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 能 测 试 安 全 告 知 书 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7515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3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 能 测 试 安 全 告 知 书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体 能 测 试 安 全 告 知 书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体 能 测 试 安 全 告 知 书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体 能 测 试 安 全 告 知 书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体 能 测 试 安 全 告 知 书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 能 测 试 安 全 告 知 书 1.docx

《体 能 测 试 安 全 告 知 书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 能 测 试 安 全 告 知 书 1.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体 能 测 试 安 全 告 知 书 1.docx

体能测试安全告知书1

陶渊明《饮酒》中的“鸟”运用了(自比)的写作手法。

因值孤生松”的“值”的意思是:

遇见

栖栖失群鸟”出自《论语·宪问》。

李商隐《西溪》采用了哪种引发感发的叙写方式?

起兴

甫曾经沦陷在长安叛军之中,与亲友隔绝,在这期间,杜甫写出了诸多优秀诗篇。

下列诗句中,运用转喻手法的是: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李白是诗句“美人如花隔云端”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明喻

西方诗歌的起源是史诗和戏剧。

∙诗经·郑风·将仲子》采用的是“赋”的引起感发的叙写方式。

西方诗学中总结出来的形象与情意之间的关系不包括()起兴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节”其实应该读成三声。

×

∙对偶形式的存在得益于中国文字的哪种特质?

()独体单音

∙中国语言文字中的破音字指的是同时可以有很多读音的字。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是()的《文赋》中的词句。

陆机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中的“白”指的是李白√

∙花开莲现,花落莲成”这句经文出自以下哪部经书?

《妙法莲华经》

∙鹧鸪天·一瓣心香万卷经》中的词句“秋莲摇落果何成”化自《妙法莲华经》√

∙《浣溪沙·又到长空过雁时》没有表达的情感是()旷达

∙萧瑟悲秋今古同”中的“萧瑟悲秋”套用的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鲛珠”是由传说中的鲛人的()形成的。

眼泪

以下哪本著作不是叶嘉莹先生所作?

《词集考》

∙叶嘉莹先生所作的《咏荷》是一首七言绝句诗。

×

∙《木兰花慢·花前思乳字》中“愁听”的“听”是()。

仄声字

∙珠泪暗中倾”中的“珠泪”指的是荷叶上的露珠√

∙叶嘉莹的乳名叫“荷√

∙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这句诗出自()。

《送臻师》

∙采莲曲》不是律诗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节自李商隐的()。

《暮秋独游曲江》

∙阴历的六月按照中国的传统是那种花的月份?

荷花

∙电影《云水谣》是改编自叶嘉莹的《水云谣》。

周邦彦的号是什么?

清真居士

∙宋末王沂孙所著的《花外集》又名()。

《碧山乐府》

∙王国维并不很了解南宋的词。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这首词是:

咏物的

∙下列人物中,所处时代最晚的是()皋文

美成词有前后若不相蒙者,正是顿挫之妙”是陈廷焯对周邦彦词的评价。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2

周邦彦的词句并不是直接打动人。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3

“兰陵王”词牌所代表的是小令。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

周邦彦的《兰陵王·柳阴直》中故国指代?

∙A、

已经灭亡的南唐

∙B、

旧地

∙C、

首都汴京

∙D、

故乡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D

5

“折柳”在送行时寓意着?

∙A、

留住

∙B、

送别

∙C、

平安

∙D、

好运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B

在普通话中,入声字通常被读作()。

∙A、

平声

∙B、

上声

∙C、

去声

∙D、

以上都有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

2

词的发展是历代的词人摸索出来的,而非早有人制定好的。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3

能写长调的词人,一般都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4

下列对柳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在内容上,柳永将词的内容由原先的“伤春”拓展到“悲秋”

∙B、

在形式上,柳永将词由小令拓展到长调。

∙C、

柳永的《定风波》中“终日恹恹倦梳裹”意同温庭筠《菩萨蛮》“懒起画蛾眉”,但是不能像温词一样给人以离骚初服的联想。

∙D、

柳永对词所做的贡献主要是对其音乐性上所作的发展,“中吕调”曲也是柳永所创作的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

5

宋朝管理音乐的机构是?

∙A、

乐府

∙B、

大理寺

∙C、

教坊

∙D、

大晟府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

写得低回宛转的词才称得上是一首好词。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

双溪楼的典故出自:

∙A、

《搜神记》

∙B、

《世说新语》

∙C、

《晋书》

∙D、

《隋书·经籍志》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

3

辛弃疾在南宋未被重用。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4

辛弃疾诗词的特点是用典和抑扬顿挫。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5

辛弃疾词“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中“登览”的是哪座楼?

∙A、

黄鹤楼

∙B、

岳阳楼

∙C、

滕王阁

∙D、

双溪楼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

豪放派词人的代表是:

∙A、

韦庄

∙B、

辛弃疾

∙C、

陆游

∙D、

欧阳修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B

2

下列词语中,与“举头西北浮云”无关的是()。

∙A、

西夏

∙B、

曹丕《杂诗》

∙C、

南宋

∙D、

蒙古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A

3

“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节选自()的《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

∙A、

欧阳炯

∙B、

欧阳修

∙C、

辛弃疾

∙D、

李清照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B

4

“举头西北浮云”中的“浮云”可能是指宋朝沦陷的土地。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5

《梁甫吟》中写的“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其中的“张公”指的是()。

∙A、

张九龄

∙B、

张若虚

∙C、

张籍

∙D、

张华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

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中的“穹庐”是指苍天。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

在古代女子注定就是闺中的思妇。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3

古时候的党争大都是因是非而产生的。

()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

“终日恹恹倦梳裹”和“懒起画峨眉”相比显得浅俗,缺少内蕴。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5

藁街,是汉时街名,在长安城南门内,为属国使节馆舍所在地。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既有诗的美感,也有词的美感。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

下列属于词的特质的是:

∙A、

低回要眇

∙B、

直抒胸臆

∙C、

慷慨雄壮

∙D、

格律美妙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A

3

词的音阶对表现词的美感很重要。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4

词与诗不同,形式不同,音节不同,给人的感受就会不同。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5

在古人眼中,“杨花”代表着()。

∙A、

出发

∙B、

离别

∙C、

春心

∙D、

友谊

正确答案:

词中小令的音阶跟诗是比较接近的。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2

“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中的“一阙”指一首词,“阙”指一个乐章。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3

张惠言和王国维对于小词的联想,都是通过词中的语码获得的。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4

“蛾眉”在中国语言文化中有悠久的传统背景,可以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因此蛾眉在西方语言学里被称为?

∙A、

语音

∙B、

语法

∙C、

显微结构

∙D、

语码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A

5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里的“婵娟”是指()。

∙A、

嫦娥

∙B、

美女

∙C、

容貌

∙D、

美貌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运用了“赋”的表现手法。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运用了()的手法。

∙A、

∙B、

∙C、

∙D、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A

3

以下哪句是体现《诗经》兴的表现手法?

∙A、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B、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C、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D、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A

4

《离骚》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常用美丽的服饰来象征美好的品格。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5

下列选项中,属于“直言其事”的表现手法的是()。

A、孔子讲诗的传统是能让学生在诗里得到丰富的联想,而这种联想不必与诗的本意完全一致。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2

张惠言认为词可以表达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3

下列哪部著作不是张惠言所写?

∙A、

《词综》

∙B、

《茗柯词》

∙C、

《茗柯文编》

∙D、

《词选》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A

4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A、

班固

∙B、

班昭

∙C、

许慎

∙D、

刘勰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A

5

说“词”是“意内而言外”的最早著作是:

∙A、

《尔雅》

∙B、

《释名》

∙C、

《说文》

∙D、

《词选·序》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A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描写了春秋季节的变化。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2

“槛菊愁烟兰泣露”中使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A、

对偶

∙B、

比喻

∙C、

拟人

∙D、

通感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A

3

王国维认为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二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原作者是?

∙A、

姜夔

∙B、

李清照

∙C、

柳永

∙D、

晏殊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

4

对于南唐李璟的《山花子》,王国维最推崇的是其中“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5

晏殊的词《蝶恋花》第一句“槛菊愁烟兰泣露”运用了移情的方法。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苏东坡所谓“自是一家”和李清照所谓“别是一家”说的都是词之不同于诗。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2

苏东坡是第一个有意用写诗的笔法写词的。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3

周济继承的是张惠言的词学学说。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4

下列不属于清代常州词派的是?

∙A、

董士锡

∙B、

周济

∙C、

王鹏运

∙D、

张惠言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A

5

()认为“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词才是好词。

∙A、

张惠言

∙B、

陈其年

∙C、

朱彝尊

∙D、

李之仪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A

越女淘金春水上,步摇云鬓佩鸣珰”节自()的《浣溪沙》。

∙A、

欧阳炯

∙B、

欧阳修

∙C、

薛昭蕴

∙D、

温庭筠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B

2

词人所写的词能引起人的众多联想,都是词人写作是就能预料到的。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3

“菡萏香销翠叶残”中的“菡萏”用“荷花”这个词替换,意蕴完全不受影响。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4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语出自()。

∙A、

欧阳修

∙B、

李清照

∙C、

辛弃疾

∙D、

陶渊明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A

5

太史公是将自己理想用文字写下来流传后世以得不朽的个中典范。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关于“雅郑”之“郑”,以下正确的是:

∙A、

“郑”即“正”

∙B、

中和

∙C、

桑间濮上

∙D、

确然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A

2

诗词是否能引起人的联想,主要缘于作品的语言。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3

叶嘉莹认为,词的特点是“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因此可以给人带来丰富的联想。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4

欧阳炯的《南乡子·二八花钿》中的“霞衣窄”的“窄”,在这里读“zè”,押入声韵。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5

“二八花钿”里的“二八”指称:

∙A、

总量

∙B、

形状

∙C、

年龄

∙D、

重量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A

为政必先放郑声”中的“放”,与下列哪个词中“放”的意义相似?

()

∙A、

放学

∙B、

流放

∙C、

存放

∙D、

放心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A

2

《冷斋夜话》的作者是()。

∙A、

魏泰

∙B、

释惠洪

∙C、

叶梦得

∙D、

缪钺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B

3

词之所以被称作“小词”,主要是由于其篇幅所限,无法像诗一样有史诗,长诗这样的形式。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4

以下关于诗和词区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词以境界为最上,因此词有境界,而诗无境界

∙B、

诗言志,因此诗的文学创作只能论述志意

∙C、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D、

诗能写国家的离乱,而词不能写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A

5

叶嘉莹认为,诗的文学创作不论言志还是抒情,都属于显意识表达。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敦煌曲子是在晚清末年发掘发现的。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2

词亦可以用朴拙的语言写就。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3

《花间集》大约成书于西元()。

∙A、

360年

∙B、

940年

∙C、

780年

∙D、

840年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B

4

中国的词学是在对词的意义价值的困惑中发展起来的。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5

《花间集》称其所收为()曲子词

∙A、

文人

∙B、

教坊

∙C、

梨园

∙D、

诗客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A

旧诗是指古体诗。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2

以下哪项不属于王国维所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

()

∙A、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B、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

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D、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C

3

西方接受美学认为连接作者和读者的一条线是()。

∙A、

词句

∙B、

联想

∙C、

文本

∙D、

本文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A

4

新兴事物与旧体格律诗两者绝对是格格不入的。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5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出自哪位词人的蝶恋花?

∙A、

辛弃疾

∙B、

晏殊

∙C、

晏几道

∙D、

柳永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C

关于王国维的词派归属,以下正确的是:

∙A、

浙东

∙B、

浙西

∙C、

京师

∙D、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A

2

张惠言认为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有比兴的意味。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

王国维认为,“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4

况蕙风的词学融合了中西学说,大大超出了传统。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5

王鹏运代表的是临桂词派。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王国维认为“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2

境界主要是通过描写外在景物来体现的。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

以下不属于晚清四大词人的是?

∙A、

郑文焯

∙B、

朱祖谋

∙C、

文庭式

∙D、

况蕙风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

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黄山谷的“三绝”?

()。

∙A、

∙B、

∙C、

∙D、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

5

苏东坡和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国维认为,词以()为最上。

∙A、

境界

∙B、

意境

∙C、

音律

∙D、

宋词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A

2

按照王国维的境界说来看,“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属于()的诗句。

∙A、

造境

∙B、

写境

∙C、

叠境

∙D、

梦境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B

3

《人间词话》共提出了()条境界。

∙A、

7

∙B、

8

∙C、

9

∙D、

10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B

4

以下诗词属于“造境”的是?

∙A、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B、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C、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D、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A

5

诗词境界以宏大为高。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王国维的文学评论是受谁的哲学思想的影响?

∙A、

黑格尔

∙B、

柏拉图

∙C、

马克思

∙D、

康德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

2

1898年戊戌变法开始时王国维正值()岁。

∙A、

25

∙B、

16

∙C、

18

∙D、

22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A

3

王国维是()人。

∙A、

浙江杭州

∙B、

浙江海宁

∙C、

江苏苏州

∙D、

浙江绍兴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D

4

王国维诞生于清()年间。

∙A、

同治

∙B、

咸丰

∙C、

光绪

∙D、

宣统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

5

王国维进入东文学社学习的目的是去日本留学。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6

王国维《静庵文集》里对自己的描述是体素羸弱,性复忧郁。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叶嘉莹先生生于(),24岁时离开祖国。

∙A、

1935年

∙B、

1922年

∙C、

1924年

∙D、

1940年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B

2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出自陶渊明的:

∙A、

《归去来兮辞》

∙B、

《桃花源记》

∙C、

《归园田居》

∙D、

《饮酒》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

3

王水照认为况蕙风和王国维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美学模式。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4

“向晚幽林独自寻,枝头落日隐余金。

”用“寻”而不用“行”意味着:

∙A、

押韵

∙B、

不在行走

∙C、

寻找美景

∙D、

寻找归宿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

5

关于叶嘉莹《向晚二首》的情绪体现,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A、

低迷

∙B、

彷徨

∙C、

寻觅

∙D、

期待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A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一句中属于仄声字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B

2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朱颜”不可能指()。

∙A、

李后主

∙B、

美人

∙C、

雕栏

∙D、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

3

“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选自()的《玉楼春》。

∙A、

韦庄

∙B、

王国维

∙C、

李煜

∙D、

温庭筠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B

4

“朝来寒雨晚来风”用的修辞手法是

∙A、

互文

∙B、

夸张

∙C、

对偶

∙D、

比喻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A

5

“伶工”一词旧指乐师或演员。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6

《虞美人》属于以下哪一种范围

∙A、

诗题

∙B、

诗调

∙C、

词题

∙D、

词调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

7

《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感叹是由词中哪句引起的

∙A、

问君能有几多愁

∙B、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

往事知多少

∙D、

小楼昨夜又东风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

8

李煜是哪个朝代的最后一位君主,世称李后主。

∙A、

唐代

∙B、

南唐

∙C、

宋代

∙D、

南宋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B

9

李后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哪个词回应的是“春花”一词?

()

∙A、

月明

∙B、

东风

∙C、

故国

∙D、

小楼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B

10

李后主与苏东坡不同,后者是自觉的,主动的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前者却是不自觉的,被动的。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11

南唐词的特色在于,它给读者以兴发和感动,能够引起丰富的联想。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12

李后主的哪首小令前六句两两呈现永恒与无常的对比?

∙A、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B、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C、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D、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

13

“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这一词评出自?

∙A、

《词选》

∙B、

《古今词话》

∙C、

《人间词话》

∙D、

《蕙风词话》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

14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其实说的是早晚都可能有雨和风。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15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描写了情人离别之苦。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什么?

∙A、

《尔雅》

∙B、

《方言》

∙C、

《广雅》

∙D、

《说文解字》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A

2

下列哪项不是荷花的别称?

∙A、

菡萏

∙B、

藕花

∙C、

凌波仙子

∙D、

芙蕖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

3

《摊破浣溪沙》又名《四八浣溪沙》。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

“细雨梦回鸡塞远”中的鸡塞实指古塞名,即“鸡鹿塞”。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5

“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王国维的评语化用自:

∙A、

离骚

∙B、

诗经

∙C、

人间词话

∙D、

史记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A

下列选项中,没有经历过亡国的词人是()。

∙A、

韦庄

∙B、

温庭筠

∙C、

李煜

∙D、

陶渊明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B

2

和韦庄不同,温庭筠的词多表现破国亡家死生离别的强烈感情。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

冯延巳的词表现的是官能的感觉,是情感千回百转的感受。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

冯延巳词中“鲛绡掩泪思量遍”中的“鲛绡”传说为海底鲛人所织出来的绡。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5

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一晌凭栏人不见”中“一晌”的意思是?

∙A、

正午或午时前后

∙B、

片刻

∙C、

长久

∙D、

短暂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D

杜甫的诗“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和冯正中的词“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都可理解为一种伤春的情怀。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2

下列选项中哪一句蕴含的意义与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