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心理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7348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趣味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趣味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趣味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趣味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趣味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趣味心理学.docx

《趣味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趣味心理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趣味心理学.docx

趣味心理学

第1节:

延迟欲望,有关棉花糖的故事

(1)

  Part01你所不了解的真实自我——人格心理学

  延迟欲望,有关棉花糖的故事

  本来决定每个月定额攒一笔钱,年底用来投资,结果这个月超额买了一件“华丽丽”的衣服,下个月超额买了一双换季打折的鞋子,再下个月电子产品大促销,不如把早就想要的数码相机也买了吧……欲望太多,总也实现不了,年底看自己用来储蓄的卡里分文未剩,大的投资计划只能推到明年。

可是,明年又会有些什么迫不及待想要实现的愿望呢?

  棉花糖的故事

  幼儿园里,老师给小朋友们每人一颗棉花糖。

老师说:

“现在,每个小朋友都得到了一颗棉花糖,如果你一下子把它吃掉,那么就不会再有了。

但如果你能够忍耐20分钟不吃掉它,那么20分钟后,你将再得到一颗棉花糖。

  老师话音未落,有几个小朋友已经把手里的棉花糖放进嘴里了。

他们太小,棉花糖的诱惑太大,想要抗拒真的很难。

  有几个小朋友决心忍耐,但是看得出来,他们忍耐得非常辛苦,尽管很想分散精力,然而他们的目光总是不断聚焦到手中的棉花糖上。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在快到20分钟的时候,一个小朋友最终还是把棉花糖塞进了嘴里。

他的行为带动了很多坚持忍耐着的孩子,他们终于没有扛住棉花糖的诱惑,当然也得不到新的棉花糖。

  在这之后,依旧有少部分小朋友还在坚持,他们从一开始就淡定地去做别的事情,而把棉花糖晾在一边。

20分钟过去后,老师如约给这几个坚持到最后的小朋友再发了一颗棉花糖。

这个时候,早早吃完自己手中那颗棉花糖的小朋友只能羡慕地看着他们一口气吃下两颗棉花糖。

  多年以后,人们发现那几个当年忍住棉花糖诱惑的孩子事业都非常成功,不是做了高管,就是拥有了自己的公司,成就都超过了一般人。

因为他们比别人更能忍受痛苦,遇到困难的时候更善于坚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而那些经不住诱惑,马上就把棉花糖吃掉的孩子则过得很不顺利。

因为他们总是犹豫不决,多疑而且不自信。

他们一直无法忍受那些未实现的愿望,所以容易偏离自己的既定目标,而去寻求短暂的满足感。

相比之下,他们的婚姻、工作以及健康状况都不是那么令人满意。

第2节:

延迟欲望,有关棉花糖的故事

(2)

  如果迟些实现欲望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延迟满足”,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忍耐,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而暂时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近在咫尺的诱惑。

它是指一种克服当前困难情境,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研究表明,即刻得到的满足是与我们的情绪中枢密切相关的,而延迟的满足则是被抽象推理能力所控制。

也就是说,即时的满足能带来实在的快感,而延迟满足则需要足够的定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这样看来,延迟欲望通常也是心理成熟的表现。

  生活中,有的人习惯把喜欢做的事情放到前面去做,但是当这些喜欢做的事情耗尽了自己精力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本那些不喜欢做的事情已经变得难上加难,且毫无期待感了。

  如果你恰好也是那个先吃了棉花糖的人,那么不用灰心,延迟满足是可以培养的。

  比如,做事情的时候尽量避免先处理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把那些最不愿做的事摆到面前,而把喜欢做的事情放在抽屉里。

处理不愿意做的事情时,可以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像完成时的小奖赏等,同时可以分散一下自己专注的讨厌情绪,来杯咖啡或者放点音乐。

  这个策略可以用在很多方面,比如有攒钱买大件东西的计划,那么平时上街就尽量不带信用卡,只装很少的零钱,工资一发下来就把一部分存成定期,不给自己取来花的机会。

  延迟满足绝对不是对美好人生说不,只是在潜移默化地帮助我们达成一种短期欲望和长期收获之间的平衡,让我们的生活能够由自己掌控,而不是变得一团糟。

第3节:

有趣的九型人格

(1)

  有趣的九型人格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即使是同一个家庭出生的孩子,性格上也会存在区别,有的人喜欢竞争和挑战,而有的人喜欢安宁与平和;有的人脾气暴躁而好斗,而有的人脾气温和且善良;有的人做事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而有的人做事却谨小慎微且墨守成规……为什么会有这样巨大的差别呢?

  什么是九型人格

  通常意义上,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因为每个人的个性不同,也有的解释是说因为每个人都具有其独特的人格。

然而,世界上有如此多的人,想要研究每个人的个性,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于是心理学家们冥思苦想、废寝忘食,终于研究出了一种精妙的工具,可以用来分析不同的性格,除此之外,通过这个工具还能够历练人们的洞察力,有效地进行自我提升。

  这个玄妙的工具就叫做九型人格。

  九型人格又被称为性格形态学,指的是婴儿时期人身上的九种气质,包括活跃程度、规律性、主动性、适应性、反应的强度、感兴趣的范围、心境的素质、分心程度、专注力的持久性。

  九型人格能够揭示人们内在的最深层的价值观以及个人的注意焦点,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不会被外在行为的变化所影响。

它能够真正让人们“知己知彼”,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同时也明白别人的优点和缺点。

可以这样说,九型人格能够让你一眼看到人内心深处的真实东西。

  九型人格的英文是“Enneagram”,这个单词源自希腊文“ennea”(九)以及“gram”(形态)。

它的确切起源时间已经不可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历史非常久远,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

  有一种说法认为九型人格源自中亚细亚地区,数千年前的智者探索出来了一种提升人格的学问,后来被苏菲教派继承。

作为一门古老的智慧,只有教内的灵性教师会使用,主要用于开启教众的灵性,千百年来一直隐秘流传。

但它既神秘又广为人知,原因就在于每一个去请求灵性教师解答困惑的人,都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九型人格的符号历史则大概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时代(大约在公元前580年),甚至更早,而九型人格理论则是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

  20世纪初期,乔治·古德杰夫首先用九型人格学说来阐释人的九种特质。

到了20世纪50年代,奥斯卡·伊察索将人类的九种欲望放进九型人格学说中,并将这套学说引入了人类心理训练的教材。

第4节:

有趣的九型人格

(2)

  1944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举办了第一届九型人格大会,参会人员来自20多个国家。

到如今,九型人格学说已经是多所世界著名高校最热门的课程之一,并风靡全球。

  一号性格

  九型人格中的一号性格属于典型的完美主义者。

他们的人生总是不断追求进步,他们认为只有得到所有人的肯定的人生才能称得上完美,于是他们不断地努力,以期获得别人的肯定。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记得因为做错事情而被批评的痛苦,于是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避免再度出现错误。

  他们以为,所有人都和他们一样,希望能够不断地提升自我,为达到完美人生而努力。

而当他们发现世界一点也不完美,而其他人也和他们不一样的时候,内心会感到很失望。

  完美主义者很少拷问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什么,他们只知道去做正确的事情。

  二号性格

  这是一批给予者。

他们喜欢与人相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确定自己的受欢迎程度。

他们渴望被认可,渴望得到别人的爱,并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如果没有得到,他们能够牺牲自己的喜好和个性来迎合他人的需要。

他们甚至会强迫自己去改变习惯,放弃需要,以换得他人的关爱。

  他们很清楚地知道应该如何表现自己才能获得欢迎,尽管他们会暂时屈从于别人,但从不会放弃内心的真实想法。

他们是生活的演员,你所看到的他们不一定是真实的他们。

有时候,他们会觉得自己在愚弄全世界。

  三号性格

  这是一批从小成绩名列前茅的实干者。

他们的房间里通常贴满了奖状。

他们不需要拉拢任何人或融入他人生活,只习惯用成绩说话,依靠自己的能力赢得一切。

他们从小就忘记了自己的情感,习惯用出色的表现来获取想要的爱。

  在他们心中,只有成功能表明一切。

为了成功,他们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整理自己的性格,最后,他们用成功人士的心态取代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产生了严重的自我欺骗。

第5节:

有趣的九型人格(3)

  四号性格

  四号性格的人属于悲情浪漫者。

他们的眼神总是略带忧郁,会为落叶知秋而掉泪,总爱感伤失去的美好。

  他们的生活似乎更加充满戏剧性,不管什么样的成就都不能让他们彻底开怀。

他们总是渴望一种遥远的、失去的或未来的爱,似乎只有这些爱才能带来幸福。

  他们的生命中最常充斥的两个字就是“如果”,“如果”封闭了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只专注于自己的情感。

  五号性格

  五号性格是智慧型的观察者。

他们理性的时候居多,感性的时候比较少。

他们喜欢待在家里,不接电话,仿佛与世隔绝,当别人在积极投入的时候,他们却无动于衷。

他们的内心就像是一座壁垒森严的城堡,容不得半点入侵。

他们像是小时候被偷走秘密的孩子,内心戒备,尽量将自己的需要最小化,以防止有把柄落入他人之手。

  他们冷眼看世界,总是避免与社会发生关系,会因为别人的期待而产生压力,他们喜欢“不被包括在内”的状态。

如果可以,他们只去图书馆和海边,不愿与任何人共处。

  六号性格

  六号性格是忠诚的怀疑论者,这是一种矛盾的心态。

一方面,他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好的领导人,将自己的忠心全部奉献,但同时,他们又怀疑任何权威的领导机构。

这种怀疑让他们表面顺从,内心却充满质疑。

  他们做事情很难善始善终,无论有多么好的开始,但是在过程中,他们都会对自己的期待和努力产生质疑,最后导致放弃。

他们通常喜欢说“……是的,但是……”,不断的自我否定让他们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步履维艰且焦虑不堪。

  七号性格

  他们是一群活泼开朗的享乐主义者。

在九型人格图形中,五号、六号、七号性格占据了它的左半边,分别代表童年时期对恐惧的不同表现,与五号、六号性格不同的是,七号性格的人根本不在乎那些恐惧,他们喜欢努力吸引对方,希望通过快乐来消除紧张。

  他们永远不会感到焦虑,给人的感觉是阳光而活泼。

他们几乎拥有世界上最乐观的世界观,对未来雄心勃勃,希望得到最满意的生活。

第6节:

有趣的九型人格(4)

  八号性格

  八号性格是具有领袖能力的保护者,他们的童年充满斗争,胜者王败者寇的局面让他们学会了自我保护,并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强者。

  他们不会在冲突中退缩,相反,他们会把自己想象成为正义的执行者,当身边的人受到伤害,他们会伸出双手去保护他人。

  他们一生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外界,找寻那些应该受到惩罚的人,然而,“每个人都会犯错,都需要承担错误”的事实却能够让他们崩溃,甚至轻生。

  九号性格

  他们是和平型的调停者。

他们从小就被忽视,学会了忘记自己,学会了知足常乐。

他们总是站在中间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却从不关心自己的意见是什么,别人的需要似乎总是高于自己的需要。

长此以往,他们学会了自我麻醉,忘记自己是谁。

  他们的时间越充足,做的事情反而越少,因为他们容易将注意力转移到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上去。

  在他们的人生中,说“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拒绝别人比自己遭到拒绝更难受,所以他们宁愿点头。

v第7节:

存在的意义

(1)

  存在的意义

  九型人格理论能够帮助我们认识性格的类型,却不是为了驱动我们去区分这些类型,如果我们不小心陷入了性格区分的泥沼中,就很容易将所遇到的人统统进行分类,并把这个类型的特征扩大化,使之更加明显。

同时,我们只会关注别人眼中的自己,并把自己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以求去达到别人心中的理想状态。

  九型人格系统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能够让你抛开自身的表象,去挖掘更深层次的自己,去弄清楚那些影响自己生活的性格模式的根源,最终的目的是把这些模式放到一边,让我成为真正的我。

  血型能决定我们的性格吗

  从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提出的体液气质说,到2000多年后血型的真正发现,再到风靡日本的血型决定性格之说,血型与性格的关系一直困扰着人们。

到底这个由血液抗原形式表现出来的遗传性状是不是真的能够决定人的性格呢?

  体液学说

  人类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关注决定性格的种种因素,并且将焦点之一对准了体质。

  2500多年前,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提出的体液学说是最早的关于气质与体质之间关系的理论。

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分别是:

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

由于这四种体液在不同人身上的比例是不同的,因此造成了人气质上的差异。

  血液占优势的人为多血质型。

他们易于适应环境的变化,善交际并且精力充沛、效率高,但兴趣转变也很快,容忍不了一成不变的生活。

黏液占优势的人为黏液质型。

这类型的人反应相对缓慢,却很沉着,不会冲动易怒,也不会轻易流露出感情。

稳健,但灵活性不足。

黄胆汁占优势的人为胆汁质型。

这类型的人一般都容易情绪激动且暴躁,同时充满热情,甚至不能自制。

做事情时有股执著劲,却很少考虑自己的能力。

在努力耗尽却没有达到目标时,会顿时沮丧到底。

黑胆汁占优势的人为抑郁质型。

他们有很强的情绪化特征,一点小事也能当做很强的刺激来受用,并且持续地受这个刺激困扰。

他们大多孤僻,遇到困难时也无法果断解决。

  尽管后来的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希波克拉底对于气质的成因一说并不正确,但他提出的气质类型名称及划分还是被后人沿用下来。

  血型的发现及成因

  2000多年过去了,无数科学家将毕生的精力都消耗在体液、血液、气质和性格的研究上,直到1901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卡尔·兰德斯泰纳首先发现了ABO血型系统,为人体内循环流动的血液创造了最科学的分类。

随后的研究则将人类常见的血型定为A型、B型、O型和AB型四类。

关于这四类血型的成因,科学家作出了有趣的推论。

  O型血的历史应该算作最悠久的,大概在公元前6万年至公元前4万年之间,当时的O型血人吃野草、昆虫,甚至是野兽吃剩下的东西。

到了4万年前的克鲁马侬人,才开始以狩猎为生。

很快,他们猎光了生存地所有的野兽,便开始由非洲向欧洲和亚洲迁移。

第8节:

存在的意义

(2)

  A型血的出现年代稍晚,大概在公元前2.5万年至公元前1.5万年之间。

这个时候,农耕出现了,祖先们发现从土地里耕种出来的东西似乎更适应自己的饮食爱好,于是他们开始大规模地推广农耕文化,同时驯养了牲口。

这个时候,A型血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生活地点大部分在今天的西欧和日本。

  B型血的出现大概在公元前1.5万年至新纪元之间。

由于地壳运动,当时的东非有一部分人被迫迁徙,从热带来到了寒冷的喜马拉雅山一带。

气候的巨大改变催生了B型血,并给予了他们与众不同的血型性格特征。

在蒙古人种身上,B型血性格得到了最显著的体现。

  AB型血出现的年代最晚,大约在1000年以前,属于一个非常现代的血型。

AB型血是由携带着欧洲风格的A型血人与富含蒙古人游牧特点的B型血人结合在一起产生的,这样的人继承了耐受性,免疫系统的功能比较强大,但是患恶性肿瘤的危险更高。

  血液人间学

  到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一名叫做能见正比古的人提出了自己的“血液人间学”。

  他认为,O型血的人总是敢爱敢恨;做起事来足够狠;他们吃东西不挑剔,甚至什么新鲜玩意儿都敢吃;他们最容易入睡,就算是在路边或橡皮艇上,都丝毫不影响他们的睡眠;而且他们大部分偏爱登山和旅游。

  A型血的人,多半都是完美主义者,他们天生敏感,过分顾虑周围人的想法,对所处的团队和组织有较强的依附性;他们善于自我克制,而不是随着情绪来表达,所以看起来有原则有思想,但你却难以了解他们的内心。

  他还提出,尽管A型、B型血出现的时期几乎是相连接的,但是这两种血型的性格特征却截然相反,在很多A型血人的身上凸显的性格本质的反面,恰好就是B型血人的性格特征。

比起A型血人对别人情绪的顾虑,B型血人显然对这方面并不在意,他们独立性较强,通常喜欢“我行我素”。

  AB型血具有非常明显的双重性格的特征,他们一方面能够表现得非常冷静,分析事情头头是道,但他们也可能迅速表现得情绪失控,喜怒无常。

他们在生活中显得更重视细节和趣味,会有意识地参加社会活动,并希望由此而获得一份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

第9节:

血型真的能决定性格吗

  血型真的能决定性格吗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性格是人稳定个性的心理特征,它表现在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结合构成了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格。

性格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生理因素等。

而是否包括血型因素,却没有统计学上的数据支持。

  尽管血型决定性格之说对日本人的影响非常巨大,但是一些严肃的日本心理学家在研究了血型和性格的关系之后发现,二者之间几乎没有关联,就算是有微弱的关联,也是出自被试者的心理暗示。

也就是说,被试者受到了血型性格学说的影响,从而形成对自己的一个自我实现。

比如一个O型血的人,由于了解了O型血人具有的特征,便会要求自己朝着这个方面去发展,逐渐将自己塑造成为具有这个共性的O型血人。

  真正的关联竟然只是由于自我暗示?

这不禁让很多心理学家感到沮丧,于是科学的实验地转战到了西方。

  早在1964年,在美国一本著名的学术刊物上,几位心理学家撰写了一篇论文,内容是他们对500多名意大利人进行了16项性格指标测定,发现其中只有一项与ABO血型显著相关,即B型要比A型和O型更加温顺,这个实验结果与血型学说提出的理论恰好相反。

  此后,又有很多心理学家针对不同国家的人做了很多性格指标测定的实验,最终得出的结论是:

ABO血型和性格无关。

这样就彻底推翻了之前似乎坚不可摧的血型性格说。

  从医学角度上说,ABO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抗原来决定的,这些抗原在人的唾液中能检测到,但是在脊椎液中却不存在。

再者,由于大脑和血管之间有一道脑血屏障,血液是流不进脑组织中的,那么,血型抗原当然也不可能和中枢神经接触。

由此,影响性格之说也就站不住脚了。

  尽管很多血型性格的支持者辩解说,即使血型抗原不能影响到中枢神经,那么也必然有与血型基因联系在一起的其他基因决定着人的性格。

尽管遗传因素的确能够影响性格,但这样的遗传基因也是很复杂的,绝不可能由单纯的几个基因遗传方式来决定。

  这样说来,血型决定性格之说不但缺乏科学依据,也没有一个站得住脚的原理来解释。

那么,它们之间究竟是真有关联,还是只是一个统计假象呢?

这仍然没有定论。

反而是那么多人坚决地相信血型性格说这一伪科学的现象,更加让人感到好奇。

  对此,一位心理学家也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越是自我认同感及集体认同感强的人,对血型性格说的迷信程度就越低,这是不是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那些偏向于迷信血型性格说的人,大部分都是对自我和所归属的集体缺乏信心的人呢?

第10节:

人为什么会感到害羞

(1)

  人为什么会感到害羞

  自然界中有一种植物叫做含羞草,当你用手轻轻触碰它时,它就会立刻将叶子合拢,不一会儿又慢慢复原。

这种神奇的植物勾起了人类的好奇心,经过研究发现,含羞草的叶柄下有一个叫做“叶枕”的鼓包,叶枕里面充满了水分,当它的叶子被触摸时,叶枕中的水就会流向两边,因而瘪了下来。

  肥皂泡游戏

  实验室中,一群五六岁的孩子在玩肥皂泡。

孩子们玩得很专注,有的高兴得大叫,有的追着五光十色的肥皂泡跑来跑去。

突然,一个头戴骷髅面具的人出现在他们面前,孩子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孩子更加兴奋,试图把泡泡吹向恐怖的骷髅头;有的孩子悄悄躲在门后,观察眼前的一切;有的孩子则被吓得大哭。

  这是心理学家事先设定好的实验,所有孩子的表现都被记录下来。

心理学家试图通过这些反应来回答一个问题:

为什么有的人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有的人却更习惯于墨守成规?

  很多人都认为,这里面一定埋藏了一个关于害羞的秘密。

害羞的人总是容易眼光躲闪,神情不自然,易于选择离人们远一点的地方,不喜欢新鲜的东西。

  而实验结果也证明,那些对新环境抱有抵触情绪的人,更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埋在内心深处,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倾向于产生紧张和消极的情绪。

  心理学家把害羞归为人类性情正常范围内的一部分,但实际上那些因为害羞而想极力逃避社会的人,对害羞的正常范围却不是这么认为的。

第11节:

人为什么会感到害羞

(2)

  天生敏感

  通过一系列的大脑扫描和行为研究,心理学家们逐渐发现,害羞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状态。

当我们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首先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就是害羞,这种害羞情绪可能都盖过了紧张,也盖过了对陌生人那种半信半疑的猜度和焦虑。

  羞涩可能和性格内向有关,但不是所有性格内向的人都会害羞。

  在人体内有一种化学物质叫做5-羟色胺,这是一种神经传递素,能够影响人们的焦虑、沮丧等精神状态。

在对不同性格的孩子进行DNA分析的过程中发现,那些羞怯的孩子的大脑中,与5-羟色胺有关的基因更短。

  虽然没有完备的基因决定害羞之说,但很多人依然认为它至少能产生一些影响。

那些基因如此的人可能会更加羞怯,对压力更为敏感,这一部分是天生的。

  家庭环境

  即使有一些天生就敏感和害羞的孩子,难道不能通过成长过程中的培养和塑造,最终让他脱去敏感吗?

为了解答这个疑问,心理学家卡格恩进行了为期二十多年的跟踪调查。

  20多年前,卡格恩找到了一批2岁孩童,这些孩子都具有害羞的倾向。

等他们长到十多岁的时候,卡格恩再度找到了他们。

这时候,区别显示出来了,那些当初有羞怯倾向的人,整整有1/3的人克服了羞怯对性格的抑制作用,而剩下的那2/3的人则依然很害羞。

于是,他询问了每一个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和这十多年来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最后发现,父母的教育方式、社会环境以及机遇,都能够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

  卡格恩说:

“如果你天生就很害羞,那么你很难成为比尔·克林顿那样的人,但你可以朝他这个方向靠拢,发展成介于两者之间的性格。

  对害羞的综合评判

  害羞的人对面部表情的判断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始终难以解读出那些愤怒和毫无感情的面部照片。

可以说他们不太善于“察言观色”,那些写在脸上的情感交流的信号对他们的作用太小,因而他们的社交能力不强。

第12节:

很多人的口头禅:

不管了,赌一把

  但害羞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那些害羞的孩子比起开朗的孩子可能朋友要少得多,他们也不喜欢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所以他们涉及犯罪、暴力、吸毒等情况的概率也相对较低。

  很多人的口头禅:

不管了,赌一把

  一个很古怪的富翁,他的钱多得几辈子都花不完,但是又不想用来捐赠,于是想出了一个刺激的玩法,找到很多人,同他们打赌,一张10亿美元的支票和一把能装6颗子弹的转轮手枪。

打赌的人把一颗子弹放入手枪内,随便转动转轮,然后对着自己的脑袋开枪。

如果他没有死,就可以带走这10亿美元。

  俄罗斯轮盘

  当有人用这个题目发起测试的时候,他会发现生命似乎并不那么可贵了,更多的人都抱着“赌一把”的心态选择愿意尝试。

因为毕竟死去的概率只有1/6,如果走运不死,便能得到大笔财富。

  这种选择就像是布了一出赌局,人们称之为“俄罗斯轮盘”,就是把自己的喜好、欲望甚至命运放到一个大转盘中,任由老天做主。

结果可能满盘皆输,也可能大获全胜,一切都不会是定数。

  于是人们又发起另一项测试:

如果你的身体有一点小毛病,可以做手术根治,治愈率为83%,手术失败就是死。

如果不做手术,你会一直感到难受,不过没有生命危险。

  投票的结果,有将近70%的人选择了手术,宁愿赌一把,也不愿终身受折磨。

  按机关的小白鼠

  心理学家利用小白鼠做了一个关于赌博心理的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