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是否公平的文章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7068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高考是否公平的文章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高考是否公平的文章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高考是否公平的文章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高考是否公平的文章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高考是否公平的文章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高考是否公平的文章总结.docx

《关于高考是否公平的文章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考是否公平的文章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高考是否公平的文章总结.docx

关于高考是否公平的文章总结

关于高考是否公平的文章总结

  任何一个选拔的方法,总是会有自己的缺陷。

所谓公平,就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选择一个相对其他方法缺陷最小的。

高考就是这样,在目前的中国社会环境下,用高考分数来进行选拔,是最能够防止人为因素的。

  很多人总是要向国外看齐,总是拿出美国的例子说,你看,美国的常春藤名校有很大的自主性来挑选学生,除了GPA、SAT,更加看重学生的课余活动表现,还有提交的论文质量。

但是不要忘记,那些拿来比较的大学都是私营的,中国的大学都是公立的,根本性的区别,就是用纳税人的钱的公立大学,必须广纳民众,让普通人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改善自己的经济条件的同时,创造一个知识型社会。

  一位朋友,讲起小时候在湖南读书的日子,每天来回要走四个小时的山路,支撑他的,就是要离开这个地方,要到北京上大学。

最后,他进入了清华,然后拿到了奖学金去了哈佛,之后去了华尔街。

我不知道,如果是现在,他是否还能够实现他的理想,走出山区,到北京念大学,甚至包括我自己,因为首先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昂贵的学费,家里面是否承担得起。

另外就是高考,不敢确定是否能够像20年前取得高分,因为如果看看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对于一个没有电视机、没有电脑的高考生来说,面对那样的时政作文题,在信息量,还有思路方面,首先就处在了下风。

  20年前,只要用功,愿意看书,城乡学生之间的差别最多就是所谓土和不土的问题,但是现在,差别已经在于知识结构,精英化教育下的学生占据了绝对优势。

要进入名牌大学,更是从小学开始,起步点已经不同,而这样的差距,到了中学,更加地明显。

  正是因为这样,看到中国的一些名牌大学要增加自主招生的名额,就会有很大的担心。

对于学校来说,这样做当然可以提高生源的素质,但是这里面会产生两个问题。

首先,自主招生意味着由人来决定,如何确保不存在徇私舞弊?

其次,这会把一些起点较低的学生排出在门外,就好像我的那位朋友,除非证明自己是某一个方面的天才,一个在山区的孩子,没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没有机会参加各种比赛,这样的学生,是没有资格参加自主招生的。

至于加分,还有保送,更是不会有他的份。

说到加分和保送,这也是让人担忧的措施,因为只要存在官场腐败,有人利用权和钱,就会丧失公平性。

  虽然在高考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样的公平性在这些年也开始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依然不失为目前显得最为公平的一个方法。

  "我去读书了谁来照顾我的妈妈呢?

“一个QQ网名叫”角落里的哭泣“的11岁女孩这样说。

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时,小女孩沉默了很久,最后说:

”我心里不好受。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学会了自己坚强,什么时候我们学会了独自去面对人生的风雨。

  现在想用一段来介绍这位小女孩。

这个小女孩叫甜甜,然而生活并不像她的名字一样像糖一样甜。

离过婚的妈妈得了重病,她为了照顾妈妈不得不离开校园,专门到医院去照顾母亲,已经辍学50多天了,每天帮助妈妈洗衣、打饭、揉腿、端尿盆......"我很想读书,可是我去读书了,谁来照顾我妈妈呢?

  我不知道,一个11岁的女孩到底懂得什么叫命运吗?

我也不知道,一个11岁的女孩面对妈妈的病她是什么感受?

只是,独自一人听着外面的风声,想到了自己的过去,不堪的过去。

习惯了每天都要早起,不是学习,而是为了躲计划生育;习惯了每天沉默不语,不是低调,而是不敢说话。

对于我,家的概念是模糊的。

从小就是四处逃,这个家住一段时阿,然后那个家再住一段时间,奶奶的家、姥姥的家、姑姑的家、姨姨的家,我不知道到底哪一个是我自己的家,哪一个才是我的母亲......

  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与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吧。

或许是或许不是。

但我不是那个”不是“中的例外。

”我的性格就是我过去的真实写照。

角落里的哭泣“,最后是角落里的人生?

自己童年的经历让我变成一个总是喜欢躲在角落的一个女生,不想和任何人说话,不想透出关于自己的任何信息。

在高中老师让选座位时,我总是会选择最后一排的一个角落。

没有朋友我学会了写日记,没有快乐我学会了独自把眼泪埋葬。

初中高中六年,我好像除了学习就没有任何东西了,因为我不知道自己除了学习我还能够干什么,在同学眼里我是另类,在老师眼里我只是一个能考上好的高中或者是能考上好的大学的机器。

每天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教室、宿舍、食堂,我过了六年,六年一个人的生活让学会了”忍“,任何事情都不会和别人说,渐渐地学会了自己骗自己,自己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哭泣;回到自己的内心,没有任何声音,没有任何情感,没有任何人,仅仅是独自面对那颗心。

  我还只是一个孩子,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到大学之后慢慢学会了伪装,假装很开心,其实骗自己。

每天最痛苦的时候是晚上开始睡觉时,真的想一觉睡下去不再醒来,那样我的心里就不会那么不好受了。

  我的童年,或者可以用灰色来形容。

回忆对于我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值得我留恋的了,因为每一次的回忆只是让我再一次想起,”哦,原来我是这样过来的。

  我不想哭了,因为眼泪我已伤不起了。

  童年时的肩膀可以承受多重的重量,11岁的心灵又可以承受多少眼泪呢?

我没有错,这个11岁的小女孩也没有错,是谁错了呢?

  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塑造的孔乙己,是个让人过目不忘的经典形象,而且小说本身还被选进了中学语文课本。

在鲁迅笔下,孔乙己是一个可悲又可笑的读书人,在当时的社会里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

他非常穷,没钱到“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只能与“短衣帮”一起站着喝酒,然而他却坚持穿长衫,保持自己读书人的身份,明明是偷书,却硬要说“窃书不能算偷”,以维持读书人的体面,甚至最后被打断了腿,也还要让别人“不要取笑”,只是眼色“很像恳求掌柜”,嘴里却一直没有服软。

而在鲁迅看来,他最为可笑的一点是,虽然他知道“茴”的四种写法,但这些学问都是没有用的,他完全是这个社会多余的人,他“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这些年我越来越清醒地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知识分子,再慢慢回想起孔乙己来,就越发觉得和孔乙己的心离得很近,甚至是尊敬。

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乙己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仍然保持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品节,就算他偷了书,也不是什么大罪。

他的坚守,就像是写《红楼梦》的曹雪芹一样,显得弥足珍贵。

我们今天已经见不到曹雪芹了,但仍能从他的作品去理解他。

我觉得,如果我能穿越到清朝拜会曹雪芹,他的形象大概一定也和“孔乙己”差不多的,苦苦地坚守着读书人的趣味和本分。

  我特别感到遗憾的是,鲁迅在嘲讽孔乙己的时候,完全没有同样作为读书人的同情。

鲁迅当年“弃医从文”,写新小说,搞新文学,在那个时代是时髦的。

无疑是迎合了时代的潮流,因此他读书,的稿费很高,日子过得很不错,就相当于那个时代的畅销作家。

而孔乙己显然就是落伍文人的代表,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那么鲁迅的成功是不是可以当做他居高临下俯视孔乙己的资本呢?

  我觉得不是这样。

每个时代都有新学问、新风气不断问世,其中有一些恰好是迎合当时市场需求的,因而研究这些学问的人会变成当时的成功者。

而那些不受欢迎的学问,像“茴”字的四种写法,就像鲁迅所认为的没什么价值,只是它们恰好不符合当时的市场需要而已。

我不评价孔乙己的坚持是对的还是错的,但我至少可以肯定是值得尊重的,至少不能借那些“短衣帮”之口嘲笑的。

如果孔乙己真有其人并能活到今天的话,可能就会到“百家讲坛”讲《说文解字》去了,搞不好比鲁迅还火。

  知识分子是以研究创造传承知识为职业和生存手段的。

有的知识可以直接变成看得见的社会效益,比如建筑工程、医学这些实用性很强的学问,但也有很多知识并不能直接转变为社会物质财富,却是社会文明的必要组成部分,就像唐诗宋词,《二十四史》,或是《说文解字》,甚至是“茴”字的四种写法。

在我看来,虽然孔乙己的学问没有受到当时那个时代的欢迎,但他坚持了他所认为重要的东西,坚持了他所认同的读书人的本色,他从没有伤害过别人,只是希望别人不要取笑他。

  鲁迅试图把这样一个旧式读书人写得像小丑一样。

“孔乙己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当鲁迅写到这里时,未必心中没有一丝悲悯,但就像他眼中的中医都是骗子只会兜售原配的蟋蟀,孔乙己即使是一个悲剧人物也是活该的,他们OUT了,直到“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似乎笔下才舒了一口气。

这并不奇怪,他是一个绝对的,狂飙突进式的人物。

在理解传统方面,鲁迅的维度是简单的,革命性的,向前看的。

  我年幼时也曾经觉得孔乙己很可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能感受到作为知识分子的标准,孔乙己身上固执的、纯洁的、银子一样可贵的品质。

  经常有人问我:

网络时代,我们传统的读书方式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网络对我们传统的阅读习惯会构成什么样的挑战?

  我个人的看法是,当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出现的时候,传统的读书习惯相应地要发生极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传统阅读的消失,当新的读书方式成为阅读主流的时候,这个过程才会完成。

从阅读方式来说,目前还在变化中,有一个相对长的传统阅读和网络阅读并存的时期,但我们必须清醒意识到后者对前者的改变是个必然趋势。

我想先从人类活动的一个规律说起。

  人类活动的一个基本趋势就是,社会事物由繁向简,这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一个铁律。

我们先从与阅读有关的书及书写方式的变革说起。

  中国是文明古国,文明的一个主要标志是我们的文字和书写方式出现得相当早。

了解一点中国书史的人都明白,我们早期的书由在石头、钟鼎上刻字,走向甲骨、竹简、缣帛,当纸出现后才向我们一般意义上的书发展,这个过程相当漫长,而且规律是越向后,周期越短,这当然和人类文明的进程相关。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一个主要特点,或者说人类的一个基本思维,就是这些东西的发展遵循了由繁向简的规则。

  我们现在知道,中国在东汉时期就发明了造纸术,也就是说,从理论上书的概念有可能那时出现了。

但我们现在只说宋版书,没有听说这之前的书,从印刷史角度观察,我们书的历史可能比宋代要早,比如隋末、唐初,中国就出现了雕版印刷的技术,但它的使用范围非常有限,只是在佛经的印刷中,现在保留下来的实物也极少。

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方式,雕版印刷的普遍使用是宋代以后的事,所以宋代以后才有了我们今天概念中的书。

  诸位一定要清楚,在所有的技术变革中,只有当技术条件中的主要因素同时具备的时候,一种新的技术方式才可能流行,并成为普遍的方式,进而取代旧有的方式。

中国雕版印刷的出现建立在早期刻字艺术的出现、纸的发明、墨的出现基础上,而这些技术条件,在制作成本方面要达到一个大体平衡的水平。

雕版印刷的出现,使知识的保存、传播和普及变得相对简单和容易,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文明的进程。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的石印、油印、铅印技术大量传入中国,最后铅印的方式成为一个稳定周期内的基本印刷形式。

西方铅印技术的普遍使用,也是造纸、轮转技术、油墨的制造等技术条件基本平衡的结果。

这个发展进程中,非常明显地体现了由繁向简、技术条件大体平衡发展的逻辑,最后稳定成熟和普遍流行的技术方式,一定是这个逻辑的最佳选择。

  熟悉中国印刷史的人都注意到,印刷技术的变革中,有一些过渡时期的现象,比如在雕版向铅印转型的过程中,石印、油印也短期存在过,但很快就退出了流行的印刷,就是因为这些技术手段虽然有它的优点,但也明显有缺点。

比如油印技术的一大优点是便捷,在技术上,基本可以说没有难度,因为刻蜡版和常规的书写方式是一样的,而雕版的反字刷正,是一个有相当难度的特殊思维,所以凡是单一强调功能的时候,油印的优点就突显出来,比如文件、传单的印刷,它的缺点是不具备大量印刷的可能和不能满足人类活动的审美要求,所以很快为铅印技术取代。

  书写方式也一样,早期的毛笔被后来的钢笔、圆珠笔取代也是必然的,因为人类活动以功能为上,钢笔、圆珠笔最佳地满足了这个条件。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笔的出现第一是为用,其次才是审美,书法的出现,也是在满足了用的前提下的。

当一种书写工具普遍流行的时候,它的技术一定会达到最高,而当这种工具不再成为主流的书写工具后,它的技术水平一定是下降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大多书法家,还不如以前的账房先生字写得好的原因,因为毛笔以前是日常书写工具,不是现代人变得笨了,而是时代条件不同了。

  现在经常听人说,会写信的人不多了,大有惋惜之意。

我以为不必太感叹,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书信的起源是要传达信息,不管是什么样的信息,当这个功能有更为便捷的方式时,它的衰落直至消失,都是正常的。

中国传统经典的书信,其实早就衰落了,比如要满足花笺纸、毛笔、繁体竖写这样三个条件的书信,是很早就没有了的。

钢笔、圆珠笔的信,在非常传统的人看来,就不是严格的信笺,所以今天你到拍卖市场去看,同样一份名人的书信,如果是满足前三个条件的,一定价昂,而同样的人用钢笔、圆珠笔写的信,价钱要差很多。

  我讲了这么多道理,无非想说明,在网络出现以后,传统的读书方式被网络阅读:

电子书取代,肯定是一个必然趋势,但这个取代除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外,它取代的主要是功能,而审美是取代不了的。

铅排书出现后,作为一般的阅读,线装书就没有意义了,但不等于线装书会消失,它获得了另外的意义,比如经典、高档、纪念、收藏等,用的意义,由繁向简,而美的意义却正好相反,凡能批量生产的东西,在审美上就一定有局限,因为个性弱了,手工时代的东西,因为留有人的温情,所以通常会在审美上有高的价值。

手工的东西,遵循的正是物以稀为贵的原则。

  越是老下去,读书越难以进入沉酣之境。

究其原因,曾经沧海,阅世深,神经麻木了,一如老兵油子看到战场上的尸体,是一;难以找到震撼心灵的奇书,是二。

木心先生的《即兴判断》一直置于案头,我每天都读一点。

好在它冠名为“即兴”,也就是“随便写”的意思,我以“随便读”来回应,似无不敬。

读到对“仰视”的解释——“倒过来的鸟瞰”,我如同遭到电击似的,浑身一悚。

  以世俗的眼光来看,一个人,社会地位低下,经济上困顿,二者交相压迫,使得精神上不知不觉地也“矮人家半截”。

本来,默默无闻和穷苦是自己的事,除非讨乞或申请救济或上门口坐镇石狮子的人家打秋风,但被视为或自视为“卑”且“贱”的人,面对名利场的五光十色,多数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仰角。

而名利场,以热为标志,对权势的攀附、对金钱的崇拜、对名声的趋奉,这些都是明规则或潜规则。

人既屈膝或折腰,往上看去,成功者的身影,无不巍峨,无不辉煌,无不威严。

  于是成了问题。

难道卑微的老百姓只能仰视?

难道我们的人格和精神,也命定地被工资支票上不可观的数字,财产记录上不大亮丽的项目规限着,只有匍匐的份儿?

从前是“先见罗衣后见人”,现在是“看你的车就知道你是什么人”。

这类逻辑并非全无根据,原因在于:

上好的衣服确实能提供良好的自我感觉,使你和世俗周旋时充满自信,而“自信”,往往是豪迈和美丽的引擎。

  不过,我想撇开世俗的眼光,“罗衣”不要,履历表不要,名片不要,只要一个赤裸裸的“精神”。

光凭它的高度,你便有资格傲视宫殿的牌匾、丹墀上的龙椅,在黄金和珍馐之前转过挺直的颈项。

这状态,就是“倒过来的鸟瞰”。

  这是饶有意味的位置,“下”还是“下”。

“文革”以后,饱经文斗武斗世面的知青面对农村的土皇帝时,摆得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就因为他已在最底层,怎么撸,也不可能再往下掉,除了送进监狱。

我们可仿照这一风格,摆出下者的骄傲之态,依然是从“下”看上去,然而是飞鸟的视角。

精神上居高临下,从天下大势、舆论走向、历史进程,到主流之旁的逆流、潮流之外的支流、弱势群体冷峻的抗议、独行者孤愤的吟哦,他无不了然于胸。

他从底层来,没有背景,没有失去的忧虑,没有投鼠忌器的板滞,爱看就看,爱说就说,一无所有是伪装,贵气才是深藏不露的本质。

  这样的鸟瞰,有一点高高在上者、不上不下者难以企及的优势,那就是实在。

俯视不是故作清高,而是自然而然;这大气不是凌空蹈虚,而是和地气相通。

他知道菜市上的大白菜哪个季节、哪个时间是什么价钱,知道地沟油制造和供应的链条,知道协警和城管的苦恼和实惠,也知道住在高架桥底下的流浪汉心里想什么。

他从草根出发,了解社会各阶层各利益团体的纠结,洞悉化解之道。

这才是真正的经世致用。

  当然,我们不能把仰视一概抹杀。

对高山、对景行、对圣贤、对经典、对伟大的人的事功和言论,都应怀谦恭的态度。

我是说,即使非仰视不可,也必须是独立思考和对照的结果,而不是因了哗众和随大流。

如果拥有了不说假话的权利,那么,这仰视必须是真心诚意地佩服和感动的结果。

  14年前,我在陕南一个偏僻的小镇读初中。

新学期开学报到的最后一天,我偱着路标,蹑手蹑脚地走进一间办公室。

办公桌旁坐着一个穿戴时髦的女人,空气中还散发出淡淡的香水味。

刚进门的前几分钟,我凝固了,因为我的窘迫。

  我呆立在原地。

倒是她先开了口:

“你有什么事吗?

”“我来报到。

”我的嘴里再也不能多挤出一个字。

“哦,姓名。

”她也简略。

“杨康。

”我不敢抬头看她。

她的声音先是停顿了几秒,然后说:

“学杂费和书本费一共150元。

”我依然站在那里不动。

她又重复了一遍。

我努力把头抬起来,憋红了脸说:

“我没钱。

  在我说话的瞬间,我悄悄地看了她一眼。

她年轻而美丽的脸上微微皱起了眉头。

我羞愧极了。

我就雕塑般站在那里,头埋得很低。

我只看到眼前,大大小小的脚来了又去,几乎每一双脚上都是新鞋子。

耳边是大人和她的寒暄,是孩子的问好声,是她的表扬声……

  我不知道过了多久,我也不知道那个时候我的脑袋里都想些什么。

我只听见她说:

“杨康,你过来一下。

”我挪动着有些麻木的腿脚,靠近她的办公桌。

她给我一张凳子说:

“你坐下吧。

”紧接着说:

“没钱,那你的这些费用怎么办?

”“先欠着。

”我深深地记得,我的脸上是有泪水滑过的。

过了片刻她才说:

“哦,那先去教室吧。

你的学号是2号。

”待她给我拿了新书,我就匆匆离开,头一直没抬。

  她是我的班主任。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连这个离家只有几十里的小镇我都没来过几次。

第一次见到一些陌生的人和物,自然很紧张。

其实内心真正紧张的原因,是因为我的贫困。

由于家庭的多次变故,我的生活过得极其狼狈。

而当时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交不起学杂费。

尽管家里想尽一切办法,还是没凑够那一百多元的学杂费。

  虽然生活困窘,可我的内心十分安静。

我记得上课时,我的目光就死死地盯住黑板,认真听老师讲课,阳光打在黑板上,老师工整的板书在阳光里格外苍劲有力,常常给我带来一阵激动。

每晚下课后躺在集体宿舍,我的脑袋里都能像放电影一样回忆起老师所讲的知识。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的总成绩在班级里是第一名。

我把父亲从远方打工挣来的钱拿给班主任的时候,她只是轻轻地把我的手推了回来。

她说:

“你的费用,我已经向学校申请,给你减免了部分,剩下的我帮你交了,你的钱就留着自己用吧。

  正是因为学校减免了我的学费,我几乎成了大家公认的贫困生。

以后的每个学期我的部分费用都是学校减免的。

刚开始我很难接受“贫困生”这个称谓,这三个字让我很自卑。

后来班主任就把我喊到办公室去谈心。

我和她由刚开始的陌生变到熟悉。

她说贫困是可以摆脱的,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不断超越自己。

  她的话很简短,但是给我的触动很大。

我开始改变最初对贫困生的看法,我知道越是贫困我就越要努力,而不是顾影自怜。

当我调整好心态以后,“贫困生”这三个字不再是我的自卑,而是一种前进的动力。

  整个初中,我的成绩一直都是班级第一,有好几次还是年级第一。

那段时光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那些日子里我内心安宁,每天沉醉在知识里,读自己喜欢读的书。

日子虽然清贫,倒也美好温馨,淡淡的阳光,淡淡的梦。

直到多年以后我都十分怀念那段时光,怀念那三个字:

贫困生。

它让我有着别样的人生。

那三个字是我一生最高的荣誉,因为我从那个时候开始渐渐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自强不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