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 同步测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5119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5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 同步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 同步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 同步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 同步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 同步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 同步测试.docx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 同步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 同步测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 同步测试.docx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同步测试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同步测试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仔细观察如图),把火柴靠近管口B处,火柴被加热,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水分子的间隔、质量和体积都增大

B.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

C.该实验能说明火柴的着火点一定不超过100℃

D.B处火柴不燃烧的原因是湿润的水蒸气降低了火柴的着火点

2.下列实验装置和试剂的组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让水流过装置使硬水得到软化

B.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C.探究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A.A                            B.B                            C.C                            D.D

3.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利用下图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当温度升高至60℃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高至260℃过程中,又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燃烧可证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③④可知无烟煤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

C.对比②③可知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对比①③可知燃烧需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分析和推理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烧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都不会改变,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一氧化碳前一定要验纯

D.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5.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的热水起提高温度和隔绝氧气的作用

B.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图1中的实验既能得出燃烧条件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上,还能比较出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图1、图2探究燃烧是否需要氧气

6.下列实验方案及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

项目

A

B

C

D

方案

现象

旋紧瓶盖震荡,塑料瓶变瘪

点燃某气体后,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紫色石蕊试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

结论

CO2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该气体中一定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使石蕊变红的是二氧化碳

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A.A

B.B

C.C

D.D

7.逻辑推理能力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能力之一。

下列关于推理正确的是

A.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一定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C.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含碳元素的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所以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

二、填空题

8.小兰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固体五氧化二磷。

步骤为:

连接仪器,检查气装置的气密性;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瓶中,塞紧瓶塞;待集气瓶冷却到常温时,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1)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填百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理论值,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

_______

(2)若不改变实验装置和药品,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做实验,____(填“能”或“不能”)若用上述装置,改用木炭作实验也要得到正确的现象和结论,其方法是________( 提示:

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三、实验题

9.化学常通过对比实验来获得信息。

请根据图中三个对比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通过对比铜片上白磷和水下白磷的不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_?

(2)某同学针对实验B提出:

空气中的氮气是否也参与到铁生锈的反应中呢?

请改进上述B实验为该同学释疑(只需写出改进操作即可)_____。

(3)依据实验C的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

10.化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利于我们感受化学的趣味性和重要作用。

(1)图甲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左边部分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浸入和离开白醋,以控制反应进行与停止,它相当于乙图中的_____(选填字母)装置,该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乙图中的_____(选填字母)装置来收集CO2气体;检验CO2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

(2)学校运动会上短跑项目“发令枪”里的火药成分为KClO3,MnO2和红磷,当扣动扳机时,撞针撞击火药,产生热量使KClO3分解产生O2,并引燃红磷产生白烟。

试写出上述过程中的任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试标出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_____。

四、简答题

11.根据实验活动“燃烧的条件”回答:

(1)分别用坩埚钳夹住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其目的是什么?

(2)取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把它们分开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12.以下是初中化学的基本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通过比较两个实验,能得出有关分子性质的结论是__________;

(2)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

A.作反应物

B.隔绝空气

C.提供热量

(3)实验C的现象,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13.在今年五校“庆元旦贺新年”联欢晚会上,戴校长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魔术:

大烧杯中盛有一只燃着的蜡烛和一团包有过氧化钠(Na2O2)的棉花,将一瓶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蜡烛慢慢的熄灭,然后棉花突然剧烈的燃烧起来。

这出乎意料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请你参与同学们的讨论和探究。

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

【提出问题】棉花为什么会燃烧?

【提出猜想】

(1)可能是蜡烛燃烧引燃了棉花。

(2)可能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

(3)                                    。

【实验验证】

【实验结论】

(1)CO2与Na2O2反应生成了氧气与一种化合物,化学方程式为                         。

(2)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2O2)着火,不能用CO2熄灭。

14.科学实践课上,同学们用水果和蔬菜进行“水果电池”的探究。

(提出问题)制作“水果电池”时,影响灵敏电流计示数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与假设)可能与果蔬的种类、电极片的距离、插入深度、果蔬的个数等有关。

(进行实验)用铜片和锌片分别作为正负极,插入单个果蔬或串联两个果蔬中,连接灵敏电流计。

其结果如下(电流计示数均取三次的平均值):

实验

果蔬

种类

序号

电极片的距离/cm

插入深度/cm

电流计(单个)示数/μA

电流计(两个串联)示数/μA

实验1

柠檬

1

1.5

90

65

1

3

122

100

2

1.5

58

70

2

3

80

90

实验2

香蕉

1

1.5

155

180

1

3

177

208

a

1.5

90

120

2

3

140

203

实验3

土豆

1

1.5

160

177

1

3

185

200

2

1.5

90

150

2

3

110

205

实验4

白萝卜

1

b

80

100

1

3

140

148

2

1.5

70

80

2

3

90

120

(解释与结论)

(1)锌和铜属于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表中a和b的数值分别为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时最好选择电极片的距离是_______cm。

(4)同一果蔬,插入深度3cm的效果好于1.5cm,依据的一组数据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水果电池”实验时,选择的果蔬最好是_______。

(6)根据实验数据,用柠檬进行实验时,最佳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二、填空题

1、

三、实验题

1、

2、

四、简答题

1、

2、

五、科学探究题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