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工程盖板涵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7155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涵洞工程盖板涵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涵洞工程盖板涵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涵洞工程盖板涵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涵洞工程盖板涵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涵洞工程盖板涵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涵洞工程盖板涵施工方案.docx

《涵洞工程盖板涵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涵洞工程盖板涵施工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涵洞工程盖板涵施工方案.docx

涵洞工程盖板涵施工方案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方案

一、工程简介

本标段共设置钢筋砼盖板涵56.04米/3道。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盖板采用C30钢筋砼,涵台采用C25砼,涵基采用C25砼。

冒石采用C20砼,受力钢筋采用HRB335,分布钢筋采用R235。

二、主要工程量

1—4.0×3.529.04m

1—2.0×2.014.00m

1—4.0×3.013.00m

三、工期

2012年10月15日至2013年01月15日

1、基坑开挖2012年10月15日至2012年10月20日

2、涵基浇筑2012年10月21日至2012年11月21日

3、涵台浇筑2012年11月22日至2012年12月23日

4、盖板预制吊装2012年12月23日至2013年01月15日

5、施工横道图见附表

四、主要机械设备、劳动力资源

1、人员

 

人员配置

职务或岗位

姓名

职务或岗位

姓名

路基负责

测量

黄从积

施工员

试验员

傅新霞

质检员

周双

技术工

3人

安全员

汤祝林

普工

20人

2、主要机械设备见附表

五、工程施工方案

1、施工放样

仔细对施工图纸进行复查,领会设计意图。

根据图纸设计、盖板涵位置及尺寸各要素:

盖板涵中心桩号、交角、跨径等各细部尺寸,准确计算出结构物横向中轴线、盖板涵大桩号和小桩号处最外侧基础边线左、中、右三点坐标,然后根据计算的坐标值(共九点)采用坐标放样法,进行实地施工放样。

为便于开挖后的检查校核,基础轴线控制桩应延长至基坑外加以固定。

申请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查,得到确认之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

放样完毕进行各控制点原地表标高复测,并与设计标高对比核查,若与设计标高不符,应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

2、基坑开挖

①基坑开挖尺寸应满足施工要求。

一般基底应比基础的平面尺寸增宽0.5~1.0m,留出施工工作面空间。

坑壁边坡符合规范要求,以边坡稳定为原则。

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开挖时基底留20cm,然后采取人工进行挖除。

如有积水,采用四周挖排水沟,汇至集水井,利用潜水泵抽水。

应注意将八字墙基坑提前一起开挖,为后续施工创造有利条件,避免重复调运机械带来的浪费。

②根据施工期限、设备条件、工地环境及地质情况,基坑可以使用机械或人工开挖,但不论采取何种方法施工,基底均应避免超挖,已经超挖或松动部分,应将松动部分予以清除。

③任何土质基坑,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而削弱其承载能力。

一般土质基坑,挖至接近基底标高时,应保留10~20cm一层(俗称最后一锹土)在基础施工前以人工突击挖除,并迅速检验,随即进行基础施工。

④弃土堆置应按指定地点堆放,不得妨碍基坑挖掘或影响其它作业,基坑上口附近不应堆土,以免影响边坡稳定。

3、基底处理

当基坑开挖后,进行基底夯实和整平,并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

若承载力未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应按照设计图纸、监理工程师要求对地基进行换填或其它加固措施。

地基处理完毕,报请监理工程师,经检查合格,满足设计承载力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八字墙基底处理,墙身高度小于3m时,施工前进行基底夯实即可;当八字墙墙身高度大于等于3m时,用粗砂砾进行换填,换填厚50cm,宽出基础30cm襟边的粗砂砾垫层,并夯实。

4、混凝土基础、台身及台帽施工

基坑开挖完成并检测合格后,进行混凝土基础、台身及台帽施工。

4.1模板支护

1)、模板采用尺寸标准、表面平整光洁的钢模板或竹胶板。

模板必须保证其表面平整。

2)、模板安装前,在模板表面涂层脱模剂,不得使用易粘在混凝土上或使混凝土变色的油料。

模板安装时应在模板接缝处采取粘贴双面胶带或其他防漏浆措施,板缝间不得漏浆。

3)、安装模板时,为防止模板移位变形,应在模板外侧搭设钢管支架,对模板用方木配合钢管支架支撑固定。

台身、台帽的侧模之间设置拉杆固定。

拉杆外套PVC管,模板拆除后重复利用。

4)、模板安装完毕后,为保证位置正确,必须对其平面位置、平整度、垂直度、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自检,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值的,应及时纠正。

合格后方可报监理工程师抽检,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能浇筑。

4.2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浇筑前应再次对支架、模板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必须填塞严密。

2)、为了防止混凝土自高处向模内倾卸时发生离析,在浇筑时,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米,超过2米时,通过设置串筒下落。

3)、混凝土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水平方向分层浇注,大致水平,分层振捣。

片石混凝土台身浇筑,边振捣边往混凝土里加片石,片石数量不超过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

加片石时应注意:

片石应分布均匀,片石与片石之间的净距不得小于10cm,片石与模板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5cm。

在浇筑前每一石块用干净水洗净并使其彻底饱和,底层亦应干净并湿润。

4)、上层混凝土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注完成;浇注厚度不超过30cm。

5)、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振捣,移动间距不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到10厘米的距离。

6)、混凝土振捣时间不宜过长,但也不能过短,一般的标志是混凝土达到不再下沉,无显著气泡上升,顶面平坦一致,并开始浮现水泥浆为止。

当发现表面浮现水层,应立即设法排除,并须检查发生的原因。

7)、混凝土浇注连续进行,因故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初凝时间。

8)、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在收浆后尽快养护,混凝土的养护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并且要求土工布始终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9)、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模板变形,准确控制外形尺寸,并派专人在四周观察,防止漏浆,跑模,以保持线形直顺。

10)、片石混凝土台身浇筑最后,宜在台身顶面与台帽交界处呈狗牙状设置一排片石,片石埋入台身三分之二左右,外露三分之一左右,以加大台身与台帽之间的摩擦力,增强其整体性。

4.3沉降缝的处理

沉降缝的设置根据设计图纸洞身每墙4~6米设一道沉降缝,沉降缝的构造严格按施工图执行。

沉降缝的设置必须上下贯通成一条垂线,墙身根据沉降缝的设计长度分段浇筑。

浇筑时先在沉降缝位置处用竹胶板或钢模板作挡块,等到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竹胶板或钢模板挡块,在沉降缝位置处贴上泡沫板。

待台身完成后,统一在缝内填以沥青麻絮。

5、盖板的预制、运输和安装

5.1盖板预制。

1)、计划在预制场集中预制。

场地硬化后,进行钢筋加工、集中预制。

2)、钢筋的加工、绑扎成型:

钢筋统一按图纸要求下料、弯曲、现场制作,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焊接、绑扎,安装时做到尺寸准确。

3)先进行预制场地的硬化:

底部铺设20厘米厚的石渣,再浇筑10厘米厚的混凝土进行地面的硬化,预制底盘为8厘米厚的混凝土,底模表层上铺水磨石。

铺设后,打磨边角、连接处等焊接部位。

预制板的预制底盘计划共设40个。

3)、模板的支立:

模板采用定型的钢模板,同时应具备有足够的刚度以防浇筑混凝土时有明显的挠曲变形。

模板安装前,在其表面涂刷脱模剂,不得使用易粘在混凝土上或使混凝土变色的油料。

在支立过程中,要注意检查模板内侧是否与钢筋接触,以确保结构物构件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

4)、安装模板时,模板应高出地面,以便拆立侧模板。

底模内不设预留孔道,侧模板主要是采用斜向拉杆螺丝和钢管支撑固定,模板加固合格后方可报监理工程师抽检,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能浇筑。

5)、混凝土的拌和、浇筑:

严格按试验室提供的施工配合比进行配料,采用强制式拌合机在拌和站集中拌和,最短拌和时间1.5分钟,要符合施工规范要求,拌制的混凝土肉眼观察拌和均匀、颜色一致。

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人工配合浇注。

在施工现场,必须对运到现场的混凝土进行检查(包括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并且按照要求制作相应组数砼试块。

6)、混凝土的养生:

混凝土浇注完成之后,待表面收浆后尽快对混凝土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覆盖洒水养生最少保持7天时间,期间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

5.2盖板的运输、安装:

预制盖板混凝土强度在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搬运。

用拖车运至现场,吊车起吊安装。

安装前先检查涵台的尺寸,安装时先在板底与台帽间垫1cm厚的油毡,再安放盖板。

6、涵洞口八字墙及铺砌

施工前应按设计图纸所示尺寸及位置,放出八字墙的控制点坐标,并根据现场实际与放样结果布设施工线。

施工线布设应直顺、美观。

八字墙分为基础、墙身。

基础砌筑方法及要求可参照涵洞基础的砌筑方法,墙身的浇筑方法与要求参照涵身的浇筑方法。

7、台背回填

盖板安装以后,必须进行清扫冲洗,充分湿润后再在板与台背间、板与板之间用水泥砂浆填塞缝隙,再进行涵身外层防水层施工。

盖板涵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行涵背回填施工。

按照相关规范、监理工程师所示台背回填尺寸,采用透水性良好的砂性土等对称分层夯实。

所有台背填土必须分层填筑,因施工工作面较小,采用小型碾压机碾压,对于靠近墙身处及边缘、死角等地方用小型平板振捣器夯实,在填筑过程中必须两侧对称分层碾压密实,层厚不得大于15cm,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压实度须达到96%以上,严禁单侧填土及使用大型碾压机进行碾压。

施工过程中,当涵顶覆土厚度小于0.5米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过。

8、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检测方法

8.1盖板涵施工严把内在质量及外观质量,主要在以下环节严格控制:

材料、配合比、砼拌合、振捣、养护。

8.1.1严把材料质量关:

进场材料必须经严格检验后使用,混凝土严格按照试验配合比进行拌合。

细集料使用级配砂,粗骨料使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碎石,严格控制水灰比,保证水的用量控制在标准之内。

片石:

片石采用石质均匀,无裂缝、无夹层且未被烧过的、具有抗冻性能的石块。

石块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厚度不小于15cm。

8.1.2混凝土拌和:

细致分析混凝土集料的配合比,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好混凝土拌和时间在1.5分钟,不能过短,也不能过长。

搅拌时间短拌和不均匀,时间长,会损坏材料的结构。

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经常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8.1.3混凝土的浇注:

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对每一振捣部位必须振动到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避免过振,防止混凝土离析。

8.1.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注收浆完成后,尽快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使混凝土表面始终保持在湿润状态,养生时间至少7天,以免混凝土由于温度而收缩产生裂缝。

8.2盖板涵施工检测方法

8.2.1涵洞总体

8.2.1.1基本要求

1)、涵洞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有关技术操作规程要求进行。

2)、接缝、沉降缝位置正确,填缝无空鼓、开裂、漏水现象;盖板接缝与沉降缝吻合。

3)、完成洞内不得遗留建筑垃圾、杂物等。

8.2.1.2实测项目:

见涵洞总体实测项目表

8.2.1.3外观鉴定

1)、洞身顺直,进出口、洞身、沟槽等衔接平顺,无阻水现象。

2)、帽石、八字墙等平直,与路线边坡、线形匹配,棱角分明。

3)、涵洞处路面平顺,无跳车现象。

4)外露面混凝土表面平整,颜色一致。

涵洞总体实测项目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轴线偏位(mm)

暗涵50

经纬仪:

检查2处

流水面高程(mm)

±20

水准仪、尺量:

检查洞口2处,拉线检查中间1-2处

涵底铺砌厚度(mm)

+40,-10

尺量:

检查3-5处

长度(mm)

+100,-50

尺量:

检查中心线

孔径(mm)

±20

尺量:

检查3-5处

净高(mm)

暗涵±50

尺量:

检查3-5处

8.2.2盖板涵基础、台身、台帽

8.2.2.1基本要求

1)、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原材料质量和规格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地基承载力及基础埋置深度满足要求。

3)、混凝土无空洞现象。

4)砌块错峰、坐浆挤紧,嵌缝料和砂浆饱满,无空洞、宽缝、大堆砂浆填缝和假缝。

8.2.2.2实测项目:

见下盖板涵基础、台身、台帽实测项目表

8.2.2.3外观鉴定

1)、线条顺直,表面平整。

2)、混凝土墙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0.5%。

3)、砌缝匀称,勾缝平顺,无开裂和脱落现象。

盖板涵基础、台身、台帽实测项目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混凝土或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照JTGF80/1-2004附录D或F检查

涵台断面尺寸(mm)

片石砌体

±20

尺量:

检查3-5处

混凝土

±15

竖直度或斜度(mm)

0.3%台高

吊垂线或经纬仪:

测量2处

顶面高程(mm)

±10

水准仪:

测量3处

8.2.3盖板制作

8.2.3.1基本要求

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原材料质量和规格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盖板接缝应与沉降缝吻合。

3)、预制盖板不得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

8.2.3.2实测项目

 

盖板制作实测项目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照JTGF80/1-2004附录D检查

高度

(mm)

暗涵

不小于设计值

尺量:

检查30%的板,每板检查3个断面

宽度

(mm)

现浇

±20

预制

±10

长度(mm)

+20,-10

尺量:

检查30%的板,每板检查2侧

8.2.3.3外观鉴定

1)、混凝土表面平整,棱线顺直,无严重啃边、掉角。

2)、混凝土墙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0.5%。

3)、混凝土表面不得出现非受力裂缝。

8.2.4盖板安装

8.2.4.1基本要求

1)、安装前,盖板、涵台、墩及支撑面需检验合格。

2)、盖板就位后,盖板与支撑面须密合,否则应重新安装。

3)、板与板之间接缝填充材料的规格和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与沉降缝吻合。

8.2.3.2实测项目

盖板安装实测项目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支撑面中心偏位(mm)

10

尺量:

每孔抽查4-6个

相邻板最大高差(mm)

10

尺量:

抽查20%

8.2.4.3外观鉴定

板的填缝应平整密实。

8.2.5八字墙

8.2.5.1基本要求

1)、砌块、混凝土及砂浆所用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原材料质量和规格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地基承载力及基础埋置深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砌块应分层错缝砌筑,坐浆挤紧,嵌填饱满密实,不得有空洞。

4)、抹面应压光、无空鼓现象。

8.2.5.2实测项目

八字墙实测项目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混凝土或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照JTGF80/1-2004附录D或F检查

平面位置(mm)

50

经纬仪:

检查墙两端

顶面高程(mm)

±20

水准仪:

检查墙两端

底面高程(mm)

±50

竖直度或坡度(%)

0.5

吊垂线:

每墙检查2处

断面尺寸(mm)

不小于设计

尺量:

各墙两端断面

8.2.5.3外观鉴定

1)、墙体直顺、表面平整。

2)、砌缝无裂缝;勾缝平顺,无脱落、开裂现象。

3)、混凝土墙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0.5%。

六、质量保证体系

我们的目标规划是“贯彻国家颁发质量保证标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项目经理负责制,精心组织,科学施工,保质保量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确保工程创优”。

一、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一)、管理体制

为了更好地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

该工程管理实行项目管理制度,成

立以技术负责为组长,各有关负责人为组员的全面质量管理小组,对该工程质量全面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小组人员由经理部的有关人员和各工区主任、质检员、施工员和试验员组成。

经理部职能科室负责监督各工区质量落实情况,督促各工区强化质量管理,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各工区分管各自路段质量管理。

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的质量自检体系,严格执行“三检”(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

(二)、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见附后)

二、质量保证措施

(一)、按项目管理组织施工,全面推行ISO9002系列标准,运用科学的施工管理手段,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充分发挥团体人员积极性,确保质量目标实现。

1、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按ISO900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明确体系内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分工职责。

各级主管领导亲自抓工程质量,充分发挥各级质检部门的职能所有,使质量保证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做到质量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相协调,使质量工作纳入标准化体系,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坚持测量换手复核制、三检制、挂牌制、质量不定期检查制、工程例会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使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达到标识和可追溯性。

3、加强技术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从设计文件审核、技术交底、材料试

验、施工测量、变更设计到竣工交付,严格按照规范、图纸和有关标准执行,使质量工作有可靠的质量保障。

4、推广应用“四新”技术,提高工程质量,尽可能采用机械化施工。

5、以人为本,遵规守纪,使各项质量管理制度转化为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在施工中,推行“技术、质量奖罚办法”,坚持“优质优价,重奖重罚”,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创优意识,形成争创优质的局面。

(二)、生产要素的质量保证措施

1、人员质量保证措施

(1)、各部室负责人,专业工程师选用具有丰富相关施工经验,有较强的事业心、工作责任感的人员担任。

特别是质检、实验工程师,都曾接受过专门的培训。

(2)、所有重要岗位均持证上岗,并保证人员相对稳定。

2、机械设备及检测仪器的质量保证措施

(1)、选用先进的设备进行本项目施工,从设备硬件上提供本合同段资源上的质量保证,保证机械设备有良好的出勤率和最优的安全保障,配备一定的修理人员跟班作业,确保工程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2)、配备足量的、能满足本项目精度要求的测量仪器,定期检查、校正仪器,避免由于仪器的误差而影响工程质量。

(3)、每一批施工设备进场,需先向监理工程师报验,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场,以避免由于施工设备问题而影响施工质量。

(4)、建立有满足本项目常规标准试验,质量检测工作需要的工地试验室,工地实验室都是在计量部门、质检部门验收后进行各项工作。

对于个别专业检测项目,将委托有资质、有能力的研究所、大学等单位进行检测。

3、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1)、材料采购前,先对供货厂商资质进行考察,对规格型号、质量标准进行验收,报监理工程师审阅同意后才予采购,对不合格厂商的材料不予采购。

(2)、每批材料运到工地后(使用前)均需按规范要求对产品出厂证、合格证,产品材料质量保证书、产品说明书进行核实验收,抽样检测。

(3)、建立标准的材料仓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堆放,并采取防水、防潮等措施,确保材料质量。

(4)、建立材料档案,定期清理库存,不准使用过期变质材料。

(三)、质量检查程序与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检查程序:

(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a.设计文件会审

按合同要求,由项目部总工程师、技术主管熟悉图纸,进行设计文件的会审工作。

b.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开工前,由项目部总工程师主持,对所属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项目部或工区分管技术人员,在各项工程开工前要向工区主任或工班长进行技术交底。

施工交底的内容应做到施工方法正确,各项措施针对性强,重点工序和重要控制点明确,并符合实际。

对施工技术交底的管理,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c.交接桩和施工复测

开工前,项目部总工程师委派主管测量人员约同施工班组进行交接桩,进行施工复测。

(2)、施工过程阶段质量控制

a.测量控制

测量工作由项目部分级管理,测量人员应经培训持证上岗,不得随意更换。

b.施工现场管理

①施工现场管理应按照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或作业计划进行;采取必要的检测手段,对施工过程全面控制;随时收集施工中的有关数据和住处,与计划目标和技术标准规范对照分析,一旦出现不合格,及时找出原因,采取修正措施;进行施工检查,根据结果分析原因,拟订调整措施;对施工全过程实施调度,使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可控状态,保证按照原定计划目标的方案进行。

所有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都要指定技术人员填写施工日志。

②项目部应建立负责现场的技术、人员、设备管理责任制,使整个施工过程职责明确,权责相符。

c.施工调度管理

项目部设专职调度人员,及时收集并逐级反映施工信息,确保施工生产有序进行。

d.施工工序质量管理

由项目部安质部门、试验部门负责工序质量的检验和评定,检查和评定工程施工中执行合同规定的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情况和效果,工序质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一工序施工。

2、质量保证措施

(1)组织措施

a.工程质量实行领导责任终身制

从项目经理部到各工程施工队实行领导责任终身制,质量目标,层层分解,终身责任,一级包一级,一级保一级,从严格技术把关入手,抓好施工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做到“六不施工、三不交接”。

“六不施工”是:

不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和资料未经审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不施工,隐蔽工程未经检查签证不施工,未经监理工程师认可或批准工序不施工。

“三不交接”是:

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监理工程师或技术人员验收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b.健全质量检查机构,加强质量监督检查

在项目经理部设置安全质量部,有专职质检工程师对整个工程进行全方位施工检测。

同时队级设质检员,工班有专人兼职质检工作。

施工时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使工程质量在全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之中。

(2)管理措施

a.开展全面质量管理

抓好质量教育,加强全员质量意识,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

从材料的采购供应、质检验收到各个工序的施工生产过程,竣工验交等执行全过程管理,有良好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序质量,把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确实应用到本工程中去。

为此我们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详见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图。

b.开展标准化作业

工程严格按标准化作业,做到工序有标准,有检查,凡是检查都要有结论(按奖罚条例执行)。

各项工程的主要工序,严格按照作业标准进行操作,切实保证标准化作业质量。

c.积极开展QC小级活动

成立提高工序质量和工程质量的QC小组,科学解决施工中的关键质量问题,普遍实行工点、工序挂牌施工,广泛接受各方面监督。

d.严格技术标准、切实尊重监理

按施工图施工,遵守《招标文件》列出的各种技术规范、规定。

遇有设计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及时报监量工程师核查解决。

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签证制度,随时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检查指导。

(3)技术措施: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是确保本标段工程质量的重要目标,确保一次成优,并配合全线创优质工程。

①建立设备精良齐全的工地试验室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在开工之前,首先根据工程需要,建立能满足各项试验要求的工地试验室,选派技术熟练的人员,组成强干的试验队伍,装备精良齐全的试验仪器,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做好各项试验工作。

②按照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作好各项试验和测试工作

进场后,在开工之前,首先对场区的不同土壤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取样,在此基础上,作好试验和测试工作。

③重视测量工作

组建强干的测量队伍,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测量工作是从位置、高程和几何尺寸上确保工程质量的控制手段,我处将从队伍和设备两个方面保证测量工作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

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