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达标17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判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510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达标17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判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达标17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判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达标17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判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达标17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判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达标17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判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达标17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判读.docx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达标17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判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达标17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判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达标17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判读.docx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达标17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判读

2019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达标17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判读

读“海陆分布示意图(甲)和某地气压、气温年变化示意图(乙)”。

据此完成1~2题。

1.图甲中与图乙所示气压、气温年变化状况相一致的地点最有可能是( A )

A.①B.②

C.③D.④

2.与图甲中①地相符的自然带是( D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解析 第1题,乙图中显示的地点在北半球(最热月在7月)且位于大陆上(北半球海洋上最热月在8月),且1月气压达1030hpa以上,①处地点符合。

第2题,①地地处高纬且位于大陆的内部,为亚寒带针叶林带。

地球表面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

下图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3~5题。

3.①地所处自然带是( C )

A.热带草原带B.热带荒漠带

C.热带雨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4.②处自然带中的树木大多没有年轮,其成因主要是( D )

A.年降水量变化小B.气温年际变化小

C.盛行风向变化小D.一年四季变化小

5.图示①~⑥地自然景观形成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最大的是( B )

A.①②两地B.①③两地

C.③④两地D.⑤⑥两地

解析 第3题,①地位于巴西东南部,纬度较低,气温高,虽离赤道较远,但其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且受巴西暖流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故自然带应为热带雨林带。

第4题,②地位于亚马孙河入海口,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一年四季变化小,故大多没有形成年轮。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地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受巴西暖流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带;③地受地形起伏的影响,处于背风坡,降水少,故图示①~⑥地自然景观形成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最大的是①③两地。

下图是“我国30°N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

读图完成6~7题。

6.造成我国100°E以西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较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C )

A.冰川B.降水

C.海拔D.土壤

7.我国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 B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

解析 第6题,根据图中地势阶梯分界线可知,我国30°N沿线、100°E以西地区为青藏高原,该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气温低导致热量不足,植物生长缓慢,而气温低又是海拔高造成的,故选C项。

第7题,结合图示可知,我国30°N植被叶面积指数自西向东逐渐增大,与水分条件的变化一致,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②为( A )

A.草原B.荒漠

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

9.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D )

A.纬度B.洋流

C.地形D.季风

解析 第8题,②地位于内蒙古高原,植被应该为草原,故选A项。

第9题,东部森林植被分布南宽北窄,主要是受夏季风的影响。

因为夏季风势力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弱,所以年降水量也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植被的覆盖范围也逐渐减小。

故选D项。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

据此完成10~12题。

10.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m)最可能是( A )

A.1800~1900B.1900~2000

C.2000~2100D.2100~2200

11.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C )

A.喜光喜湿B.喜热耐旱

C.喜阴喜湿D.耐寒耐旱

12.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 C )

A.光照增强B.水土流失加重

C.气候变暖D.降水减少

解析 第10题,根据图例,4种情况均是海拔在1800~1900米处,该森林植被类型覆盖率最高。

第11题,4种情况中,阴坡、迎风坡该森林植被类型覆盖率达90%,为最高,据此可推知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

第12题,高山苔原带分布的高度比林带高,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面积增加,说明高山苔原带热量条件改善,应为气候变暖的结果。

下图为秦岭东段南坡丹江河源区垂直带分布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导致Ⅰ、Ⅱ自然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C )

A.地形B.光照

C.降水D.热量

14.Ⅲ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B )

A.温带草原带B.针阔混交林带

C.荒漠带D.积雪冰川带

解析 第13题,阅读图示可知,Ⅰ自然带为温暖半干旱性、Ⅱ自然带为温暖半湿润性,二者没有明显的热量差异,但水分条件差别大,属于降水因素影响下的垂直地域分异。

故C项正确。

第14题,该山地1500m以下以阔叶林为主,1500m以上的Ⅲ地带属于由阔叶林向针叶林过渡地带的针阔叶混交林带。

故B项正确。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该山地东坡为迎风坡。

读图回答15~16题。

15.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B )

A.针叶林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D.热带荒漠

16.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

A.水分B.热量

C.海拔D.土壤

解析 第15题,根据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而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图中显示甲的上面为落叶阔叶林,所以甲最可能为常绿阔叶林;而针叶林位于海拔高处;热带雨林和热带荒漠都不能与落叶阔叶林相邻。

故B正确。

第16题,由图可知,该山地东坡为常绿阔叶林,西坡为荒漠草原;我国南方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因而东坡为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而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导致两坡自然带有较大差异。

故A正确。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和降水分布示意图,当地居民随季节转场放牧。

降水量大于400mm为森林景观,200~400mm为草原,小于200mm为荒漠。

读图,完成17~18题。

17.森林景观出现在( B )

A.甲B.乙

C.丙D.丁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甲地大量掘井,可增加牧场扩大耕地

B.冬季在乙地放牧,可充分利用草场资源

C.丁地夏季草场生长好,宜扩大畜群数

D.夏季到丙地放牧,可保护低地草场

解析 第17题,根据材料,森林景观出现在降水量大于400mm的区域。

读图可知乙地降水量大于400mm,B正确。

第18题,读图,从甲地作垂线,与降水量线相交,可以判断交点的降水量约200mm,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大量掘井,容易导致环境问题,不能增加耕地,A错误;结合前面分析,乙地是森林,不适宜放牧,B错误;丁地降水量很少,在50mm以下,应是荒漠,草场生长条件差,C错误;夏季到丙地放牧,可保护低地草场,D正确。

读世界著名山脉、高原的雪线平均海拔高度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有关图中山脉、高原雪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海拔越高,雪线越高

B.纬度越高,雪线越高

C.海拔是横断山与帕米尔高原雪线差异的主因

D.降水是帕米尔高原与内华达山雪线差异的主因

20.帕米尔高原上的布伦库勒湖冰山环绕,水草丰美,该湖泊湿地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D )

A.发展航运B.旅游观光

C.调蓄洪水D.维持生物多样性

解析 第19题,海拔与雪线不成正比关系,A错误;纬度与雪线高度成反比,B错误;帕米尔高原雪线低于横断山是因为前者纬度高、气温低,C错误;帕米尔高原和内华达山纬度相近,但前者身居内陆,降水稀少,后者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多,所以,前者雪线高于后者,D正确。

第20题,高山湖泊是多种候鸟繁衍之地,珍稀水生鱼类、植物等众多,对维护生物多样性作用大,D正确。

A、B、C均不属于湿地的生态功能。

 

2019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课时达标2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城市不同功能区发展程度的差异,可以通过功能区人口迁移结构反映出来,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在某年的不同年龄段人口迁移数量统计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C )

A.商业区B.住宅区  

C.工业区D.行政区

2.该功能区内最迫切需要增加的功能配套是( D )

A.养老院B.医院

C.职业学校D.小学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功能区吸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迁入,说明最有可能是工业区。

第2题,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移入该地,将使得该地幼儿增加,因此最迫切需要增加的功能配套是小学。

下图为世界某特大城市20世纪下半叶工厂数量及分布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3~4题。

3.若城市布局合理,由上图可判断,符合该城市的主导风向应如下图中的( C )

A     B     C     D

4.由该城市工厂的变化得出( A )

A.工厂的布局变化是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反映

B.工厂的布局变化是该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C.工厂的数量变化导致了该城市逆城市化现象

D.工厂的数量及分布变化减轻了城市的环境压力

解析 第3题,图中工厂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方位,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工厂一般不宜布局在城市上风向地带,据此分析,若该城市工厂布局合理,则主导风向可能为东南风和西北风。

第4题,该城市中心区工厂不断向城市郊区转移,可能是城市中心区地租上涨、环境要求更高导致的,最终使中心区发展为商业中心,工厂转移到郊区,这是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反映。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城区图”。

读图完成5~6题。

5.该城市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A )

①城区地租上涨 ②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6.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甲地( A )

A.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好B.远离中心城区,地租低廉

C.地势开阔,便于建高级住宅区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解析 第5题,该城市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城区地租上涨;工业迁出城区可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第6题,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区,主要原因是甲地位于城区外缘,靠近河流、湖泊,环境质量好。

下图为印度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右图中最能反映左图PQ沿线地租变化的曲线是( C )

A.ⅠB.Ⅱ

C.ⅢD.Ⅳ

8.对图中功能区及布局叙述正确的是( C )

A.化工园区的布局是合理的B.创业园区的布局是不合理的

C.甲住宅区为高级住宅区D.该城市的空间结构为扇形模式

解析 第7题,自城市中心向外围地租逐渐下降。

从P到Q,先后经过郊区、住宅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郊区,地租由低到高再降低,所以地租的变化曲线Ⅲ最符合。

第8题,化工园区位于河流的上游河段,有严重的水污染,影响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创业园区等高新技术产业区,一般会选在邻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图中布局满足这些要求,分布是合理的;甲处住宅区,靠近创业园区,环境优美,最可能为高级住宅区;该城市的空间结构为同心圆结构。

下图为中国某市城区1980年和xx日均车流量(部分路口)及趋势分布图。

读图回答9~10题。

9.最有可能位于该市市中心的路口是( C )

A.①B.②

C.③D.④

10.比较该市两个年份的日均车流量变化趋势,判断该市主要扩展方向是( D )

A.向西、向北B.向西、向南

C.向东、向北D.向东、向南

解析 第9题,因市中心处为多条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