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实训基地建设相关文件讲解.docx
《航空实训基地建设相关文件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空实训基地建设相关文件讲解.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航空实训基地建设相关文件讲解
附件1:
航空制造及维修实训基地所覆盖的专业群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方案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分析
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下属的沈飞公司和黎明公司主办的辽宁省唯一的航空职业技术院校,学院坚持面向航空工业、军工工业、装备制造业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教育方向,坚持高起点,把握大趋势,按照教育规律办学,与国际先进教育方式接轨,既力求办出特色,又要积蓄长远的发展趋向能力,坚持为航空、军工行业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的办学宗旨,瞄准国防现代化和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战场,强化就业导向,优化专业建设,实行产、学、研结合,校企结合,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坚持把不断创新作为兴校灵魂,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办学体制,创新管理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增强内源动力,提高办学水平。
学院是融职业技术教育、职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基地,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重点技工学院”、“国家首批高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沈阳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10年获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
近几年来,学院突出专业特色,致力于根据航空制造企业的需求设置专业,先后开设了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机务方向)、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发动机方向)和飞机制造技术等专业,统称为航空装备制造专业群。
1.实训基地现状
2.存在的问题
飞机制造业属国家高科技产业,其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航空特有专业工种的教学培训基地不同于通用工种那么普及。
目前的实训条件和实训效果还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
(1)实训现场环境与实际生产环境差距较大,实训设备严重滞后于企业的生产实际,不能与生产一线的实际技术衔接,导致实训效果不理想,难以满足学生职业操作能力培养的要求
(2)飞机制造技术等航空类专业其实训基地不同于其他通用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其建设的起点要求比较高,有一定的条件制约性,而且投入资金大。
以“模拟仿真教学产品为纽带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就显得格为重要。
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实训教学条件,提高实训效果,满足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3.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可满足民用航空工业的蓬勃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
“十一五”以来,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将在大型飞机、新支线飞机、新型直升机、通用飞机、民用航空发动机、民用航空机载设备等重点民用航空产品制造,加快民用航空产业化进程,增强民用航空科研生产能力,增强民用航空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
沈阳将以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契机,依托毗邻航空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及发展航空制造业具有的雄厚基础,提出民用航空产业要高速发展,实现产业集聚。
市政府把培育民用航空制造业基地作为“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主要工作措施,对民用航空产业区进行规划,重点引进以民用航空产业为特色的支柱企业,打造中国最重要的支线飞机、公务机、通用飞机、航空发动机总装生产基地;规模最大的民用飞机大部件、零部件转包基地;最专业的“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最先进的民用航空研发基地。
2007年9月7日,中航工业与沈阳市政府、东陵区政府就共同建设沈阳航空经济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由中航工业集中优势资源投入的沈阳航空经济区,将建设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民用飞机附件转包、重要支线飞机、公务机和航空发动机的总装生产基地。
此后,辽宁省人民政府将位于沈阳市浑南新区依托于航高基地的以飞机大部件生产为主导产品的沈阳民用航空产业集群列为辽宁省重点工业产业集群。
对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具有示范意义。
因为学院为企业办学,能够非常迅速地构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有效对接产业、企业、岗位的专业建设机制,实现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
同时建立和完善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专业建设组织和指导机构,形成完善的调研论证制度,实现专业设置和调整紧紧跟上产业发展步伐。
学院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建设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社会参与、多方联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需求有效对接。
学院通过建立对接航空产业集群、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
以模拟“教学产品”为主线将教育教学、职业培训和生产(等要素融入实训基地中,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积极探索校企紧密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新机制、新模式。
4.针对主体专业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
本专业是集航空系统机电与电子设备的维护、维修、测量、安装与调试于一体的,既能体现行业特色又能满足装备制造业需求的,具有一定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操作技能,具有一定军事素质,适应空军装备保障需要,能进行军用飞机维修和检测的航空机务士官,适应民用航空机务及机电行业工作需要,既体现行业特色又满足装备制造业需求,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服务于科研生产一线的有理想、有素质、有技术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大专理论水平的,适应航空及装备制造业人才需求的,高级技能型、实用型人才。
航空电子设备与维修:
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军用和民用航空维修、制造企业及航空兵部队从事飞机无线电通信、导航、识别、雷达系统调试与维护,飞机电源系统调试与维护,显示控制管理系统调试与维护、技术服务及生产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飞机制造技术:
本专业培养具有飞机生产、维修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飞机构造和工作原理,具有飞机维修的基本能力和技能,能在空军航空修理工厂、飞机制造厂、民用航空公司和飞机维修公司,从事飞机结构、飞机部、附件的修理、装配和调试、飞机试飞现场的故障诊断和排故及修理的技术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
生产性实训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要求教学载体的产品化、教学环境的真实化、教学人员的工作化、教学管理的企业化等实际生产状态条件,学生通过在这种环境氛围下的训练和熏陶,不仅提高了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工作型的学习中,全面提升学习能力、团队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组织与纪律观念等职业能力,为使其迅速地从学生向员工的转变提供实质有效的帮助。
1、管理模式的企业化和实训环境的情境化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教学环境为真实或仿真的航空制造与维修企业生产环境,以航空制造与维修企业环境和氛围为主要特征表象,以使受训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岗位工作的全过程。
具体体现在:
实训设备条件应与生产设备条件尽量接近;具备学习功能的工作岗位;布置逼真的(包括航空制造与维修企业理念、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工艺流程、生产安全须知等)企业文化的环境氛围。
综合实训的训练过程是企业员工在企业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完全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项目生产管理。
学生和教师均进入企业职员角色,学生和教师均身处企业职场环境,学生和教师均按航空制造与维修企业技术、质量、安全规范开展工作(学习和教学)。
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包括考勤、调度、计划、制品、定置、统计、“6S”及安全与文明生产管理至着装等都严格参照航空制造与维修企业的制度执行,以实现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一致;校内实训基地生产的产品或技术服务成果的质量、效率、成本、工艺选择等在接受学校“教学标准”评价的同时,还要参照航空制造与维修企业、客户对产品的验收标准进行综合评判。
2、实训设备的真实性、先进性和开放性
基地生产或技术服务的设备与航空制造与维修企业大同小异,其区别仅仅是规格和型号的不同,就是设备的布局、文化氛围营造也参照航空制造与维修企业,校内实训基地的生产任务可以来源于社会真实的项目(即生产商品),也可以是模拟的教学任务(即生产产品)。
但对产品的用途、性能、设计、选材、成本、工艺选择、验收标准、完成时间等都按照航空制造与维修企业生产的要求。
对技术服务的对象、内容、标准、技术规范、最终成果的形式等也严格按照市场的要求。
3、工作任务的真实性和产品的效益性
训练项目来自航空制造与维修企业生产实际,以来自专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实训项目,并按照产品生产的实际技术与工艺路径进行教学设计,形成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综合实训项目,应成为生产性实训基地训练项目的主体。
体现“学做合一”,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实训中生产一定的产品(模拟仿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降低实训成本。
4、教师队伍的双师性和团队性
综合实训教学对教师的技术与教学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实训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和能力外,采用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一起承担教学,教学中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
5、社会服务的效益性
“以模拟仿真教学产品为纽带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具有开放性,服务对象除了培训本校的学生以外,同时对社会有需求的专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也可以与企业合作,把教学培训作为一种服务进行产品化,找到企业与教学结合的共赢点。
三、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1.建设目标
构建航空电子设备与维修、航空机电设备维修(发动机方向、航空机务)、飞机制造技术(飞机结构安装与维护)等航空装备制造专业群所必须的航空系统设备制造、维护、维修、测量、安装与调试等技能的培养,符合航空机务、飞机制造和飞机维修方向的高技能人才需要的、以模拟教学产品为纽带的、集教学、培训、技术服务、技能鉴定为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2、基地功能
拟建实训基地具有四大主要功能:
能够生产仿真模拟教学产品;
能够加工制造具有实用价值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创作欲望具有观赏价值的教学产品;
能够进行在职培训、技能鉴定和高技能人才培养;
能够进行师资培养;
教学及生产产品的加工制造过程能够涵盖我院航空特有三个专业的教学内容,基地的设备设施设置及环境建设具有企业生产特征。
3.“生产或服务特征”目标
生产车间与教室合一。
学生专业课上课的教室就是实训室,也是生产车间。
学生与学徒合一。
学生在实训基地里,既是专业技能的学习者,又是生产过程中的学徒者。
教师与师傅合一。
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实训车间里的师傅。
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
在实训中,教学的内容往往就是让学生完成企业的一项工作任务,即通过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式、任务式课程,以任务形式驱动学生完成课程学习。
教学用具与生产工具合一。
实训基地的设备就是生产设备,教学素材就是生产的原材料。
作业与产品合一。
学生完成的作业不仅仅是写在作业本上的,而是生产出的合格产品或是学生的创意作品。
4.实训基地构成
注:
工艺准备单元:
飞机装配与维修教研室、航空电子教研室、航空机电教研室;
生产准备单元:
工艺装备室、材料室、设备维护室
数字化中心:
CAD/CAM实训室
装配单元:
钳工实训室、钣铆实训室、飞机结构实训基地、飞机装配与维修模拟仿真实训室、零件测量实训室
检测单元:
航空电工电子实训室、航空电气与仪表模拟仿真实训室
机务单元:
飞机维护实训基地、航空机电航空电子模拟仿真实训室、飞机导航、飞机通信、飞机雷达模拟仿真实训室
拟建实训基地现有航空制造及维修使用的设备设施:
飞机整机、由整机分解的飞机部件和局部解剖件、压铆机;
工量卡具:
铆枪、划窩、风钻、钻床等;
工装:
加工飞机蒙皮所用各类大、小型架;
材料:
航空制造专用各种规格铆钉、铝板、铝型材等。
与企业生产所用相一致,区别仅仅是规格不全,数量和先进性不足。
相当于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起了飞机铆接装配及修理、部件装配及修理的小型校办工厂。
建设一套覆盖飞机结构原理、飞机零件及部总装工艺、生产工序等教学内容的仿真模拟教学系统,就相当于在校内建立了一个能提供仿真模拟教学产品的校办实习工厂。
建设一个覆盖飞机电源系统、飞机电路敷设原理及方法、飞机电缆制作工艺、飞机无线电通信等教学内容的教学训练及考核鉴定系统,就相当于在校内建立了一个飞机电气系统及无线电通信系统生产调试工厂。
这三个不同生产内容的校办工厂,覆盖了我校三个航空专业的主干课程和技能点要求,让学生真学实做,轮岗实践飞机部件制造、装配、维修、调试的每个生产过程,学生毕业后服务军民机生产,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从而实现学校为各地航空企业、民机地面维修基地、沈阳航高基地等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流程
1、专业核心能力分析
工作任务
知识技能
技能模块
核心教学内容
飞机构造与工作原理、飞机机体结构修理、飞机部、组件装配与维护、普通铆接与特种铆接工艺、部件对接与水平测量、螺栓连接工艺、部件对接与水平测量
专业核心能力
飞机机体结构维修、设备安装与调试、飞机机械附件修理、铆接装配能力、飞机部、组件及整机装配、飞机重要部件拆装
核心实训内容
钳工基础实训、铆工实训、飞机结构认知、组合件装配技术、部件装配技术、飞机修理技术、飞机维护技术
飞
机
装
配
与
维
修
故障检查
故障检查、分析、定位能力;故障信息获取、记录和传递能力;飞机水平测量能力。
故障分析
技能模块
二次分解
熟悉飞机机体结构组成;钳工基本技能;部件分解技术;识图与读图能力;安全生产知识。
结构分解
技能模块
修理
机体结构(拉杆、蒙皮、胶接)、钣金、铆接修理技能;密封结构修理能力;工具设备使用维护能力;金属防腐技能。
结构修理
技能模块
组装调试
部件组装、调试技能;设备使用与维护能力;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编写简单工艺规程能力。
组装调试
技能模块
质量检验
量具使用能力;配合间隙测量能力;熟悉修理工艺;质量检查与控制能力;表达沟通能力。
质量控制
技能模块
航
空
电
子
设
备
与
维
修
故障检查
故障检查与分析能力;故障信息获取、记录和传递能力;飞机水平测量能力;识读有关设备的技术文件、相关工艺规程,能解决一般现场技术问题。
故障分析
技能模块
核心教学内容
飞机系统与附件、航空电气与仪表、雷达原理、综合航电系统、飞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飞机通信与导航系统
专业核心能力
飞机仪表安装检测维修
飞机供电系统安装、检测、维修
核心实训内容
航空电气与仪表实训、飞机传感器实训、飞机环控实训、飞控实训
机载设备互连
机载设备原理图、装配图、电气线路连接图的识图能力;飞机电缆手工成型及焊接技能、并完成敷设电缆进行设备互联的能力;通电检测设备与专用检测设备使用的能力。
互联
技能模块
机载设备装配与调试
机载设备(无线电、罗盘、雷达、飞控等)的装配能力;使用航空专用仪器、仪表的能力;应用有关设备技术文件和工艺规范的能力。
装配、调试
技能模块
质量检验
飞机电子设备检测能力,飞机专用检测设备使用能力,质量控制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有关设备技术文件和工艺规程应用能力。
质量控制
技能模
航
空
机
电
设
备
与
维
修
故障检查
飞机机电设备故障检查、分析、定位能力;故障信息采集、记录和传递能力;识读有关设备的技术文件、相关工艺规程,能解决一般现场技术问题。
故障分析
技能模块
核心教学内容
航空电机学、航空电气与仪表、飞机系统与附件、飞行电气控制系统、飞机供电供氧系统、航空发动机原理与结构、飞机液压传动系统
专业核心能力
机电设备检测安装能力、飞机机电设备修理能力、飞机维护工艺、飞机地面设备设计、制造、修理
核心实训内容
飞机机电成品设备拆装实训、航空电气与仪表实训、飞机供电系统实训
修理
飞机机电设备故障修理;飞机维护流程的应用能力;工具、设备使用维护能力。
修理技能模块
装配与调试
飞机机电设备的装配能力;使用专用设备的能力;应用有关设备技术文件和工艺规范的能力。
装配、调试
技能模块
质量检验
质量检测仪器使用能力,量具使用能力,飞机专用检测设备和质量检验标准的使用能力,质量控制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有关设备技术文件和工艺规程的应用能力。
质量控制
技能模块
2、教学流程图
五、实训基地建设的规划
(1)钳工实训基地:
6号楼二楼,860平方米
(2)钣铆实训基地:
2号楼二楼,760平方米
(3)飞机维护实训基地:
西院停机坪,500平方米
(4)飞机结构实训基地:
3号楼二楼,672平方米
(5)航空电子(含应用电子)实训基地:
3号楼五楼,672平方米
六、实训基地管理及运行制度建设(运行模式)
1、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有效、严格的队伍建设和人员管理制度,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及分工细则,有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有切实可行的师资培养计划和实施措施;
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建设科学、健全、严格的实践教学制度;
依据教学计划建立健全教学大纲、教学规程等实践教学文件;
建立职业技术技能、职业综合能力、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训教学体系;
建立教学质量检查、监督、保障、调控体系,具有规范的教学过程运行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设备设施及物资管理制度。
做到帐、物、卡相符,仪器设备维修及时,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
建立仪器设备专人管理和技术档案制度,实现现代化管理,不断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
2、运行模式
实训基地现场环境模拟航空制造与维修企业生产现场,管理方式与企业一致,实现专业学习与岗位适应的无缝对接,让学生可全方位感受企业生产氛围,熟悉相关行业先进的设备、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尽快掌握相应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术,取得实际工作经验。
实训基地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与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相同,把实习班级按工作任务分成生产班组,在各班设置班组长和生产管理6大员:
工艺员、检验员、计划员、安全员、考勤员。
让学生轮流担任,承担班组管理考勤、计划、调度、工艺、制造、定置、统计、员工管理,成本控制、质量监控等参照企业管理模式建立起来。
让学生学会管理,学会怎样计划调整生产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学会成本核算关注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通过产品检验学会测量精度及控制加工尺寸的方法。
不断调整教学思路,把突出素质教育放在首位,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
七、资金投入
加大资金管理力度,实行全面预算制度。
利用辽宁省资助190万元;同时学院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50万;中航工业沈飞公司捐助飞机一架和相关地面设备,价值约2000万元。
八、保障措施
加强对校内实训基地的领导和管理,根据校内实训基地的特点和需要建立既具有教育教学特征,又具有社会专业实际工作特征的强有力的校内实训基地组织管理机构。
要选派数量适当、思想品质好、专业理论水平高、专业技术能力强和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人员担任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保证校内实训基地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及实训质量的不断提高。
要建立定期检查指导的工作制度,帮助解决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成立“以模拟仿真教学产品为纽带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实训基地的建设的组织和领导,加强建设资金的管理,提高建设资金利用率,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并举。
九、预期成效
每年培训学生300人,为企业和社会培训200人,通过三年的建设及不断完善,使“以模拟仿真教学产品为纽带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成为辽宁省示范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将面向各地航空企业,广泛开展社会培训、航空特有工种的技能鉴定、技术咨询等各类服务,不断拓宽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为提升航空制造业员工队伍综合素质做出贡献,为沈阳航高基地输送高质量技能人才。
附件2:
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职业教育,国家和辽宁省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为学院航空制造与维修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
二、组织保障:
为保障项目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学院统一领导下,成立航空制造与维修校内实训基地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项目办公室及项目实施小组。
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建设目标、任务内容、资金的整体规划、项目实施的组织、监督及协调、项目质量的监控、评估、验收。
项目建设实施小组负责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实施小组成员明确自身在项目建设中的职责,层层落实,按照项目实施进度高质量完成每项工作,确保建设目标的实现。
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策划、方案编制、相关文件制定、项目的日常管理、监督检查以及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项目工作进度、工作完成情况。
1、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
杨希全(院长)、杨光(书记),
组员:
王振国(教学院长)、金荣建(行政院长)、羿岩(实训院长)
2、项目建设办公室
组长:
杨希全(院长)
副组长:
王振国(教学院长)、羊黎(教研督导处主任)
组员:
赵天洛(办公室主任)、田晓卿(教务处主任)、郭学义(实训处主任)、韩怡
3、项目建设实施小组
组长:
羿岩(实训院长)
副组长:
王玉湘(航空电子工程系主任)、张涛(航空机务实训室主任)
组员:
王进、刘伟华、梁海军、赵晓芳、张大伟、王小蛟、张亚菊、李丹、张龑
三、制度保障:
为了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执行,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制订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等管理制度,对航空制造与维修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建设目标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做出明确规定,及时跟踪项目进展,保证建设目标的顺利实施。
明确任务和时间安排,强化责任意识并监督执行。
四、经费保障:
为确保航空制造与维修校内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学院成立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资金管理工作小组,对建设项目的专项资金进行全面管理,组长由金荣建(行政院长)担任,成员由财务室主任、财务人员和项目建设实施小组负责人担任。
学院对航空制造与维修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资金实行集中核算、专款专用,专账管理,严格审批制度,保证项目建设所需资金及时到位,确保航空制造与维修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各项目标能够如期、按质、按量完成。
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