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16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类汇编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汇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5209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16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类汇编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上海市16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类汇编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上海市16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类汇编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上海市16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类汇编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上海市16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类汇编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16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类汇编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汇编.docx

《上海市16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类汇编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16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类汇编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汇编.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16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类汇编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汇编.docx

上海市16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类汇编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汇编

上海市16区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本资料收集整理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宝山区、长宁区、奉贤区、虹口区、黄浦区、嘉定区、金山区、静安区、闵行区、普陀区、青浦区、松江区、徐汇区、杨浦区、闸北区等16个区2015-2016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分类汇编而成。

一、选择题

以下每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016·嘉定期末·16)“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以宣扬时人这类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报刊杂志是

A.《时务报》B.《民报》C.《新青年》D.《东方杂志》

2.(2016·嘉定期末·17)标志东亚变局和朝贡体系解体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3.(2016·嘉定期末·18)下列这些词语中,其中最淡化价值判断的是

A.瓜分狂潮B.“预备仿行宪政”

C.皇族内阁D.不平等条约体系

4.(2016·长宁期末·17)近代某思想家说:

“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

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

”这位思想家主张

A.民主共和B.改良维新C.暴力革命D.君主专制

5.(2016·长宁期末·18)1905年东方杂志的一篇社论中提到:

“今日立宪之声,洋洋全国矣。

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曰立宪立宪,以唱百合,异口同声”,这说明

A.维新思潮开始演变为政治运动

B.戊戌变法开始演变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C.民主革命开始形成广泛的社会风潮

D.政治变革成为晚清社会各阶层的共识

6.(2016·长宁期末·19)下表中的人物及其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李鸿章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郑观应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章太炎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梁启超

“共和政治,非国民的继续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思想启蒙与挽救危亡并重B.实现中国工业化,自强求富

C.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D.向西方学习,实行

民主政治

7.(2016·长宁期末·20)1896年,英国商人在杭州开设工厂是合法的。

其设厂的依据有①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②领事裁判权的规定;③《马关条约》的有关规定;④《辛丑条约》的有关规定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8.(2016·奉贤期末·18)2015年9月,国家文物局“丹东一号”沉船发掘领队告诉记者,目前已打捞发现的印有繁体“致远”字样的瓷器碎片,是“丹东一号”实为致远舰的最直观证据。

以上考古发现可直接反映

A.威海卫之战B.中日黄海海战

C.台湾反割台D.中国抗日战争

9.(2016·奉贤期末·19)一部小说中有这样的情节:

(外国)公使认为现任的山东巡抚接任之后,“我们的铁路已经放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

该小说创作的历史背景可能是

A.1845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几年之后

B.1900年,中德签订胶州湾租借条约后

C.1905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之后

D.1910年,日俄之间战争结束几年之后

10.(2016·奉贤期末·20)“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殊为共和之玷。

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出现文中官员称呼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经济制度的创新B.政治制度的改变

C.西方势力的干涉D.守旧势力的妥协

11.(2016·虹口期末·20)“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

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

……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

”上述的“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2016·黄浦期末·25)根据右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95-1911年间中国:

 

A.新建的洋

务企业(单位:

家)B.对外赔款的数额(单位:

千万两)

C.新建的政治社团(单位:

个)D.对外贸易顺差值(单位:

千万两)

13.(2016·黄浦期末·26)阅读部分科技发明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

该表主要反映近代中国: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重庆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34年

电报

1835年

1871年

1

886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电灯

1881年

1882年

1906年

①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②民族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③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高潮④应用西方最新科技发明的速度明显加快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14.(2016·黄浦期末·27)1905年,《大公报》的一则报道称:

“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

”此事成为新闻的历史背景是:

A.戊戌变法的失败B.《辛丑条约》的签订

C.清末新政的实施D.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5.(2016·金山期末·22)有学者认为:

“在近代中国,没有哪一个事件能像义和团运动那样,包含着如此多的相反的信息、相反的价值和互相冲突的目标,‘价值’与‘理性’、善与恶在这里是如此的纠结,其界限是如此的模糊。

”此观点认为义和团运动

A.混淆了进步与落后的界限B.道德上的肯定是其主要方面

C.历史真相不明,难以评价D.体现了文明冲突的复杂性

16.(2016·金山期末·23)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取民之公意,文实遵之。

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谨以此誓于国民”。

该誓词主要表明了孙中山

A.践行三民主义的决心B.任职临时大总统的迫切愿望

C.让位于袁世凯的必然性D.作为资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妥协性

17、(2016·闵行期末·28)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

知革命为何物”。

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18.(2016·浦东新区期末·18)19世纪60年代,曾国藩派容闳前往美国采购机器。

容闳发现许多美国的军工厂均称没有多余的机器可供采购。

出现这一情景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经济危机使得美国企业开工不足B.中美关系冷淡美国政府从中作梗

C.厂家忙于政府军事订单无货供应D.美国总统换届工人休假参与选举

19.(2016·浦东新区期末·21)“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

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文中的“大皇帝”是

A.乾隆帝B.

道光帝C.咸丰帝D.光绪帝

20.(2016·浦东新区期末·22)清朝总税务司赫德曾言:

“海军之于人国,譬犹树之有花,必其根干枝条,坚实繁茂,而与风日水土有相得之宜,而后花见焉;由花而实,树之年寿亦以弥长。

”据此可见,赫德

A.反对中国创建海军B.支持中国中体西用

C.主张中国全面变革D.认为中国需要革命

21.(2016·浦东新区期末·23)右边战争示意图所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

22.(2016·浦东新区期末·24)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说:

“向上攀登或期望过高的集团和僵硬不灵活的制度是制造革命的原材料。

”能佐证此说的是

A.英国的新贵族和君主立宪B.美国的奴隶主和联邦体制

C.日本的新武士和天皇体制D.清朝的立宪派和专制统治

23.(2016·浦东新区期末·26)19世纪末,张之洞在《劝学》中力主中体西用;至20世纪初,他执笔《江楚会奏三疏》却支持采用西法,主张改订现代法律与制度。

由此可见,张之洞

A.改弦易辙,赞成革命

B.认识改变,支持革新

C.臣民思想,盲目顺从

D.八面玲珑,朝令夕改

24.(2016·浦东新区期末·27)右

图是德国人创作的漫画,其创作的背景是基于

A.甲午战争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清末新政

25.(2016·浦东新区期末·28)客观精神乃是历史写作的第一守则。

对史家来说,下列最容易坚守的是

A.洋务运动起因B.曾国藩生卒年月

C.辛亥革命影响D.对康有为的评价

26.(2016·普陀期末·26)“那次战争所完全暴露的、在体制和军事上已采取的现代化措施的不适宜性,表明了中国通商口岸时代,变成列强割据中国时期的可能性。

”“战争”当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7.(2016·普陀期末·27)时人讥讽某新生事物为“胡闹胡闹,教人都从了天主教”、“未同而言,斯文将丧”、“以中华之儒臣而为丑夷之学子”,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的士大夫群像。

该新生事物当诞生于

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D.清末新政时期

28.(2016·普陀期末·28)某护照内容:

国民政府外交部,发给护照事,兹有王贻橙,取道前往日本国台湾台北州七星

郡……请友邦地方文武官员妥为照料,遇事相助。

该内容的出现,与哪一条约的签订直接相关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29.(2016·青浦期末·19)漫画是一种艺术行为,同时也是人们认识历史的一种渠道。

以下这幅漫画喻指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C.日俄战争D.抗日战争

30.(2016·青浦期末·21)“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

”这里的“皇上”指

A.道光帝B.咸丰帝C.同治帝D.光绪帝

31.(2016·青浦期末·22)环渤海湾一些城市见证了近代中国的风雨沧桑。

下列史实在图中D处发生的有

 

德国租借地②北洋水师覆没③英国租借地④俄国租借地

A.①B.②C.②③D.②④

32.(2016·青浦期末·23)某淞沪护军使在给政府的电报中说:

“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失此不图,将成大乱。

”这里的“政府”指

A.北洋政府B.广州国民政府C.武汉国民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

D.西书翻译

33.(2016·松江期末·29)《辛丑条约》签订后,英国公使曾说过一句话,你认为他讲的会是

A.我们可以进入中国内地销售商品了

B.我们可以坐火车直接进入北京了

C.香港终于全部是我们的殖民地了

D.我们可以在中国北京驻扎军队了

34.(2016·松江期末·30)1911年10月12日,《申报》对武昌起义报道:

“其不畏杀戮,不惧艰难,勇往任事,则固中国难得之少年也。

”可见该报对于武昌起义的态度是

A.同情B.蔑视C.敬佩D.怀疑

35.(2016·徐汇期末·25)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是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C.《南京条约》D.《北京条约》

36.(2016·徐汇期末·26)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

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

他所认为的“新希望”是()

A.预备立宪B.南北和谈C.利用义和团D.颁布明定国是诏

37.(2016·徐汇期末·29)一部小说有这样的情节:

“(外国)公使认为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不像他的前任府台,老是同我们敌国人作对。

自从现任接受之后,我们的铁轨已经放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

”这部小说可能以哪个事件作为历史背景()

A.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之后B.中德签订胶州湾租借条约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之后D.日俄战争结束的几年之后

38.(2016·杨浦期末·23)清廷1901年发布上谕:

“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

……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

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这里的“改弦”指的是

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清末新政D.预备立宪

39.(2016·杨浦期末·25)慈禧曾说:

“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

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

……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

”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

A.太平军B.洋务派C.八国联军D.义和团

40.(2016·闸北期末·18)以下历史名词中,表达时间的方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甲午战争B.辛亥革命C.清末新政D.戊戌变法

41.(2016·闸北期末·19)清末,以“扶清灭洋”为旗帜,以下层民众为主体的群众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B.公车上书运动C.义和团运动D.护国运动

42.(2016·闸北期末·20)“在二十世纪初年的亚洲各国当中,是一部最民主、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民权宪章。

”(——《辛亥革命法律制度研究》)该书评价的是

A.《钦定宪法大纲》B.《临时约法》

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以下每小题3分。

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

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1.(2016·奉贤期末·34)“共和政体兴,专制政体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兴,旧内阁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下列解读最准确的是

A.政治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B.20世纪初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变化

C.辛亥革命引起社会习俗发生变化D.西方科技改变中国传统社会风貌

【3分项】:

B【1分项】:

A C【0分项】:

D

2.(2016·青浦期末·32)“中国,一直以来被视为东方世界的霸主;而日本,战后却一跃成为我们这些列强中的一员,无论我们是否愿意看到它的加入……已经在我们西方世界的不知不觉中获得了令人敬佩的地位。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清朝统治江河日下国运堪忧B.《马关条约》签订丧权辱国

C.明治维新后日本跨越式崛起D.甲午一役打破东亚传统格局

【3分项】:

D【1分项】:

A C【0分项】:

B

3.(2016·闸北期末·32)1902年,某学者在《论世界经济竞争之大势》中说:

“瓜分云者,势力范围云者,皆政治上之侵略,列国互角之手段;保全云者,开放云者,皆经济上之侵略,列国共同之手段也。

”这是该学者

A.对瓜分狂潮形势的分析B.对当时中国现状的看法

C.批判列强侵略的野蛮性D.认识到列强侵略手段的多样性

【3分项】:

D【1分项】:

A B【0分项】:

C

二、非选择题

1.(2016·长宁期末·39)近代的转折与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调动了十多万军队,先后有一名总督(裕谦)、两名提督(关天培、陈化成)、七名总兵(张朝发、祥福、江继芸、郑国鸿、王锡朋、葛云飞、谢朝恩)、二名都统(海龄、长喜)以

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

但英国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不足百人,这显现了中国与西方之间巨大的落差。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用忠臣而摒奸臣,这是中国古典政治学中最常青又最常见的定理之一。

……忠奸的理论所能得出的直接结论是:

中国欲取得战争的胜利,只需罢免琦善及其同党、重用林则徐及其同志即可,不必触动中国的现状。

也就是说,只要换几个人就行,无须进行改革。

……于是,中国此时的任务,不是改革旧体制,而是加强旧体制。

——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三20世纪初,民族主义引进中国之时……一直隐然深埋在汉族士人心中的对满族贵族统治合理性的质疑。

在甲午对日海战失败之后开始全面爆发,一场擎着种族革命大纛(dào,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的资产阶级革命,已在知识和思想界之外的政治领域迅速地展开。

——陈永霞《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主义思潮》

问题:

(1)材料一中“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巨大落差”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试举例说明。

(6分)

(1)影响:

开眼看世界;主张向西方学习。

(2分)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魏源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4分)

(2)据材料二,传统的“忠奸理论”认为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这种认识导致了什么后果?

(4分)

(2)原因:

不用忠臣,用奸臣。

(2分)后果:

延误改革,加强旧体制。

(2分)

(3)材料三中的“民族主义”指的是什么?

它对中国近代革命有何影响?

(4分)

(3)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分)有利于掀起辛亥革命高潮;不利于民族统一。

(2分)

2.(2016·虹口期末·39)致远回家

2015年1

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站以《致远舰:

沉没了121年,重回人们视线》报道了辽宁丹东港沉船被确认为致远舰的消息。

让我们跟随新闻报道,共同来论证致远舰被发现和证实的过程,补充完整下列信息。

问题:

(13分)

(1)补充信息(9分)

现场发现

论证过程

结论

2014年,国家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

(A)

疑似清北洋水师的沉舰,由于对该沉舰的具体身份尚不十分明确,故将其暂命名为“丹东一号”。

水下测绘图显示,船舱受战火及其他因素影响受损较大。

抽沙后,填土中多见碎木板、弯曲移位的铁板,并有多处火烧迹象

邓世昌所率的致远舰冲向敌军战舰,被鱼雷击中沉入海底。

“超勇”舰敌不过日本的4艘主力舰,最终被烈火焚没。

(B)

沉船现场还陆续发现钢炮(主炮)、子弹、炮弹、10管格林机关炮。

连带格林炮出水的还有完整的“铁猫”炮架,这种炮架为安装桅盘所用

大东沟附近的沉船只有致远舰有桅盘

(C)

沉船现场发现的瓷盘和上面的文字

 

(D)

沉船应为致远舰

(1)补充信息(9分)

现场发现

论证过程

结论

(A)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时的交战海区。

北洋舰队有四艘战舰沉没在甲午海战交战区,它们是致远、经远、超勇和扬威舰。

(3分)

(B)可能是超勇也可能是致远。

(2分)

(C)沉船应为致远舰(2分)

(D)舰徽的中间为篆书致远,上面是致远的拼音CHIHYüAN(2分)

(2)谈谈致远舰被发现和证实的意义何在?

(4分)

(2)能够为甲午战争提供更翔实的史料。

更好的纪念这场战争,不断的警示后人。

(4分)

提示后人研究历史的方法,要注重一手材料,多重证据印证.

3.(2016·虹口期末·40)发式服饰的纠结

材料一新世纪伊始,彼得大帝就发表有关服装改革的命令,要求放弃传统俄国宽松长袖的衣服,学习西欧紧身、体现身体轮廓的服装,从统一制服做起,彼得大帝开始了大规模改革。

日本政府破天荒的宣布实行“散发脱刀令”,强制民众剔掉发髻,发布断发、易服、食肉等行政命令,并发布几十种文明开化小册子,以改革封建时代的风俗习惯,把社会生活的西方化推到极致。

材料二康有为提出“断发易服”时说: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学者余音评价说:

“康有为贸然抛出‘易服’主张,让人们脱掉穿了二百多年的长袍马褂,换成西装革履。

……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大多数人的抵制,维新派的威望也因而降低,支持变法的社会力量因而涣散。

材料三清末新政期间,为了经武振军,清政府不得不用西法操练新军,并学习西方军队服制。

练兵处“参酌成规,体察时势”,规定军服都用开襟式结以钮扣,其长齐两胯之圆轴骨为度。

“凡制造各衣裤,必须舒展合体,于操作运动,务求利便,裁做宜酌采西式缝纫,务求坚实。

材料四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孙中山通令全国剪辫,令云:

“满虏窃国,易吾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

……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

仰内务部通令各省都督,……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以除虏俗,而壮观瞻。

材料五1905年,孙中山在新加坡与同盟会华侨会员合影,14人均着西服或学生装。

材料六孙中山解职临时大总统时对南京参议院议员们说:

“又凡政治、法律、风俗、民智种种之事业均须改良进步,始能与世界各国竞争。

”1912年10月3日,“男女礼服服制”公布,之后民国政府又公布《地方行政官公服令》、《推事检察官律师书记官服制》、《承发吏庭丁服制》、《监狱官服制》等等,都规定实施新制服,但衣料要用本国丝织品或毛织品。

问题(25分)

(1)根据材料一,说明俄、日两国的改革分别发生在什么时期?

服饰发式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6分)

(1)18世纪初,彼得一世改革;19世纪60年代后,日本明治维新。

目的:

推动社会向西欧学习,以达到追赶先进,富国强兵的目的。

(6分)

(2)根据材料二、三,说说倡行改革的目的有何不同?

(4分)

(2)康有为倡导“断发易服”时要为戊戌变法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鸣锣开道,客观上激起传统势力的反对;晚清政府改行西式军服是为了练兵方便易行,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生活的西化。

(4分)

(3)根据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剪发易服”的看法。

(15分)

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

评分观察的要素是:

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

观点(4分)

水平1:

能把“断发易服”的现象与中日俄追求现代化联系起来(4分)

“断发易服”是日俄积极追求现代化中国被迫走现代化之路的写照。

“断发易服”对于康有为是要推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清王朝为了练兵需要而变革,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前把他与推翻清政府联系在一起,辛亥革命后体现了社会追求自由平等,追求共和的社会思潮,折射了中国追求现代化的曲折历程。

水平2:

能就“断发易服”与近代化提出观点与认识。

(2分)

“断发易服”是学习西方在文化社会生活方面的反映。

“断发易服”在不同的集团有不同的反应

水平3:

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0分)

评分项二:

史实(4分)

水平1:

能提取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近代历史史实建立联系(4分)

水平2:

能从材料中提取较完整的信息(2分)

水平3:

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不完整(1分)

水平4:

没有使用材料信息(0分)

评分项三:

论述(5分)

水平1:

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述(5分)

水平2:

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3分)

水平3:

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1分)

水平4:

回避问题(0分)

评分项四:

组织(2分)

水平1:

叙述成结构(2分)

水平2:

叙述连贯通顺(1分)

水平3:

仅能罗列史实(0分)

注:

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

4.(2016·黄浦期末·40)戊戌变法的失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5分)

戊戌变法虽然过去100余年了,但其流风余韵至今犹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