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运输设备设施定置化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5855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运输设备设施定置化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机电运输设备设施定置化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机电运输设备设施定置化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机电运输设备设施定置化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机电运输设备设施定置化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电运输设备设施定置化管理办法.docx

《机电运输设备设施定置化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运输设备设施定置化管理办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电运输设备设施定置化管理办法.docx

机电运输设备设施定置化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机电、运输设备设施定置化管理办法》的通知

矿属各部门(队):

为了保证井下环境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安装、更换、检修的规范化、标准化,矿从现在起对全矿设备、设施安装采取定置化管理。

明确安装、更换、检修、搬运的标准,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设备运作安全和环境安全,特制定本办法,希望矿属各区队认真、严格贯彻执行。

一、电缆吊挂定置化规定

(一)电缆入井要求

1、检查电缆是否属于阻燃电缆,非阻燃电缆严禁入井。

2、检查电缆有无煤矿安全标志、产品合格证、煤矿用

设备器材生产许可证等,缺一则严禁入井。

3、对电缆外观及绝缘情况进行检查,要求外观良好,无破损,用于660V及以下的电缆绝缘阻值不小于20MΩ;用于1~3KV的电缆,绝缘电阻值不小于50MΩ;用于6~10KV的电缆,绝缘电阻值不小于100MΩ。

达不到上述要求,严禁使用。

(二)电缆吊挂敷设规定

1、电缆钩用3×40mm扁钢或不小于Ф12mm钢筋制作,钩间距统一为100mm。

2、敷设电缆时,电缆钩间距为1.2m。

3、敷设电缆时,最低电压等级的电缆吊挂在最上部,最高电压等级的电缆吊在最下。

4、与风、水管同侧敷设电缆时,电缆应在风、水管上部,并相距350mm,电缆禁止与瓦斯抽采管敷在同一侧。

5、敷设电缆时,同电压等级电缆间距为50mm,不同电压等级电缆间距为100mm。

6、通讯和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应分别挂在巷道两侧,如果在同侧吊挂,通讯和信号电缆应吊挂在电力电缆上方350mm,电缆吊挂高度至轨面不少于1600mm。

7、敷设电缆时,严禁与瓦斯抽放管路吊挂在巷道同一侧。

8、铠装电缆连接必须采用接线盒,接线盒长度为1m,橡套电缆连接采用接线盒或冷补,冷补长度500mm以上,接线盒的吊挂应正面向外,用软钢绳绑紧两端,吊挂在两个结实的固定点上,保证电缆不受力。

9、电缆最小弯曲半径为电缆直径的10~20倍。

10、电缆在接线盒两端,拐弯处、分岔处及每200m都应有标志牌,标志牌用厚度为1~1.5mm的铝板制作,长度为150mm,宽度为50mm,黑底白字,电缆与开关连接应成流线型。

11、多条电缆排列吊挂时,排列要合理,电缆间间距均等,悬垂度一致,呈流线型,不准出现交叉现象。

12、在行人巷道内敷设电缆时,在行人侧距轨道中心1600mm以内严禁吊挂电缆。

13、井下不带电电缆堆放整齐,应盘成圆圈或∞形圈,带电电缆多余部分应采用间距不小于50mm的排列循环吊挂,严禁盘成圆圈或∞形圈堆放。

二、接地保护装置定置化规定

(一)主接地极定置化

1、主接地极数量不少于两处。

2、主接地极设置在井下水仓中,没有水仓时,设在不断流的水沟底面下500mm以上,每个主接地间距不少于5m。

3、主接地极使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0.75㎡,厚度不得小于5mm。

4、主接地极电阻值不得超过2Ω。

5、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50m㎡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100m㎡,厚度不小于4mm的扁钢,电气设备外壳、铠装接线盒等与接地母线的连接,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m㎡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50m㎡、厚度不小于4mm的扁钢。

(二)局部接地极定置化

1、安设局部接地极的地点:

(1)采区变电所。

(2)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3)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的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4)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

(5)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

(6)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

2、局部接地极设置要求:

(1)设置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极应用面积不小于0.6㎡、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或具有同等有效面积的钢管制成,并应水平放于水沟深处。

(2)设置在其他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以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1.5m的钢管制成,管上应至少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并垂直全部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径不小于22mm、长度为1m的两根钢管制成,每根钢管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两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m,并联后垂直埋入底板,深度不得小于0.75m。

(3)局部接地极相距电气设备5m以上。

3、局部接地极及单独固定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值都不得超过2Ω,移动设备接地电阻不得超过1Ω。

(三)入井轨道、管道、通讯及监测设施、地面建筑、地面变电所、地面炸药库等防雷电接地极定置化。

1、所有防雷电接地极都采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1.5m的钢管制成,管上应至少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并垂直全部埋入地面下。

2、入井轨道、管道、通讯及监测设施都应在入井处设置不少于两处的防雷电接地极,两接地极相距10m以上,且一接地极在井口外2~5m处,另一接地极在井口内5~10m处。

3、入井轨道、管道、通讯及监测设施的防雷电接地极电阻值不超过5Ω,其它地面防雷电接地极电阻值不超过10Ω。

三、井下设备、设施安装定置化

(1)安装位置距硐室门口2m以上。

(2)低压电气设备间间距0.8m以上,高压电气间间距0.8m以上,高低压电气设备间间距1m以上。

(3)电气设备距硐室壁,需要行人时不少于0.5m,不需要行人时,不少于100mm。

(4)所有设备正面正对硐室中央,背面向着硐室岩壁。

(5)所有电气设备的电缆应走电缆沟或者吊挂整齐,电缆吊挂按本办法第一条规定执行。

(6)所有电气设备各部位螺丝紧固,有弹簧垫,不出线的接线喇叭口用密封圈和挡板堵严。

(7)电气设备接线符合要求:

①电缆外护套伸入接线室长度为5~15mm。

②密封圈厚度合适(安装后不出现喇叭口紧贴现象,同时螺纹旋入量不少于全螺纹量的2/3),内外径合适,外径以正好能装入喇叭口为宜,内径应与电缆外径匹配(电缆穿过后,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间隙不超过1mm)。

③接线不出现鸡爪子、羊尾巴,不损坏电缆蕊线绝缘皮。

④压接电缆合适,压痕深度不超过电缆外径的1/10。

(8)所有透孔螺栓应穿透,并露出1~3扣,不透孔螺栓最少旋入量不少于全螺丝量的2/3。

(9)所有电气设备都应上架,架子高度统一为300mm,长度和宽度与设备底座匹配。

2、大巷、石门内安装时规定

(1)所有设备最凸出部分距轨道中心1.2m以上(距轨道900mm),应安装在距离分岔口10m以上,距离拐弯地点20m以上,不应在岔口处和弯道内安装电气设备。

(2)有3台及以上低压电气设备或有高压电气设备和变压器的地点,都应设置高度不少于1m的防护栏,并有安全警示标志。

(3)设备正面应正对大巷、石门,背面正向大巷、石门壁,背面与大巷、石门壁间距,需行人时不少于0.5m;不需行人时,不少于0.1m。

(4)设备应安装在大巷无水沟一侧(特殊情况时,可选择安装在有水沟一侧)。

(5)其它规定与机电硐室内安装设备相同。

3、采掘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内设备安装时

(1)所有设备距轨道中心1m以上。

(2)设备正面正对巷道,背面正对巷道壁,设备与巷道壁留有至少0.1m间距。

(3)电气设备(电煤钻除外)距采煤工作面距离不少于50m。

(4)掘进工作面的电气设备应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离掘进头进风口10m以上。

(5)其它规定与机电硐室内设备安装相同。

(二)绞车安装定置化

1、回柱绞车的安装定置化。

(1)应安装在距支护柱(架)15m以外。

(2)安装地点巷道支护良好,底板平整,顶板无冒、落危险,四周无其它物品、设备等。

(3)绞车用四根直径不小于120mm的木柱压紧,出绳方向两根木柱,上端顶在顶板结实处,下端顶压绞车底座,木柱与绞车底座朝出绳方向呈750夹角,后两根垂直顶压在绞车底座与顶板之间。

(4)有条件时,应在操作方后巷道两侧壁各打一副稳固托钩(托钩用不小于Φ24mm的圆钢制作),用直径不小于Φ12.5mm的钢丝绳把绞车锁紧在托钩上。

(5)绞车距控制开关不少于10m,声光信号齐全。

(6)绞车距巷道两侧不少于0.5m。

2、JD-1型调度绞车的安装定置化

(1)绞车安装硐室应根据该型号绞车外形尺寸设计施工,最小尺寸(长×宽×高)应为2×2×1.5m。

(2)绞车基础(长×宽×高)应为1.1×0.9×0.6m,绞车基础在硐室底板平面下的深度为0.3m,在底板面上为0.3m,绞车基础预埋螺栓孔尺寸(长×宽×深)为100×100×400mm。

(3)绞车滚筒中心线与绞车道中心线垂直,绞车出绳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线一致。

(4)绞车地脚螺栓最小为M16mm,预埋设要牢固可靠,预埋部分深度为300mm,应与基础上平面垂直。

(5)绞车安装时,要认真紧固螺栓,用于斜坡提升时,还要再用四根直径不小于Φ120mm的木柱压紧(压木柱的方法与回柱绞车相同)。

(6)绞车距控制开关(启动器)、信号综保等不少于1.5m。

(7)绞车声光信号固定安设在长×宽:

800×500mm的牌板上,牌板固定在绞车出绳的方向右壁1.2m高的地方,下车场或中部甩车场的声光信号和打点器都固定在长×宽:

800×500mm的牌板上,牌板固定在车场躲避硐的墙壁上,高度1.2m处。

(8)绞车硐室和车场都应安设有照明灯,照明灯吊挂高度1.7m。

(9)绞车钩头必须使用桃形环(鸡心环),卡绳长度不少于600mm,绳卡与钢丝绳配套,数量不少于5个。

3、JD-2和JTB0.8-0.6型绞车的安装定置化。

(1)绞车安装硐室应与相应型号绞车的外形尺寸设计施工,但最小尺寸(长×宽×高)都不得小于4×3.5×2m。

(2)绞车基础尺寸(长×宽×高)都为2.1×2.1×0.7m,绞车基础在硐室底板平面下深度为400mm,在底板平面上为300mm,预埋螺栓孔深度为500mm。

(3)绞车地脚螺栓最小为M24mm,预埋部分深度为400mm。

(4)其它规定与JD-1型绞车相同。

(三)空压机安装定置化

1、空压机应安装在地面,移动空压机在井下安装时,应安装在空气流畅的地方。

2、在井下安装时,距巷道壁0.5m以上,距轨道中心线1.2m以上。

3、空压机的散热器方向应在出风侧。

4、储气罐(风包)距轨道中心线1.5m以上,距巷道壁0.1m以上。

5、空压机与储气罐(风包)的间距为5m。

6、空压机和储气罐距控制馈电开关5m以上。

7、压风管道铺设标准,拐弯用弯接头,分岔处用管道分头,不同管径连接处用变头连接,管道应吊挂或者垫起,管子吊挂高度400mm,巷道行人侧1600~1800mm段严禁吊挂管子,不准直接把管道放在地上,压风管道每隔100m必须安设一个出风支口。

(四)局部通风机安装定置化

1、局部通风机距巷道壁100mm以上,距轨道中心1.2m以上。

2、局部通风机进风口正对进风侧,安装在机架上,机架高度400mm。

3、掘进巷道的局部通风机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10m以上。

4、局部通风机与控制开关(启动器)相距1.5m以上。

5、局部通风机必须用专用变电器、专用线路和专用开关供电,严禁与动力电源和线路共同使用。

(五)刮板运输机安装定置化

1、刮板运输机安装时,上坡倾角最大为250,下坡倾角最大为200。

2、普通刮板运输机安装一定要平直,不准出现弯曲现象,可弯曲刮板运输机安装要平,可以适当弯曲,但不准有急弯。

3、刮板机运输槽连接平整,对角尺寸偏差不超过6mm。

4、刮板齐全,数量够,刮板链无倾斜现象。

旧刮板弯曲变形不大于15mm,刮板平面磨损不大于5mm,长度磨损不大于15mm,变形刮板数不超过总数的3%。

5、两台及以上刮板运输机搭接运输时,搭接长度不小于500mm,机头最低点与另一台刮板机尾最高点的间距不小于300mm。

6、刮板运输机的联轴器安装正确,间隙为3~5mm。

7、刮板运输机距巷道壁①行人侧不小于800mm,不行人侧不小于100mm。

8、刮板运输机头距控制开关(启动器)、信号综保等2m以上。

9、声光信号齐全,吊挂标准,各信号发送点之间的间距不超过15m。

(六)乳化液泵的安装定置化

1、乳化液泵及泵站箱,距轨道中心1.2m以上,距巷道壁100mm以上,安装平稳。

2、管道拐弯、对接,不同规格管子之间连接都必须采用相应接头,吊挂符合标准。

3、乳化液泵及泵站箱距控制开关5m以上。

4、乳化液配制浓度3~5%。

5、蓄能器充氮压力符合要求,误差不大于0.5MPa。

6、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压力表指示准确。

7、乳化液泵站处,应有照明和一部电话。

(七)钻机安装定置化

1、ZYG-150(200)型全液压钻机安装。

(1)液压泵应安装平稳,距巷道壁0.5m以上,距电控开关5m以上,距钻孔点15m以上。

(2)钻机架应安装稳固,卡轨器齐全并卡紧,距钻孔2~3m,距巷道壁0.2m以上。

(3)钻杆安装符合要求,不出现脱落现象。

(4)液压管路安装符合要求,连接可靠,使用配套的连接装置,压力相匹配,不出现硬弯和压折。

2、煤电钻安装。

(1)煤电钻电源必须来自煤电钻综合保护器。

(2)煤电钻电缆必须是专用屏蔽电缆,严禁失爆。

(3)煤电钻外壳完好,无失爆现象。

(4)煤电钻开关灵敏可靠。

(八)耙斗装岩机安装定置化

1、平巷安装。

(1)在巷道净高大于2m,净断面在5㎡以上的巷道中才准安装和使用耙斗装岩机。

(2)耙斗装岩机安装位置距掘进头最小距离不少于15m,最大距离不大于30m。

(3)耙斗装岩机应用四副卡轨器牢靠固定在轨道上,导向绳轮牢靠,固定在掘进头巷道顶板上。

(4)耙斗装岩机应装有照明灯和尾灯,装有防止耙斗出槽的护栏和挡绳栏。

(5)耙斗装岩机距控制开关15m以上。

(6)耙斗装岩机严禁在高瓦斯区域、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中安装和使用。

(7)耙斗装岩机必须在耙斗运行段安设瓦斯电、闭销保头。

2、在上山安装。

在上山安装耙斗装岩机除按上述平巷安装的所有规定外,还应执行以下规定:

(1)在耙斗装岩机前方1.5~2m的巷道两侧壁各安设一副固定牢靠的托钩,把耙斗装岩机用Φ15.5mm的钢丝绳锁紧在托钩上,托钩用直径不小于28mm的圆钢制成。

(2)在倾角大于200的上山安装时,在司机前方必须打护身柱或设挡板。

(3)严禁在倾角大于300的上山安装。

(4)在斜井井筒安装时,在耙斗装岩机司机侧必须设置坚固的护身挡板,和在工作面上方设置坚固的挡板,同时在耙斗装岩机头和机尾打四根压栓固定耙斗装岩机。

3、在下山安装。

在下山安装耙斗装岩机,除要按以上“平巷安装”的所有规定外,还要执行以下规定:

(1)在耙斗装岩机后方1.5~2m的巷道两侧壁各安设一副固定牢靠的托钩,把耙斗装岩机用Φ15.5mm钢丝绳锁紧在托钩上,托钩用直径不小于28mm的圆钢制成。

(2)严禁在倾角大于350的下山安装。

(3)在耙半装岩机头和机尾打四根压柱固定耙斗装岩机。

(九)一坡三挡及绞车道地滚安装定置化

1、阻车器安装。

(1)阻车器用不小于9#的工字钢或不小于15kg/m的轨道制成。

(2)阻车器转动轴用直径不小于30mm的圆钢制成,把手用不小于20mm的圆钢制成。

(3)阻车器安装在上车场平巷段,距变坡点2m处,上车场是双道时,两条钢轨各设一副阻车器。

(4)阻车器安装后,转轴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线垂直,转动灵活,处于常闭状态。

(5)阻车器地坑深度与阻车器配套,阻车器关闭时,挡车部分与进入方向轨道夹角在75~900之间。

(6)必要时,在中部甩车场和下部车场也应安装阻车器。

(7)阻车器必须有阻车的强度、高度和灵敏可靠。

2、挡车栏安装。

(1)挡车栏用不小于9#的工字钢或不小于15kg/m的钢轨制成。

(2)挡车栏安装位置:

①上车场变坡点下10m处。

②中部甩车场道岔尖往上10~20m处,小斜坡10m,大斜坡20m。

③下车场落坡点往上10~20m处,小斜坡10m,大斜坡20m。

(3)上部挡车栏应与绞车联动,动作灵活可靠,为常闭状态。

(4)中部和下部挡车栏可以不与绞车联动,但必须有灵活可靠的开闭装置,且必须为常闭状态。

(5)挡车栏安装后,应牢固可靠,有坚固的强度。

栏框无松动、扭曲、变形等;栏杆上下灵活,无卡阻现象,上挡车栏与绞车联动调整合适。

(6)挡车栏安装好后,栏杆升起的最小高度不小于1.5m;栏杆两立柱距轨道中心不小于0.7m。

3、绞车道地滚安装。

(1)上车场变坡点,在弯曲轨道曲线顶点两侧0.5~1m处各安一个地滚。

(2)在每处道岔距尖部和距跟部1m处各安设一个地滚。

(3)其它地点每25~30m安设一个地滚(小斜坡10~20m安设一个)。

(4)地滚安装好后,应不刮矿车底盘,转动灵活,地滚轴心线与轨道中心线垂直,地滚横向中心应在轨道中心线上。

(十)瓦斯、人员定位监测监控系统及通讯系统安装定置化。

1、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安装定置化。

(1)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井口防雷电装置安装在井口里,距井口不小于5m;接地良好,接地电阻不大于5Ω。

(2)电源分站牢固吊挂在巷道(硐室)壁上,高度1.2m,距离轨道中心线不小于1.2m,与其它电气设备相距1m以上。

(3)电源分站接地线的接地点,距分站5m以上。

(4)各种传感器在同一处吊挂高度一致,距巷道顶部不大于0.3m,距巷道壁不小于0.2m,相互之间为1m。

(5)掘进头的传感器距碛头不超过5m,采煤工作面的传感器距工作面不超过10m,掘进头的传感器应吊挂在风筒另一侧巷道上部。

(6)所有风门都应安装开关传感器,采煤工作面应安装甲烷、CO和温度传感器;主要回风巷及高瓦斯工作面回风巷应安装风速传感器。

(7)甲烷传感器的安装地点:

①采煤工作面;②采煤工作面进风巷;③采煤工作面回风巷;④掘进工作面、进风流和回风巷道中;⑤串联通风的被串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⑥掘进机处;⑦回风流中机电设备硐室的进风侧;⑧瓦斯抽放泵站室内;⑨井下临时抽放瓦斯泵站下风侧栅栏外;⑩各测风站。

矿井总回风巷,一翼回风巷、采区回风巷、井下电动机及其开关处、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等。

2、人员定位跟踪监测监控系统安装定置化。

(1)人员定位跟踪监测监控系统在入井处安装有防雷电装置,防雷电装置有2处接地,一处设在井口外5~10m,另一处设在井口里5~10m处,接地电阻小于4Ω。

(2)人员定位跟踪监测监控系统的各信号发送基站,应牢固吊挂在巷道壁上,高度1.2m,基站及其变压器都应与其它电气设备相距7m以上,距轨道中心1.2m以上。

(3)信号发送基站设置位置两边必须至少有50m的直线段,不要安在巷道的分叉处和巷道的凹陷处,任何两基站间的距离必须大于200m。

3、井下通讯电话的安装定置化。

(1)电话应安装在完好的硐室或巷道内,吊挂高度1.2m,距轨道中心1.5m以上。

(2)电话与其它设备相距1.5m以上。

(3)电话安装位置:

①主要绞车道上、下车场各一部,上车场的安装在绞车硐室,下车场的安装在躲避硐室。

②乳化液泵站处(距乳化液泵站10m)一部。

③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出口处各一部。

④掘进工作面出口安装一部,长度超过500m时,距工作面100m以内另安一部。

⑤主要运输大巷各车场安装一部。

⑥各井上、下机房硐室各安装一部。

⑦移动变电站、瓦斯抽放泵站各安装一部。

⑧主扇风机房安装两部独立电话。

⑨井上下主要硐室(井下消防材料库、地面炸药库、材料库必须安装电话)。

⑩电话机1.2m高处必须吊挂电话通讯牌板、电话牌为黑底白字。

(十一)井下信号安装定置化。

1、所有用作信号的电铃和指示灯都必须吊挂在醒目的位置,便于声音和光线的传送。

2、信号灯处于常熄灭状态,发送信号时才亮。

3、用作声音信号的电铃处于常停止状态,发送信号时才响铃。

4、声、光信号的各设施应吊挂整齐,上牌板吊挂。

5、斜坡提升系统的声、光信号齐全,在绞车硐室,上车场变坡点处,下车场及中间各甩车场都必须有声、光信号,安装高度不小于1.2m。

6、各放煤(矸石)点及前、后40~80m(根据车场存车数量具体定)处,应各安装一套声、光信号。

电铃和指示灯吊挂高度1.6m以上,发送信号的装置固定在巷道壁上高度1.2m,距轨道中心1.2m以上。

7、风门两侧应安装声、光报警信号。

①当任何一侧发出信号时,在风门两侧都能接收到声、光报警信号。

②信号装置吊挂高度不少于1.6m。

③发送信号装置高度1.2m。

④有机车通过的风门,声、光信号装置距风门不少于空车20m,重车端40m。

无机车通过的风门,声、光信号装置距风门不少于5m。

8、在有机车运行的巷道内的弯道两端应安装声、光信号。

①声、光信号吊挂高度不少于1.6m。

②声、光信号装置距弯道空车端20m,重车端40m以上。

③信号发送装置固定在巷壁上,距轨道中心线1.2m以上,高于1.2m(最好使用自动发送信号装置)。

9、重要部分的道岔,应安装道岔位置信号灯。

①信号灯采用的双色灯,不同颜色表示不同岔位。

②当两个灯都不亮时,表示道岔不严,道岔不正常。

③信号灯吊挂高度1.8m。

④信号灯吊挂在道岔岔尖方向,距道岔20~40m的位置(空车端20m,重车端40m)。

(十二)轨道及道岔铺设定置化。

1、轨道铺设。

①轨道中心线距不行人侧巷道壁不少于0.6m;距行人侧巷道壁不少于1.2m。

②同巷道铺设两条及以上轨道时,两条轨道的中心线距离不少于1.4m。

③同一巷道轨道型号一致,不得有杂拌道(异型轨道长度小于50m为杂拌道)。

④主要运输大巷的轨道应不小于22kg/m(特殊情况不小于18kg/m);主要提升材料的绞车道轨道不小于15kg/m;其它地方轨道不小于11kg/m。

禁止使用11kg/m以下轨型的轨道。

⑤轨道铺设标准,扣件齐全、紧固,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大于5mm,高低和左右偏差不大于2mm;直线段和曲线段两轨顶面高差平整度都不得大于5mm;在曲线段内应设置轨距拉杆,曲线轨道圆顺,无硬弯。

⑥轨枕规格应不少于宽×高×长:

120×120×1200mm,铺设间距1000mm,偏差不大于50mm,主要运输大巷轨枕间距700mm。

⑦道碴的粒度均匀,粒度20~40mm,大小不超过50mm,道碴厚度不小于100mm(个别底板突出处不小于50mm。

道碴不埋没轨枕面,轨枕露出道碴面为1/2轨枕高度,轨枕距接头处间距为150~250mm,主要运输巷轨道应在轨道下方铺设垫铁,轨道不得出现悬道、浮道,斜坡轨道轨枕间应至少有两根水泥或圆钢撑杆,并每隔20m至少应安设一个固轨装置。

⑧轨道铺设后,轨道底板应不低于水沟顶面。

2、道岔的铺设。

①所有轨道分岔处,都应使用标准道岔,如果条件不具备,需使用非标准道岔时,也只允许在不行驶机车的地段使用。

②非标准道岔制作要力求高标准,长度最小不得少于1.7m,最长不超过2.5m。

③非标准道岔铺设时,轨枕间距应不大于50mm。

应采用与轨型相同的非标准道岔,严禁使用异型非标准道岔。

④主要运输巷道和行驶机车的巷道都应使用标准道岔。

标准道岔按铺设位置和作用,可分为单开(DK)、渡线(DX)和对称(DC)道岔三种。

使用600mm轨距标准道岔;为了便于不同弯曲半径巷道开岔,标准道岔按辙叉角度不同又分为2、3、4、5、6号(在煤矿道岔中只有这5种号)。

⑤标准道岔铺设应按设计位置铺设,铺设好后,岔跟和岔尖处轨道中心线与设计中心线偏差都不得超过20mm,且距巷道壁都不得小于1m,安装扳道器一边不得小于1.4m。

⑥标准道岔铺设好后,扣件齐全、紧固,道钉浮离(用塞尽检查)不大于2mm;轨枕间距与道岔配套不歪斜,偏差不大于50mm;道岔尖部和跟部轨距605±1mm,道岔跟部轨距600+3mm;道岔曲连接轨轨距605+5mm,道岔直连接轨轨距600±3mm;道岔辙叉尖与护轨外边距为572+2mm;道岔岔尖开程80~110mm;各接头轨缝不大于5mm(道岔尖轨的跟部轨缝间隙不大于8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超过2mm,水平不超过5mm,滑床板与尖轨底面贴合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