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一中提前招生考试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7327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华一中提前招生考试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金华一中提前招生考试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金华一中提前招生考试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金华一中提前招生考试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金华一中提前招生考试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华一中提前招生考试试.docx

《金华一中提前招生考试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华一中提前招生考试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华一中提前招生考试试.docx

金华一中提前招生考试试

2009年金华市第一中学提前招生考试试卷

科学

考生须知:

1.全卷共四大题,38小题,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将答案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3.本卷可能用到的数据:

g=10牛/千克

相对原子质量:

H—1O—16Na—23S—32Ba—137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在科学中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成语中与科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A.离弦之箭B.风弛电擎C.一日千里D.姗姗来迟

2.在下图中,能够合理表示小麦种子萌发时胚乳(实线)与胚(虚线)中有机物含量变化的

ABCD

3.如图有一竖直放置的大凸透镜,在主光轴位置上拉一根钢丝,一个小杂技演员从很远的地方沿着钢丝向焦点处匀速走来。

下列叙述中:

①小演员每走一步,像也走一步;②像的脚步始终比小演员的脚

步大;③像大时脚步大,像小时脚步小,即“大像”走大步,“小

像”走小步;④像总朝远离小演员的方向运动,好像在逃离。

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①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③④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

4.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出现的操作失误,会引起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但未使用游码

B.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量筒中有少量水残余

D.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时,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5.唾液淀粉酶随食物进入胃,而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能继续消化淀粉

B.唾液淀粉酶和胃蛋白酶都将最终在小肠内被分解成氨基酸后吸收

C.唾液淀粉酶和胃蛋白酶都会随粪便排出体外

D.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能继续催化分解蛋白质

6.学校天文馆里陈列的一张珍贵图片(右图),这是学校“蓝天”科技小组的同学们拍摄到的太阳系某行星凌日天文奇观照片,此图可能是下列哪组情况

A.水星凌日或金星凌日B.水星凌日或火星凌日

C.金星凌日或火星凌日D.木星凌日或土星凌日

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后,电路正常工作。

过了一会儿,两个电表的示数均变大,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电阻R可能短路,灯L变亮B.灯L断路

C.电阻R一定断路,灯L变暗D.灯L短路

8.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Ca(OH)2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aO并维持温度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Ca(OH)2质量分数增大B.溶液中Ca(OH)2质量分数减小

C.溶液中的Ca2+总数减少D.溶液中的Ca2+总数增加

9.传染病是由病原体侵入人体而引起的,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曾严重危害人类。

下列对传染病的叙述中错误的有几项

①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经过一定的途径,从病人、其他动物或带有病原体的物体传染给健康人,这表明传染病具有流行性

②人类发现了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这种措施实际上是控制传染源

③接种牛痘可预防天花,得过天花病愈后不会再得天花,这两者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④经过许多年的努力,天花病毒已得到了彻底控制,所以对现在出生的孩子已不再接种牛痘,但现在出生的孩子仍然不具有抵抗天花的免疫力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10.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9.7

8.7

31.6

O.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0

3.6

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

B.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316

C.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D.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

11.有两个电路元件A和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所示。

闭合开关S,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则电源电压和元件B的电功率分别是

A.2.0V,0.8WB.2.5V,1.0W

C.4.5V,1.0WD.4.5V,1.8W

12.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外形像鸟巢。

硼烷的结构也像鸟巢,故称为巢式硼烷。

五硼烷(B5H9)为传统火箭燃料,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小。

下图是三种巢式硼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M的名称为九硼烷B.八硼烷的化学式为B8H10

C.硼烷有可能未来的清洁能源

点燃

D.2B5H9+12O2===5X+9H2O,则X中B的化合价为+5价

13.某同学从科学资料中得知:

“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利用右图所示的植株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为甲株、乙株、丙株,②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③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④将去掉叶片的甲、乙两株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⑤将甲、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在甲株的叶柄横断面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保留幼叶,⑥观察3株植株叶柄脱落情况。

其中正确的步骤是

A.①③④⑥B.①②④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⑤⑥

14.小张把绘制好的学校周边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图册中的浙江省地形图、中国地形图、世界地形图做了比较,他发现学校周边等高线地形图比其它三幅图的图幅面积略大,据此可以认定:

①学校周边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最大②学校周边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最小③学校周边等高线地形图表示的范围最大④学校周边等高线地形图表示的范围最小。

上述四种结论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5.一般情况下,用电器的实际工作电压并不等于它的额定电压,家庭里通常不备有电压表,但借助电能表和秒表

可以近似测出用电器的实际工作电压。

现在电路中只接入一个电热水壶,壶的铭牌和电能表的铭牌如图所示,测得电能表的转盘转过100转的时间是121秒。

(设电热水壶的电热丝电阻不变)则电热水壶的实际工作电压是

A.200VB.210VC.190VD.220V

选项

A

B

C

D

M

Na

Na

Al

Mg

N

Al

Mg

Na

Na

16.mol是表示物质量的一种单位,1mol的Na、Mg、Al三种金属的质量分别为23克、24克、27克。

室温时,向146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中分别加入两种金属M、N,先加入0.1mol的金属M,反应完毕后再加入0.2mol的金属N,则下列四组所加入的两种金属,放出气体总量最多的一组是

 

17.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

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

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C.②③正确,①④错误D.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18.人的体温是由“下丘脑”中特殊神经细胞控制的,它对人体体温的变化很敏感。

脑温度高于37℃时,人体散热机制(如血管舒张、出汗等)就会活跃起来。

已知37℃时蒸发18克汗水所需要的能量为4320J。

某同学步行时,每秒钟体内产生的热量为35J,而此时该同学通过对流、辐射等方式(不包括出汗)产生的散热功率只有33W。

因此还要通过出汗的方式才能保持37℃的体温不变。

那么该同学步行1h出汗约

A、20gB、30gC、40gD、50g

19.将10%的氨水与20%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时溶质质量分数

A.15%B.>15%C.<15%D.上述情况均可能

20.下右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X是O2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C.C6H12O6是有机物

D.C6H12O6与X反应生成CO2和H2O属于置换反应

二、简答题(本题共有10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21.关于植物生长素,达尔文、温特等科学家相继进行了长期的具体研究。

小研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假设:

如果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则能影响胚芽鞘下端的生长。

实验材料:

小麦胚芽鞘、刀片、琼脂薄片若干实验设计:

见实验设计示意图实验结论:

上述实验假设成立。

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不完善,缺少的是▲,你的具体改进是▲。

22.课堂上同学们利用甲图装置做过氧化氢分解实验时,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于是老师加了一个U形管,如乙图,带火星的木条较

易复燃。

请回答:

(1)改用乙装置后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的原因可能是▲。

(2)根据

(1)中推测的原因,要使

制取的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可如何改进装置?

(用文字叙述改进装置的名称及位置)▲。

23.如图所示,体积为1×10-3m3,材料相同的两个金属球,分别连接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的底部。

甲图装置内是水,弹簧对球向上的弹力为79N,乙图装置内是某种液体,弹簧对球向上弹力为81N,则该种液体的密度为▲kg/m3(g取10N/kg)。

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的引力减为一半,则甲图中的弹簧对物体的弹力▲(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填“不变”、“减小一半”或“增加两倍”)。

24.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约31ºN,103ºE)境内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震区房屋建筑几乎全部夷为平地,桥梁坍塌,山体滑坡使交通、通讯中断。

据此并结合图回答:

(1)地震发生后,全国军民即刻投入了抗震救灾的战斗。

烟台(约37ºN,120ºE)某水电暖安装企业在得知地震消息后,马上组织自己的员工,开着装满安装工具和日用食品的汽车,日夜兼程,奔赴汶川,参加供水设施的抢修。

这支由志愿者组成的抢修队伍从烟台出发奔向汶川的行进方向大致是▲。

(2)在抗震救灾的日子里,邛崃山(海拔3000米以上)以东的四川盆地及灾区几乎每天雨雾不断,给救灾飞机的起降造成严重困难,但此时期邛崃山以西却是晴空万里。

这种山脉东西阴阳两重天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5.李明同学放学回家,正碰上刮风下雨,他以18千米/时的速度由西向东快跑,此时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请你确定,这时刮的是 ▲ 风,风速是 ▲ 米/秒。

第22题图

26.如图为农用扬场机的示意图。

谷物脱粒后,谷粒、糠皮及少量碎石的混合物在快速转动的轮形和皮带臼的带动下被抛出,谷粒、糠皮、碎石落地的远近不同,从而形成l、2、3三堆,达到分离的目的.其中1是_▲_。

从能量的角度看,它们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分离,是因为____▲___。

27.如图,将正在萌发的种子,放在内有一杯NaOH溶液而用塞子塞紧的瓶中,此瓶与一个水银流体压力计相连接,由此压力计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可以测量出某种气体的消耗量。

假设正在萌发的种子用完了瓶中所有的气体,则水银柱会升高到76cm处(等于大气压)。

(1)实验过程中,水银柱只升高到15cm处,就不再升高,此时

液体上方气体压强为__▲___mmHg。

(2)此实验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28.在AgNO3、Mg(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渣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滤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

29.植物的新陈代谢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光、水分)的影响。

下图表示一株叶面积为10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单位:

毫克/(分米2·小时))。

请回答:

(1)B点表示的意义是▲。

(2)如果白天较长时间的光照强度为n1时,植物能不能正常

生长?

为什么?

▲。

(3)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通过光合

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

30.右图里有A、B、C、D、E、F六种物质,它们是硝酸铜、碳酸钠、氯化钡、稀硫酸、氢氧化钙五种溶液和单质铁。

凡用直线相连的两物质间均可发生化学反应。

(1)推断:

B是 ▲ 。

(2)C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有4小题,15空格,每空格2分,共30分)

31.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其中Rx为待测电阻,R为电阻箱,s为单刀双掷开关,R。

为定值电阻.某同学用该电路进行实验,主要步骤有:

A.把开关S接b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

B.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

C.把开关S接a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D.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

(1)上述步骤的合理顺序是▲(只需填写序号)。

(2)步骤A中电阻箱调节好后示数如图乙所示,若已知R。

的阻值为1OΩ,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Ω。

(3)本实验所采用的科学思想方法可称为▲。

32.右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该装置放在20℃环境中。

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

3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

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mL/h。

(2)用这一方法测量光合作用速率,比实际的光合速率要▲(填“高”或“低”),

原因是▲。

(3)如果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则针筒的容量仍维持在0.6mL读数处。

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

比较两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33.取化学式为MZ的粉末状化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将MZ和足量碳粉充分混合,平铺在反应管a中,在b瓶中盛足量澄清石灰水,按图连接仪器。

实验开始时缓级通入氮气,过一段时间后,加热反应管a,观察到管内发生剧烈反应,并有熔融物生成。

同时,b瓶的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

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氮气,直至反应管冷却。

此时,管中的熔融触物凝固成银白色金属。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问题:

(1)元素Z是▲;

(2)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为什么?

▲。

(3)反应管a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本实验的尾气是否需处理?

如需处理,请回答如何处理:

如不需处理,

请说明理由。

34.小商品市场上有一种圆形软塑料皮碗,某科学实验小组买回后,利用塑料皮碗测教室中的大气压。

具体做法:

(1)将皮碗挤压在竖直的厚玻璃上,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皮碗直径为d,

则皮碗面积S=π(d/2)2。

(2)将测力计挂在皮碗的尾部,沿着垂直于玻璃的方向向外拉皮碗,当皮碗恰好掉下时记下测力计读数为F,则大气压强P0=___▲___,你认为此小组利用___▲___原理测教室中的大气压的。

(3)小组测出教室中的大气压P=0.8×105Pa,向老师请教结果,老师用气压计测得的值为1.0×105Pa,请你找出此实验不妥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不妥处___▲___,改进方法___▲___。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35题7分,36题6分,37题9分,38题8分,共30分)

35.请你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开花时如遇到连续阴雨,为提高产量,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2)菜农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常利用增施有机肥的方法来增加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这样做的目的和原理是什么?

▲。

(3)美国医学科研小组采用遗传工程的方法,用一种特殊的"内切酶",切割了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从而实现了血型的转化。

根据这种方法,你认为以下血型转化可以实现的是▲

A.O型血转化为B型血B.AB型血转化为A型血

C.A型血转化为B型血D.A型血转化为O型血

36.某同学在家中做测植物油密度的实验时,测得一个平底瓶子质量为0.3kg,瓶内装满水时质量是0.8kg,装满植物油时质量是0.75kg,问:

(1)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2)这种植物油的密度是多少?

(3)若该瓶子的底面积为35cm2,当这个瓶子装满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并置于水平桌面上时,它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g=10N/K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7.将某物质R(R为纯净物)和Na2SO4组成的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11.65g,经试验,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滤液呈碱性(假设过滤中滤液无损失)。

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中和,当加入146g5%的稀盐酸时溶液恰好呈中性。

求混合物中R的质量。

38.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它的波长很短,通常称之为微波。

微波能沿直线传播,在遇到金属材料时能发生反射:

遇到玻璃、塑料、陶瓷等绝缘材料时可以穿透;遇到含有水分的蛋白质、脂肪等介质可被吸收,并将微波的电磁能量变为内能。

人们熟悉的手机就是利用微波进行通讯的。

GSM手机的工作频率一般为900MHz—1800MHz波段。

使用手机通话时,微波会对人体产生一种“加热效应”,微波频率越高,人对其能量吸收率就越尚,危害也就越大。

下表提供了某种型号手机的技术参数。

某型号GSM手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表

工作电压

标准配置电池

最长通话时间

最大发射功率

工作频率

4V

680mAh

300min

2W

900-1800MHz

请根据这些技术参数和微波的上述特性解决下列问题:

(1)手机的最大工作电流约是多少?

在300分的通话时间内.手机的平均功率约为多少?

(2)请列举两项减小手机微波辐射危害的措施。

(3)某网站登载了一则“手机煮鸡蛋”的消息:

两名实验人员将一个生鸡蛋放置在陶瓷杯子里,在鸡蛋两侧各放置部手机,让听筒与鸡蛋的水平距离保持2cm左右。

用其中一部手机拨通另一部手机,并保持通话状态。

在实验进行到65min时,实验人员取出鸡蛋,发现已经完全熟透。

请判断这则消息的真伪,并简要说明理由。

(假设鸡蛋内物质的比热容为4.2×103J/(kg·℃)

2009年金华市第一中学提前招生考试试卷

科学答题卷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简答题(本题共有10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21.

22.

(1)     

(2)          

23.

24.

(1)

(2) 

25.  

26.    

27.

(1)

(2) 

28. 

29.

(1)

(2)

(3)

30.

(1) 

(2)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有4小题,15空格,每空格2分,共30分)

31.

(1)

(2)(3)

32.

(1) 

(2) 

(3)

(4)

33.

(1) 

(2)

(3)

34.

(1)  

(2)

(3)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35题7分,36题6分,37题9分,38题8分,共30分)

35.

(1)  

(2)

(3)

36.

(1)

 

(2)

 

(3)

 

37.

 

38.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