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6646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学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学教育学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学教育学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学教育学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学教育学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学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

《中学教育学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学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育学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

中学教育学复习要点完整版

中学教育学复习要点完整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学教育学2013-2014

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2.教育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正规教育(制度化教育):

以学校系统为核心,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产生于1902《钦定学堂章程》又名“壬寅学制”,实际推行于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又名“癸卯学制”)→非制度化教育(库姆斯,伊里奇,“学习化社会”)

  4.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线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20世纪以后(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

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相同的教育,教育的自由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7.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古代教育学思想: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孔子主张:

“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⑵西方:

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

①苏格拉底讽刺;②定义;③助产术。

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于教育”.亚里斯多德——《政治学》,百科全书式哲学家。

  9.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作为独立的学科萌芽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提倡“泛智教育”。

自然性思想:

法国卢梭——《爱弥尔》,德国康德——《教育论》,瑞士裴斯泰洛齐。

近代,英国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10.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作为独立的学科形成于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

美国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则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强调“教育即生活”的观念。

  11.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前苏联凯洛夫——《教育学》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⑴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者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的目的;④教育相对独立于政经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可以促进民主。

  2..教育与生产力水平的关系:

⑴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④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水平的促进作用: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继承性,扩展性)。

  3.人力资本理论:

1960年,舒尔茨,核心概念“人力资本”——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其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4.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对教育动力作用。

学校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

  5.传统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不同:

优劣标准依据

传统学校教育

“金字塔”等级制教育

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

年龄段教育

存在时空限制

网络教育

“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

跨年龄段教育

跨时空教育

6.学校文化——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其中价值观处于核心的地位。

校园文化——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

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

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3.个人身心发展的动因

  ⑴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

代表人物:

中国孟子——性本善;奥地利弗洛伊德——性本能;美国威尔逊——基因复制;美国格塞尔——成熟机制。

  ⑵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不幸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代表人物:

中国荀子——性本恶;美国华生;英国洛克——“白板说”。

⑶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⑴顺序性.教育要循序渐进.⑵阶段性.教育要有针对性.⑶不平衡性.抓住发展的关键期.⑷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⑸互补性.教师要“长善救失”,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5.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生物因素(遗传、成熟),社会因素(学校教育、环境)个体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实践活动)。

6.遗传或称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⑴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⑵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⑶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但也不能夸大.

  7.成熟是指个体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

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8.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⑴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⑵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⑶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美国华生——环境决定论。

  9.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⑴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⑵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最近发展区”.⑶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⑷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0.个体主观能动性:

是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因素.个体主观活动三层次:

⑴生理活动.⑵心理活动.⑶社会实践活动.

  第四章教育目的 

  1.狭义的教育目的:

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

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时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2.教育目的在整个教育理论体系中占核心地位,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作用:

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3.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⑴国家的教育目的.⑵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⑶教师的教学目标.相互关系: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⑴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它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⑵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⑶我国教育目的建立在马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

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④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⑤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实现;⑥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5.当前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⑶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6.素质教育:

⑴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⑵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德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相辅相成,两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现代教育强调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1.学生的本质属性:

⑴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的可能性和可塑性;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⑴人身权:

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⑵受教育权(学生应享有的最主要的权利)

3.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职业性质:

⑴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⑵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规定9月10号为教师节。

4.教师职业的特点(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管理者,示范者,朋友,研究者.

  5.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⑴学科专业素养:

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②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知识.③了解该学科发展脉络.④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教育专业素养: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学生观.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6.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8.师生关系——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特征是: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9.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⑴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⑵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关系.⑶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六章课程

  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2.课程——课业及其进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3.课程类型的分类:

⑴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⑵根据课程任务分基础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⑶根据课程内容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4.制约课程的因素(社会、知识和儿童):

⑴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⑵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⑶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5.按目的和目标的概括性程度分类:

⑴教育目的.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⑵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或各个学段的具体应达到的目标.⑶课程目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

(时限性,预测性,具体性,操作性,整体性,层次性,递进性)⑷教学目标.具体教学过程的结果。

  6.课程目标的依据:

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7.课程设计——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的系统化活动。

  8.教学计划——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三个特征:

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构成。

  9.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

由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教学大纲的中心部分0构成。

10.教科书设计:

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11.课程实施——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过程,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课程实施结构:

⑴安排课程表.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⑵分析教学任务.⑶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影响因素:

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⑷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⑸规划教学单元和课.⑹组织教学活动.⑺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12.课程评价——通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的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13.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⑴目标评价模式.泰勒,“当代课程评价之父”⑵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重点从“课程讨巧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⑶CIPP评价模式,斯塔弗华姆.

  

  第七章教学(上)   

  1.教学——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2.教学的意义:

⑴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主要手段:

⑵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⑶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教学的任务:

⑴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教学的首要任务)⑵发展学生智力(核心是思维力)、体力、能力和创造才能.⑶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⑷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历史上教学过程:

⑴孔子.把教学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⑵夸美纽斯:

“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⑶赫尔巴特:

“统觉理论”.⑷杜威:

“做中学”.(5)凯洛夫:

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6.教学过程的特点:

⑴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⑵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⑶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赫尔巴特,教学具有教育性。

⑷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能动性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7.教学过程的结构:

⑴引起学习动机.⑵领会知识.⑶巩固知识.⑷运用知识.⑸检查知识.

  8.教学原则——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我国中学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礼记•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苏格拉底——“产婆术”,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巩固性原则(孔子——“温故而知新”;);循序渐进原则(《礼记•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9.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⑴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方法.⑵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⑶充分运用语言直观.

  10.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⑵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⑶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⑷发扬教学民主.

  11.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⑴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⑵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⑶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12.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基本要求:

⑴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⑵抓主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13.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⑴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⑵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1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⑴引导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联系实际.⑵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⑶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⑷补充必要的校本教材.

  15.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述、讲解、讲演),谈话法(复习谈话、启发谈话),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第八章教学(下)

1.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备课,上课(中心环节),作业的检查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备课: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3.

(1)课的类型:

根据教学任务划分:

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根据教学方法划分:

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2)课的结构——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3)上好课的要求: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4.教师布置作业的要求:

作业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并要有启发性、典型性和代表性,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④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5.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1)试题类型:

供答型(简答式试题、陈述式试题),选答型(是非题、多项选择题、组配式试题)。

(2)测验的效度(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6..教学组织形式——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包括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

7.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17世纪初——乌克兰兄弟会学校兴起;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阐述;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

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

8.班级授课制优点:

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缺点: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而且学生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其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④缺乏真正的集体性;⑤时间、内容、进程固定化、形式化,不能够容纳和适应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9.分组教学制——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1)外部分组:

学科能力分组(某门学科的学习能力和成绩)、跨学科能力分组(按智力);

(2)内部分组

10.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定,是构成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

基本特征:

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主要类型:

内容型策略、形式型策略、方法型策略、综合型策略。

  第九章德育

  1.德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将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活动。

2.德育形式上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内容上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3.德育的意义:

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⑵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⑶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4.德育目标:

是指通过德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

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5.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⑴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⑵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⑶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⑷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6.德育内容——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

德育目标,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④文化传统的制约。

  7.心理辅导的原则:

⑴激励性原则.⑵预防为主的原则.⑶因材施教原则.⑷愉悦性原则.⑸支援性原则.

  8.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构成。

四个要素之间的矛盾: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分别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的矛盾,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矛盾。

其中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9.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⑴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知是基础,行是关键.⑵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⑶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

⑷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10.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⑴导向性原则——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地。

基本要求:

①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②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③学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我国现行的方针政策.⑵疏导原则——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基本要求:

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⑶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基本要求:

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③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⑷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基本要求:

①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②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③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⑸因材施教原则——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最大程度的发展。

基本要求:

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