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金标书申请注意事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8537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基金标书申请注意事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家基金标书申请注意事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家基金标书申请注意事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家基金标书申请注意事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家基金标书申请注意事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基金标书申请注意事项.docx

《国家基金标书申请注意事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基金标书申请注意事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基金标书申请注意事项.docx

国家基金标书申请注意事项

国家基金标书申请注意事项

许多申请者,虽有高级职称/博士学位,却并未掌握基金申请诀窍,一直在暗中摸索,难以找到成功的钥匙!

尤其是年轻申请者,常把失败归咎为评审专家不公,自己人缘关系不熟,或自己运气欠佳。

均为客观原因!

鲜有找寻主观原因者!

首先大家要知道申请书评审什么?

基金项目的评审,其实只是申请书质量的评审,只是评价申请书撰写的好坏!

申请书写得“好”,不一定获得资助;写得不好,肯定不会得到资助!

若写得足够好,就一定会获得资助!

好的标准是什么?

自己满意,评审专家满意!

了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价体系:

1.科学意义或应用前景:

(着重评议项目的研究价值)

2.学术思想的创新性:

3.项目的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是否合适,研究重点是否突出,所选择的关键问题是否准确)

4.总体研究方案:

(总体研究方案是否合理,是否有针对性,是否可行,技术方法是否有所创新)

5.项目组的研究能力:

(项目主持人和主要人员的研究能力、工作基础、人员组成和实验条件)

每一项有4个等级:

A,B,C,D

综合评价:

A.优B.良C.中D.差

资助意见:

A.优先资助B.可资助C.不予资助

优:

创新性强,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或应用前景,研究内容恰当,研究方案合理;

良:

立意新颖,有较重要的科学意义或应用前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较好;

中: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或应用前景,研究内容和总体研究方案尚可,但需修改;

差:

某些关键方面有明显不足

要知道得不到高分的原因

一、题目太大,摘要太笼统:

会引起评审人反感,影响评审人对项目的兴趣。

二、研究内容过多,研究目标过高:

世界领先,全国第一;

三.工作条件不足:

本单位不具备项目执行的基本条件,主要研究要在外单位完成;

四.工作基础薄弱:

课题组缺乏经验、缺乏核心技术背景;

五.课题组人员配置不合理;

六.申请书不规范:

书写文字错误百出,发表论文引述残缺不全,经费预算严重不合理。

权重不大的因子:

一.经费预算过高:

评审人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建议资助金额,不会因申请人的过高要求而否定整个项目。

二.年度研究计划和目标:

一般不会细看。

评审人可能是本领域的专家;也可能是其它领域或相关学科的专家,有可能对你的项目不是太懂。

所以要把复杂的事物说简单,要让不懂你专业的人也觉得你写的东西很重要!

要让他们看过之后,感叹你idea的精妙。

如果能让评审专家感觉此项目非你莫属,不给你打高分就愧对专家称号,能不成功吗?

MedSci补充:

实际上,每年送审的标书量十分庞大,但是评委是十分有限的,而且评委往往精通于本领域,对其它领域了解仍然十分有限。

因此,不少标书,评委很难做到细看。

因此,如何做到一目了然,思路清晰,显得尤其重要。

因此,文章增配2-3幅示意图,会显得十分重要,而且能使文章全面增色,同时,也帮助评委理解文章。

另外,切忌犯低级错误!

低级错误往往给人留下极为不好的第一印象,也使得评委无心再阅读下去。

象排版难看,字体不统一,典型的专业名称英文书写错误,实验设计混乱,甚至错误(尤其是对照组),过于笼统或过于理论化。

申请失败的主要原因

(1)题目偏大,研究内容过多,目标过高,关键科学问题提炼不够;

(2)缺乏创新,盲目跟踪国际研究热点;

(3)立项依据不充分,缺乏前期工作积累,盲目变换研究方向;

(4)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过于简单,研究方案过于笼统,难以判断能否实现预期目标;

(3)盲目追求新技术,但与实际问题结合不紧密,譬如过分强调分子生物学技术而忽略其适用性

申请书的关键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国家基金主要支持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或重要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不支持应用、开发、新产品类项目。

只有学术思想新颖,研究路线切实可行,研究基础强的申请书,才有可能获得资助。

基金获准三要素:

好的想法,好的基础,好的条件!

题目要新颖,要引入注目。

太一般的题目很难得到资助。

例如“西北地区捕食螨种类调查”,能成功吗?

失败的普遍问题之一是题目偏大。

三年内完不成。

建议仔细研究近几年本学科获准资助项目的名称,从中找出规律

报送学科:

一要准确,二要有智慧

许多研究内容涉及不同学科,但每个学科支持重点不同。

有些学科申请人员较多,研究力量较强,建议选择投送学科时,要注意避开竞争激烈的学科。

先选学科,后写申请!

立项依据

正文要求:

内容翔实、清晰,层次分明,标题突出,版面简洁、可读性强!

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是申请书重点。

立论依据重点突出科学意义和创新性。

立项依据在评价体系5项指标中占2项,过去在1000分中占420分。

立项依据重点

1)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分析,指出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迫切性;不要故意回避国内专家的文章,课题申请;

(2)国内现状须包括本人研究进展,强调研究基础,写清申请者思路,写清你对某个科学问题的特殊想法等;

(3)必须阐明拟开展研究的充足理由及理论和学术意义;

4)填补我国空白不是立项依据:

填补空白属于跟踪性研究!

而基金支持创新。

(5)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要有份量,且不能出现引用错误!

注意时效,必须有最近1-2年文献!

文献太少易使人感觉你研究动态掌握不够;无关文献太多易让人感觉你在凑数!

更重要的,必须引用自己发表的参考文献

立论依据注意事项

立项依据不能太科普,又要把关键问题交待清楚,能引起评审专家的兴趣。

若能让专家爱不释手,申请肯定成功!

教师通病,一是把立项依据写成教科书,二是把立项依据写成科普文章。

申请书不是给学生上课,而是写给专家的!

所以申请书应站在学科高度,以专家身份和口气,专家对专家,摆事实讲道理,说服同行专家!

现状分析直接引用前人的话,甚至把概念由何人提出,学科的奠基人、发展史都来介绍,这就是典型的教科书!

把专家当学生,把申请书写成教科书,评审专家能高兴吗?

但若认为评审者都是专家,你也错了!

许多所谓“专家”,其实对你写的内容很可能根本看不懂!

因此,不能认为申请书内容“专家”就一定会懂、就应该懂,因而写得过于简单、笼统!

怎么办?

必须让“专家”知道你懂!

立论依据多长合适?

无统一规定。

最短的不足1页,最长的5页。

立论依据不宜过短或过长。

过短,关键问题易交待不清;少数专家会认为你不够认真;

立论依据过长,专家哪有时间阅读?

若感觉你罗里罗嗦,不得要领,专家哪有兴趣继续读下去?

到底多长合适?

我个人观点,1~2页为宜,1页另1/3或2/3篇幅最佳!

立论依据的段落安排

立论依据具体应按下列次序来写:

(1)项目的科学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3)我们的研究设想

(4)我们的研究基础和已取得进展

(5)项目中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项目的研究内容

(评价指标:

内容是否合适,重点是否突出,所选择的关键问题是否准确)

(1)研究目标:

应解决科学和学术性问题

先写研究目标,后写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是研究和解决具体事件中的学术性问题。

因此应避免目标设置偏大,文字不宜过多

(2)研究内容:

要突出重点

基金只要求解决一两个科学问题,因此最忌什么都做。

把10年都难以完成的内容放在三年来研究,或把需要几十人的庞大研究组才能完成的内容要三五人来做,会得到支持吗?

各项研究内容一定要加小标题。

如果内容较多,可再把内容细化。

以免“内容过多,重点不突出”!

但研究内容中千万不要写具体方法!

研究内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分不清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区别,而把研究方法当作研究内容;评审专家会认为你思路不清。

(2)内容过多,重点不突出:

内容庞杂或空泛,与研究目标关系不大;

(3)研究内容之间缺乏内在逻辑。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指项目涉及的研究难点。

如果关键问题写得不清楚或根本不对,评审专家也会认为你思路不清,不同意资助。

关键问题,字数不宜过多

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评价指标:

总体研究方案是否合理,是否有针对性,是否可行,技术方法是否有所创新)

(1)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必须结合研究内容,与研究内容相对应,逐项填写用研究方法,提供同行可以重复的试验步骤。

能逐项写清非常必要!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要掌握好度,既能让专家看明白,又不能太具体,不能暴露过多“技术细节”

许多申请书常犯的错误,是认为评审专家什么都懂,不需要写得太具体!

因此在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上写得很含糊,致使每一步研究解决什么问题表述不清!

有些申请者写得又太细、太具体,类似实验指导书!

写得越细,越容易出漏洞!

言多必失!

不管专家懂不懂,你必须让专家知道你懂!

在研究方法上,必须注意先进性,要采用本领域最新的合适方法!

尤其注意最近两三年的方法!

最好是比葫芦画瓢!

但不能过分追求先进。

如不管是否需要,把现代化分析方法全部用上,但用它们干什么却不明确。

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方法!

杀鸡用牛刀,常招致申请失败。

如果研究方案流程明显,还可绘制流程图

(2)可行性分析

阐明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述研究条件已经具备,研究方法已经成熟,技术已经掌握,能够实现预期目标。

可行性分析可单独写,也可融合在方法之中。

如果方法较多,最好分别论证

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指研究特色和新颖的学术思想-Newidea。

如果提不出创新点和特色,很难得到资助。

(1)忌空谈学科交叉

基金鼓励学科交叉,但交叉不等于特色和创新。

(2)忌填补国内空白

填补空白不是创新,更非特色。

基金项目鼓励创新,而填补空白属于跟踪研究

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1)年度研究计划:

要尽量具体,安排合理,但一般无人看;

(2)预期研究结果要与研究目标相吻合:

发表哪些方面的论文必须交待不清,与研究目标吻合。

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评价指标:

项目组的研究能力、工作基础、人员组成、和实验条件]

1、工作基础

基金项目的评审非常重视前期工作积累。

一定要有工作基础!

一定要写具体、扎实!

如果申请人或合作者基础薄弱,不妨强调单位或研究组的工作基础。

可以利用参与者的工作基础和学校资源来弥补自己本身的不足和缺陷。

2、工作条件:

实验条件

工作条件的原则,是宜粗不宜细,最好从宏观角度展现实验室、学院、甚至整个学校优越的研究条件。

切勿详尽罗列项目中根本用不着的仪器设备!

在写作时,一定要任何条件都具备!

基金不支持购买设备,设备能买不能写!

3、申请人简历:

体现研究能力和人员组成

简历包括学历学位、职称,进修出国情况;研究简历体现研究水平,一定要详细填写。

论著反映研究能力。

论文排列,应重要论著在前,次要在后;不上档次的论文,坚决不列;与研究内容关系不大的,选择档次较高的来列。

人员组成:

4-6个为宜,最好1-2个高级职称,2-3个中级职称,3-4个研究生。

要考虑学科背景,任务分工合理,最好根据各人的基础来安排任务。

基金申请书的修改

申请书写好后,先自己反复修改,自我满意后,再请有经验的申请者或同行帮助修改。

不要怕人剽窃!

不同的人研究方向、基础均有差别,难以剽窃!

听听同行建议,就相当于同行评审。

集思广益,肯定较闭门造车更有竞争力。

要请教内行,还要请教外行。

要让外行都能看懂你的申请书。

要学习白居易!

提出修改意见后,再反复修改。

要逐字、逐句、逐段、逐项修改,直到符合评审专家要求!

力争做到字斟句酌,不能增一字,不能减一字!

为伊消得人憔悴,语不惊人誓不休

最后提示大家

基金成功要素:

好的想法+好的基础+好的条件+好的技巧!

最重要的是研究思路和学术思想--Newidea。

Newidea从何而来?

只能来自科研积累,来自大量文献阅读!

希望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正文报告撰写提纲:

1.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4000~8000字):

(1)项目的立项依据(附主要的参考文献目录)

(2)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5)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2.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1)工作基础

(2)工作条件

(3)申请人简历

(4)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正文第一部分

1.项目的立项依据

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中的前3部分是撰写基金申请书最关键的3个部分。

这3个部分写好了,其他各部分就相当于锦上添花。

立项依据应包括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作为基础研究须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作为应用研究须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这部分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主要问题:

(1)既要介绍国外动态,更要介绍国内研究情况

不知从何时开始,中国人写论文时喜欢引用外国人的工作,而不注意引用国内同行的工作,基金申请书也有类似的问题。

这样,评议人会认为申请人对国内研究情况不了书解,就可能会以“不了解国内情况”为由,不同意资助该项目。

(2)国内情况应包括申请者自己的研究工作

不少申请人往往只介绍他人的工作,而不介绍自己的工作。

可能有的申请人认为在研究基础中会介绍,立项据据中就不介绍了。

这样就显得立项依据不太全面、充分。

申请者必须在这里简单介绍自己已有的工作基础,以使评议人能比较全面地了解申请人。

(3)必须阐明申请人要从事本项研究的理由

有些申请只谈及本项目的意义和国内外动态,但没看介绍申请者本人为什么要从事本项研究,似乎申请是给别人写的,而不是给自己写的。

应该清晰地介绍究竟您在前期工作中发现了什么,别人的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或者您对哪个科学问题有什么特殊想法等等。

否则,评审人难以判断申请人自己的具体想法,这样的申请绝对属于没有到位。

(4)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基本国策,填补空白不是立项依据

不少申请人把填补空白作为立项的理由,这不符合国家实施科学基金制和成立基金会的目的。

科学基金是要使我国的基础研究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不是跟踪或填补空白。

尽管国家不断增加对基金会的投入,但研究经费依然不足,目前在基础研究领域,只可能支持那些有研究基础、有特色或有创新性的申请项目。

有人指出,基础研究只能争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等于白干,所以,更不应该去填补什么空白。

这就和下围棋一样,不管是输是赢,必须做活两个眼,才能在棋盘上占领一块地盘,否则,人家下一个子,你也跟着下一个子,最后全部棋子被人吃光。

如果国家经济需要,可以填补某些空白,但做基础研究就不一样了,填补空白必要性不大,也许可以培养一些年轻人,但根据目前国家的经济实力还不能够这么做。

(5)主要参考文献,包括国内、外的关键性研究工作都要有所显示,注意时间性,尽量近5年,不必像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列出一大堆文献,但太少了也不合适,容易让评审人误认为你了解情况不够。

总之,立项目的要明确,申请理由要充分,立项依据既不要太科普,又要把关键问题交待清楚,能引起评审人的兴趣,愿意继续读完你的申请。

能够让人不愿放弃地阅读你的申请书,那样的申请才有竞争力。

2,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这是正文的重点阐述部分,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研究目标应是解决科学问题和学术性问题

作为基金项目不是简单地去做一件具体的事,解决一个非学术性的目标,而是要研究和解决具体事件中的科学问题或学术性问题。

以材料为例,很多申请的目标只是研究一种最佳工艺或者使某种材料达到什么具体性能,这类项目属于开发性研究,没提出任何科学问题或学术性问题,不符合基础研究的要求。

另外,探索规律本应该属于基础研究,但在目前经费还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泛泛地探索什么规律,而不能很好地论证要了解某个规律的意义,那就缺乏竞争力,难以得到支持。

(2)研究内容要突出重点

目前的面上基金项目的强度不算很高,一个基金面上项目只要求解决一两个科学问题。

希望最后的研究结果要有力度,不要泛泛的,什么都做。

过去曾有评委指出,有的申请内容什么都做,好像把教科书的目录全列上了,这种申请多半出自高校老师之手。

为了把研究内容叙述得清楚些,可以在每一个研究内容下把细节描述得清楚一点,列出关键的细目。

以免因“内容过多,重点不突出”而招“枪毙”。

另外,很多申请分不清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关系,把研究方法当作研究内容,评审人会认为申请人思路不清,这样的申请项目是很不理想的。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要清楚

不少项目申请中没有填写此项,评议人就很难知道申请人是否了解项目涉及研究的难点,以至难以判断申请人完成本项目的可能性。

如果申请中难点写得不清楚或者根本不对,评议人也会认为申请人缺乏能力完成本项目。

所以,此项必须写,而且力求写得准确。

针对提出的难点,台理设计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申请项目就有较大的把握得以完成。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这部分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方面的说明。

很多申请没有把具体的研究方案及思路表达清楚。

(1)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要具体、清晰

多数申请这部分写得比较含糊,每一步研究解决什么问题表述不很清楚。

能逐项写清是非常必要的。

过去,曾有一份申请书,这部分写得相当清楚。

用什么方法,对别人的方法进行什么样的修改,并提供了同行完全可以照样操作的试验步骤。

通信评议结果是5个优,学科评审组一致赞成资助。

(3)要从学术角度提出可行性分析

很多申请在可行性分析一节上仅仅简单地介绍人力、物力情况如何,比如:

研究组有几名教授、几名副教授,有少博士,有各种先进的工作条件,单位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等。

但更应该从学术角度对研究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突出申请入学术思路方面的好想法,阐明你的设计方案、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能否实现预期的研究目标。

研究队伍、研究条件和学术思想方面的综合优势才是基金项目能否取得成果的关键,三者缺一不可。

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过去申请表的这一栏,只要求指出创新点。

其实,不可能要求每项研究工作总有创新,特别对于延续的研究项目,前一个项目已有创新了,新项目还要求创新,难度就太大了。

现在提特色与创新,相对比较客观。

一个申请项目能够有特色和新颖性就相当不错了。

撰写时,应适当关注以下问题:

(1)要提出申请人的研究特色和新颖的学术思想

这里是指申请人要开展的研究项目的特色和新颖的学术思想,而不是泛指的一个新领域的特色,新研究领域的特色可能是申请人的,也可能不是申请人的,而是学科发展固有的。

因此,申请人必须阐明自己特有的研究特色。

与可行性分析一样,研究条件的特色并不能完全表明申请人的研究特色和学术思想新颖性。

同样有了好的研究条件,有的人可以做出很漂亮的研究工作,但有的人只是把它当摆设。

学术思想的创新是很难的,目前国家财力有限,尚难创造一个完全适合于创新的环境。

另外,市场经济或大或小地冲击着基础研究,只要你的学术思想有一点新颖性,或者把其他领域的好思想借鉴到你的研究课题里,就可以增添申请项目的竞争力。

(2)不要泛泛地谈学科交叉

学科交叉是学科发展的必然,基金会鼓励学科交叉,但不等于说你的申请项目属多学科交叉就算有特色、有创新,就应该给予资助。

我们曾经讨论过学科交叉的概念,大家一致认为:

“学科交叉必须对相关学科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如果你的申请项目属于学科交叉项目,必须阐明交叉点在哪儿?

泛泛地说本项目是多学科交叉,但没有创新、特色,那也不会因此而得到评审专家的认可。

(3)填补国内外空白不是特色与创新

目前,基础研究可以有所为的,首先应该关注国民经济中急需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国内已经有一定研究基础,有可能在世界上占领一席之地的研究领域的基础研究等两个方面。

填补空白属于新闻宣传语言,立项依据一项中已经谈过填补空白不能作为申请基金项目的依据,同样,填补空白也不能算是特色与创新。

5.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年度计划中应包括拟组织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国际合作与交流等的说明。

预期研究结果的要求比过去预期成果的要求更为合理,成果是需要经过评价的。

作为一个面上项目的研究结果,往往还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同行评价或经同行专家验收,因此,在申请时应该预期一个有水平的研究结果,而不是仅仅追求研究结果的数量。

(1)研究计划要尽量具体一点

便于评审专家了解申请人安排的研究进度是否合理,尽可能详细撰写。

过去,曾有人表述年度研究计划仅仅用了3句话:

第一年继续进行文献调研,第二年实验研究,第三年总结并写出研究报告。

这不是编出来的,真有这样的事。

研究过程中不断调研都是可以理解的,但申请书已经上报,还要花一年时间专门作文献调研,难以理解,也许时间多了点,基金会不可能把项目经费的60%(第一年拨款比例)让你仅仅去作文献调研。

(2)预期进展可给出一个大致的设想

由于基础研究不同于攻关项目,研究进度是可以根据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修改的。

通常,真正能出大成果的项目,可能会不断打破原计划,表明你在研究中有新的发现。

仅仅能按原计划完成的项目,我们称之为保险项目,一般不会出大成果。

预期进展可给出一个大致的设想,也是为了便于评审专家对申请项目能更全面地进行分析。

(3)预期研究结果

面上项目总结报告中包含的成果类型有十几类,但真正能够衡量基金项目完成情况的只有几种。

理论成果可以包括学术论文、科技奖励(特别是自然科学奖)和人才培养等等。

应用成果应以经济、社会效益衡量,但由于基金投入有限,大多数属于间接成果。

我们也不会把一张白纸上写上多少经济效益,再加一个公章认为是应用成果。

撰写中应注意:

①预期研究结果要与研究目标相吻合

不少申请的预期研究结果仅两行字,比如:

完成本项研究后,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若干篇,申请专利若干项,但发表哪方面的论文,申请什么样的专利交代不够清楚,有时与研究目标的关系也不很明确。

②预期研究结果要有力度,有数量,更重质量

由于基金会成立初期宣传上的原因,常有人说科学基金几千元能出一篇论文,导致很多受资助者单纯强调论文数。

现在,逐渐强调论文水平及其影响,这样的理论成果才能真正反映科学基金支持的作用。

作一个比方,我们用积分面积表示成果大小,希望同样的积分面积下,峰值高一点,峰的宽度可以窄一点,也就是说研究结果要有力度,或者说要有深度,而不要什么都做,研究结果只是一大堆小峰,文章一大堆,但都不深入,没有一篇有分量的学术论文。

有一个专家曾自己感觉很满意地说:

“原计划完成6篇论文,现在完成12篇,翻了一番。

”我们的回答是“如果你能发表一篇高水平的论文,也承认你完成了任务。

”目前,科技界普遍追求论文数量,而忽视论文质量,在学术篇中将介绍我们对科技论文及其评价方面的一些拙见。

③正确理解专利的地位

有人问专利是不是成果?

当然,你的基础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了,申请了若干项专利,基金会还是给予承认的,但不能把专利作为基金的主要研究结果。

我们的观点,专利只是一种知识产权保护方法,难以判断基金项目的研究水平,可以作为结题时的辅助结果,申请时不必过分强调。

④拟培养的研究生

科学基金有培养人才的任务,但培养多少研究生,往往与项目负责人的研究经费多少有关,而研究生的水平是培养人才的关键。

仅仅用“拟培养研究生若干名”,似乎意义并不大。

正文第二部分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1.工作基础

工作基础指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应该是申请人及其合作者的,而不是所在的单位、研究集体或者导师的工作和成绩。

过去曾发现有些申请人把导师从事过的工作说成自己的工作;有人刚到一个新单位,就把该单位过去的工作成绩作为自己的工作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