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 模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4660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4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案 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导学案 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导学案 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导学案 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导学案 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学案 模板.docx

《导学案 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 模板.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导学案 模板.docx

导学案模板

柳树小学数学组导学案学习课堂,快乐参与!

执教人

李芬芳

课题

认识容量和升

课类

新课

主备人

李芬芳

审定人

授课时间

2015年9月6日

 

自学目标(基础知识):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合作目标(重点知识)

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探究目标(难点知识):

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主要

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师主导步棸(要点问题化)

学生学习步棸

(求解活动化)

时间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

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

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如何验证?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操作,可以两个容器互相注水比较。

(3)议一议:

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

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

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

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

 

3分钟

二、认识“1升”

1.出示例2情景图。

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

知道物品后面的几升代表什么意思吗?

(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

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那么1升有多少呢?

我们可以用量杯来量出1升水。

师操作用量杯量出1升水,让学生观察。

继续操作:

教师取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将刚才量出的1升水倒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说一说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

猜一猜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

验证过程中提问:

为什么要从里面量?

而不从外面量?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分钟

 

 

3.继续感受1升水多少。

(1)教学“试一试”

先让学生估计下1升水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再验证下(5个)。

(2)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

(19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

介绍:

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

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

 

1、独立思考

2、小组合作交流,整理归纳,分类记录

3、汇报,相互补充和交流

4、认真听讲,学会归纳

 

28分钟

三、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同桌交流。

指名回答,说明如何比较。

2.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

集体订正。

课堂练习

3分钟

四、全课总结:

说说今天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五·想想做做1·2·3题。

 

学生归纳

 

课后独立完成

3分钟

 

1分钟

柳树小学数学组导学案学习课堂,快乐参与!

执教人

李芬芳

课题

认识毫升

课类

新课

主备人

李芬芳

审定人

授课时间

2015年9月8日

 

自学目标(基础知识):

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

2.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1升=1000毫升

合作目标(重点知识)

认识容量单位毫升,掌握升和毫升之间进率。

探究目标(难点知识):

认识容量单位毫升,掌握升和毫升之间进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容量的意识。

主要

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师主导步棸(要点问题化)

学生学习步棸

(求解活动化)

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什么?

你知道了相关的哪些知识?

取出纸杯,上节课上我们做了实验,1升水大约可以装满几个这样的纸杯(5个)?

那么这个纸杯的容量是多少呢?

如何精确表示出这个纸杯的容量,就需要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毫升)。

2.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经常见到毫升这个单位。

(出示例3)

师:

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

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

 

3分钟

认识1毫升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分钟

 

 

二、认识1毫升

1.取出滴管,介绍:

用这个滴管可以量出1毫升的水。

现在我们要用这个滴管来找1毫升有多少滴,你有什么好办法?

(先用滴管吸取1毫升,然后慢慢滴出,数一数1毫升的滴数。

实验:

大约是18-20滴。

2.每个组派人上来,用老师准备的滴管在瓶盖内滴20滴水(1毫升),组内传一传,看一看1毫升的水大约是多少?

说一说:

1毫升水是多少水呢?

三、教学“1升=1000毫升”

现在我们认识了“毫升”是比较小的容量单位,那么1毫升和1升比较下我们可以发现1毫升的水要比1升水少得多。

现在你想不想知道多少毫升水是1升水呢?

有什么办法吗?

实验操作,教师取出量杯(500ml)和正方体容器(1L),让学生观察量杯刻度,然后量出量出2杯500ml的水倒入1升的容器,让学生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

1000毫升=1升1升=1000毫升

5、独立思考

6、小组合作交流,整理归纳,分类记录

7、汇报,相互补充和交流

8、认真听讲,学会归纳

 

28分钟

四、完成想想做做:

1.下面的容器里各有多少毫升药水?

指出:

饮料我们可以多喝点少喝点,但在医学上却不能有一点点的马虎,所以在用药的时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

下面这些是常见的一些规格,分别说说是多少毫升?

2.老师用量筒量出一个50毫升,然后倒入一个常见的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让学生感受一下其高度,然后再让学生想象如果倒入题中的这几个容器中,水面高度各可能是什么情况?

3.填空:

4升=()毫升2000毫升=()升

9升=()毫升5000毫升=()升

课堂练习

3分钟

四、全课总结:

说说今天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五·想想做做1·2·3题。

 

学生归纳

 

课后独立完成

3分钟

 

1分钟

柳树小学数学组导学案学习课堂,快乐参与!

执教人

李芬芳

课题

教材第5-7页练习一

课类

新课

主备人

李芬芳

审定人

授课时间

2015年9月9日

 

自学目标(基础知识):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地使用合适的容量单位。

2.能对一些常见容器的进行估计,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能力。

合作目标(重点知识)

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使用合适容量单位。

探究目标(难点知识):

对常见的容器进行估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容量的意识,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能力。

主要

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师主导步棸(要点问题化)

学生学习步棸

(求解活动化)

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关于容量单位你有哪些认识?

2.出示练习一第1题情景图。

你发现了什么?

3.练习一第2题。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

 

3分钟

二、练习指导。

1.第3题。

出示各生活用品,先学生估计下容量。

再在课本上完成选择。

2.第4题。

学生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

3.第6题。

出示生活中物品,先让学生估计下容量,再在课本上完成选择。

4.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选择容器的容量单位的?

有什么技巧?

5.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分钟

 

 

6.第9题。

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每个量杯中液体各有多少毫升?

你是如何读出数值的?

合起来一共有多少毫升?

比1升多吗?

7.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是如何比较的?

8.第11题。

(1)学生独立审题后让学生先说说你获得哪些信息?

5岁儿童应该按照哪个剂量来服用?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注意用药安全。

9、独立思考

10、小组合作交流,整理归纳,分类记录

11、汇报,相互补充和交流

12、认真听讲,学会归纳

 

28分钟

三、布置课后练习:

到商店去看一看,有哪些物品是用毫升作单位的,各是多少毫升;有哪些物品是用升坐单位的,各是多少升。

课堂练习

3分钟

四、全课总结:

说说今天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五·想想做做1·2·3题。

 

学生归纳

 

课后独立完成

3分钟

 

1分钟

柳树小学数学组导学案学习课堂,快乐参与!

执教人

李芬芳

课题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商是一位数)

课类

新课

主备人

李芬芳

审定人

授课时间

2015年9月11日

 

自学目标(基础知识):

1.充分利用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已积累的除法计算经验,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

合作目标(重点知识)

1.灵活掌握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探究目标(难点知识):

1·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

主要

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师主导步棸(要点问题化)

学生学习步棸

(求解活动化)

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小黑板出示)

⒈笔算:

48÷4=65÷6=93÷3=

⒉指名学生板演,说一说计算过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

 

3分钟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商是一位数)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分钟

 

 

二、新授。

⒈创设情境,出示例题图。

提问:

从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要帮助解决什么问题?

要求“要打成几包”怎样列式?

⒉学习口算方法:

⑴提问:

60÷20等于几?

你们会口算吗?

⑵组织学生分组交流口算方法并汇报讨论情况,师小结。

⒊完成“练一练”。

⑴出示四组题,要求学生竖着一组一组地完成。

⑵集体订正,并说说可以如何口算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

⒋学习笔算方法:

⑴60÷20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学生试列,指名学生板演。

⑵订正:

说说自己笔算的方法,错误的学生请你找出原因。

⑶练习:

80÷40。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说说笔算过程。

5.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

96÷20150÷30。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说说笔算过程,并问问学生怎样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

(3)提问:

怎么样才能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呢?

怎样验算?

学生们验算,注意格式的讲解。

13、独立思考

14、小组合作交流,整理归纳,分类记录

15、汇报,相互补充和交流

16、认真听讲,学会归纳

 

28分钟

三、巩固算法练习。

⒈口算下面各题(练习二第1题)。

120÷2070÷10300÷60320÷40350÷70720÷90

学生口算。

其中一、二题说说口算方法,口算方法合理就可以,不强求统一。

⒉练习二第2题。

学生练习并验算。

说说计算方法,商的位置,验算方法。

⒊练习二第5题。

⑴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⑵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用什么方法做?

如何列式?

⑶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课堂练习

3分钟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二第3、4题。

 

学生归纳

 

课后独立完成

3分钟

 

1分钟

柳树小学数学组导学案学习课堂,快乐参与!

执教人

李芬芳

课题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商是两位数)

课类

新课

主备人

李芬芳

审定人

授课时间

2015年9月13日

 

自学目标(基础知识):

⒈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试商过程,初步感受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

⒉使学生在探索、练习中不断丰富积累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合作目标(重点知识)

1.初步感受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

探究目标(难点知识):

1·估计商的大致范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在探索、练习中不断丰富积累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主要

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师主导步棸(要点问题化)

学生学习步棸

(求解活动化)

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小黑板出示)

⒈口算下面各题,指名说出其中一、两题的思考方法。

120÷40560÷70420÷60240÷80320÷40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

 

3分钟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商是两位数)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分钟

 

 

二、新授。

⒈出示例题图,指名说说题意。

提问:

要求“可以分给几个班”算式怎样列?

学生列式。

⒉提问:

380÷30得多少,你们能估计一下商大约是多少吗?

⑴估算出结果。

学生独立思考。

同桌交流估算的结果和方法。

⑵笔算出结果。

①学生尝试完成,师巡视指导。

(提示:

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吗?

②提问:

你是怎么想到要商1的?

这个1要写在商的什么位上?

为什么?

商的个位是几?

怎么来的?

③组织验算。

让学生独立进行验算。

比较计算结果和估算结果,使学生明白两者的相互支持作用。

④小结笔算方法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可以先看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前两位够除,就先用前两位除以除数,得到的商要写在十位上。

17、独立思考

18、小组合作交流,整理归纳,分类记录

19、汇报,相互补充和交流

20、认真听讲,学会归纳

 

28分钟

3.教学试一试。

⑴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的两题,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⑵比一比:

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

(进一步明确计算时要先看被除数前两位)

4.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⑴同学们分小组说一说,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可以怎样算?

⑵师小结,补充完整。

笔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前两位不够除,再看被除数的前三位数,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三、巩固练习。

⒈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⒉练习二第6题。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⒊练习二第7题。

⑴出示三组题,让学生一组一组计算。

⑵让学生比较每组两道算式计算过程中有什么不同。

课堂练习

3分钟

总结提升作业布置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补充练习

 

学生归纳

课后独立完成

3分钟

 

1分钟

柳树小学数学组导学案学习课堂,快乐参与!

执教人

李芬芳

课题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不要调商)

课类

新课

主备人

李芬芳

审定人

授课时间

2015年9月15日

 

自学目标(基础知识):

1.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不需调商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合作目标(重点知识)

1.初步掌握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探究目标(难点知识):

1·能正确计算不需调商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不需调商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主要

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师主导步棸(要点问题化)

学生学习步棸

(求解活动化)

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⒈口答:

⑴96里面最多有几个30?

⑵190里面最多有几个30?

⑶74里最多有几个20?

⑷274里最多有几个20?

⒉口答

42≈()31≈()69≈()75≈()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

 

3分钟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不要调商)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分钟

 

 

二、新授。

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⑴出示例题图,请同学们说说从图上知道些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⑵请学生列出算式?

⑶组织学生估计一下它的结果,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⒉笔算96÷32。

⑴提问:

是不是3天正好看完呢?

请大家用竖式来算一算。

⑵学生尝试练习,组织全班交流。

提问:

你是怎样想到商3的,有什么好方法?

⑶组织学生验算,看看算得对不对。

21、独立思考

22、小组合作交流,整理归纳,分类记录

23、汇报,相互补充和交流

24、认真听讲,学会归纳

 

28分钟

三、模仿训练、加强理解。

1.完成“试一试”。

⑴出示题目,质疑:

可以先怎样估计一下商?

⑵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指名说说计算过程,提问:

你是把39看作多少来试商的?

⑶讨论: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小结: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2.完成练一练。

学生根据提示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指正,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四、巩固训练。

1.完成练习三第1题。

(1)出示题目要求,指名读题。

(2)请学生说说各题都是把除数看作几十数试商的。

(3)学生们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选几题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课堂练习

3分钟

总结提升作业布置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补充练习

 

学生归纳

课后独立完成

3分钟

 

1分钟

柳树小学数学组导学案学习课堂,快乐参与!

执教人

李芬芳

课题

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课类

新课

主备人

李芬芳

审定人

授课时间

2015年9月18日

 

自学目标(基础知识):

1.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合作目标(重点知识)

1.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探究目标(难点知识):

1·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主要

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师主导步棸(要点问题化)

学生学习步棸

(求解活动化)

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看图提问并解答。

图1:

显示10盒羽毛球,并出示“一共600个”。

学生可以提问:

平均每盒有多少个?

图2:

显示很多小袋羽毛球,小袋上标注“6个装”,旁边出示“一共600个”。

学生可以提问:

一共有多少袋?

2.根据问题选择条件解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

 

3分钟

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分钟

 

 

二、学习新课

1.观察图意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问:

图上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

提问:

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

要求什么问题?

2.自主探索。

(1)出示自学提示:

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说说可以先算什么?

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第一种解法:

224÷2=112(本)112÷4=28(本)

综合算式:

224÷4÷2=28(本)

问:

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

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

第二种解法:

4×2=8(层)224÷8=28(本)

综合算式:

224÷(4×2)=28(本)

问:

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

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

3.继续讨论交流。

(1)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2)想一想,这题可以怎样检验?

(3)回顾解决问题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4.完成练一练。

独立思考

小组合作交流,整理归纳,分类记录

汇报,相互补充和交流

认真听讲,学会归纳

 

28分钟

三、应用提高

1.练习三第9题。

依次出示两道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最后提出问题并解答。

2.练习三第10题。

联系生活实际,出示一个药瓶,通过投影放大显示药瓶上的相关信息——共“150片,每日3次,每次2片”。

提出问题:

这瓶药可以吃多少天?

让学生先讨论这些信息的含义,再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交流汇报。

3.练习三第12题。

先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图中呈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再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最后让学生交流思考方法。

交流反馈时,教师分别提问:

第一步求的是什么?

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

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两种解法进行比较。

4.练习三第14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审题。

说说解决第一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解决第二个问题呢?

学生独立解决,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11、13题。

第7课时:

练习三

(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6-17页练习三15-2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⒉通过练习,进一步了解用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善于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