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山西省榆社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8134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山西省榆社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山西省榆社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山西省榆社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山西省榆社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山西省榆社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山西省榆社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山西省榆社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山西省榆社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山西省榆社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山西省榆社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榆社中学2018~2019年高一年级第1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Ⅰ卷(共70分)

-、现代文阅读(2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对于南方居民而言,竹子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以竹子为主要原料的工厂、作坊星罗棋布。

有的地方以竹林、竹楼和系列竹产品开展旅游业,游客云集。

其实,在远离竹林的北方,也是须臾离不开竹子的。

吃饭的竹筷,铺的竹席,织衣、烤肉串的竹针,剔牙的牙签,居室的竹帘,真是俯拾皆是。

至于工程用的脚手架、跳板,打鱼用的桅杆、网竿、撑竿,竹篙,萄萄、豆角、黄瓜、西红柿等作物用的架竿,大多是竹子。

就连我国最北部边境的黑龙江里,也有上下漂流的竹排。

所以,从竹子的使用范围之广来说,把竹子叫作“中华竹”是再恰当不过的。

把竹子称为“中华竹”,还因为竹子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载体,包括礼、乐、书、数、兵等。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第一场《灿烂文明》中最精彩的一段当属竹简操了。

演员们手持竹简表演,精彩绝伦。

这竹简便是用竹片穿成的书一一中国最早的书。

“韦编三绝”里的“编”,就是孔子读的《周易》,是用牛皮绳把竹简编在一起的。

后来的“四书”、“五经”,都是竹简书。

再说乐,古代的音乐被称为“丝竹”或“管弦”,这里的“竹”和“管”指的正是竹乐器,包括笙、管、笛、箫等。

书法更离不开竹,用竹管插上兽毫就是笔,“用笔”又叫“握管”,字当然要写在竹子上,成语“罄竹难书”由此而来。

算术用的筹是竹子做的,由“筹”发展到“筹划”,再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足见“筹”的重要。

兵指的战争,战争的主要武器——“箭”,就是竹子做的,字义从竹而来。

最早的盾、云梯、陷阱都高不开竹,现代的竞技体育有好多项目未自竹,如跳高、撑杆跳、射箭、漂流、竹竿操等。

在古代建筑中,把竹跟石灰、砂浆混合使用,创造了比钢筋混凝土还坚固耐久的建筑奇迹,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便是最好的例证。

在成语词典里,带“竹”字的词非常多,诸如“胸有成竹”、“竹报平安”、“势如破竹”、“竹节松贞”、“有梅竹马”等。

文人墨客的诗文书画,好多以竹为题材。

刘禹锡的“竹含天籁清商乐,水绕庭台碧王环”,白居易的“露荷散清香,风竹含疏韵”都是咏竹的佳句。

郑板桥则终其一生以画竹为乐趣,他的《竹石图》中“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到生时是熟时”的诗和画堪称”双绝”。

如今,以竹为題材、背景的文学作品、绘画、工艺品、编织品、装饰物比比皆是。

带“竹”、“筠”、“汉卿(汗青)”等字眼的人名更是无法统计,关汉卿用戏剧为民请命而千古流芳,张汉卿以兵谏救国而青史留名。

陶渊明笔下的“良田美池桑竹”,是世外桃源的自然特征。

“竹林七贤”竹林中饮酒赋诗吹管潇酒一生。

儒、释、道的布经传道场所大多选址于竹林,他们都以竹的精神品格而自省、自悟、自喻。

难怪观世音菩萨的对联也用了“碧莲台上主,紫竹林中仙”。

(选自郑德优《中华竹》)

1.下列关于“中华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远离竹林的北方,竹子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吃饭的竹筷,铺的竹席,织衣、烤肉串的竹针,剔牙的牙签,居室的竹帘,真是俯拾皆是。

B.竹子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载体,包括文学、音乐、书法、建筑等各个方面在古代,甚至战争都离不开竹子

C.竹在古代建筑中也有应用。

赵州桥就是古人把竹跟石灰、砂浆混合使用,创造了比钢筋混凝土还坚耐久的建筑,赵州桥并由此而举世闻名。

D.带“竹”字的成语非常多,现代社会,以竹为题材、背景的文学作品、绘画、工艺品、编织品、装饰物也比比皆是。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其实,在远离竹林的北方,也是一会儿都离不开竹子的。

就连我国最北部边境的黑龙江里,也有上下漂流的竹排,可见,竹子的使用地域很广

B.古代的诗书、音乐、书法、算数、战争都和竹子有关。

在现代,竹子也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

C.古代战争用到的的盾、云梯、陷阱都离不开竹。

现代的竞技体育有好多项目来自竹,如跳高、撑杆跳、射箭、漂流、竹竿操等

D.儒、释、道的布经传道场所部选址于竹林,他们都以竹自省、自悟、自喻,而且这些场所有时也通过对联来表达对竹子的推崇,可见竹子在文人心中的地位之高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竹子在南方居民的生产、生活中很重要。

竹子被利用于工厂建设,竹林、竹楼和竹产品被加以利用开旅游业。

B.中国最早的书,便是用竹片穿成的竹简。

后来的“四书”、“五经”都是用牛皮绳等物把竹简编在一起的竹简书。

C.文人墨客以竹为题材的诗文书画有很多,郑板桥终其一生以画竹为乐趣,他的《竹石图》堪称诗画“双绝”。

D.用竹管插上兽毫就是笔,“用笔”又叫“握管”,字当然要写在竹子上,所以说,古代的书法更离不开竹。

【答案】1.C2.D3.A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

C项,“赵州桥并由此而举世闻名”不合文意,根据第2段“在古代建筑中,把竹跟石灰、砂浆混合使用,创造了比钢筋混凝土还坚固耐久的建筑奇迹,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便是最好的例证”可知,指出赵州桥是为了举例说明“竹在古代建筑中也有应用”。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题详解】

试题分析:

D项,根据文末提到的“儒、释、道的布经传道场所大多选址于竹林,他们都以竹的精神品格而自省、自悟、自喻”可知,该项的“都选址于竹林”说法绝对,原始“大多选址于竹林”;“都以竹自省、自悟、自喻”说法不准确,原文是“都以竹的精神品格而自省、自悟、自喻”。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题详解】

试题分析:

A项,文本开头说“以竹子为主要原料的工厂、作坊星罗棋布”,可知该项的“竹子被利用于工厂建设”说法有误。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一年中,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率增长显著。

其中,在数字化阅读方面,手机阅读增速最快,己经连续8年增长,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74.4分钟,同比増长19.6%。

不过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目前手机阅读质量还不高。

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观察:

从阅读的供给来说,很多手机文章的质量还不高。

以微信文章为例,读者的微信阅读时间占去了三成半,但不少微信文章存在拼凑、虚假等问题,不仅浪费读者的时间,也是在误导读者。

不久前,《新京报》调查披露,自媒体平台上的一些文章通过抄袭、拼凑事实、巧立标题甚至夸大造谣以获取高阅读量,比如一篇正文不足300字、配有5张网络图片的文章获得了近6000条网友评论。

这样的低质文章虽然提高了阅读率,但是实际阅读质量却不能恭维。

从阅读的需求侧来看,虽然读者花在手机阅读上的时间似乎不少,不过多数是“忙里偷闲式

读”“走马观花式读”“碎片化阅读”,这种“浅阅读”比不阅读显然要好,但是阅读质量却不容乐观。

(摘编自中国江苏网2017-04-24《手机阅读需要重视“阅读质量”》作者:

冯海宁)

材料二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读调查结果,2016年图书阅读率为58.8%。

我国成年人均每天读书时间最长,为20.20分钟,比2015年的19.69分钟増加了0.51分钟;年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其中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21本,比2015年的7.84本増加了0.02本

综合我国国民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半数以上的成年人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而9.8%的国民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33.8%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有3.8%的人倾向于“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1%的国民“习惯从网上下载并打印下来阅读”。

2016年,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5%,较2015年提升了3.9个百分点,未成年人的年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34本,较2015年増加了1.15本。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徐升国说:

“很显然,相对碎片化、随时随地的手机阅读而言,图书阅读更深入、更系统、更结构化,对某个问题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对问题有深入认知系统。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材料三:

经典读的意义,本不是一个需要反复论证的问题。

但是现在成人读盗墓、穿越,孩子读图文、漫画却越来越多,加以资讯的泛滥和网络的挤占,遂使其重要性不再像早先那样为人认知。

尤其近几年,以图代书,做在线阅读,甚或以上脸谱(Facebook)、刷微博代替阅读的不在少数。

这种“浅阅读”风气的存在,凸显了整个社会浮躁肤浅的荒败景观。

经典阅读,能使人在人书互动中形成紧张的思维对待,助成理性对感知的超越,人性对历史的体贴。

至于网络,因常提供即刻性与碎片化的资讯,在读网络上时尚化的“轻读”特性同时,也会程度不同地损害阅读的品质,造成人智力的降级与思想的衰退。

对此,前年出版的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Carr)的《浅薄:

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指出,因网络对人“神经线路”与“记忆程序”的重新编布,使人的阅读常流于字表滑行,而无法做深入的思考,由此,他会觉得《战争与和平》太长,《追忆似水年华》又太晦涩,并将爱读经典视为前人缺少环境刺激、无处可去养成的老嗜好,而将其毫无顾惜地抛弃。

却在一味的读图和读网的便捷中容忍偷懒。

在这种偷懒中,那种对深邃思想的卓越追索,对人类整体性精神出路的关切渐渐消退和淡忘,甚至被笑和放逐。

而这些,恰恰经典里最多,甚至就是经典最显著的徽标。

4.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6年,我国成人数字化阅读率增长显著,手机阅读增速最快,我国人均纸质书的阅读量并没有受到影响。

B.2016年,我国成人更多采用数字化阅读,微信阅读占了不少时间,但我国人均电子书的阅读量并没有增加

C.经典阅读的重要性不再像早先那样为人所知,作者认为,再一次论述经典阅读的意义,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D.对深邃思想的卓越追求,对人类整体性精神出路的关切,这些是经典里最多的,却是电子书里所没有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材料一从手机阅读的供给側和需求側两个角度,着重分析了当前中国人手机阅读方式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B.材料三论述了当前在以图代书、在线浏览、上脸谱、刷微博等“浅阅读”风气存在背景下,经典阅读的重要意义。

C.由于手机阅读多数是“忙里偷闲式阅读”“走马观花式阅读”“碎片化阅读”作者认为手机阅读并不值得提倡。

D.在一味读图和读网的便捷中容忍偷懒,一些人抛弃了篇幅很长的《战争与和平》和晦涩的《追忆似水年华》的阅读。

E.放弃对经典的阅读,常进行“轻阅读”“浅阅读”,会不同程度地损害阅读的品质,造成人智力的降级与思想的衰退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当前中国人阅读的特点。

7.请你对提高我国国民阅读质量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结合材料简要阐述。

【答案】4.D5.BE

6.

(1)手机阅读增长很快,手机阅读质量不高。

(2)人均阅读量不断增长,但增长比较缓慢。

(3)经典阅读重视不够,浅阅读大量存在。

7.

(1)提升国民综合文化素质,进一步养成和深化国民的阅读习惯。

(2)加强网络监管,提升网络文章素质。

(3)制定《阅读法》,从立法角度保障国民阅读经典的时间和权利。

【解析】

【4题详解】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D项,“这些是经典里最多的,却是电子书里所没有的”错误,根据材料二可知,纸质阅读和电子书阅读只是阅读方式的不同,阅读电子书也可能是阅读经典,故选D。

【5题详解】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A项,“着重分析了当前中国人手机阅读方式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错误,没有着重分析“中国人手机阅读这一方式具有的优势”;C项,“手机阅读并不值得提倡”错误,作者认为手机阅读比不阅读好;D项,“篇幅很长的《战争与和平》和晦涩的《追忆似水年华》”错误,“他会觉得《战争与和平》太长”不等于“篇幅很长”“他觉得晦涩”不等于“晦涩”。

故选BE。

【6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当前中国人阅读的特点,主语注意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手机阅读增速最快”“不过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目前手机阅读质量还不高”“2016年图书阅读率为58.8%……比2015年的7.84本増加了0.02本”“经典读的意义……这种‘浅阅读’风气的存在”概括答题要点。

【7题详解】

此题考核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答题时要结合文中的内容概括要点,然后整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重点注意专家、学者的观点。

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至于网络,因常提供即刻性与碎片化的资讯,在读网络上时尚化的‘轻读’特性同时,也会程度不同地损害阅读的品质,造成人智力的降级与思想的衰退”“这种‘浅阅读’风气的存在,凸显了整个社会浮躁肤浅的荒败景观”“从阅读的供给来说,很多手机文章的质量还不高。

以微信文章为例,读者的微信阅读时间占去了三成半,但不少微信文章存在拼凑、虚假等问题,不仅浪费读者的时间,也是在误导读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即可。

【点睛】新闻调查提建议、谈看法的题目一般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不是针对此现象信马由缰,海阔天空,甚至提出和文章内容不相关或相悖的观点,而是对文中相关的专家的观点的概括和总结。

同时注意介绍的一些成功的案例会存在的问题,成功的地方坚持,存在的问题要避免。

二、古诗文阅读(43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4分)

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完成各题。

(一)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含,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二)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8.解释下列加粗加点的字词有误的一项是:

()

A.无爪牙之利(助词,的)

B.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C.其闻道也亦固先乎吾(本来)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句末语气词)

9.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⑤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⑥蚓无爪牙之利

A.全不相同

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

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10.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

11.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答案】8.D9.A10.A

11.

(1)螃蟹有六条腿和两个大钳子,没有蛇和黄鳝的洞穴就没办法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2)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3)不明白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跟从老师学习,有的不跟老师学习。

【解析】

【8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题中D项,焉:

兼词,于此。

【9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考核的重点是双音节古今异义,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大致有几种情况,一般的是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组,而古汉语的一个词语就对应一个现代汉语的词组,还有词义的转移词义范围的变化等。

学者:

今义,有学问的人;古义,求学的人。

所以:

今义,表结果;古义,表方式、工具等。

众人:

今义,很多人;古义,普通人。

小学:

今义,学校教育的一个阶段;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不必:

今义,不必要;古义,不一定。

爪牙:

今义,帮凶;古义,爪子和牙齿。

所有的词语古今用法都不同,故选A。

【10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例句和选项A为判断句,B项为宾语前置句,C项为被动句,D项无特殊句式。

故选A。

【11题详解】

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

此题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

(1)跪:

腿;寄托:

藏身;用:

因为;心:

用心;判断句;

(2)道:

道理;受:

授:

惑:

疑难问题;判断句;(3)或:

有的人;师:

跟从老师学习;宾语前置句。

【点睛】古汉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

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

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以”引导。

【参考译文】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到达,)它的成绩来源于走个不停。

(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

(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

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

(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

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

(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

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

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題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3.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答案】12.BE13.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是对诗歌鉴赏的综合考查,主要考查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

D项,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

“下笔春蚕食叶声”,先点出其修辞手法,比喻:

把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再表述其作用、效果:

描写了考场上考生们紧张严肃答题的场景,也显示出来考生的才华横溢,答题速度快。

点睛:

答此类题型的方法如下:

①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

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

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衬托),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

②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③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

④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

(三)名句名篇獣写(本题共1题,8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观点与《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相似。

(2)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以“木受绳则直,金就则利”为例,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强调了学习并自省的重要性。

【答案】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2).师不必贤于弟子(3).是故无贵无贱(4).无长无少(5).道之所存(6).师之所存也(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8).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