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民间故事5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8144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民间故事5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完整word版民间故事5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完整word版民间故事5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完整word版民间故事5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完整word版民间故事5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民间故事5则.docx

《完整word版民间故事5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民间故事5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民间故事5则.docx

完整word版民间故事5则

《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姑娘叫祝英台,她生得聪明又美丽,不但会绣花剪凤,还喜欢写字读书。

她长到十五六岁了,就一心想到外地的学馆里去读书。

    但是,那时候是不让女孩子外出读书的,怎样办呢?

英台和丫环商量出一个好主意:

假扮成男孩子的模样去求学。

于是祝英台打扮成一个公子模样,丫环打扮成书童,俩人互相看了看,还挺像的,不禁高兴地笑起来。

    祝英台的父亲正在厅堂里喝茶,忽然看见一个书童领着一位公子进来向他行礼,他慌忙起身答礼让坐,还请问公子尊姓大名。

祝英台一看连父亲也瞒过了,别提多高兴了。

她于是卸装露出真相,使父亲大为惊讶,嗔怪女儿调皮没有规矩。

祝英台趁机向父亲说了要外出求学的想法.父亲说:

自古以来哪有女子外出求学的?

即使是假扮成男的,在外生活也有许多不方便。

但是祝英台坚决要去,父亲拗但是她,只好同意了.

    祝英台假扮成男子,样貌十分英俊潇洒,丫环扮作书童挑着书箱,离开家求学去了。

她们走了一程,觉着热了,就来到路旁小亭子里休息。

这时,路上走来一个书生和一个书童,也到亭子来歇脚.他们互相问候,祝英台才明白这位书生叫梁山伯,也是到学馆求学的。

祝英台和梁山伯谈得十分投机,两人在亭子里就结拜成兄弟,梁山伯比祝英台大两岁,于是祝英台称梁山伯为兄,梁山伯称祝英台为弟,随后高高兴兴一同上路了。

    祝英台和梁山伯来到学馆,拜见了老师。

老师见到这两位聪明英俊的少年来求学,很是高兴。

    老师把他俩安排在同一张课桌上学习。

梁山伯对祝英台像对自己的亲弟弟一样,十分关心爱护。

两个人从早到晚在一齐,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祝英台和梁山伯同住一个房间,祝英台为了不让梁山伯发现她是女的,就把两个书箱隔在俩人的床位中间,书箱上还放上满满一盆水,她告诉梁山伯睡觉时要老实,要是乱滚乱动,把盆里的水弄洒了,她可要告诉老师重重地罚他.所以梁山伯总是规规矩矩,从不乱动,一向没有发现祝英台是个女孩子。

    但是祝英台女扮男装的事,早被细心的师娘看出来了.师娘把祝英台叫到跟前,说破了真相,祝英台要求师娘保守秘密,师娘答应了,并对这个聪明的女孩子更加细心关照了。

祝英台有什么难处和心事,也都来对师娘讲。

    时间一晃三年。

一天,祝英台接到家信,说她的父亲病了,要她赶紧回去。

祝英台向老师请了假,又来找师娘。

说她和梁山伯同学三年,梁山伯为人诚恳热情,学习勤奋,她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他。

她把一个玉扇坠儿交给师娘,托师娘做媒,等她走后,为她向梁山伯提亲.

    祝英台将启程回家的时候,梁山伯必须要亲自送她。

他二人一路上相依相随,总是不愿意分手.祝英台要向梁山伯表露自己的感情,又不便直说,只好打着许多比方来启发梁山伯。

    他们看到河里有一对鹅,祝英台就唱道:

前面来到一条河,

    河里游着一对鹅,

    公鹅就在前面游,

    母鹅后面叫哥哥。

    老实厚道的梁山伯没有听懂她的意思,继续往前走。

祝英台又唱了好几首比喻男女感情的歌,梁山伯还是没有明白。

祝英台开玩笑说:

你真是一只呆头鹅!

    祝英台又指着池塘里的一对鸳鸯唱道:

    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英台若是红妆女,梁兄啊,你愿不愿意配鸳鸯?

    梁山伯叹了一口气说:

可惜你不是女红妆啊!

    祝英台见梁山伯还是不明白,便说:

我家有个九妹,我和她是双胞胎,长得和我一模一样,我愿做媒,让九妹和你结为夫妻,你愿意吗?

梁山伯本来很爱祝英台的才貌,一听说九妹和她生得一模一样,就高兴地答应了。

    他们相送了十八里,来到江边,才恋恋不舍地分手了。

临别的时候,祝英台和梁山伯约定在七月七日到祝家相亲。

梁山伯远远望着江对岸祝英台的身影越来越远,渐渐地看不见了。

    祝英台回到家里,父亲的病早就好了,他让祝英台换成女孩子的装束,不让她再外出读书了。

这时恰巧有一家姓马的大财主来求亲,父亲就把祝英台许配给马家的儿子。

祝英台坚决不答应这门亲事,她对父亲说她已爱上了梁山伯,并且托了师娘做媒。

但是父亲反对说:

从来儿女的婚姻都是由父母做主的,女孩子自己在外面找男人,像什么话?

硬要祝英台嫁给马家。

    自从那天梁山伯送别祝英台后,回到学馆,他继续用心读书,竟把七月七日去祝家提亲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直到师娘拿着玉扇坠儿来,说明祝英台托她提亲的事,梁山伯才恍然大悟,明白了祝英台原先是个女的,她说的九妹就是祝英台自己啊!

梁山伯立刻向老师请了假,赶到祝家去和祝英台会面。

    梁山伯来到英台家里,看见祝英台完全恢复了女子打扮,显得更加美丽可爱。

他说出师娘为他们提亲的事,哪知祝英台一听这话就大哭起来,她说:

梁兄啊,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呀?

我父亲已经硬逼把我许配给马家了!

梁山伯一听,又是吃惊,又是难过,心都碎了.俩人就抱头痛哭起来,他们互相发誓,无论谁也不能破坏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两个人要永远在一齐。

他们的哭声被祝英台的父亲听见了,祝员外怒气冲冲地跑上楼来,把梁山伯赶出家门,将祝英台严加看管起来。

    梁山伯回到家里,悲哀极了,他想念祝英台,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就病倒了,病情越来越重,不久就死了。

临死之前,他告诉家里的人,他死后要把他埋在从祝家通往马家去的路边.    马家迎亲的日子到了,花轿抬到祝家门口,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但是祝英台却哭哭啼啼,怎样也不愿意上轿。

在她父亲的命令之下,许多人推推拉拉,硬把祝英台推进轿子抬走了.花轿抬到半路上,忽然来了一阵大风,吹得抬轿人走不动了。

这时丫环告诉祝英台,前面就是梁山伯的坟墓。

祝英台不顾别人的阻拦,走出轿来,必须要到梁山伯的墓前去祭悼。

    祝英台来到梁山伯的墓前,放声大哭,痛不欲生,全身扑到坟上。

霎时间,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坟墓忽然裂开一条大缝,祝英台喊着梁山伯的名字,一下子就跳进坟里去了。

    一会儿,雨停了,云开了,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

只见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上飞起来,绕着坟头翩翩起舞.人们都说,这对蝴蝶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变的。

至今人们还把这种黑花纹、翠绿斑点、尾翼上有两根长长飘带的大蛱蝶,叫做梁山伯祝英台呢.

《百鸟衣》

三省坡上住着一个姓张的孩子。

这孩子家贫如洗,孑身一人,天天上山打鸟,周围村寨的人管叫他做张打鸟。

张打鸟常常唱着一支悲伤的歌:

青山千座万座,我没有手板大一块,

良田千垅万垅,我没有碗口大一丘.

鸟儿哟,我不如你们自由,

鱼儿哟,我不如你们富有……

这歌声,鸟儿听了鸟儿悲,鱼儿听了鱼落泪。

张打鸟靶子很准,地上跑的,树上站的,天上飞的,无不应声倒下。

但他有条规矩,雏鸟不打,益鸟不打,歌鸟不打,只打糟踏庄稼的鸟儿,得几只,够糊口不再打。

仲夏的一天,张打鸟到清水潭边,躺在木棉花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人面鸟身的人向他飞来,说明天正午,有两只鸟在空中搏斗,要他射死黑鸟,救那黄鸟。

张打鸟醒来,觉得离奇古怪,半信半疑。

次日,张打鸟上山打鸟。

正午时分他爬上山顶,向天边望去。

一会儿,火红的太阳给团乌云遮住了,天空象口黑锅,风一动,就下起雨来,密密麻麻的雨线中,果真有两只鸟在搏斗,黑鸟挡、阻、拦、截,圈儿由大变小;黄鸟猛冲,拼杀,突不了围,慢慢退却下来。

张打鸟看到这种情景,正义犹生,勇气兀起,拉弓搭箭,“嗖”的一声正中黑鸟脑袋,脖子一歪,翅膀收缩,两爬朝上,栽进深谷去了。

风吹云散,雨过天晴。

黄鸟获胜盘旋起舞,放声啾鸣,顿时,百鸟飞来,千只万只,满天飞翔,争相歌唱。

张打鸟也不断地欢呼,蹦跳.那只黄鸟看到张打鸟姿容英俊,心地善良,孤苦零丁,便产生了同情之心,爱慕之情。

从此,它每天来到三省坡的清水潭边,站在木棉花树上娓娓歌唱:

咯,咯,咯快唧,

咯,咯,咯快唧……

近水知鱼讯,近山识鸟音.三天五天,张打鸟不觉得这鸟的叫声有什么特别,日子长了,他慢慢地听出了味儿,你听,那黄鸟不是在说:

哥,哥,我爱你,哥,哥,我爱你……

鸟学人语,人拟鸟音。

张打鸟越听越神。

越听越象.

从此,象和情人约会一样,张打鸟天天来到清水潭边留连,聆听那黄鸟的歌唱。

后来,他把黄鸟逮住,做一个精致的笼子,把它喂养起来,他总是不辞劳苦,到山里找白蚁,捉蚱蜢喂黄鸟,隆冬季节还用甜酒调鸡蛋喂黄鸟。

他爱鸟如命,一次提鸟笼上山,跌了一跤,伤了脚,右手却把鸟笼支起,毫无损伤。

又有一次,河水猛涨,他把鸟笼高高举在头上泅渡过河,头发根都打湿了,可黄鸟仍然油光闪亮.

自从喂了这个黄鸟后,就再不打鸟了。

他拿起垂钓,上清潭边钓鱼去了。

张打鸟出门后,那黄鸟就变成一位美貌的姑娘,把屋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没点灰尘,然后架机穿纱,用张打鸟积下的羽毛编织百鸟衣.

姑娘边织边唱道:

百衣鸟哟,百衣鸟,

百鸟的羽毛,百鸟的灵气,

千针万线缝起来哟,

阿哥穿上人更美……

张打鸟回来很奇怪。

莫非隔壁搜子帮忙?

莫非隔壁邻居二婶关顾-…他向嫂子道谢,嫂子满脸绯红,他向二婶赔话,二婶只是摇头。

第二天,张打鸟仍旧早早起来,带上垂钓上清水潭去了。

那黄鸟又变成一位美貌的姑娘,坐到织机上编织百鸟衣,姑娘边织边唱:

百衣鸟哟,百鸟衣,

百鸟的羽毛,百鸟的灵气,

千针万线缝起来哟,

好让阿哥展翅飞……

张打鸟回来又很奇怪.第三天,张打鸟又早早起来,带着垂钓上清水潭去了.

这天,他卖了一个关子,走到半路就踅回来了。

张打鸟往门缝一瞧,一个比木板花还美丽的姑娘又在编织那件百鸟衣:

百衣鸟哟,百鸟衣,

百鸟的羽毛,百鸟的灵气,

千针万线缝起来哟,

阿哥穿上跟我去……

“吱呀”一声,张打鸟把门打开,那姑娘变成一只黄鸟从窗户飞出去了。

张打鸟急忙撵去,撵到清水潭边,那黄鸟“扑通”一声,跳到清水潭里去了。

失去黄鸟,张打鸟闷闷不乐。

第二天一早,他就上清水潭寻找黄鸟去了。

清水潭里,波光闪闪,鱼儿嬉戏.张找鸟投饵引诱,钓了半天,没一个鱼儿来含钓,好像今天下的饵子是毒药,鱼儿都跑开了。

月亮爬上山头又掉进深潭里。

张打鸟不甘心,再放一钓,他多么想把黄鸟钓上来呀!

不一会,鱼丝上的浮标摆动起来了,沉下去了,张打鸟几多高兴,满以为钓到了黄鸟,但钓上来的是个大螺蛳。

张打鸟很不满意,把它放回潭里去了,又放一钓,钓上来的还是那个大螺蛳,他又放回潭里去了,哪知道第三钓钩起来还是那个大螺蛳,他觉得有些奇异,把螺蛳放进芭篓带回家中,养在水缸里,他索性坐在水缸边,看个究竟,坐到半夜,他睡着了,螺蛳变成一位美貌的姑娘从水缸里悄悄地走出来坐到织机上编织那件百鸟衣:

百鸟衣哟,百鸟衣,

百鸟衣的羽毛,百鸟衣的灵气;

千针万线缝起来哟,

妹要和哥比翼飞……

织呀,编呀,天快亮了,张打鸟醒来,姑娘赶快往水里跳,谁知水缸已被张打鸟盖得严严的。

姑娘逃不脱,变不了,只好实说:

“救命恩人,我就是那只黄鸟,要是不嫌鸟辈,愿与阿哥结为夫妻。

第二天,姑娘带张打鸟上三省坡去,她叫张打鸟走在前面,每一步挖一锄,姑娘跟在后面,每个凼放一片树叶。

隔天晚上,三省坡变成一片莽莽苍苍的林海,林中百花齐放,百鸟歌唱。

姑娘把百鸟衣打开要张打鸟穿上。

张打鸟穿上百鸟衣和姑娘跳起舞来,跳呀,跳呀,舞步越跳越轻,越旋越快,百鸟衣飘飘荡荡,好像一团旋动的彩云,跳呀,跳呀,张打鸟和姑娘变成了一对凤凰腾飞起来,飞到森林去了。

《望娘滩》

在蜿蜒的清河边上,有一个很奇怪的塑像,也不知这塑像立于何年何月,似乎自有天地以来就在那儿一样。

反正他是日日夜夜地守在清河边的。

那是有着一条人腿的龙,这条龙是—个孝子变的。

百善孝为先,因此,关于孝子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很久很久以前,清河边住着一个刘地主和许多户穷人。

其中有一对母子最孤苦无依。

母亲王氏因丧夫哭瞎了眼睛,儿子二娃又太小,日子过得异常艰难。

刘地主是极不愿意雇用这母子二人的,王氏多次跪地求情,刘地主才勉强雇了二娃来放牛割草。

  春夏的野草长得茂盛,割草容易,可是一到冬天,那就真的苦了二娃,到处都是枯草干土,往往是忙乎一整天,割的草依旧不够牛吃。

有一天,二娃依然出去割牛草。

由于实在太累了,就靠着一棵大树睡着了。

等到醒来,太阳已经下山了,可是草还没有割到一丁点儿。

二娃急得满头大汗,没有草,就换不到那可怜的一小把米,今天该拿什么回家给母亲做饭呢?

母亲不是要挨饿吗?

正在着急,一回头,发现树后居然有一丛草长得非常茂盛。

二娃犹如见到救命稻草似的奔过去,没挥舞几下镰刀就装满了一整背篓的草。

“这草真好!

要是每天都能让我找到这么一丛草就好了。

”二娃边走边想。

第二天,二娃放牛再次经过那棵大树,发现昨天刚割过的那丛草,居然又长得和昨天一样茂盛了。

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哪有草长得这么快的?

二娃没有多想,兴许是自己昨天睡得迷迷糊糊地记错了地方,有草就割。

不一会儿,就又割了满满的一背篓。

  

第三天,二娃多了一个心眼,看看究竟是自己眼花还是真有这样一丛神奇的野草。

是的,就是那棵树,就是那丛草。

当二娃看到昨天只剩下贴地的一点草桩子,而今天却是半人高的野草的时候,二娃彻底傻眼了。

冬天里有如此茂盛的草就已经很奇怪了,更何况这草一夜能长半人高,这草一定是仙草!

二娃心想,既然如此,我把草移植到家附近,这样可以更好地照顾瞎眼的母亲。

于是二娃先把背篓装满背回了地主家,然后再来挖草根准备移植到家里.  

当二娃将整丛草挖起来的时候,看到底下有一枚鸽子蛋大小的宝珠。

二娃断定就是这颗宝珠让这丛草能在一夜之间长半人高的。

他将宝珠拾起来,握在手里,透过手掌都能看到宝珠的光芒。

  

二娃回到家,将这几天割草和挖到宝珠的事告诉了母亲。

于是,母子俩寻思着既然这宝珠能一夜使草长得那么茂盛,如果放在米缸里的话,是不是米也能涨起来呢?

  

二娃立刻跑去揭开米缸,缸里只有几粒小碎米。

也不知宝珠是否能使这几粒碎米变成满满一缸米?

二娃把宝珠放进了米缸……  

第二天一起床,二娃就跑去看米缸,揭开盖子一看,米缸里真的装了满满一缸白花花的大米。

母子俩欢呼雀跃,这真是一颗神奇的宝珠啊,以后是再也不愁吃饭的问题了.  

宝珠放在米缸里,米缸每天都是满满的.于是,母子二人在取之不竭的缸里舀出米来周济邻居。

渐渐地,邻居知道二娃家里有了这件宝贝,就出主意说:

你们试一试把铜板和宝珠放在一起,肯定也能变出很多钱来。

二娃真的就把一个铜板和宝珠一起放在了一个盆里。

第二天早上一看,真的就有了满满的一盆铜板.  二娃富了起来,自家盖了新房,也不给地主放牛割草了。

邻居们受着母子二人的周济,感激不尽,日子和和美美地过着。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久,刘地主知道了二娃家有这样一件宝物,于是带着家丁气势汹汹地来到二娃家,想逼二娃交出宝珠,占为己有。

  

二娃见势不妙,冲进内屋将宝珠从米缸里掏出来,直接就吞进了肚子里.宝珠进了二娃的肚子,透过肚皮也能隐隐地看到宝珠闪着亮光。

刘地主想抓住二娃破肚取珠,可是二娃这时候力大无比,随手一抓一扔就把刘地主和家丁们扔出了门外。

  

二娃眼睛都红了,好像受着极大的痛苦一样,跑到王氏面前说:

“妈,我口渴,我要喝水。

”王氏摸着二娃的手,像发高烧一样烫,马上给二娃舀了一碗水,二娃一口就喝了下去,接着便是第二碗,第三碗……  

王氏见二娃渴成这样,就说:

“二娃,你要不就趴在水缸里喝吧!

"二娃听母亲这么说,真的就趴到水缸上,直接把头埋在水缸里喝起水来。

一缸水片刻间就被二娃喝得干干净净。

  王氏摸着二娃的手,还是那么烫,又说:

“二娃,还渴吗?

到河边去喝水吧,我抓住你腿,你趴在河岸上喝。

”  

母子俩来到河边,二娃更觉得渴了。

二娃催促着王氏:

“妈,你快点抓住我的腿,我渴!

"  

王氏摸索着使劲抓住二娃的左腿,二娃的大半个身子就趴下河了。

  

突然间,电闪雷鸣,狂风大作,瞬间倾盆大雨就下来了。

二娃还是趴在河里喝着水,只见那河水水位一直往下降.  

王氏感觉到了异常,叫着:

“二娃,你还没喝够啊?

”  

二娃只顾喝水,根本不理会母亲。

这时候又一道闪电下来,二娃一抬头,发现除了母亲抓住的那一条腿还是人腿外,自己整个身子就变成了一条龙。

这时候,龙尾轻轻一摆,二娃就到了河里.王氏哭叫着:

“二娃,死二娃,你不会变成了孽龙,不要我这个瞎眼的妈了吧?

”  

那条龙本来已随着河水游走,听到母亲的叫喊,频频地回过头来看母亲,可是河水汹涌,离母亲越来越远。

龙走了.他一共回头了二十四次,每一次回头,河底就形成了一个河滩,河滩的样子就像回头的遥望姿势。

  

二娃是舍不得母亲的。

于是他留下了二十四个河滩。

后来,人们就称这河滩叫“望娘滩”了。

  

自从二娃变成龙随河水消失之后,清河边上的百姓就再也没有受过旱涝灾害了。

大家都说这是二娃变的那条龙在暗中保佑住在清河边上的母亲。

  

后来,为了纪念二娃这个孝子,乡亲们就在河边塑了像。

  

至今,那塑像还立在清河边,那二十四个望娘滩还清晰可数。

《阿里与白鸽》

在黄河上游的偏僻山沟里,回族住的地主叫庄,撒拉族住的地方叫工,藏族住的地主叫德哇。

这儿的藏民闲了唱“拉夜”,撒拉闲了唱“伊日",回回闲了唱“少年”。

有一支“少年”这样唱道:

孟姜女哭倒九堵墙,城墙里哭出个范郎;没吃没穿不愁肠,有你时有我的盼望.

这“少年”唱的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很早以前,在一个摔死雀儿滚死蛇的山崖上,住着一户姓杨的人家。

老两口生了三个儿子,可恶的天花夺去了老大和老二的生命,只剩下小儿子阿里一个,他自然成了父母的命系系,心头肉。

老两口早晚操劳、省吃俭用,积存了一点银子,送阿里到离家十里外的川里上私塾。

穷人的娃娃肯用功,这阿里读书日夜下苦,学业天天长进,对先生、父母又十分孝敬,四乡回汉无不夸奖他。

光阴过的真快,转眼间,阿里长成了一个眉目清秀,聪明可爱的青年,老两口越看越喜欢。

“老头子,阿里眼看长成人了,该给他说门亲事了,卸掉你我的担子啦!

”有一天阿里他妈忽然提出了孩子的婚姻大事。

老头子当然同意。

可这阿里生性古怪,提到东庄的阿伊舍,他不要;说到西庄的麦尔燕他不肯,南庄的。

.。

.。

他干脆听都不听,走了,弄得父母一点办法也没有。

一天,大门上来了个要饭的白发老阿奶,她像唱歌一样地吟道:

安拉真伟大,主人真大方,散个主麻乜帖,好行有好偿!

这老两口平时最同情这些孤苦伶仃的讨饭人,今天见到这个老阿奶,照例拿了一个大锅盔给了她。

讨饭的老阿奶接过锅盔,见二位老人闷闷不乐的样子,便向前问道:

“二位老人家面有难色,不知是伊布利斯迷住了心,还是得了什么难治的病?

"老两口引老阿奶到屋里面坐下,把为儿子娶媳妇的难肠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那老阿奶听了,从袖简里取出一只活蹦乱跳的白鸽子,不慌不忙地说:

一对儿骡子一对儿马,黄河的河沿上站下;白鸽子俊得像白纸上的画,阿里的房子里挂下.

老两口接过鸽子细看,真是:

一身的白毛光耀人哩,一对儿大眼睛笑哩。

回头再看那老阿奶时,早已经不见了。

阿里在自家的房檐下做了一个窝,叫鸽子住.闲了就喂鸽子、玩鸽子,天天如此,月月如此。

第二年,这一带大旱,全庄子的男女老少死的死,逃的逃,阿里的父母也先后饿死了,只丢下阿里一个人,过着贫苦的日子。

一天,阿里下地回来,进门一看,炕桌上已经摆好了手抓羊肉大米饭。

阿里惊呆了,因为肚子正饿,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吃了个一干二净。

第二天,又是这样;第三天,还是这样.

“是谁给我做的饭呢?

阿里既感激,又纳闷,下决心要弄个水落石出。

这天,阿里提前回到家,未进门先往屋里探看,只见有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一会儿操刀,一会儿擀面,三刀二勺,一桌热腾腾的饭菜做成了。

姑娘操持停当,刚想走,阿里抢先进去挡住了道。

姑娘一惊,轻声说道:

"阿哥..。

.。

阿里听见姑娘开口说话,更加喜上心来,不由得唱起了他最拿手的“少年”:

穿子莲打上的骨朵儿,你看好圆吗不圆?

阿哥没有个媳妇儿,你看好难吗不难?

姑娘也笑吟吟地唱道:

右肩头担水左肩头换,清水浇园哩;妹妹是牡丹你手心里转,啥时候成婚姻哩?

唱完,她又说道:

“阿哥,实话说了吧。

我名叫阿西娅,是个白鸽仙女,家住太子山上莲花村。

因为太子老母见你为你忠厚,又有学问,叫我来相伴终身。

”世上哪有这样美的姻缘?

当晚二人就在茅屋相互拜过,又向双亲麦扎所在西方拜了三拜,成了尼卡哈。

黄河两岸绿了又黄。

不觉已经一年。

阿里夫妻男耕女织,恩爱无比,一个火焰焰的家眼看又好起来了。

这一天,阿里正在地里干活,总觉得心慌意乱,手脚不听使唤,好像要出什么大事似的。

他急忙跑回家去,门上无人迎,屋里静悄悄,只见几片白鸽子的羽毛胡乱地散在院子里,随风滚动。

阿里心急如火,左寻右找,墙上写着几名话:

白鸽今日遇老鹰,是死是活尚难定;有情找上鹰鹫峰,无义莫出自家门。

阿里一看,立刻天旋地转,失声痛哭道:

剪下的羊毛捻成线,一条一条地断了;维下个尕妹才一年,指甲连肉地散了.

哭呀哭呀,直哭得天昏地暗,石头流泪.第二天,阿里背上干粮锁上门就直奔鹰鹫峰。

也不知走了多少路,他来到一座山丘前,看见一个老阿爷在山顶上挖了个锅台,安了一口盛满水的大锅,山底下开了个灶火门,正在点火烧水.阿里见了暗想:

这老人真傻,火焰离锅十几丈,能烧开吗?

一边想,一边上前问老汉:

“请问阿爷,你的水哪月哪年才能烧开啊?

”老人耐心地解释说: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嘛.”阿里听了心里一动。

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阿里和老人抱头趴了一会儿,天才慢慢地睛朗起来。

阿里问老汉:

“阿爷,夏天为啥刮怪风?

”老汉指着远处的鹰鹫峰说:

“你不知道,这鹰鹫峰上的老鹰近日抓来一个白鸽仙女,制伏不了她,正在使性子,每天一次。

阿里听完,大吼一声,飞一样地向鹰鹫峰跑去。

只听见老人在后面叫喊:

“你莫乱闯,一步一步开出一条道上去。

"阿里朝前一看,果真漫山是黑刺林,挡住了他的去路。

他便照着烧水老汉的话,劈一根,走一步,开出了一条路。

阿里这样不知走了多少天.有一天,正走着,前面传来了叮叮当当的声音。

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个老阿奶拿一根钢梁在一块牛大的青石头上磨着。

阿里见了诧异,上前道了个色俩目,问道:

”阿奶,你在磨啥?

“老阿奶答:

“我家姑娘缺一根绣花针,我正替她磨一根呢!

”阿里听了笑道:

“阿奶,这么粗的东西,几年能磨出个绣花针?

”老阿奶用教训人的口气说:

“娃娃,钢梁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你从家乡到这儿,不也是下了大功夫吗?

”阿里听了赞叹不已。

又听老阿奶说:

“你已经走了三百三十三天,到鹰鹫峰还得走三千三百三十三天,你能走到吗?

”阿里生气地说:

“你的钢梁能磨成针,我难道不能走到鹰鹫峰?

”说完就走了。

不知翻过了多少座山,趟过了多少条河,阿里终天来到了鹰鹫峰前,抬头一看,只见:

鹰鹫峰高了者实高了,半山腰,五色的云彩(哈)绕了;万丈的石山没路了,远处看,青石崖就像个刀刀。

阿里看着,伤心地哭了起来,一边唱道:

阴山的牡丹雪压了,灵芝草搭不上架了,不明不白地离开了,啥原因我俩人罢了?

这时,从山峰上也传来了歌声:

青枝绿叶山丹花,石山的崖畔上长啥;今日想起了从前的话,清眼泪不由得淌下.

阿里听得真切,这明明是阿西娅的声音。

但只听见声音不见人啊!

他想去借磨针阿奶的钢梁,在石崖上开一条石梯子爬上去,正要回去,一转身,看见后面放着一根像那钢梁一样长、一样粗的钢钎。

阿里高兴坏了,拿了钢钎就干起来。

他干了三个冬天,三个夏天,换了三十根钢钎三十个把。

整整齐齐的石阶梯终于通到了峰顶。

阿里打完最后一线阶梯,拄着钢钎刚要爬上去忽然随着一阵狂风,大鹰直向阿里扑来。

阿里不慌不忙,将钢钎向大鹰刺去,忽然从钢钎尖上喷出一股烈火,把大鹰烧成了灰。

阿里也昏昏沉沉.等他稍一清醒,就听见了白鸽仙女的声音:

黄河干了海干了,海里的鱼娃儿见了;心上的人儿来了,心里的疙瘩儿散了。

阿里抬头望去,只见那磨针的阿奶和阿西娅,正向阿里走来。

大家见了面,原来阿奶就是太子老母,她又领着他们踏着彩云,回到阿里的家。

从此夫妻俩男耕女织,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一对儿鸳鸯游河湾,风吹浪打者不散;美满的姻缘一千年,钢刀砍来也不断。

《长发妹》

从前,有一座山,叫陡高山。

陡高山非常陡峭,附近又缺水,这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