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学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4825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导学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基于导学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基于导学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基于导学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基于导学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导学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docx

《基于导学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导学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导学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docx

基于导学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基于导学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新课改和高效课堂要求我们必须彻底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思维定势,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高效课堂要通过课堂重构及转变质量增长方式来实现。

导学案介入课堂是很好的突破方式。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基于导学案的小学语文课堂必须保证“一变”“一不变”。

变的是课堂结构、基本策略、导学手段等。

不变的是语文课程的特征,语文课堂赋有语文味,需要加强语言文字的必要训练。

一、处理好“教案”与“导学案”的关系

“教案”侧重在“教”,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流程图;“导学案”侧重在“学”,是学生在教师有效“导”的前提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线路图。

从另一个层面上说,“教案”是“纲”,“导学案”是“目”,“纲”举“目”张,“导学案”必须是教师依据“教案”和学情,通过问题引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案”是“唇”,“导学案”是“齿”,“唇”“齿”相依,“教案”与“导学案”应水乳交融,相互辉映,一旦脱离,则“唇”亡“齿”寒,导学案将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二、导学案课堂必须“始出问题,归于问题”

1、课堂应该以问题为楔子,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课始,反馈导学案预习效果。

梳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敏锐地提取出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本节课探究的重点。

以此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

特别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在反复读悟中解决问题。

这样既保持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即语言文字的训练),又发挥了导学案的导学功能。

2、课堂呈现的问题应该“激兴趣、低起点、层次化、贴生活、重体悟”。

兴趣是生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问题应该引起学生探究的渴望,不能深,不能让学生无从“下口”,要有“问题一出来,课堂一锅粥”的热烈探讨气氛。

要学生参与程度最大化。

围绕教学目标,问题逐渐纵深下去,体现出层次性。

要努力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

三、导学案课堂新授课的课堂结构

第一课时(五环节)

环节一:

预习展示,梳理问题

新授课开始,开展小组互阅互批,小组推荐代表汇报展示预习成果。

教师要利用课前对导学案中学生问题情况的掌握,有机调控集中梳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环节二:

呈现问题,明确目标

学生提出的问题大约有不懂的词语、课文主要内容、重点语句的理解。

有的问题学生相互能够解决,有的一时半会无法解决,需要通过学习课文来解决,如课文的脉络层次、主要内容等,就可以明确为课时目标。

重点语句的理解一般放在第二课时。

环节三:

梳理课文,初步学习

先要通过多形式的读整体感知课文。

放手让学生自行探讨,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形式来解决,结果趋于合理即可,不强调答案的唯一。

在理清课文脉络的主要内容后,一般要新授一段。

应该通过语言文字训练以及读悟来捕捉课文内在信息,获取知识,培养思维和能力。

环节四:

检测反馈,再次巩固

依据课时目标检测本课学生所学情况,内容实在,形式多样,有层次性,个别问题有一定的挑战性。

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个清晰的整理和巩固。

环节五:

总结收获,布置预习

这个环节可以小组评价团队学习收获与个体自我评价学习收获结合,小组和个体相互借鉴,促进整体发展。

布置预习内容,为第二课时新授课做准备。

第二课时(四环节)

环节一:

预习展示,呈现目标(问题)

第二课时预习问题的设计应该围绕课时目标,学生在导学案中自学出的成果可能并不完善甚至不正确,这恰恰是我们课堂生成的绝佳资源和开展训练的课时目标。

环节二:

问题引路,展开自学

以学生的问题作引子,开展课堂学习活动。

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自主学习,教师要融入学生的自学活动中,注意个别交流和观察,做到心中有数,为有效导学和课堂调控奠定基础。

环节三:

合作交流,展示矫正

开展必要的小组合作探究,推荐小组代表发言,采取个体补充和小组相互补充使学生参与面最大化,使问题明晰化。

环节四:

检测评价,固学收获。

检测内容丰富,具基础性与思考性,反馈以集中交流、学生自主矫正与教师点拨辅助、评价促进深化进行。

以畅谈收获巩固学习成果为结。

四、导学基本策略

1、教学方法。

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前提,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学,自由讨论,自我反思。

让每个学生说起来、动起来。

注重学法指导,点拨适时恰当。

注重学生学习形式的多样。

如读,可以轮读、互读、评价读、个人读、小组读等。

评价方面,如互评、小组评、全班评、师生共评等。

2、小组合作。

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宗旨,以形成习惯为本质,发挥团队集体智慧。

要在问题受阻时运用小组合作,体现小组合作价值。

要在学生互学时、互相批阅导学案时运用。

要明确组长的组织、榜样职责,要激发每个小组成员的参与热情,增强团队荣辱意识。

要有小组竞争和考核机制。

3、评价积极。

以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根本。

评价形式多样化,有针对性、激励性。

关于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一、导学案的编写

(一)编写原则

1.章节化原则。

按教材章节设计学案,做到一节一案。

2.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变为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释疑、质疑、激思、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参与化原则。

在学案设计中应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积极参与。

4.方法化原则。

导学案强化学法指导,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5.层次化原则。

导学案设计要体现分层探究,衔接自然,螺旋上升。

(二)编写流程

高质量导学案的形成应该有规范的流程:

个人初备、形成草案——集体研讨、形成共案(集体审稿,集思广益,再次修改)——完善整理、形成个案(结合本班,进行增删,灵活应用)。

导学稿只是一个文本,最重要的是背后的东西,它在形成、使用、反馈……整个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精神内涵、集体智慧、价值追求。

(三)编写模式

 “学案”是供学生使用。

一般包括:

新知导读(或学习内容)(思考题、学生交流小组讨论的问题)、知识链接、情景创设、呈现材料、活动方案、达标测评等。

为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教师要在“学案”上设计导学方案。

包括:

学习目标(含重点难点)、情境创设,活动组织,活动过程中的评价,追加问题,重难点点拨,学法指导、总结规律、温馨提示、教学反思等。

当然,“导”不只包括课前设计“学案”和课中教师的引导、指导、辅导,还包括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组组之间的交流互助的引导。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

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首先要制定明确、具体、可检测、易达成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2.新知导读

新知导读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怎样设计问题?

高质量的导学案要构建问题链和问题组群。

教师尽可能通过问题设计启发学生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

一堂课的问题设计要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紧扣教材,围绕目标的要求,将问题进行整合,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的“问题链”,同时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把重难点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易有趣的一组小问题,形成“问题组群”,以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②问题不易太多,太碎;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④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⑤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

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

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学会看书,学会自学、学会探究、学会合作。

3、活动方案

设计出高质量“学案”和“导案”,让学生学习由被动学到主动学,由接受学到研讨学,从低效走向高效,使课堂迸发出激情与活动。

教师依据教材进行设计,通过集体备课,对教材等教学资源进行再加工、再设计,尽可能设计出亲近学生心理、贴近学生生活,富有趣性与学科特点相符合的活动方案,一堂课由3—4个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主活动组成(每一个主活动又可包括若干子活动),学生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体验、感悟、探究教学内容,展示、交流学习成果,教师通过讲授、点拨、评价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

4、知识链接

对本节所涉及已学知识进行回顾。

该环节的作用:

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可通过填空填表等形式,也可通过课前小测验的形式(称“前置测评”)。

5、学法指导

学案导学中要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自信大胆展示、学会倾听习惯等。

一章的知识学完后,在复习课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形成面,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6、温馨提示

导学案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增加“加油站”、“温馨提示”、“友情链接”等补充说明、信息提供。

多一些激励的话语,如:

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

做一做,你一定能过关!

比比看,哪个小组办法多等。

7.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扣住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来设计题型多样,题量适中,难度适宜试题,巩固和检测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反馈矫正不仅仅是书面练习、检测,也可以是提问、展示、练习等多种形式。

8.学后反思(教学反思)

教师要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学环节有无失误;重点、难点是否得到突破;对学生的指导、点拨不到位等。

总之,要在不断反思中完善自己。

二、导学案的呈现与使用

“学案”呈现方式上要讲究实用、有效、易推行,可以纸质印发、电子白板投入、黑板板书等多种方式一次性或渐进式呈现给学生。

导学案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向自主学习,带着思考走进交流。

学生围绕学案的学习五个活动环节,即: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自我完善—达标测评。

自主学习,一般形式有阅读、探究、查阅资料、思考、做笔记、练习、实验操作等。

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不同,自主学习可分为课前预习(预习前置)和课中预习。

总之,必须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只有扎扎实实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才会有实效,才会有精彩的展示。

合作探究,即小组合作解决自主学习中没能弄懂的问题,小组成员彼此互助,取长补短,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各小组内共同交流,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答,展示自己存在的疑难问题。

在组内开展“兵教兵”活动(我不懂问组内学生,我会的主动讲解)。

集中及时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在互学过程中,学生克服了独立思考时的思维局限,集思广益、广开言路。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与必要的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学习知道怎样“动”,怎样“活”。

教师要在此环节,进一步明确哪些内容将要作为展示交流的重点,使集体展示有的放矢。

展示交流,即集体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交流存在的问题,生生、师生、组间互动过程,兵强兵。

汇报展示的内容可以是有深度、有广度、有难度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

共同疑难问题、学生出错率高的、一题多解的、能归纳方法规律的、能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等作为集体展示的重点内容。

进行成果展示的时候,生生之间、组与组之间要进行互动点评,教师要进行适当和有效的提炼和引导,寥寥数语,以一当十。

通过点评、引导学生归纳、提炼教学内容的重点、规律和探究思想、方法、技巧等,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薄弱环节。

展示交流是课堂教学主体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关键环节。

各组在全班进行合作交流与展示。

当一名学生上台展示时,其他学生要做好五件事情,体现真正的互动。

自我完善,是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教师点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习成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活动的效益。

达标测评,即对全班学生实现达标情况的全面考察,亦即随堂进行的形成性测试。

“达标测评”可迅速、准确、真实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及时进行补救、矫正。

它的目的就是查漏补缺,做到堂堂清。

第一部分:

古代(西周-清)

1.《诗经·王风·黍离》(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

2.《诗经·卫风·木瓜》(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

3.《诗经·周南·关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

4.《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左丘明(春秋)

5、《论语》(节选) 颜渊(春秋)   

6.《国语·周语上》

7.《孟子·梁惠王上》孟轲(战国)

8.《孟子·公孙丑下》孟轲(战国)

9.《劝学》荀卿(战国)

10.《离骚》屈原(战国)

11.《国殇》屈原(战国)

12、《史记·李将军列传》司马迁(西汉)

13、《战国策·魏策四》(东汉)

14、《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东汉)

15、《短歌行》曹操(三国)

16、《观沧海》 曹操(三国)       

17.《赠从弟其一》刘桢(三国)

18.《归去来兮辞》陶渊明(晋)

19、《移居》(春秋多佳日)  陶渊明(晋)

20、《与陈之伯书》丘迟(梁)

21.《在狱咏蝉》骆宾王(唐)

22.《从军行》杨炯(唐)

23.《滁州西涧》韦应物(唐)

24、《陋室铭》刘禹锡(唐)

25、《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

26、《将进酒》李白(唐)唐

27、《行路难·其一》李白(唐)

28、《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唐)

29、《把酒问月》李白(唐)

30、、《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唐)

31、《春望》杜甫(唐)

32、《登高》杜甫(唐)

3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

34、《山居秋瞑》王维(唐)

35、《渭城曲》王维(唐)

36、《寄令狐郎中》李商隐(唐)

37、《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唐)

38、《安定城楼》李商隐(唐)  

39、《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商隐(唐)

40、《锦瑟》李商隐(唐)

41、《赤壁》杜牧(唐)

42、《秋夕》杜牧(唐)

43、《遣怀》杜牧(唐)

44、《赠别·其一》杜牧(唐)

45、《别董大》岑参(唐)

46、《出塞》王昌龄(唐)

47、《竞渡诗》卢肇(唐)

48、《春宫曲》王昌龄(唐)

49、《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唐)

50、《小石谭记》柳宗元(唐)

51、《黔之驴》柳宗元(唐)

52、《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唐)

53、《蜀道难》李白(唐)

54、《师说》韩愈(唐)

55、《山石》  韩愈(唐)       

56、《阿房宫赋》杜牧(唐)

57、《滕王阁序》王勃(唐)

58、《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唐)

59、《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宋)

60、《水调歌头》苏轼(宋)

61、《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宋)

62、《诉衷情》陆游(宋)

63、《钗头凤》陆游(宋)

64、《卜算子.咏梅》陆游(宋)

65、《临安春雨初霁》陆游(宋)

66、《鹊桥仙》秦观(宋)

67、《满江红》岳飞(宋)

68、《相见欢》李煜(宋)

69、《虞美人》李煜(宋)

70、《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辛弃疾(宋)

7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宋)

72、《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宋)

7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宋)

74、《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宋)

75、《蝶恋花》欧阳修(宋)

76、《玉楼春》欧阳修(宋)

77、《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欧阳修(宋)

78、《醉花阴》李清照(宋)

79、《一剪梅》李清照(宋)

80、《雨霖铃》柳永(宋)

81、《浣溪沙》晏殊(宋)

82、《醉翁亭记》欧阳修(宋)

83、《秋声赋》欧阳修(宋)

84、《岳阳楼记》范仲淹(宋)

8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宋)

86、《前赤壁赋》苏轼(宋)

87、《后赤壁赋》苏轼(宋)

88、《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宋)

            

89、《石钟山记》苏轼(宋)

90、《爱莲说》周敦颐(宋)

91、《午日观竞渡》边贡(明)

92、《再过露筋祠》王士禛(清)

93、《论诗二》赵翼(清)

94、《圆圆曲》吴伟业(清)

95、《题竹石画》郑板桥(清)

96、《独秀峰》袁枚(清)

97、《癸巳除夕偶成》黄景仁(清)

98、《咏月》-摘自曹雪芹《红楼梦》(清)

99、《湘月》龚自珍(清)

100、《祖豫州闻鸡》顾炎武(清)

101、《浪淘沙·题画兰》吴伟业(清)

102、《浪淘沙·感旧》吴伟业(清)

103、《浪淘沙·中秋咏月》吴伟业(清)

104、《贺新郎·题红楼梦传奇》(清)

105、《原君》黄宗羲(清)

106、《左忠毅公逸事》方苞(清)

107、《甲午元旦》孔尚任(清)

第二部分:

现当代

108、《墙头草》卞之琳

109、《雨同我》卞之琳

110、《一颗星儿》胡适

111、《满江红》秋瑾

112、《论快乐》钱钟书

113、《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114、《背影》朱自清

115、《寂寞》梁实秋

116、《谈徐志摩》梁实秋

117、《哑巴礼赞》鲁迅

118、《大账簿》丰子恺

119、《翦网》丰子恺

120、《中国人的国民性》林语堂

121、《热爱生命》汪国真

122、《沁园春·雪》毛泽东

123、《断章》卞之琳

124、《秋雨》张爱玲

125、《纸船-寄母亲》冰心

126、《死水》闻一多

127、《囚歌》叶挺

128、《泥土》鲁藜

129、《落雪的夜》牛汉

130、《风景》辛笛

131、《秋夜》鲁迅

132、《繁星》巴金

133、《七律-端午》老舍

134、《乡愁》余光中

135、《不离不弃---写给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罗伟

136、《我爱这土地》艾青

137、《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

138、《有的人》 臧克家

139、《致橡书》 舒婷

140、《山民》  海子

141、《可爱的中国》方志敏

142、《团泊洼的秋天》(节选)郭小川

143、花开中国——为共和国六十年歌(可节选)李瑛

144、再别康桥(徐志摩)

147、欢乐(何其芳)

145、祈祷(闻一多)

146、我爱这土地(艾青)

148、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149、一个字(李琦)

150、野草题辞(鲁迅)

语文导学案的特点及编写原则

导学案的价值

一、导学案的背景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

“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

导学案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针对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质量而提出的,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抓手。

二、导学案的界定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导学案是由学生使用的学案和教师使用的导案组成。

导学案以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会学、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学案”既是教学活动的媒介,也是教与学的桥梁和纽带;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路线图”、“导航仪”,也是教师导学的有效载体。

为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教师在“学案”上设计导学方案。

导学案在认识和操作层面上存在的误区:

1.以教案定学案;2.“导学案”就是练习题。

三、导学案的价值

 1、导学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案导学,始终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

学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的重点,80%的学生解决80%的基础知识。

课上,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自学、互学、交流、展示,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2、导学案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不能忽略或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案设计过程是教师个体和群体的智慧体现,课堂上教师随时把握和调节学生学习的环节和节奏,适时予以帮助和点拨,机智促进知识生成和能力提升。

 3、导学案实现因材施教。

学案导学,促进学生学生方式转变,学习策略改进,学生或独立钻研,或请教老师,请教同学,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则根据学的情况因人、因事随机或集体点拨或个别指导。

 4、导学案做到低负高效。

学案导学,实施堂堂清,将教学重心前置,工作在课前,精力在课上。

学案导学,学生完全自主、快乐、愉悦学习,效率自然高。

 5、“教是为了不教”。

学案导学的基本思路是:

提出问题—学法指导—学习探究—展示反馈—点拨提升(以问题启发问题)—巩固训练,符合科学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的,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使用导学案

1、什么是学案?

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

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

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

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学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依据五大环节:

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

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2、学案与教案有什么区别?

学案:

是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

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

学案是师生共用、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

教案:

主要从教师自身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怎样传授的角度来考虑,重在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

教案是教师独有,不给学生使用的。

3、学生提前了解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有什么意义?

明确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能做到课内明确任务,课后复习有方向,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教学的重点、难点又是启发学生思维探究的最佳切入点。

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能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启示(如观察、对比、推理、归纳、讨论等)。

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习能力。

4、开展学案导学的主要过程是:

1)出示学案,学生自学。

课前教师首先要把文本或多媒体学案及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预习,认真阅读教材文本,思考重点问题,努力完成预习目标和部分导学目标。

其次,教师进行适当辅导,知道学生学习的方法。

告诉学生学案中那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

第三,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问题的地方做好记录,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提高学生自学的有效性。

2)自学检测,讨论交流。

课堂导学前,教师要对学生自学的结果进行汇报交流,检测、反馈学生的自学成效,了解学生自学存在的问题。

同时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