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教案 第三章 文艺复兴文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4975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史教案 第三章 文艺复兴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外国文学史教案 第三章 文艺复兴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外国文学史教案 第三章 文艺复兴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外国文学史教案 第三章 文艺复兴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外国文学史教案 第三章 文艺复兴文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史教案 第三章 文艺复兴文学.docx

《外国文学史教案 第三章 文艺复兴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教案 第三章 文艺复兴文学.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文学史教案 第三章 文艺复兴文学.docx

外国文学史教案第三章文艺复兴文学

第三章文艺复兴文学

■[学习要求]

■学习本章,需要了解文艺复兴文学是近代资产阶级文学的开端,文艺复兴产生的文化背景和条件,掌握文艺复兴思潮的特点,人文主义文学的特点,文艺复兴文学创造的新体裁流浪汉小说,通俗文学的狂欢化精神,莎士比亚戏剧成就等。

主要作家有薄伽丘、塞万提斯、拉伯雷、莎士比亚。

第一节文艺复兴文化

■[学习提要]本节是文艺复兴文学产生的文化环境,文艺复兴是一个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全面开展的思想文化运动,了解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文化对文学的影响,掌握人文主义文学特点。

■一、文艺复兴文化特点

■文艺复兴运动:

十四至十六世纪,在欧洲许多国家,新兴资产阶级兴起了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

新兴资产阶级打着“回到希腊罗马去”的旗号,声称要把久已湮没的古典文化“复兴”起来,故有“文艺复兴”之称。

文艺复兴不是古代文化的单纯复兴,它包含了萌芽中的资产阶级文化因素,它是在封建制度内部形成的新的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物,与资本主义在各国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

因而,文艺复兴是一个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全面开展的思想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实质

■实际上,“文艺复兴”这个名词不能概括这场运动的全貌,它不仅是文艺思想的转变,而且还包括哲学、政治、世界观等在内的一切意识形态的全面变革。

■世俗性特点

■与中世纪宗教文化相对,文艺复兴文化是一种世俗文化,具有世俗性的特点。

参加文艺复兴运动的人们,都是世俗的知识分子,他们反对中世纪神学对整个文化的统治,力图建立一种崭新的文化,以个人摆脱宗教和教会的束缚为原则,要求个性解放和个人自主。

他们努力分析人的内在和外在世界,了解人的思想感情对现实的关系,从而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这就是人文主义文化。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humanism)源于拉丁文Humanus,意即“人的”,在中国有三种译法:

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

人文主义侧重文化意义,人本主义侧重哲学意义(如费尔巴哈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人本主义哲学),人道主义包括面较广。

因此,人文主义实质上也是人道主义,只不过它已成为专用名词,特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

■人文主义精神

■人文主义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世俗文化,它提倡以人为本,以别于中世纪神学以神为本。

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反对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文化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宗教的要求,它体现了一个新时代的时代精神。

■人文主义局限性

■应当指出的是,人文主义文化不同于中世纪宗教文化,也不同于现代资本主义文化。

当资产阶级把“人性”、“人权”、“个性解放”发展到极端,就成为利己主义、自由主义和色情主义。

因此,人文主义文化显示出它反封建反教会的进步性和生命力的同时,也表现出它的局限性。

二、文艺复兴文化背景

■发现自己:

在封建社会末期,新兴资产阶级通过自身的工商业贸易活动,发现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依靠个人的聪明才智,就能够获得自己所追求的东西。

人们发现了自己,发现了“人”是可以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

八字十字军东征,给西方带来了东方的文化,特别是1453年土耳其攻陷了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许多在那里的古典学者携带古希腊文物,纷纷逃往意大利,在佛罗伦萨讲授古希腊罗马文化,这使中世纪湮没了近千年的古代文化在西方重见天日。

■“人”的文化

■人们从古代文化中进一步发现了一个与中世纪“神”的文化所不同的“人”的文化。

尽管古希腊罗马时期也有宗教信仰,但它不像中世纪那样用一神教——基督教神学来统治一切。

古希腊罗马信奉的是多神教,充满异教精神。

古希腊是自由思想的故乡,人的个性和人的才智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

■研究“人”

■对人的发现,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资产阶级就此掀起了一个研究“人”的学术高潮。

人们在古代文化中找到了自己的象征,从专一的宗教倾向转向世俗生活,从对宗教的绝对信仰转向对人的理性信念,摆脱了对传统和权威的信赖,树立了对理智的新的信任。

人们关心自己在人世间的命运,关心自我的发展。

“人的文化”形成了人文主义文化研究的中心议题:

人自己。

■地理大发现

■15世纪时,由于土耳其人控制了东部地中海,限制了西欧商人利用十字军东征的路线到东方印度等地去经商,于是新兴的商人和冒险家,只有另外开辟去东方的航线,发现新航路

■著名的“地理大发现”有三次:

(1)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了非洲好望角到印度的航线。

(2)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

后来佛罗伦萨人亚美利加也航行到新大陆,以自己名字命名新大陆。

(3)葡萄牙贵族麦哲伦1519年环球航行,命名“太平洋”,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假说。

■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历史

■文艺复兴正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时期,西方各国长期竞争,争夺海上霸权,人类经济有史以来形成第一次世界性格局。

■文艺复兴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产生,它的自然发现和人的发现,征服世界的雄心充满了欧洲人对亚洲、非洲、美洲的侵略和掠夺。

三、文艺复兴科学

■天文学革命:

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兴起的标志是天文学方面的革命。

在15世纪,天文学受到三方面的冲击,第一,地理大发现提出了新要求。

第二,作为基督教教义的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地心说体系受到怀疑。

第三,历法改革需要新的天文体系。

四、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改革是十六世纪德国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1483—1546)是德国宗教改革的领袖。

路德宗教改革德基本要求是:

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建立一个服从本国世俗政权的“廉价教会”。

■加尔文宗教改革

■法国加尔文(1509—1564)的宗教改革比路德的宗教改革更为激进。

加尔文在《基督教原理》书中对封建教会的旧传统表现了大胆的批判精神。

五、文艺复兴伦理思想

■人文主义者的伦理思想以感性主义的人性论为基础,提出人的道德来源于人的感性,即人的自然属性,一切符合人的感观享乐的就是道德,反之就是不道德。

这种伦理思想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的幸福论和快乐主义的伦理思想,在批判封建宗教等级制和宗教禁欲主义的斗争中,形成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道德观。

■智慧即道德

■人有决定自己命运和道德上善恶的权利。

他们恢复了古希腊伦理思想家重视智慧在道德生活中作用的思想,强调智慧使人聪明有德,智慧是快乐的源泉。

完美的新人应该有俊美的强健的体魄,又要有智慧和美德。

六、文艺复兴美学

■1.强调感性的美:

认为美感是人的一种天性。

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对直观的美具有无法抑止的向往。

达•芬奇在《绘画论》中也谈到对感性美的追求。

他建议画家应该去“窥见”大自然和人的美,要在他们最充分地表现出美的那一瞬间去观察他们。

他说:

“请你在傍晚或在阴天注意男人和女人的面部,他们的脸是多么的迷人、多么温柔呀。

■2.重视艺术和现实的关系

■继承亚里士多德的“艺术模仿自然”的这个传统的现实主义美学观点,提出艺术要反映现实人生的主张。

突出表现为“镜子”说。

■3.强调艺术的教化作用

■坚持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寓教于乐”的美学原则。

主张文艺要给人以娱乐,更要给人以教育。

英国诗人锡德尼在《为诗辩护》中指出:

诗“就是一种说着话的图画,目的在于教育和怡情悦性”。

■塞万提斯认为,在一出好戏里,“诙谐的部分使观众娱乐,严肃的部分给他教益。

■4.追求形式技巧

■文艺复兴美学重视技巧是科学对艺术的要求,是科学理论知识在具体实践上的运用。

当时的一些大艺术家同时也是科学家,如阿尔伯蒂、达•芬奇。

他们除了强调艺术家要精细地观察自然事物外,还孜孜不倦地研究艺术表达方面的科学技巧。

七、文艺复兴艺术

■文艺复兴美术具有明显的民主性和现实主义特点,以人和自然为中心。

建筑、雕刻、绘画涉及到现实世界中各种各样具体的感性问题,艺术家通过感官认识现实生活的和谐、雅致和优美,表现出特殊的兴趣。

■1.建筑

■在建筑方面,宫殿和城堡代替了罗马风格时期的修道院和哥特式大教堂,体现了对优美和理性的追求。

文艺复兴建筑改造了哥特建筑,布鲁内莱斯基将古罗马万神庙的穹顶技术和哥特建筑的骨架结构相结合,设计了佛罗伦萨圣母院(圣母玛利亚教堂)的穹顶。

圆弧形,丰满和谐。

■2.绘画

■中世纪绘画用比喻表现生活,文艺复兴绘画则用现实主义手法。

中世纪的人物画是正面的、无个性的,文艺复兴画家发展了具有个性的肖像画艺术。

■3.音乐

■文艺复兴的音乐与绘画、诗歌有大量的联系,当时的绘画作品里就有音乐团体和乐器的表现。

音乐与绘画、文学的联系,表明了艺术在当时的文化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文艺复兴的音乐抛弃了中世纪的神秘主义,具有清晰、简朴和真诚的美的感染力。

■音乐:

宗教与世俗精神融合

■中世纪所创造的音乐体裁在文艺复兴时期获得了新的生命。

音乐家们总结了中世纪音乐成果,发明了种种调式、节奏,以及对位法的组合,并且将这些手法用于实践。

不仅力图模仿大自然,描绘具体物质现象,而且还要表达人类心灵的激情。

■在15、16世纪,享有盛誉的音乐体裁是弥撒曲、经文歌和歌曲。

这些音乐是宗教与世俗精神的融合。

流行于法国和意大利。

■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文艺复兴文化,特别是艺术,对文艺复兴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艺术以人为中心,模仿自然,表现个性,重视形式技巧的特点,都在文学中有所反映。

它们共同构成了文艺复兴的文化景观。

第二节文艺复兴文学

■[学习提要]

■本节是文艺复兴文学概述,了解各国文艺复兴文学的发展简况,主要代表作家和作品,掌握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悲喜混杂剧和流浪汉小说是文艺复兴的创造,七星诗社和大学才子是文艺复兴出现的文学团体。

一、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

■分为三个时期:

■14世纪初---15世纪中叶:

人文主义文学产生和发展的早期,这是个体觉醒的最初历程。

讴歌人性。

■15世纪下半叶---16世纪上半叶:

人文主义文学发展的中期。

展示巨人风采。

■16世纪下半叶---17世纪初:

人文主义文学发展的晚期。

关注人自身的矛盾。

■人文主义文学所反映的基本内容就是人文主义思想。

它的基本精神有以下几点:

■1.以人为中心,赞美人性的美好,反对神的权威。

■2.宣扬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实人生幸福。

■3.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

■4.崇尚理性,反对蒙昧。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出发点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出发点是人性论。

■反封建偏重于生活和伦理道德领域,而不是要推翻封建制度。

后者是启蒙文学提出的目标。

■反教会是在承认宗教的前提下,偏重于揭露教会的腐败黑暗,而不是批判宗教神学理论的荒谬。

后者是启蒙文学的任务。

二、人文主义文学艺术特征

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因素结合,不拘泥细节的真实性。

比如《巨人传》的描写。

19世纪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文学才重视细节的真实性。

2.表现人物激情,侧重道德心理刻画,不重物质经济关系的探索。

比如莎士比亚人物充满激情。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才重视经济关系的描写。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才重视经济关系的描写。

3.采用民族语言写作,各国民族文学诞生。

■中世纪文学国别性不强,骑士传奇在英德法流传。

资本主义出现,世界格局划分,形成了民族市场,过去的部族语言变成民族语言。

4.创造新体裁。

流浪汉小说和悲喜混杂剧。

■悲喜混杂剧

■悲喜混杂剧是文艺复兴文学的创造,它突破了古希腊罗马戏剧的悲剧、喜剧的严格界限,在一出戏里,悲剧喜剧因素结合。

由意大利剧作家瓜里尼首创田园诗体的悲喜混杂剧。

这个新剧种是对美学的戏剧范畴的发展。

■悲喜剧因素掺和在一起,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

莎士比亚戏剧为悲喜剧因素的结合提供了范例。

《威尼斯商人》就被称为悲喜剧,《罗密欧与朱利叶》为乐观悲剧。

■悲喜混杂剧是18世纪市民剧的先驱。

■流浪汉小说

■流浪汉小说是文艺复兴文学的独创。

它是商业文化的产物,地理大发现和世界旅行的直接后果。

描写城市下层小人物的流浪冒险,旅途见闻。

流浪汉小说产生于16世纪的西班牙,“流浪汉小说”(Picaresque)源于西班牙语picaro,意思是“违法者”、“无赖”,这个名称表明了流浪汉的身份特征。

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代表作是佚名的《小癞子》,全名为《美托思河的小拉撒路》。

主人公小癞子是欧美小说史上的第一个流浪汉。

■旅程模式

■流浪汉小说是西方小说草创期的重要类型,对欧洲各国小说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公认的流浪汉小说有德国格里美尔斯豪森的《痴儿西木传》(1668)、英国笛福的《摩尔·弗兰德斯》(1722)、法国勒萨日的《吉尔·布拉斯》(1735)。

流浪汉小说的情节总是发生在陆路或水路上,路成了衔接故事情节的媒介。

主人公处于漂泊冒险的旅途中,从一地迁徙到另一地,一个环境漂泊到另一个环境。

作家记录主人公旅途中的经历,形成人物的人生之旅和叙述的旅程模式,因此可将这类小说称作旅程小说或路上小说。

三、意大利文学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突出成就是绘画、雕塑、建筑、科学。

产生了一大批艺术家。

美术的三杰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文学的三颗巨星是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彼特拉克(Petrarch,1304-1374)

■意大利抒情诗人,代表作是抒情诗集《歌集》,共300多首,主要歌咏诗人对女友劳拉的爱情。

■十四行诗(sonnet)

■彼特拉克对诗歌艺术的贡献是创造了十四行诗,过去也有音译为“商籁体”的。

意大利语sonetto,英语、法语sonnet。

十四行诗每首诗有十四行,主要描写爱情,(lovesonnet)。

彼特拉克体押韵的格式是abba,abba,cde,cde。

后来传到英国,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押运格式产生了变体。

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为欧洲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薄伽丘

■薄伽丘(Boccaccio,1313-1375)诗人、小说家。

出生商人家庭,生活于佛罗伦萨。

与彼特拉克是挚友。

因强烈的反宗教倾向受到教会仇视,死后坟墓被教会挖掉。

写作《但丁传》。

■代表作是短篇故事集《十日谈》。

■《十日谈》

■《十日谈》(Decameron,1348-1353)卜迦丘的代表作,它的问世拉开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序幕。

■故事写1348年佛罗伦萨爆发瘟疫,3男7女躲避瘟疫到郊外避难。

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

10天10人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

《十日谈》的人性层次

■十日谈》的内容主要是描写人性,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作品从人性的自然性、社会性、阶级性和个性四个层次表现人性。

1.自然性:

肯定情欲,歌颂爱情。

2.社会性:

要求平等,维护尊严。

(人性的社会性表现之一是要求人的高贵与尊严。

3.阶级性:

肯定享乐,宣扬利己。

4.个性:

赞美聪明,歌颂进取。

《十日谈》的艺术结构

■《十日谈》的艺术结构是一个典型的框型结构,很规整地把100个故事框在10天这个时间框架里。

■10X10的框型结构:

它继承了西方叙事文学讲故事的传统,但所讲故事又不是长篇故事,因此不可能采用荷马史诗的长河式叙事结构。

■作者发明了用数和数的和谐构成《十日谈》10X10的框型结构。

书名10日,人物10人,每天故事10个,所讲时间10天,4个10,显示了数的和谐与排列的完整。

形成边长为10的正方形,即10X10的框型结构。

这是追求形式美的体现。

■10X10+10的曲式结构:

每天讲完10个故事后都是一首情歌结束,其比例是10:

1,10天100个故事加10首情歌,形成10X10+10的文字曲式结构。

■显示了一种毕达哥拉斯式的数的比例的完整与和谐。

表现出文艺复兴美学对美的比例的追求。

■法国那伐尔的《七日谈》(1559)模仿《十日谈》的结构。

■《十日谈》的艺术风格

《十日谈》的艺术风格是幽默讽刺。

描述轻快明朗、生动活泼。

与时代精神相一致。

主要幽默手法:

1.异常:

反常现象的描写使人感到新奇。

第一天故事第二“杨诺劝教”。

因天主教的腐而不朽入教。

2.失误:

弄巧成拙的描写惹人发笑。

第二天故事第一“瘸子求医”。

3.巧合:

巧合事件的描写产生风趣。

第二天故事第二“商人的祷告”。

4.俏皮话:

婉约的玩笑。

第一天故事第五“母鸡席”。

5.机智:

随机应变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第六天故事第四“一条腿的鹤”。

■讽刺:

讽刺是《十日谈》艺术风格的特色之二。

薄伽丘运用讽刺手法对教会、贵族以及愚蠢蒙昧的事物进行揭露和批评,表达他对黑暗势力、陈旧事物的憎恨和鄙视。

例如第一天故事第一“歹徒升天”,讽刺教会被骗。

《十日谈》的地位

■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发展了中古短篇故事,为意大利的艺术散文奠定了基础。

■开创了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先河,卜迦丘是近代短篇小说的开创者。

《十日谈》的影响

■小说出版后,15世纪发行了10多版,16世纪发行了77版。

英国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取材《十日谈》,莎士比亚《辛白林》和《终成眷属》取材第二天故事第九和第三天故事第九。

莫里哀《乔治·唐丹》取材第七天故事第四。

莱辛《智者纳旦》取材第一天故事第三等。

四、法国文学

■法国文艺复兴文学受意大利文艺复兴影响产生。

16世纪,法王法兰西斯一世支持人文主义学术的研究,国王的姐姐那伐尔亲自创作小说《七日谈》,庇护受迫害的人文主义者。

代表法国文艺复兴文学的最高成就是长篇小说《巨人传》。

七星诗社

■七星诗社是16世纪法国文艺复兴的诗歌流派。

由7个人文主义者组成,代表人物龙沙。

具有贵族倾向。

他们的诗歌肯定现实生活,歌颂自然和爱情。

■1549年杜贝莱执笔《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七星诗社宣言书。

法国文学史第一部文艺批评论著。

七星诗社的贡献

■七星诗社的主要贡献是诗歌语言改革和诗歌理论的进步主张。

■在语言方面提出要统一民族语言,保卫民族语言,用法语写作。

■在诗歌创作理论方面,提出要建立民族文学,创作大型史诗。

蒙田散文

■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思想家、散文家。

欧洲近代散文体裁的创始人。

作品《随笔集》,语言平易流畅。

拉伯雷(1494-1553)

■法国文艺复兴最重要的小说家。

■对医学、法律、数学、地理、植物、几何、考古、音乐、神学、哲学均有研究。

■《巨人传》(GargantuaandPantagruel,1534-1553)长篇小说,拉伯雷的毕生巨著。

故事来源

■小说根据民间故事创作。

庞大固埃是民间故事里的海鬼,传说当人们熟睡之际,他把盐撒进他们喉咙里,让人们醒来口渴难当。

拉伯雷把海鬼改写成一个巨人国王,出生时,从母亲肚子里跑出68匹骡子,背上驮着海盐。

表明他的来历。

■小说另一译名《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

小说内容

■小说共有5部分,描写巨人家族三代国王高朗古杰、高康大、庞大固埃一代胜过一代,最后庞大固埃和朋友巴奴日远涉重洋,寻访神瓶。

神瓶的启示是“喝”。

即到智慧之泉,畅饮知识,畅饮真理,畅饮爱情。

这是全书的精神总结。

巨人特点及象征性

《巨人传》描写巨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个字:

“大”。

作者用夸张手法从各个方面描写了巨人的巨大性。

这些巨大特征具有象征意义。

1.体魄描写2.吃喝描写3.说笑描写4.知识描写5.战争描写6.航海描写7.贯穿情节的媒介:

喝的象征

■贯穿情节结构的喝酒描写,是拉伯雷独家所有。

形成小说的形象内涵。

象征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渴求知识,追求幸福,开创新世界的愿望。

■19世纪法国作家法郎士解释“喝”:

“请你们到知识的源泉那里……研究人类和宇宙,理解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规律……请你们畅饮真理,畅饮知识,畅饮爱情。

五、西班牙文学

■西班牙文艺复兴在法国之后得到发展,16世纪后半期达到繁荣。

■西班牙文学在16世纪得到发展,主要成就是小说和戏剧。

小说方面创造了新体裁流浪汉小说。

■小说方面的最大作家和最高成就是塞万提斯和他的《堂吉诃德》。

■流浪汉小说:

十六世纪中叶产生于西班牙的一种新型文学体裁,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

基本特征:

思想倾向上,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多为无业游民,作品在描写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时,也描写了主人公为生活所逼迫而进行的欺骗、偷窃和各种恶作剧,表现了不幸者的消极反抗情绪;从取材方面看,基本上取材于现实生活;从结构上看,流浪汉小说以主人公活动为线索。

西班牙最著名的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1554)。

■维伽(1562-1635)

■戏剧家,西班牙民族戏剧之父。

■代表作《羊泉村》(1609-1613),

■描写农民反对贵族,杀死欺负民女

■的骑士团队长。

全村团结一致不招供,国王被迫免于追凶。

这是西方文学史最早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

■主要戏剧特点是情节生动,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融合在一起。

■塞万提斯(1547-1616)

■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

■小说家、戏剧家、诗人,

■西班牙作家在国际声望最高,

■影响最大的作家。

■《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的代表作。

■小说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个穷乡绅,

■因看骑士小说入迷,自命为骑士,

■骑着一匹瘦马,带着他的侍从桑丘,

■外出游侠。

一路惩恶扬善,

■干了无数可笑的蠢事。

■临终前醒悟,告诫亲人不要读骑士小说。

■喜剧形象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的最大成就是塑造了一个千古不朽的喜剧形象堂吉诃德。

■喜剧性格根源

■堂吉诃德是一个十分矛盾复杂的人物。

在他身上既有落后的旧观念,又有文艺复兴时代的新思想。

因爱看骑士小说,患有“游侠狂”。

当他不接触骑士小说时,他的思想清醒,见解高明,一接触到骑士道,就行动疯癫,闹出很多笑话。

性格的内在矛盾是形成他的喜剧性格的根源。

■桑丘

■仆人桑丘是一个农民,堂吉诃德的邻居。

他的性格与堂吉诃德相反,讲求实际,聪明能干,性格乐观。

他既是堂吉诃德的陪衬人物,又是小说的另一主人公。

桑丘的朴实厚道显出一股子傻劲,在小说中被人看作一个傻子。

■一疯一傻的对照

■主人的疯,配上仆人的傻,形成主观与客观的对照,获得强烈的喜剧效果和思想意义。

堂吉诃德的喜剧性格在桑丘的对照下,突出了脱离实际的性格特征,具有深刻的讽刺意义。

■1.喜剧性动作

■作者采用谐摹的手法刻画堂吉诃德喜剧性的外部动作。

取得喜剧性的讽刺效果和娱乐作用。

■2.喜剧性语言

■主仆二人按照各自的思想逻辑去对话,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互相抵触,形成冲突性的喜剧对话,幽默,有哲理。

■3.喜剧性冲突

■3.1与幻觉的喜剧冲突

■3.2与劝阻者的喜剧冲突

■3.3与捉弄人的喜剧冲突----具有悲剧性格的喜剧人物

■内在人性悲剧

■堂吉诃德的悲剧是一种内在人性的悲剧,世界的荒谬和人们的轻视,使他的献身行动成为一种受苦难的悲剧。

■4.堂吉诃德的典型意义

■堂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成功的正面喜剧形象。

在他身上存在主观与客观相分裂,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矛盾,由此形成了他的独特的带有悲剧意味的喜剧性格。

■他概括了各个时代强调主观动机,忽视客观效果,脱离实际的人的特征。

他给人的启迪是,凡事要从实际出发,反对脱离实际的主观唯心主义。

■5.作者的写作宗旨

■16世纪骑士制度已经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