃响了,我夹着课本进教室,发现室内乱成一锅粥:

一个瘦长的男生举着根布拖把当长剑,将同学们撵得象燕儿飞。

平日他也令我有些头痛,不是上课打呼噜,就是将纸团冒充小白鼠塞进同座的衣领里,吓得同学哇哇大哭。

这一回,我不再放过他。

大家都各就其位之后,我生气地请他站起来,接着象老师惯常做的那样,让他放学后请他的父亲到学校来。

他一听请家长,倔强地昂起头“我没有父亲”。

“那就叫你的母亲来!

”我依然不饶他,他低下头不吭气。

半晌,有个同学轻声地说“老师,他也没有母亲”。

我愣住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同学们仿佛为我打气,纷纷举手“他还有个叔叔!

”我终于可以下台了:

“那好,让你叔叔来一趟。

⑧下午放学了,学校很快静如空巢。

我独自留在办公室等他的家人。

黄昏将临的时候,还未见他的人影,我准备收拾东西回家,正欲下楼的时候,却震惊地发现他背着一个老太太艰难地登上了办公室所在的四楼。

⑨“她是我的奶奶。

”他吃力地放下背上的老人后,抹着满头的汗水喃喃地介绍。

我赶紧将老人扶到椅子上,递上了一杯热水。

还未等我开口,老人就哭了,告诉我,他的父母自他刚会学说话就离婚了,谁也不肯要他,一直跟着叔叔和她过日子。

他叔叔是习武之人,担心这个没爹没娘的孩子受人欺侮,便教他拳脚功夫。

由于恨铁不成钢,平日下手那个狠,谁见谁怕。

如果让他叔叔知道了他在学校不听话,又难逃过一阵暴打。

所以,奶奶代他叔来见老师。

⑩我开始后悔自己随意请家长的轻率。

老人说,他功课不行,但是孝顺老人却在邻里是出名的,担心她这双小脚行走不便,先是用三轮车载她走,又硬要背着她上楼,也不怕人见了笑话。

那个黄昏,我们仨坐在办公室聊起了家常,我也谈起了我的姥姥。

后来,我们仨都流泪了。

他更是哭得象个娃娃。

从那之后,他渐渐变了。

虽然学习成绩还是不如人意,但上课的眼神却是专注的。

我知道他在尽力。

⑪这一年,我在学校过了第一个教师节。

手里捧满了学生送给我的贺卡。

那一天,也是个黄昏,围着我的同学渐渐散去。

一直夹在人群中的他似乎等待着这一刻。

他腼腆地走近我,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炒黄豆塞到我的手里,然后飞快地跑了……握着这把尚带有体温的黄豆,刹那间,我热泪盈眶!

这学年的最后一课结束了,当清理书本的时候,发现书本里夹着一张纸条:

亲爱的姐姐,我们都认为你的长发好看。

署名是——全体同学。

⑫就在新学年即将开始的时候,我接到了刚复刊的武汉晚报发来的录用通知,心里却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⑬办完调动手续的那天是个雨天,校园正在上课,操场上空无一人。

我撑着伞缓缓经过草坪,向校门走去。

突然楼上的走廊传来一阵喧哗声,不少学生竟从教室里冲出来,纷纷跑下楼,向我奔过来。

老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也纷纷地冲出教室,劝阻他们的狂奔。

⑭我与其说感动,不如说被这一幕惊骇了,焦急地挥着双手大声地劝他们返回教室,他们不听。

学生们的这种送行方式自然太出格,经我的央求还有校园门卫的干预,他们最终返回了教室。

从教室传来的训斥声,我知道他们在这节课的命运。

⑮当我不舍地离开校门的时候,回转身望见教学楼的阳台上站着一个老人,那是老校长。

他的发丝愈发地白了,但腰板还是那么硬朗。

我猜想他一定看见了先前发生的那一幕,抱愧地欲向他解释,他摆摆手示意我不用解释,象个孩子似地向我顽皮地一笑,缓缓地作了个手势,好象对我说什么。

雨大,我没听清。

⑯他大声地重复,我明白了,他说我的头发长长了。

15.阅读文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初为人师时发生的令“我”手足无措的事情。

(3分)

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第④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2分)

17.文章第⑪段“他腼腆地走近我,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炒黄豆塞到我的手里,然后飞快地跑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如果你是这个小男孩,你会对老师说些什么呢?

(2分)

18.在女教师眼中,老校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你从老校长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不超过150字)(5分)

 

四、说明文阅读:

(1)最近,世界卫生组织(WHO)召开了关于大流行性流感临床特征的会议,与会人员讨论后得出结论:

大多数2009H1N1流感病毒感染病例并不严重,并且在7日内可以完全痊愈。

然而某些病人,包括儿童,最终演变为致命的进行性肺炎。

 

(2)在美国,已经有86名18岁以下儿童死于H1N1流感感染。

专家AnneSchuchat说:

“这是一个非常刺眼的数字,在从9月持续至下一年5月的整个流感季节,此类死亡人数通常仅有约40-50人,然而目前仅一个月已超过这个数字。

 (3)为什么有些病例会演变成进行性肺炎?

为什么儿童死亡病例数这么高?

目前还没有足够充分的信息来解释这些问题。

然而就病毒学的观点而言,主要有以下两个因素。

一个因素是病毒不寻常的基因组结构。

雪貂、小鼠以及灵长类动物实验的结果表明,在宿主呼吸系统(包括肺组织)中,2009H1N1流感病毒株较季节性流感病毒株能够更好地进行复制。

……在全部接种病毒的雪貂和小鼠中,H1N1病毒株均导致更加严重的症状。

另一个因素是群体免疫力。

2009H1N1病毒的HA来源于猪;在人类从来没有如此广泛地传播携带猪源HA的H1N1流感病毒。

H1N1流感病毒可能在1918年前后开始感染人类和猪,此后在这两个物种中独立地进化。

从1918年至今,H1N1流感病毒一直在猪群中传播。

由于1957年H2N2流感病毒株的出现,H1N1病毒在人类的传播被终止。

然而1957年感染人类的H1N1病毒株在1997年重新感染人类,该毒株与2009年猪源的H1N1流感病毒的亲缘关系较远。

如果你出生于1950年以前,你就可能对2009H1N1病毒株有某些抵抗力。

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儿童群体易于发生重症感染。

(4)2009H1N1病毒株较季节性流感病毒株在某些人群中的感染经过及结局明显地不同,其原因尚有待研究。

      (摘自网易《环球科学》2010年11月7日报道翻译严家新唐芳)

24.结合文中语句,具体地说说“儿童死亡病例数高”的两点主要原因。

(4分)

25.结合上下文,说说“然而就病毒学的观点而言”一句不能删除的两点理由。

(4分)

 

蜜蜂消失,人类只能再活四年?

①大多数人一想起蜜蜂,都会想到蜂蜜、蜂胶、蜂王浆……但这和蜜蜂对大自然作出的最大贡献——维持生物多样性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爱因斯坦曾经预言:

“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那人类只能再活四年。

”因为,蜜蜂是为植物授粉的一支生力军。

世界上有数万种植物的繁育依靠蜜蜂授粉,而在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中,也有1000多种离不开蜜蜂。

②假如蜜蜂消失,人们将告别大多数的粮食和蔬菜瓜果。

此外,蜜蜂还为众多饲料植物授粉,没有它,肉类和牛奶也将变得稀有和昂贵;世界上植物类型变得单调,这会直接影响各种动物的生存……也就是说:

如果在生态系统中丢失了一个环节,整个系统便会开始崩溃。

③令人不安的是,蜜蜂消失的事件正在发生。

在美国,一些蜜蜂突然神秘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有超过60%的蜜蜂消失。

如今,蜜蜂消失现象又像瘟疫一样传到了德国、瑞士、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等欧洲国家。

④实际上,不仅仅是蜜蜂遭遇到了生存危机,没有天敌的北极霸主——北极熊也被列为了潮危动物。

由于气候变暖,北极熊生活的冰面缩小,食物来源变得稀缺,让北极熊的数量也越来越少。

冬天,居然有饥肠辘辘的北极熊残忍地捕杀小熊来填饱肚子。

⑤根据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由大致每天一种加快到每小时一种,比以前快了约1000倍,比新物种的形成速度更是快了100万倍。

即使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地球上也有至少10%的物种正在面临生存威胁。

⑥一旦某种生物绝种,就永远消失,无法弥补;而每当我们失去一样物种,我们就失去一项对未来的选择。

随着某种生物的灭绝,或许治疗艾滋病、或发展抗病毒农作物的希望也会跟着破灭。

⑦在地球史上,曾经发生过5次物种灭绝。

最近的一次发生在6500万年前,一次陨石撞击地球,造成了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物种的灭绝。

目前,地球再一次走向物种灭绝的边缘,原因却是人类本身的行为:

在过去的100年里,地球上45%的森林已经被砍伐掉了;全球20%的珊瑚礁已经遭到无法逆转的彻底破坏,而另外50%的珊瑚礁也接近崩溃边缘……联合国将2010年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呼吁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⑧和很多人的理解不同,在生态系统中,是没有“害虫”和“益虫”这类概念的,每个物种都有其特定的“使命”。

例如,昆虫吃的往往是一些老弱病残的树,或许正好切断了树木疾病的传播途径。

因此,地球上的每个物种都值得尊敬和保护。

⑨作为人类的个体,我们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什么贡献呢?

我们可以不再吃珍稀野生动物,少吃肉类多吃素食,节约用纸和燃气,少坐车多步行……其实,由于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太密切,只要我们能稍微压制一点点欲望,都是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的贡献。

7.文章说明了的现状,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2分)

8.根据第①②段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3分)

 

9.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了、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10.第⑧段中加点词语“特定的‘使命”’指的是。

(1分)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⑧段中“或许正好切断了树木疾病的传播途径”中“或许”表猜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说明文语言也可以生动形象,例如第③段中“神秘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像瘟疫一样”等就体现了这一点。

C.从文中可以看出,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密切,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保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

D.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蜜蜂,按照由个别到一般的顺序进行说明。

天赐良“源”

浩瀚的海洋不仅面积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0.8%,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接收器:

6000万平方千米的热带海洋平均每天吸收的太阳能就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所含的热量。

吸收太阳热能的海洋表面温度较高,而在一定深度下的海水温度较低。

海洋表面在太阳的照射之下,和长期未受到光线照射的深海产生了温差,一般在热带地区,地层与1000米深处的海水温差可达25℃。

由于存在温差,就可以利用海洋表面和海洋深处的温度差来发电。

按资源普查的经验公式计算,在几种海洋能利用中,海洋温差能可开发总装机容量为148亿兆瓦。

单从数量上来讲,温差能是最大的。

A

利用海洋温差产生电力的研究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海洋温差发电的概念最早于1881年提出,但是当时世界上大部分科技发达的国家都处于纬度较高的温、寒带地区或者是内陆国,缺乏发展海洋温差发电的基本条件。

1926年法国科学家克劳德利用分别装在两个烧瓶里的28℃温水和冰块实现了温差能至电能之间的转换。

这个试验虽然产生的电力不大,只能使几个灯泡发光,但却已经从原理上说明利用海洋温差发电是完全可

能的。

理论上的可行并不代表在工程上就可以立即应用。

海洋温差发电直到上世纪70年代全球爆发能源危机时期,在美国夏威夷成功建设了世界上第一座海洋温差发电装置后才得到重视,近年来的研究使它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B

海洋温差发电机系统是由蒸发器、涡轮机、发电机、冷凝器等几部分组成。

各部分间由很大的管道连接。

蒸发器中是一种在13~15℃间即可蒸发的液体物质,向其中导入15~28℃的表层温海水时,工作流体因受温海水加热,而致沸腾,蒸汽经由连接管路送到涡轮机,使其转动。

逸出的蒸汽则汇入冷凝器,当向其中导入1~7℃的深层冷海水时,这些蒸汽受冷凝结成液态的工作流体,随由其他装置重新送回蒸发器。

这样的操作周而复始地进行,只要表层温海水管与深层冷海水管间存有温差,即能经由上述循环从海水中不断获得电力。

广阔的利用前景

 对于海洋温差能的利用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工作过程中所需换热面积大,导致建设费用较高,并且海水会腐蚀设备,海洋生物也会在机器工作过程中进入设备等等。

但是海洋温差能发电对能源的浪费远远低于普通火力发电。

当海洋电站离陆地较近时,可考虑直接向陆地上的变电站输送电能;人们还可以利用海水在工作过程中分解出的氢作为燃料,或从浓缩海水中提取铀、重水以及一些稀有金属,送往陆地供核电站使用。

同时它几乎不会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因此对海洋温差能这种清洁能源的利用前景可谓十分广阔。

8.请在文章的A、B两处分别撰写两个适当的小标题。

(2分)

A:

B:

9.简要说明“海洋温差能”为什么“利用前景可谓十分广阔”。

(2分)

10.下列句子中删去加点的词语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1分)

A.一般在热带地区,地层与1000米深处的海水温差可达25℃。

B.单从数量上来讲,温差能是最大的。

C.但却已经从原理上说明利用海洋温差发电是完全可能的。

D.同时它几乎不会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

11.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本文内容,写出你从中的发现或思考。

(2分)

材料:

上海电力公司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发电项目,风力、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齐头并进。

根据测算,世博会召开时,上海并网清洁能源发电将达到146.4兆瓦,其中风电139.4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7兆瓦,可为世博园区提供三分之一的用电量。

这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万吨。

三、议论文阅读:

人生之路弯与直

①人生百年,天天在行路。

自降生起,生活的旅途便开始了,蓦然回首已过了若干年,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甲】,行进中,人们都祈愿路途平阔,终生顺利,于是有了“一帆风顺”“万事如意”的拜年话。

生活果真如此吗?

旅程中的困难、挫折又作何解释呢?

实践让我们明白:

日复一日时顺时挫的行程,是一种【乙】,我们应该明确的是,行进中要不断矫正自己的心态,尽力寻求最适合自己发展,最能体现个人价值的路。

才是我们应提倡的【丙】。

②人生旅途中,直路是指一帆平顺的路,象征人生顺境。

无论以何种状态前行,人们当然希望走一马平川的直路,那样毕竟省心省力,一劳永逸。

可你是否意识到:

直路之中也有“弯”呢?

直路走多了,很容易滋生唯我独尊的意识,骄傲自满、目中无人、轻浮急躁、强势无比。

三国名将关羽,因忠义闻名,他武艺高强、屡立战功,一路顺行;也因此骄横傲气、刚愎自用,自以为是。

吴主孙权派诸葛瑾到关羽处说媒,想让其女做自己的儿媳,不料关羽勃然大怒曰:

“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

再休多言!

”。

关羽的傲横使孙权下定了取荆州的决心。

荆州丢失打乱了诸葛亮隆中战计,使蜀汉国力锐减,再复汉室之事举步维艰。

这位关公大侠,因傲慢无比将本来稳步前行的“直路”走成了弯路。

实际生活中,绝对的直路是不存在的,调整好行进中的心态才是根本。

③人生行进过程中,弯路是指九曲回肠的路,与直路相比,曲折迂回,甚或为逆境。

人走曲路,费时费力,历尽艰辛,却又曲径通幽,成功有望。

往往在艰难困苦的路上行走的人,竟锤炼得稳重大气、善解人意、处事谦恭、成熟老练。

看来弯路之中也有“直”啊!

正如歌德所言:

“没有哪一次的成功不需要经历失败和挫折,人生的道路布满荆棘,坎坷曲折,但却是我们非走不可的。

走弯路时的良好心态,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④人生之路,直中有弯,弯中有直,行直路时需慎弯,行弯路时要取直。

生活常态中的所有人,都要先后走到人生的终点,无论前方的路长与短、弯与直,只要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就会成功可期。

20、根据第①段的论证思路,为【甲】【乙】【丙】处选择正确答案.(2分)

⑴、科学行进状态⑵、自然行进状态⑶、生活行进状态

21、说说第③段中“往往”不能删去的理由。

(2分)

答:

22.阅读第④段,联系全文,说说“良性发展的轨道”指的是什么?

(3分)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