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专升本辅导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8557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考专升本辅导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成考专升本辅导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成考专升本辅导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成考专升本辅导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成考专升本辅导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考专升本辅导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讲.docx

《成考专升本辅导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考专升本辅导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考专升本辅导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讲.docx

成考专升本辅导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讲

成考专升本辅导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讲

第一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

  

(一)哲学的本质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与自发世界观的关系

  2、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最根本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内在一致性。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思维与存在(或精神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或基本阵营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三)哲学基本派别的形态(对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不同回答)

  1、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对世界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回答: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科学前提--自然科学前提。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性、科学性、阶级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最主要、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第一、是将科学的实践观点贯彻始终的理论体系。

  第二、是自觉地与实践保持密切联系的理论体系。

  2、科学性北京安通学校内部讲义

  第一,是具有完整性和严密性的理论体系,实现了两个“统一”(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

  第二,是正确规定了哲学的对象和任务的理论体系。

  第三,是正确反映了现实的、具有真理性的理论体系。

  3、阶级性--反映、代表着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革命性--具有最彻底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

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中国具体化。

是指用带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丰富、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成果:

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二讲物质和意识

  一、物质(P17)

  

(一)旧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唯心主义关于物质观念的理解)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物质=某种具体的物质实体。

  2、近代西方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物质=物质结构某一具体层次。

  共同缺陷:

把一般与个别混为一谈,把一般归结为个别,用个别代替了一般。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1、揭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坚持了唯物主义,反对了唯心主义。

  2、揭示了物质可以被人的意识所把握,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论。

  3、揭示了物质标志的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区分了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三)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区别:

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揭示的是物质形态的个性、特殊本质。

哲学物质范畴揭示的是世界万物的共同本质和共同特性。

  2、联系:

哲学物质观以自然科学物质学说为基础,不断丰富和完善。

正确的哲学物质观指导自然科学沿着唯物主义路线发展。

(辨析题、选择题)

  二、

(一)运动及其多样性

  1、运动: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属性。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1)在运动与物质关系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其一,设想不运动的事物--形而上学的倾向。

  其二,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唯心主义的观点。

  

(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①相对静止的含义--两种情形:

  第一,事物空间位置的相对稳定性。

  第二,事物的量变状态。

  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第一,相互区别。

  第二,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3)在运动和静止关系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其一,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其二,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3、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三、意识

  

(一)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三个决定性环节)。

  2、意识是社会(劳动和交往)的产物。

  

(二)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的存在依赖于人的大脑这种高度完善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三)意识的作用

  1、意识能动性的主要表现

  

(1)意识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性。

  

(2)意识对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对客观世界有改造作用,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控作用。

  2、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条件与途径: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利用、控制和改造的程度,受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以及人们的实践程度制约。

  3、人工智能并不会超过人的思维而统治世界。

  四、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理论分歧(补充)

  

(一)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分歧

  一元论:

认为世界万物有统一性,万物统一于一个本原。

  二元论:

认为万物没有统一性,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各自独立的本原。

  

(二)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

  唯物主义一元论:

认为世界的唯一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

  唯心主义一元论:

认为世界的唯一本原是精神,世界统一于精神。

  (三)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和旧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

认为世界万物统一于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实体)或物质结构的某个层次,不能说明世界的多样统一性。

  辩证唯物主义:

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客观实在性),世界是具有多样性的物质统一体。

  五、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与重要意义

 第三讲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一、在世界状态问题上的理论分歧--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1、唯物辩证法:

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总特征:

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观察和说明世界。

  2、形而上学:

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基本特征:

用孤立、静止、片面和非矛盾的眼光观察和解释世界。

  二、世界的普遍联系

  

(一)联系:

  1、联系的客观性

  2、联系的普遍性

  3、联系的多样性

  

(二)系统的特征:

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三、世界的永恒发展

  

(一)发展及其一般进程和道路

  1、发展的实质

  第一,从形式和方向上看,发展是前进性运动,是上升性变化。

  第二,从内容和实质上看,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发展的根源、进程和道路

  

(1)发展的根源--矛盾

  

(2)发展的进程--量变和质变的辩证转化。

  (3)发展的道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四、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一)规律及其特点(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

  1、客观性:

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普遍性:

在相同的事物和类似的条件下,规律是普遍起作用的。

  3、稳定重复性:

规律是稳定的联系,可以反复发生作用。

  

(二)规律的类型

  1、个别规律--各门具体科学的任务

  2、特殊规律--各门具体科学的任务

  3、普遍规律--哲学的任务

  五、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最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双方互相吸引、接近的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双方互相排斥、分离的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统一

  

(1)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独立存在,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

  

(2)斗争性不能离开同一性独立存在,同一性是斗争性的前提;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1)同一性的作用

  第一,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第二,双方各自向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丰富完善自身。

  第三,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2)斗争性的作用

  第一,使矛盾双方力量消长,事物发生量变。

  第二,是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旧质转化为新质的决定性力量。

  (3)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促进事物发展

  5、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二者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矛盾是一切事物的最大共性;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2、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1)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相互区别

  

(2)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相互统一

  第一,相互依存、相互联结,不可分割。

  第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安通学校内部讲义。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六、质量互变规律

  理解质、量、度、质变、量变的含义

  质变与量变的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并且引起新的量变。

  七、否定之否定规律:

揭示事物发展的道路

  辩证的否定观的含义

  八、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范畴

  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

  第四讲实践和认识

  一、认识论领域中的理论分歧

  

(一)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

  1、可知论:

主张人们可以认识世界。

  2、不可知论:

主张人们不能或不能彻底认识世界。

  

(二)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1、唯心主义认识论:

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主张先验论。

  2、唯物主义认识论:

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主张反映论。

  (三)旧唯物主义的消极反映论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的区别

  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消极反映论

  缺陷:

第一,不懂得实践,把实践排除在认识论问题之外。

  第二,不懂得辩证法,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革命能动的反映论

  特点:

第一,把科学的实践观点引进认识论。

  第二,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二、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三、认识及其辩正发展过程

  

(一)认识活动的基本要素

  1、认识主体

  2、认识客体

  3、认识工具(中介)

  4、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认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三、认识的基础--实践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实践使事物的特性充分显露,为人们的认识的发生提供可能性。

  2、实践使人的感官与事物相接触,认识的形成由可能转变为现实。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课题,规定了认识发展的方向。

  2、实践的发展为解决新课题提供了必要的经验材料,使发展新的科学知识成为可能。

  3、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出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推动着人类认识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4、实践不断锻炼和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

  (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人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不依人们的主观而定,客观对象也不可能自动的进行检验,只有通过人们的实践才能检验。

  (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世界是为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四、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1、感性认识及其形式和特点

  

(1)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2)感性认识的特点(直接性、表面性、形象性)

  2、理性认识及其形式和特点

  

(1)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2)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深刻性、抽象性)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联系。

(两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

(两方面)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因素;理性认识中也渗透着感性因素。

  4、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

  

(1)经验论:

片面强调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2)唯理论:

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5、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与途径

  第一,必须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第二,要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正确的逻辑加工。

  

(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1、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性及其根源

  

(1)认识受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历史、实践、科技等条件的限制。

  

(2)认识受主体本身各种条件的限制。

  2、认识运动的无限发展性及其根源

  

(1)客观世界、历史条件、实践水平、科技条件的无限发展性决定了认识的无限发展性。

  

(2)主体的实践范围实践能力、认识能力、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决定了认识的无限发展性。

  3、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规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1)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规律的内容

  公式: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第一,揭示出认识发展道路的曲折性和方向的前进性的统一。

  第二,揭示出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2)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规律的意义

  第一,要求自觉地在新的条件上把认识推到新的高度。

  第二,要求人们注意防止主观脱离客观的两种错误的倾向。

  五、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一)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

  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社会实践)是客观的,也是一元的。

  2、真理的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关系--统一。

  唯心主义的真理观的根本错误: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3、真理的客观性和真理的价值性--既区别又统一。

  4、反对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有用即真理”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

  2、真理的相对性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帮助人们克服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错误倾向。

  

(2)帮助人们正确对待一切科学理论成果。

  (三)真理的检验北京安通学校内部讲义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实践标准的绝对性

  

(2)实践标准的相对性

  (3)实践标准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原理的意义

第五讲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社会历史观

  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3、区分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标准:

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决定谁问题的不同回答。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历史观

  1、神学历史观:

把人类社会的本质神化。

  2、哲学唯心主义历史观:

把人类社会的本质精神化。

  根本缺陷:

第一,夸大了精神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夸大少数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

  3、自然主义的历史观:

把人类社会自然化。

  其一,把人类社会的本质、根据和动力归之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主张地理环境决定社会的性质和基本面貌。

  其二,把人类社会的本质、根据和动力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

  4、唯心史观会长期独占统治地位的根源

  

(1)社会历史根源:

生产规模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

  

(2)阶级根源:

剥削阶级及其思想家的偏见。

  (3)思想认识根源:

认识方法的片面性、表面性、非历史性。

  (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1、意义。

安通学校内部讲义

  (四)人类社会的本质--实践

  第一,实践是人类社会赖以形成和存在的基础。

  第二,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并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和社会的基本结构。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决定着各种社会形态的本质和发展的规律。

  (五)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二、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一)经济、政治、文化

  1、生产力

  

(1)生产力的构成

  第一,实体性要素

  第二,非实体性要素

  第三,实体性要素和非实体性要素的关系

  

(2)生产力的物质性和社会性

  2、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的构成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第二,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第三,产品分配关系(形式)

  

(2)生产关系的核心和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第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分配和消费关系

  (3)生产关系具有物质性和社会性

  (4)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

  (5)社会经济结构与阶级

  阶级:

历史范畴;经济范畴

  

(二)政治与社会政治结构--政治上层建筑

  1、政治结构的构成

  

(1)政治法律制度

  

(2)政治法律设施和组织

  (3)政治法律设施和政治法律制度的关系

  2、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政权

  

(1)国家和国家政权

  

(2)国家政权与阶级统治的关系

  3、国家的本质与国体、政体

  (三)社会文化结构

  1、文化及社会文化结构

  2、社会文化结构的构成--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1)社会心理

  

(2)社会意识形式

  其一,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

  其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不是经济基础的产物。

也不具有阶级性)

  3、社会存在和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

  第一,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第二,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相对独立性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有不同步性。

  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各种社会意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存在和发展

  4、中国先进文化

  

(1)当代中国的中国先进文化

第六讲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的作用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关系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及其方向。

  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促进作用。

  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新的基本适合”

  (3)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

  (4)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意义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第一、经济基础安通学校内部讲义。

  第二,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其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再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第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首先,从服务方向方面看,一方面“护己”,另一方面“排他”。

  其次,从服务形式方面看,对社会生活进行“控制”和“影响”。

  再次,从服务效果方面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发展既有可能起促进作用,也有可能起阻碍作用。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斗争)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发展的推动力量。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

  

(1)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中各实体性要素变革的主要推动力。

  第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第二,促进劳动资料(工具)的变革。

  第三,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

  

(2)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增长点

  第一,促使生产和经济的管理趋向科学化。

  第二,推动产业结构、劳动就业结构和人们劳动方式的变化。

  第三,成为生产过程中的首要和主导的环节。

  第四,是现代经济的增长点所在。

  2、科学技术是近现代社会关系变革的重要推动力

  第一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摆脱了封建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束缚,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第二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集中达到了很高的程度,进入了垄断阶段。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当代各国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3、科学技术是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杠杆

  4、科学技术是人们思维方式变革和观念更新的推动力

  

(1)现代科技促使人们形成了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创造性和精确性特征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2)现代科技新的科技促使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新的观念出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三)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能动性是统一的。

“合力”观点

  社会历史是人类自觉的自我创造与社会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主要表现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