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入学考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7252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入学考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入学考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入学考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入学考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入学考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入学考含答案.docx

《七年级语文入学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入学考含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入学考含答案.docx

七年级语文入学考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开学测试卷

命卷:

邹东杰审核:

七年级备课组

班级姓名得分

1、积累与运用(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贪婪(rǎn)   猝然(cù)   笃志(dǔ)禀告(bǐng)lǎn

B.蹂躏(lín)镀金(dǜ)雏形(chǘ)诅咒(zhǚ)lìnzǔ

C.奢侈(shē)呵责(kē)倔强(juè)慷慨(kǎi)hējué

D.点缀(zhuì)鞭策(cè)淅沥(xī)嬉戏(x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2分)

A.更胜一筹变化无常海枯石烂不求甚解

B.德高望重闲情逸致豪不犹豫遥遥在望

C.轻歌曼舞恍然大悟各得其所拙拙逼人

D.苦心孤指随声附合骇人听闻眉开眼笑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A.小明同学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是值得每位同学学习的。

B.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C.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D.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员们玲珑剔透的服饰、优美动人的舞姿、圆润甜美的歌喉,赢得了观众的阵阵赞叹。

A项,“不耻下问”指向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

用错对象;B项,“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用错对象;D项,“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析,结构奇巧。

本句的意思是服饰精美,花样多,该成语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  )(2分)

A.济南轨道交通的建设与规划,必将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的现状。

(语序不当)

B.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

C.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名著,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

成分残缺

D.《平凡的世界》在今天还能产生这么强的热度,其原因是该作品强大现实性的结果。

句式杂糅,应把后半句“其原因”“的结果”去掉一个

5.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D )(2分)

A.你从数百里外捎来如此厚礼,推辞不了,我只好笑纳!

(套语,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

B.本月二十六日,小女举行婚礼,届时请务必光临。

(带有命令式的口吻)

C.奉上刚刚草就的拙作,敬请拜读,专候宝贵意见。

(恭敬地阅读,是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辞。

D.老朽退休多年,而获此殊荣,颇为羞愧,感谢诸位厚爱!

6.阅读下面名著的选段,完成填空(6分)

(甲)道:

“兄弟莫要胡说!

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幼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

断乎是个假的,等俺去看来。

”拽开步,走近前观看,那怪物:

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

走路慢慢腾腾,行步虚怯怯。

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

(甲)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

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字山路之下。

本文段选自名著_《西游记》____________,文中的(甲)是____孙悟空_________(人名)。

在原著中,下面事件与(甲)无主要关联的一项是___②__________(填序号)。

①智擒红孩儿②高老庄娶亲③智调芭蕉扇④赌胜车迟国

二、古诗文积累(10分)

7.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4)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

(5)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青山绿水,潮平岸阔,风正帆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序交替,匆匆不待。

乡书归雁,轻染惆怅。

北固山下,王湾把故乡放得那么好:

我有亲人,我就有故乡。

(1)夜阑卧听风吹雨 

(2)随君直到夜郎西

(3)吹面不寒杨柳风

(4)山岛竦峙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9.解释加点的词语。

(5分)

未若柳絮因风期:

【趁,乘】

为人谋而不忠乎:

【竭尽自己的心力】

险躁则不能治性:

【轻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意暇甚:

【从容、悠闲】

三、阅读与鉴赏(40分)

(一)古诗文阅读与鉴赏(24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短文,完成10-13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

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①牧竖:

牧童。

竖,童仆。

②跑:

兽类用足扒土。

同“刨”。

③奄奄:

气息微弱的样子。

10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B)(2分)

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原来/故意

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都是“神情、态度”的意思

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上前/前面的

D.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距离/离开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

12.比较阅读两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2分)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了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下文从狼的表现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描写的表达方式。

文章只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没有运用比喻手法

13.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

为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赞同甲:

文中屠户的做法,因为屠户面对的是饿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阅读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6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两句诗是由当前的______________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______________的憧憬。

(2分)

15.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离别愁苦,相聚的欢乐15.漂泊异乡,思念妻子,盼望归期的感伤之情。

(二)现代文阅读(16分)

乡间蜂事

周灿

①在乡间,蜜蜂这小精灵是极受欢迎的。

②乡人对堂前的燕子、屋后高树上的喜鹊窝总有一种特别的情感。

其实喜鹊、燕子并不能为他们带来些许物质上的指望,但他们认为自家屋子周围有这些生灵的鸣叫与飞舞,家中就会增添许多热闹的气氛,艰辛的生活也就仿佛多了许多盼头。

③而对蜜蜂,乡人更视其为天虫地宝,他们坚信只有家庭平安、和顺,蜂群才会嘤嘤嗡嗡地飞到那家定居下来。

蜂群会让主人家好几天都眉开眼笑的,一则可以取蜜,有一份口福,更重要的是那些飞舞的小精灵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份热闹、一份希望、一些艰辛生活之外的憧憬。

④到了分蜂时节,自家木屋板壁的缝隙处有了拖长后腿慢慢悠悠探查的“向蜂”时,乡人就会放下一天的活计,匆忙从楼上取下一个半米高的圆木桶来,认真扫去桶上的灰尘,朝桶盖上面喷些淡盐水或涂抹些蜂蜜,再把木桶小心翼翼地置放在向蜂探查的地方,然后静静地伫立一旁,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蜂群的到来。

眼见着飞舞的向蜂愈来愈多,一旁的人就格外起了精神,如若一切顺利,不久之后就会有一群蜜蜂嘤嘤嗡嗡从天而降,熙熙攘攘钻进圆木桶里。

那样的情景会让一旁的人高兴得手舞足蹈。

然而多数时候是热闹一阵之后,向蜂们舔净桶盖上的蜂蜜便各自散去,场面渐渐冷静下来,最后只余下一个孤零零的圆木桶和旁边一颗颗失落的心。

⑤然而蜜蜂的爽约并不会丝毫打消乡人们对其期盼的热情,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小精灵的到来很不容易。

⑥在分蜂时节,有蜂群的人家大多会有人在家守着家中那些宝贝,一旦分蜂了,待蜂群出门一小半,乡人就急忙用早已准备好的水不断地向蜂群前端泼去,蜂王身上沾了水不能远飞,蜂群就会在就近的树枝上结成球状,主人家就会乐呵呵地拿一个蜂桶盖把他们“招请”回去,安置在另一个空桶里。

有时蜂群飞到半途,飞得低了些,被山坡上干活的人发现了,那人就会急忙扔下手中的农活,抓起地上的泥沙,一路追赶着不断朝蜂群扔去。

蜂群经不住这有些蛮横的挽留,只好停留下来,而那追蜂人便欢天喜地地奔回家取蜂桶去。

还常会见一些乡人左手举着蜂桶盖,右手捏着小枝叶轻轻向上扫着结球的蜂群,嘴里还念念有词:

蜂王上盖,蜂王上盖……等到全部蜜蜂爬上蜂桶盖,才会长长地出一口气,小心翼翼地端着蜂桶盖回家去。

⑦此时乡人的话题多是关于蜜蜂的。

得到蜂群眷顾的人家自是说得眉飞色舞,欢喜之情溢于言表,仿佛生活一下子光亮起来了。

而那些没有蜂群眷顾的人家自是神情黯然,然而也并没有完全心灰意冷,他们默默地收拾好自家的蜂桶静静等待着——不定哪一天蜜蜂就会来了呢。

⑧在少有的空闲时节,乡人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搬一把椅子端一杯茶走到蜂桶旁坐下,看着蜜蜂们匆忙的身影,听着蜜蜂们嗡嗡的闹声,看着听着竟有些困了,就在椅子上小憩一会儿,那小憩的梦中一定有热闹的嗡嗡声。

⑨取蜜是一件紧张而刺激的工作。

乡人常常在漆黑的夜晚,先把蜂桶倒过来,然后用另一个蜂桶扣在倒着的蜂桶上,再用木棍急促地敲打下面的蜂桶,蜂群受惊,便匆忙向上爬去,估摸着蜂群都到上面的蜂桶里去了,这才把那蜂桶挪开,用小刀把蜂桶的蜂蜜割取下来,一层一层地轻放在准备好的盆中。

这时那紧皱不安的眉头才舒展开来,闪着亮光的喜悦就挂满了整张脸。

取下的蜂蜜无论多少,乡人总会给邻里送一些尝尝,让大家一起分享自家的甜蜜。

⑩乡人看看蜂桶中稳定下来的蜂群,看看空中依旧飞舞着的蜜蜂,心中比吃了蜂蜜还要甜,也便觉得日子因为蜂蜜带来的热闹而变得格外甜美。

16.阅读第④—⑨自然段,依据文章内容填空。

(4分)

段落

时节

乡间蜂事

④⑤

分蜂时节

准备木桶,吸引蜜蜂来安家

⑥⑦

分蜂时节

向蜂群泼水、扔泥沙,挽留蜜蜂

空闲时节

在蜂桶边小憩,看蜂、听蜂

取蜜时节

割蜂蜜,分享蜂蜜

17.文中“乡人”主要有哪些特点?

就其中一个特点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淳朴、乐观、勤劳、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举例略

18.下列文段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4分)

还常会见一些乡人左手举着蜂桶盖,右手捏着小枝叶轻轻向上扫着结球的蜂群,嘴里还念念有词:

蜂王上盖,蜂王上盖……等到全部蜜蜂爬上蜂桶盖,才会长长地出一口气,小心翼翼地端着蜂桶盖回家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动作、语言描写,(用轻轻,长长,小心翼翼等词语)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乡人挽留蜜蜂时紧张、小心的样子,表达了乡人对秘方的珍视(希望留住蜜蜂的热切心情)

19.联系全文,分析第⑦自然段中画线语句的含义。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人因得到蜜蜂的眷顾而十分兴奋。

因为他们视蜜蜂为天虫地宝,蜜蜂不仅能带来蜜蜂,还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热闹、希望和憧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