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遗传和染色体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852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遗传和染色体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遗传和染色体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遗传和染色体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教版遗传和染色体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教版遗传和染色体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遗传和染色体单元测试.docx

《苏教版遗传和染色体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遗传和染色体单元测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遗传和染色体单元测试.docx

苏教版遗传和染色体单元测试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1·海南高考)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  )

A.1/32        B.1/16

C.1/8D.1/4

解析:

把五对等位基因杂交后代分开统计发现:

DD×dd→Dd,后代全为杂合子,因此Dd杂合,其他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比率是1×1/2×1/2×1/2×1/2=1/16。

答案:

B

2.(2010·福建高考)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理:

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B.解离:

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C.染色:

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观察:

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解析: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核;卡诺氏液能固定细胞的形态,而盐酸酒精混合液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洋葱根尖装片中的细胞大部分处于有丝分裂间期,因此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只是少数细胞。

答案:

C

3.(2010·上海高考)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和C/c,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果实重120克,AABBCC的果实重210克。

现有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AAbbcc,F1的果实重135~165克。

则乙的基因型是(  )

A.aaBBccB.AaBBcc

C.AaBbCcD.aaBbCc

解析:

题中信息表明,每含有1个显性基因,果实重量在120克的基础上增加15克。

甲产生的配子为Abc,F1的果实重135克时表示含1个显性基因,则乙产生的配子中存在不含显性基因的即abc,排除A、B项;F1的果实重165克时表示含3个显性基因,则乙产生的配子中存在最多含2个显性基因的,又排除C项。

答案:

D

4.对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女儿(非双胞胎)甲和乙的X染色体进行DNA序列的分析,假设DNA序列不发生任何变异,则结果应当是(  )

A.甲的两条彼此相同,乙的两条彼此相同的概率为1

B.甲来自母亲的一条与乙来自母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

C.甲来自父亲的一条与乙来自父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

D.甲的任何一条与乙的任何一条都不相同的概率为1

解析:

男子只有一条X染色体,而且肯定遗传给自己的女儿,女儿从父亲那里获得一条X染色体,所以两个女儿中从父亲那里得到的X染色体是相同的。

答案:

C

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直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子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C.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D.用测交方法可以鉴定显性性状个体是否为杂合子

解析:

在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有一半是纯合子,一半是杂合子。

答案:

C

6.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

纯种的高秆(DD)抗锈病(TT)×纯种的矮秆(dd)易染锈病(tt)F1雄配子幼苗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

下列有关该育种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过程

(1)是杂交

B.过程(4)可以用秋水仙素处理

C.过程(3)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D.过程

(2)为减数分裂

解析:

该育种方法为单倍体育种。

由亲本DDTT×ddtt→F1为杂交,由F1产生配子是减数分裂,再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成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染色体加倍,选育正常植株。

因此

(1)、

(2)、(3)、(4)分别为杂交、减数分裂、离体培养和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

答案:

C

7.下列有关色盲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母亲正常、父亲是色盲,儿子一定是色盲

B.父亲正常、母亲是色盲,儿子不一定是色盲

C.双亲均正常,儿子不可能是色盲

D.双亲均正常,儿子有可能是色盲

解析:

男性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若母亲为携带者,则有可能生出患色盲的儿子。

答案:

D

8.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1为纯合体

B.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4为纯合体

C.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2为杂合体

D.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3为纯合体

解析:

可用淘汰法。

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2应为纯合体,则Ⅱ1不可能为纯合体,所以A项不正确;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应为纯合体,则Ⅲ2应为患者,不可能正常,所以B项不正确;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Ⅰ1为纯合体,则Ⅱ3一定为杂合体,不可能为纯合体,所以D项不正确。

答案:

C

9.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

血友病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  )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解析:

从已知条件和所要求的问题看,除男孩患病外,其余两代六个人都是正常的。

由于不是新的突变,说明此病为伴X隐性遗传。

男孩的X染色体是从母亲传来的,所以只能在选项A、B中选择正确答案。

又由于选项A中的外祖父为正常人,所以正确答案只能为B。

答案:

B

10.[双选]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

B.父亲的基因型是杂合子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4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解析:

解这类题的一般规律是从子代基因型逆推出亲代基因型,然后再来推算其他的结论。

假设色觉正常用B表示,红绿色盲用b表示,多指用A表示,正常指用a表示,由孩子(aaXbY)可推出父母的基因型分别为:

AaXBY、aaXBXb。

从基因型可以看出,父母的基因型是杂合子,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2(XbY)×1/2(aa)=1/4。

答案:

BC

11.某人获得三株性状优异的番茄甲、乙、丙,其中甲和乙结红果,丙结黄果。

为了鉴定这三株番茄是否纯种,他从甲和乙各选择一朵花去雄后授以黄果番茄的花粉,得到两个杂交果实F甲和F乙。

取出F甲和F乙的种子进行种植,结果F甲种子种植后全结红果,F乙种子种植后有的结红果,有的结黄果。

可知这三株番茄中属于纯种的是(  )

A.甲、乙、丙B.甲、乙

C.甲、丙D.乙、丙

解析:

根据题意,甲与丙杂交,子代全结红果,说明红果为显性,黄果为隐性,甲和丙均为纯合子;乙与丙杂交(相当于测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乙是杂合子。

答案:

C

12.右图是某种植物正常的体细胞(图中所示为细胞中所有的染色体)。

试判断该植物可能的基因型及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组数(  )

A.ABCd,4B.Aaa,4

C.AaBbCcDd,8D.BBBbDddd,4

解析:

首先判断染色体组数,其方法是看该细胞中有几个完全相同的染色体,即为几个染色体组。

该植物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

在4个相同的染色体上应有4个相同的基因或等位基因,即AAAA或AAaa或aaaa或AAAa或Aaaa。

A项中ABCd是1个染色体组上的基因,C项AaBbCcDd为两个染色体组上的基因,D项为4个染色体组上的基因。

答案:

D

13.已知绵羊角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基因型

HH

Hh

hh

公羊的表现型

有角

有角

无角

母羊的表现型

有角

无角

无角

A.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

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

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

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解析:

在公羊与母羊中基因型Hh表现型不同,若双亲基因型为Hh,子代基因型为1HH∶2Hh∶1hh,其中HH为有角,hh为无角,Hh中公羊有角,母羊无角,有角与无角比例为1∶1,所以C正确。

答案:

C

14.某同学利用红色彩球(用D表示)和绿色彩球(用d表示)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

A.在代表雌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20个

B.在代表雄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30个

C.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摇匀小桶中的彩球

D.在抓取10次后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比例

解析:

两个小桶中放入彩球的数量不等并不影响实验结果,因为精子数目远大于卵细胞数目,所以代表雄配子的彩球数量要多于代表雌配子的彩球数量,同时保证每个小桶中两种彩球的比例为1∶1,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摇匀小桶中的彩球是为了提高模拟受精作用过程中不同类型配子结合的随机性;仅抓取10次就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比例,所得数据较少,不符合概率统计方法的要求。

答案:

D

15.某动物的体色有褐色的,也有白色的。

这两种体色受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Z与z、W与w控制。

只要有显性基因存在时,该动物的体色就表现为褐色。

现有一对动物繁殖多胎,后代中褐色个体与白色个体的比值为7∶1。

试从理论上分析,这对动物可能是下列哪一组合(  )

A.ZzWw×ZzWwB.ZzWw×Zzww

C.Zzww×zzWwD.zzWw×zzww

解析:

由题中信息可知,基因型Z_W_、Z_ww、zzW_的个体,其表现型均为褐色,只有基因型为zzww的个体才为白色,而且子代中白色个体占1/8,因此可以判断该杂交组合为ZzWw×Zzww或ZzWw×zzWw。

答案:

B

16.下图为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Ⅱ1不是乙病的携带者,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显性遗传

B.若Ⅱ5与另一正常人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1/2

C.乙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为隐性遗传

D.假设Ⅲ1与Ⅲ5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2,所以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间的婚配

解析:

有病生出无病的个体,所以甲病为显性遗传病,若为伴X的显性遗传病,Ⅲ3应患病,所以甲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乙病经判断可知属于伴X的隐性遗传病。

Ⅲ1和Ⅲ5号结婚所生男孩不会患甲病,而患乙病的概率为1/4。

答案:

D

17.(2011·上海高考)某同学养了一只黄底黑斑猫。

宠物医生告诉他,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XX为雌性,XY为雄性);猫的毛色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B控制黑毛性状,b控制黄毛性状,B和b同时存在时毛色表现为黄底黑斑。

若该同学选择一只黄猫与自己养的黄底墨斑猫配种,产下的小猫毛色和性别可能是(  )

A.黄底黑斑雌猫、黄色雌猫或雄猫、黑色雄猫

B.黑色雌猫、黄色雌猫或雄猫

C.黄底黑斑雌猫或雄猫、黄色雄猫

D.黄底黑斑雌猫或雄猫

解析:

因为猫为XY型性别决定方式,控制毛色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与b为共显性关系,则黄猫(XbY)与黄底黑斑猫(XBXb)交配,子代应为黄底黑斑雌猫(XBXb)∶黄色雌猫(XbXb)∶黑色雄猫(XBY)∶黄色雄猫(XbY)=1∶1∶1∶1。

答案:

A

18.对如图所示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