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7903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创造性的心理结构?

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包括认知因素、动机因素和人格因素等方面

一、认知因素(知识、思维)

1知识

创造需要知识,并非知识积累越多,创造性就越大。

知识如果不能灵活运用,将会损害人的创造性。

2思维

创造性是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有机结合

创造性也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有机结合

创造性还是形象思维和理论思维的有机结合

二、动机因素

动机有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之分。

持有内在动机,创造性将得到加强,反之,则受到消弱

三、人格因素(智力、好奇、冒险、自信)

1智力

一般来说,创造性和智力之间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2好奇

好奇是创造的萌芽,在创造活动中有触发催化的作用

3冒险

冒险和创新是孪生兄弟

4自信

自信是创造的保证

大学生创造性培养的途径?

一、强化创造意识

1勤于思考

2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

3培养良好的否定意识

二、巧用酝酿效应

即当遇到难题虽苦思冥想仍无法解决时,且将问题暂时搁置,改做其他活动,随后再来解决它,常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

三、延缓评论

四、广开思路

1纯化目的

2鼓励发散思维

3展开讨论,集思广益

4变名词为动词

5自我暗示

五、掌握创造技法

挫折后的心理行为反应?

一、积极的自我防卫方式

1升华作用

2加倍努力

3改变策略

4补偿作用

二、消极的自我防卫方式

1攻击

2倒退

3固执

4厌世

三、妥协的自我防卫方式

1合理化效应

2自我整饰

3转嫁

挫折感的心理调适?

1积极认识挫折

要认识到挫折的不可避免性

要认识到挫折的积极意义:

挫折可以提高认识水平;可以增强个体情绪反应的力量,激发斗志;还可以增强个体的挫折承受力

2理智分析挫折

调整不现实的目标是理智分析挫折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目标合理但又不能实现,就要分析策略是否恰当

如果目标合理,策略也恰当但仍然失败,就要考虑是否足够努力,要激励自己加倍努力以达到目标

3主动调节挫折

宣泄、放松、转移注意力等方法

什么是自尊?

自尊是指个体通过社会比较所获得的对自我价值的积极情感体验,即一个人对自己持肯定、接受和尊重的态度

健康自尊的表现?

1关注自我形象,喜欢并爱护自己

自尊的人会注意自己容貌的修饰、举止的文雅及行为的后果,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完善愿望,并能通过积极活动去争取实现自己的愿望

2要求获得他人的尊重和重视

作为对自我价值的积极肯定,受到称赞或奖励会使自尊者的满足感增强,引发更加积极向上的行为表现;而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则会导致消极情绪体验,行动积极性降低或行为亢奋情绪易激惹

3知耻

知耻是明善恶、知是非、辨美丑的一种内在标准及其情感体验

虚假的自尊?

1过度自尊与自我心理防御

2虚荣

人应保持适度的自尊

人际交往的原则?

1交互原则

人际交往交互性表现在一方发出的态度与行为会对对方的回应态度和行为产生交互影响的效果。

交互原则要求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正确理解和选择双方的交往态度和行为的交互回应方式

2功利原则

功利原则是指我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实施“增值交换”和“对等交换”,避免进行“减值交换”。

长久的增值交换和对等交换更容易出现在重视情谊和精神交流的人之间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双方都会自发地保护自己的自我价值,也应该自觉的维护和尊重对方的自我价值

4情境控制原则

情境控制原则要求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致力于让双方都能够平等地拥有一定的决策自由、控制双方关系的自由和选择交往方式等的权利与自由。

自由交往和平等交往是实现情境控制原则的两个基本要求

人际沟通的策略?

1真诚对待

真诚对待要求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既不能欺瞒哄骗对方,也不能自我欺骗

2积极回应

积极回应要求我们至少要及时的回应对方

积极回应也要求我们使用积极的方式促进双方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向着积极互动的方向发展

积极回应也有分寸的把握和方式上的适宜性问题

3准确表达

准确表达要求我们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用最贴切的词语、最得体的非语言工具对信息进行正确而且充分的表达,这是沟通最基本的要求

4举止得体

举止得体要求我们注意正确使用各种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沟通

5兼顾情境

6避免争吵

争吵是一种带有极端消极情绪的紧张性沟通

心理固着指个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为某种想法困扰,不知如何处理,又无法排解的心理现象

双避冲突是指当个体面临两种选择,每种选择都会为个体带来不利的后果,但又必须接受其中之一的时候所体验到的内心矛盾状态

场依存性是指个体较多的依赖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考,以环境的刺激定义知识、信息

印象整饰又称印象管理,是指被认知者通过主动调整自己的外部行为表达,操纵和控制认知者对其形成印象的过程,使对方对自己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的印象目标的行为

生理自我(物质我)是个体对自身生理方面特征的意识,包括性别、外貌、健康状况等。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的最原始形态,在个体自我意识发展中出现最早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顺利完成活动必要的心理条件

心理素质教育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心理学方法,设计并实施各种方案,以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教育

理智感是指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这是一种关于客观事物的真与假的情操

焦虑一定是不好的?

答:

焦虑是预期到某种可怕的、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威胁的事物或情境即将来临,而又感到无法预防和制止时,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等情绪体验。

适当的焦虑是必要的,但过度的焦虑会导致很多问题

我们应发展适度焦虑?

关键是知己知彼

1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建立符合自己实际水平的抱负水平。

如果抱负水平太高...如果抱负水平太低...

2正确对待考试。

我们要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

外向性格就比内向的好?

答:

两种性格有各自的优缺点,并没有对错、优劣之分

外向型的人将心理活动投注于外部,喜欢交际,开朗热情,健谈,易怒同时易于平息,容易冲动,乐于参加集体活动而非独处

内向型的人与之相反,将心理活动投注于内部,谨慎小心,敏感,不善交际,性情孤僻,生活规律性强,遵守秩序,对人经常保持一定距离,常持悲观态度

心理异常无法治疗?

我们要远离?

答:

对心理异常应有科学的态度

1心理异常并不是什么奇异的怪病,它是一种自然的、常见的现象

2心理异常并非是可耻的病症

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最大的危害并非来源于精神病本身,而是来源于社会和家庭的无知和偏见

3心理异常是可以治疗的

心理的康复是一个对心理品质在塑造的过程,在我们不幸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时候,不仅要勇于面对它,还要有耐心去改变它

4全社会都要关爱精神病人

社会对心理异常者不应歧视、厌恶,而应理解、关心、帮助,为他们提供康复的环境

5心理异常是可以预防的

要从儿童时期开始培养健全人格与态度,增强人的适应能力,减少自身的心理冲突,改善与人的关系,从而减少异常行为的发生

人际交往的后期,靠的是外表还是个性?

答:

美丽外表带来的人际吸引力一方面来自外貌产生的“晕轮效应”,另一方面来自“美丽的辐射效应”,但是漂亮外表的影响力也不是无限的。

在交往后期,外表导致的吸引力会下降。

我们要正确看待漂亮的外表带来的人际魅力,不能将其当作人际关系中可以无限利用的资本

与漂亮外表带来的人际魅力随熟识时间的延长而递减不同,具有良好个性品质的人能够持久的保持较高的人际魅力。

良好的个人品质保证了交往的安全性,也保证了人际关系的真诚互惠,对人际关系和人际吸引的影响力是深远而稳定的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对最开始和最后学习的材料回忆效果较好,对中间学习的材料回忆效果较差。

因为处于中间部分既有前摄抑制,又有后摄抑制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有哪些

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创立,代表人物罗杰斯

哪些是是投射效应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推己及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巴甫洛夫提出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抑制型

他认为大脑皮质的神经过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

想象的类型

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内容

生活心理教育、学习心理教育、职业心理教育

成败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从因素来源、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

内部

外部

稳定

不稳定

稳定

不稳定

可控性

持久努力

一时努力

他人偏见

他人帮助

不可控性

能力

心境

任务难度

运气

只要一直努力一定能成功

这是非理性信念,它有三个特征:

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

人格的基本特征

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和社会性

人际交往的原则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爱人者,人恒爱---交互原则

来而不往非礼也---功利原则

聪明倒是很聪明,就是不用功、我才不去凑热闹呢---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注意的种类

1不随意注意---没有明确目的,维持不需要意志努力

2随意注意---有目的,需要意志努力

3随意后注意---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随意后注意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并在随意注意之后产生的,它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注意形态,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

情绪调整的策略之一

自我放松法:

深呼吸放松法、想象放松法、肌肉放松法

人际沟通的工具

语言符号系统对信息表达的准确性比非语言符号系统要高,非语言符号其表达感受的真实性要高于语言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系统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空间距离、辅助语言(语调、语速等)和类语言(哭泣、呻吟等)属于非语言符号系统

美国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个阶段

0-1岁

信任对不信任

1-3岁

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

3-6岁

主动性对退缩愧疚

6-12岁

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

青年期(人生最重要阶段)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淆

成年期

亲密感对孤独感

中年期

繁殖对停滞

老年期

完善感对绝望感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就是从背景中区分出对象的过程,对象和背景可互相转换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对象与背景差别越大,对比越明显,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对象运动或变化,也易于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熟悉的事物易被选择为知觉对象

情绪ABC理论

诱发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和解释即B才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每个人都有进行理性思维的潜能,但又容易不加分辨地接受非理性理念

交往频率

日久生情、熟悉效应、曝光效应---只对积极的或中性对象的喜欢程度发生影响

交往的氛围和背景

我们更容易喜欢那些能够让我们在愉快的交往氛围和交往背景中与之相处的人

学习动机的种类

1交往动机---外部动机(各种物质的、精神的奖励)

2成就动机---外部动机

3求知动机---内部动机,由它引发的学习行为最稳定最持久

交往动机在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儿童身上表现最为突出,慢慢长大成就动机逐渐成为主导动机

精神分析心理学

奥地利弗洛伊德创立

弗洛伊德把人格看成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的系统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很多行为是由潜意识过程支配的。

冲动和欲望由于不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被禁止,它们被压抑而进入潜意识(艺术创作、做梦、口误等)

弗洛伊德对人性基本上持否定态度

遗忘曲线

德国艾宾浩斯---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它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进展很快,以后才逐渐减慢。

到了一定时间以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气质类型

分为胆汁质(张飞)、多血质(政治领袖)、粘液质(林冲)、抑郁质(林黛玉)四类

多数人是2种气质的混合型

一般能力又称为智力---注意力、观察力等

特殊能力是指在某些专业或职业活动中表现的能力---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等

晶态智力

通过文化经验而获得

主要取决于后天学习

语言的词汇量、数学能力等

一直发展,只是到了25岁以后,发展速度渐进平缓,保持至晚年

液态智力

较少受文化和知识的影响

主要决定于个人的禀赋

类比推理、演绎推理的能力等

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展较快,20岁以后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人们往往先有模仿,然后才有所创造

创造性的特点

1新颖性2独特性3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

知觉的理解性

理解在知觉中有重要作用:

1理解是正确知觉的条件2知觉的理解性还能提高知觉的速度3理解还有助于填补知觉内容的某些不完整处

但知觉理解性有时也有副作用

影响人对知觉对象理解的因素:

1个人的知识经验

2言语的指导作用---在旅游时,一些自然景观一旦被赋予某些名称,你就会觉得越看越像

3社会文化

4心向(人对所知觉的事物的期待)---痴情的人会将所爱的对象的正常举动都看成是有情的表示,而偷窃的人总怕被人发现

消极情绪并不一定具有破坏和瓦解的作用,它也可以成为积极的力量---化悲痛为力量

情绪的种类

可以分为三种状态:

心境、激情和应激

心境---强度较小、持续时间长,有弥散性的特点

激情---强度大、持续时间短、有明显外部表现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当激情过后,也可以转化为弥散性的心境。

在激情状态下,有可能出现冲动行为或过激行为

应激---有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引起的紧张情绪状态。

应激的强度一般不如激情强烈,往往也不是爆发式的。

当紧急状态过去以后,应激状态一般会停止。

如果一个人经常处于应激状态,或应激状态延续过长,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害

人格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过程有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

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基本特征:

自觉性(认识上深刻、盲从和独断)、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控制和约束、冲动性)

心理异常时的“心理表现”:

痛苦感、心理—生理机能紊乱、我向关注、异常心理固着

异常心理固着的表现---在不同的情境中,个体总是思考消极的问题,产生消极的心理体验;人变得意识域狭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