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629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ocx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ocx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目录

一、引言1

(一)选题背景1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1

(三)文献综述1

(四)本文工作2

二、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及现存问题3

(一)旧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简史3

(二)新中国的证券市场3

(三)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8

三、美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与发展经验11

(一)美国证券市场的建立(18世纪)11

(二)美国证券市场的早期发展(19世纪)11

(三)美国证券市场近现代的飞速发展(19世纪末至今)13

(四)美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经验16

四、推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19

(一)证券市场的发展要与生产力的发展同步19

(二)抓住重点行业,优先进行发展19

(三)加快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逐步放松市场管制19

(四)发展多层次的证券市场,并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20

(五)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20

(六)建立和完善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体制21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

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经走过了30余年的历程。

伴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也随着不断的发展壮大。

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证券市场从幼稚逐步的走向成熟。

虽然我国的证券市场用了2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200多年的发展道路,但是这个过程必然不是一帆风顺的。

正是有了各种各样的挫折,才会让我国的证券市场在摸索中不断的成长、成熟。

从1984年中国第一支股票——飞乐音响的发行,到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199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再到各种法律法规的完善,主板市场、三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发展,中国证券市场正在不断的走向成熟。

2010年3月31日,融资融券试点业务走进了我国证券市场。

时隔半月,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了,这是对我国单边市场和价格发现体系的第一次有效修正。

就是在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改革与完善的大背景下,我们提出了本课题,以便对我国证券市场未来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从我国近代证券市场发展的20多年的历程来看,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股市灾难,这足矣说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道路是坎坷崎岖的。

而美国,它拥有着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

它作为全球证券市场的代表,对各国的证券市场都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

然而,通过资料研究与考证,我们可以发现,美国的证券市场走过了200多年的发展道路期间,也有着大大小小的股市灾难。

因此,任何国家的资本市场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本课题通过对中国证券市场和美国证券市场的描述比较,找出两个市场发展的共鸣之处,以便吸收国外先进的资本市场发展经验来丰富、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一个改革的关键阶段,通过充分的学习历史,找到相关的借鉴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急迫的。

(三)文献综述

1、关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孙雪梅(2009年)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缩影》中,详细的介绍了中国证券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历程。

郑思权、沈春明(2006年)在《中国证券市场现状及问题分析》中,以及吴园园、许东萍(2007年)在《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中都有阐述中国证券市场存在以下问题:

市场规模过小、市场投资品种有限、市场制度不健全、投资者教育有待提高、市场监管体制不完善等。

黄晨川(2003年)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与思考》中,针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和思考:

应加快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证券市场制度有待创新;解决全流通问题仍是中国股市的一大重点;应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进一步促进金融产品创新。

刘泽仁、陶莹、潘春跃(2003年)在《论中国证券市场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中提出了中国证券市场引入风险投资基金的重要性。

2、关于美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问题,学者们做了如下一系列的研究

陈红(2006年)在《美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演进》中详细介绍了美国证券市场200多年的发展历程。

翁新辉(2003年)在《走进美国证券市场》中提出了通过对美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经验,我们要正确的看待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张烨(2008年)在《美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立法的历史演进及对我国的启示》中指出:

通过美国证券市场多年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出证券市场立法的重要性。

我国应该建立完备、灵活、有效的证券法律体系。

于天军(2006年)在《中美证券市场比较分析》中提出: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还很短暂,还是一个不成熟不完善的市场,缺乏国际沟通、交流和竞争,因此要在法律制度、市场体系、市场主体、市场监管等各个方面进行完善;同时,政府还应在其完善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本文工作

本文首先详细描述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通过发展的历程来得出其目前阶段存在的问题。

其次,对美国的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描述,并得出其发展的经验。

最后,通过借鉴美国证券市场的成功发展经验,来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二、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及现存问题

(一)旧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简史

证券在我国属于舶来品,最早出现的股票是外商股票,最早出现的证券交易机构也是由外商开办的上海股份公所和上海众业公所。

上市证券主要是外国公司股票和债券。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清政府洋务派在我国兴办工业,随着这些股份制企业的兴起,中国自己的股票、公司债券和证券市场便应运而生了。

1872年设立的轮船招商局是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

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的《证券交易所法》推动了证券交易所的建立。

1917年,北洋政府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设证券经营业务。

1918年夏天成立的北平证券交易所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1920年7月,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得到批准成立,是当时规模最大的证券交易所。

此后,相继出现了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青岛市物品证券交易所、天津市企业交易所等,逐渐形成了旧中国的证券市场。

(二)新中国的证券市场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经济改革大潮,推动了资本市场的重新萌生和发展。

在过去的10多年间,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区域到全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

1.萌芽阶段(1978年—1987年)

1978年12月,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的基本任务,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新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萌生。

在这一萌芽阶段的主要特征为:

国家和企业开始试行以发行公债和企业债券的方式从社会筹措资金;证券市场平台开始搭建,以及企业开始股份制改革。

20世纪80年代初,若干小型国有和集体企业开始进行了多种多样的股份制尝试,开始出现股票这一新生事物。

这一时期股票一般按面值发行,大部分实行保本保息保分红、到期偿还,具有一般债券的特性;发行对象多为内部职工和地方公众;发行方式多为自办发行,没有承销商。

1981年7月,我国改变传统“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计划经济思想,重启国债发行,向社会筹集资金。

1982年和1984年,企业债和金融债开始出现。

这一筹资行为,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两方面的贡献:

一是国家和企业在宏观上促使了证券一级市场即发行市场的形成,二是为证券二级市场即流通市场准备了可供交易的商品。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7年底,我国已发行的各类公债(包括国库券)和企业债券达1200亿元左右。

此外,在上海、沈阳、深圳等地还有部分股份制试点企业向社会公开发行一定量的股票。

随着证券发行的增多和投资者队伍的逐步扩大,证券流通的需求日益强烈,股票和债券的柜台交易陆续在全国各地出现,二级市场初步形成。

伴随着一、二级市场的形成,证券经营机构的雏形开始出现。

这样,萌芽状态的中国证券市场就逐步产生了。

总体上看,中国资本市场的萌生源自于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内生需求。

在发展初期,市场处于一种自我演进、缺乏规范和监管的状态,并且以区域性试点为主。

股票发行市场也一度出现过混乱。

2.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1988年—1998年)

这一阶段有二个明显的标志:

一个是二级市场(即流通市场)的正式产生;另一个是证券市场的专业中介机构——证券公司的产生。

1987年9月,中国第一家专业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1988年4月21日,国家正式批准1985年、l986年国库券上市交易,随后各类企业债务和部分企业股票相继上市。

为适应国库券转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中国人民银行下拨资金,在各省组建了33家证券公司,同时,财政系统也成立了一批证券公司。

证券公司的成立,促使并保证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初步形成,它们不仅成为证券市场的中间机构,促使证券发行市场规范化运作,也促使着证券交易普及和繁荣。

1990年,国家允许在有条件的大城市建立证券交易所。

1990年12月19日和1991年7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正式营业。

同年10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并引入期货交易机制,成为新中国期货交易的实质性发端。

1992年10月,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推出了中国第一个标准化期货合约——特级铝期货标准合同,实现了由远期合同向期货交易的过渡。

1992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指出:

“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的试。

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

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会犯大错误。

有人说股票是资本主义的,我们在上海、深圳先试验了一下,结果证明是成功的,看来资本主义有些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拿过来用,即使错了也不要紧嘛!

错了关闭就是,以后再开,哪有百分之百正确的事情。

”[]邓小平南方视察讲话后,中国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更多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并开始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中国证券市场在摸索中开始起步。

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开始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监管框架,区域性试点推向全国,全国性市场由此开始发展。

1993年,股票发行试点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广至全国,打开了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1997年11月,中国金融体系进一步确定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

1998年4月,国务院证券委撤销,中国证监会成为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部门,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证券、期货市场监管体制。

中国证监会成立后,推动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关于严禁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的通知》等一系列证券、期货市场法规和规章的建设,资本市场法规体系初步形成,使资本市场的发展走上规范化轨道,为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随着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数量、总市值和流通市值、股票发行筹资额、投资者开户数、交易量等都进入一个较快发展的阶段。

沪、深证券交易所交易品种逐步增加,由单纯的股票陆续增加了国债、权证、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封闭式基金等。

伴随着全国性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证券经营机构也得到快速发展。

到1998年底,全国有证券公司90家,证券营业部2412家。

从1991年开始,出现了一批投资于证券、期货、房地产等市场的基金(统称为“老基金”)。

1997年11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规范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

同时,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推出了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境内企业逐渐开始在我国香港、纽约、伦敦和新加坡等海外市场上市。

至此,我国证券业在经过近10年的萌芽期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