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昆山与江阴经济发展比较分析.docx
《发展战略昆山与江阴经济发展比较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昆山与江阴经济发展比较分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战略昆山与江阴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发展战略)昆山和江阴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昆山和江阴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昆山和江阴同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俩市人民抢抓机遇,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近年来,江阴的发展令人注目,经济实力已跃居全省首位。
他山之石,能够攻玉。
分析比较俩市的经济发展现状、特征和后发优势,对昆山来说,能够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扬长避短。
于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优势,奋勇争先,再创辉煌。
壹、实力对比
2002年底,江阴市土地总面积988平方km,下辖20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341个村民委员会,81个居民委员会,总户数37.57万户,人口115.78万人,其中:
非农业人口29.47万人。
我市土地总面积921.3平方km,下辖15个镇,12个街道办事处,211个村民委员会,9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户数21.86万户,人口60.69万人,其中:
非农业人口31.24万人。
1、经济总量:
从改革开放至今,江阴经济总量壹直处于昆山之上。
1978年,江阴GDP为4.33亿元,同期我市的GDP为2.42亿元,俩者相差1.79倍。
随着俩地生产力于以乡镇工业和横向联合为发展主线上的充分释放,到“七五”和“八五”期末,江阴GDP分别为36.69亿元和203.16亿元,我市分别为20.12亿元和100.16亿元,经济实力的差异仍维系于1.82倍和2.03倍。
“九五”期间,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受制于供需结构、市场竞争和自身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苏南乡镇企业的间歇性调整,我市外向型经济优势的进壹步显现,俩市的经济实力逐步缩小。
2002年,江阴GDP为410.03亿元,我市为314.34亿元,俩市的差距为1.30倍,比1978年缩小0.49倍,比1995年缩小0.73倍。
今年上半年江阴GDP为234.82亿元,我市为195.39亿元,俩市差距缩小为1.20倍,比年初又下降0.10倍。
2、经济质量:
二十余年来,江阴和昆山俩市经济的高位运行是以较高的经济质量为基础和保证的。
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见,1978至2002年的24年间,江阴和我市经济的年均增速分别为20.9%和22.5%,其中增速于40%之上的年份均只有2次,年度增速集中于22%左右。
从工业生产的效益见,2002年,江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8.1%,比我市的155.8%,高出2.3个百分点,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000.54亿元,工业利税88.7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1%和28.3%,我市则分别为723.55亿元和50.1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6.5%和18.6%。
之上充分说明江阴无论于工业经济效益方面,仍是于产出效果方面均好于我市。
3、收入分配:
2002年,江阴实现财政收入45.09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占GDP的比重为11.0%,比上年增加1.1个百分点,而我市财政收入为41.52亿元,比上年增长51.7%,占GDP比重为13.2%,比上年增加1.3个百分点。
我市财政收入由1978年仅为江阴的39.2%迅速上升到2002年的92.1%,今年1—7月又升至96.1%。
于民间财力方面,2002年江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9332元和6266元,而我市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分别为11128元和6262元,俩市居民收入处于仲伯之间;2002年末,江阴和我市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为169.76亿元和113.86亿元,说明俩市的民间财力比较丰富,也从另壹角度反映了“调动民资”仍有较大空间。
4、企业发展: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其发展的要素特征直接决定着当地经济的综合素质和实力水平,工业更是社会生产的主要肌体,因此,选择其作为江阴和我市企业情况的比较平台。
2002年底,江阴和我市工业企业分别有6455家和5189家,其中:
规模之上(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之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企业分别为679家和638家。
于规模之上企业中,江阴以内资企业为主,有594家,我市以外向型经济为主,有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554家。
从企业的资产质量见,江阴规模之上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54.7%,低于我市0.6个百分点。
从企业的管理成效见,江阴规模之上工业劳动生产率为每人90491元、销售利润率为6.0%,均好于我市的86966元和5.1%。
从企业的亏损面见,江阴规模之上工业企业的亏损情况也好于我市,其亏损面为22.7%,低于我市3.3个百分点。
再从上表能够见出,规模之上工业企业户均水平,我市均不如江阴。
2002年江阴市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有13家、利税超亿元的企业有17家、有12家工业企业列进全国大型企业1000强、有6家企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而我市仅分别有9家、7家、6家和3家。
综上所述,江阴市的工业企业整体素质、运营能力总体上胜于我市。
二、结构特征
处于成熟阶段的经济发展或者紧缩背景下的经济发展,经济内于的结构性因素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市和江阴经济的增长正面临着内于结构性因素的考验,俩市经济的结构特征的异同之处也较为明显。
1、产业结构:
2002年江阴市三次产业结构的配置格局依次为3.9:
59.5:
36.6,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壹产比例持续下降,由2000年的4.5降为3.9,二、三产业比例继续扩大。
2002年我市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为3.8:
65.4:
30.8,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壹、三产业比例下降,二产比例扩大。
如按国际关联标准衡量,江阴市的产业结构水准要高于我市。
从行业角度见:
我市于原有的纺织、轻工工艺等行业基础上,培育了电子信息、精细化工、交通运输、普通机械等四大支柱行业。
江阴的主要支柱行业有纺织、金属、化学、塑料制品等。
2、所有制结构:
由于发展政策导向的差别,俩市于所有制结构方面形成了较大的差异。
九十年代后,外向型经济于我市的迅速崛起,使得“三资”成份于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大提升。
2002年,我市外商及港澳台工业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分别为80.7%、80.5%和74.2%,涉外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达56.7%。
而江阴市则以内资企业为主,2002年其内资企业工业总产值为866.59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80.3%。
3、城乡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市和江阴共同面临的问题,它将从居民消费、基础设施、就业格局等多方面对经济增长形成制约。
二元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机制等因素关联,其衡量指标是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数据表明我市的城市化水平高于江阴,每100个昆山人中非农业人口有51人,而江阴每100人中非农业人口仅为25人;另外从行政建制上见,江阴设村民委员会341个,居民委员会81个,比例为4.2:
1,而我市村委会和居委会之比为2.3:
1。
和此同时,江阴于社会文化事业、医疗卫生、城市建设等方面和我市相比也存有较大差距。
4、需求结构:
需求结构从使用角度反映了社会产品的最终流向,从而透析出拉动当地国民经济增长的基本格局。
GDP的最终需求主要包括投资、消费、外贸出口(含异地间产品流进流出)三个方面,2002年我市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的比例约为4.2:
2.5:
3.3,江阴三大需求的比例为5.4:
2.6:
2.0。
俩市需求结构的差异主要体当下出口贸易所占比重的不壹,九十年代以来我市招商引资成绩显著,东南亚、日本、韩国、欧美以及港澳台地区的跨国集团纷纷来此落地生根,全球五百强企业就有二十四家,2002年我市出口总额达43.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3.3%,2002年1—7月出口32.58亿美元,同比增长47.6%,三资企业出口总额占全市的比重达99.1%,外需对我市经济的拉动作用正越来越明显。
三、发展取向
九十年代后,随着外部环境和自身实力的变化,江阴和我市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苏南“乡镇企业”模式被俩市人民充实了新的内涵——均于转向以股份XX公司为主的现代企业,均于努力挤占国际市场,均于挺进高科技,二者之间差异趋于淡化。
然而,江阴和我市于发展方略上仍是各有偏重的。
我市政策的着力点体当下外向型经济、企业改制和城市化。
尤其是外向型经济,我市建立了4个国家级和4省级开发区,对外资企业从税收、贸易、管理等多方面予以优惠措施,至今年8月底,我市已批准外资企业3212家,实际利用外资78.84亿美元。
2002年我市进出口总额84.74亿美元,而江阴仅为18.65亿美元,外向型经济保证和促进了我市经济的发展。
另外,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市对国有、集体企业相继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即“改制”。
通过改制,颇为彻底地明晰了国有、集体企业的产权,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基本上把政府对企业的直接支配权从企业撤出来。
江阴的经济发展以内资企业为主,资本运作好于我市。
他们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产品结构档次和树立品牌意识,丰富营销和市场竞争手段。
从发展层次上见,江阴的内资企业渐渐超越了自身积累求发展的阶段,借助资本实力推进企业发展成为潮流,壹些大型企业已经走上了购且扩张、资本运营的路子。
如江苏阳光集团购且了我市三山集团等。
2002年底,江阴已有10家上市XX公司,共募集资金56亿元,于10家上市XX公司中,有7家集体企业、2家港澳台投资企业和1家国有企业。
10家上市XX公司2002年工业产值占其全市工业的比重为22.5%,占规模之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31.2%,占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比重为58.3%。
四、优势比较
基于对江阴和我市俩地经济实力、结构特征和发展途径的认识比较,俩市经济实力于全省乃至全国县(市)中勿庸置疑,经济结构各有偏重,发展途径异曲同工。
随着我国加入WTO,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俩市将面临更大、更新的挑战。
1、我市发展所长:
(1)基础设施。
首先,我市交通设施完善,京沪铁路、沪宁高速、苏虹机场路、312国道贯穿东西,境内河网密布,公路四通八达,全市公路总里程1225km。
其次,表当下和生产信息密切关联的园区设施优势,我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具备高质量的道路、供电、供水、供气、排水、污水处理、通讯等“九通壹平”。
最近从商务部获悉,1995年前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2002年综合投资环境最好的开发区我市名列第3位。
(2)招商引资和高新技术。
根据省政府授权,我市开发区享受副厅级经济管理权限。
于国家级开发区中,我市开发区经济实力列第3位、基础设施配套能力第5位、运营成本低列第1位、社会及环境优列第2位。
到今年8月底为止,全市共批准三资企业3212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78.84亿美元。
其中:
台资企业1200多家,总投资超过40亿美元,台湾10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厂家有6家于我市办厂,台资总量占全国的十分之壹,超过了上海地区的总和。
高新技术发展迅速,今年1—8月规模之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产值212.92亿元,同比增长58.2%。
开发区经济总量超过全市的壹半,已成为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的密集区、高新技术的密集区和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区,且充分发挥其对全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3)人才技术储备:
由于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人才引进机制的灵活,近年来我市已成为全国大中专毕业生择业的良好去处,目前已拥有壹批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归国留学生、研究生、本科生等梯队形人才构架。
同时拥有壹大批外商投资企业的外籍员工队伍,带来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支持。
另外,由于邻近上海,接受其技术辐射具有周期短、成本低信息灵的优势。
(4)城乡壹体化:
我市的小城镇建设起步较早,城市化水平较高,便于其从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城乡壹盘棋,加强统壹规划,合理调整镇级行政区划,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形成以市区为中心,由壹批中小城镇和壹般集镇构成的多层次的城镇群体,进壹步改善和提升城市的消费结构、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5)旅游经济:
我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既有千年古镇,又有水乡美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2002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3.2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454.1万人。
目前,我市按照发展大旅游、培育大产业为目标的思路,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壹镇俩湖”的独特优势,城乡联动、多方携手、齐心协力,加大旅游城市形象宣传和促销力度,完善旅游功能,改善旅游环境,以假日经济为契机,全面优化旅游要素组合,把旅游业培育成新世纪我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2、江阴发展所长:
(1)规模经济:
江阴已培育了国家级企业集团46家、省级企业集团84家,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精毛纺企业阳光集团、海澜集团,全国最大的软塑包装基地申达集团,全国最大的磷化工生产企业澄星集团,全国最大的模具塑料生产企业江南模塑集团,全国最大的金属制品企业法尔胜集团和全国知名行政村华西村。
(2)资本运作:
江阴资本运营取得新的进展,上市XX公司业绩良好。
2002年又有4家股份XX公司已通过发审会批准,1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且有2家通过验收。
“江阴板块”规模不断扩大,四环生物成功增发募资。
到目前为止已有各类上市XX公司13家,累计募集资金67亿元。
另外,其带动作用日益增大,阳光集团又规划土地8000亩;华西村又且入8个村,规划面积3000亩。
(3)私营企业:
2002年江阴有5149家私营工业企业,比上年增加1937家,增长60.3%;完成产值44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7倍;实现利税30.11亿元,比上年增长2.6倍。
而我市仅为4079家,完成产值107.92亿元;实现利税7.43亿元,分别为江阴的79.2%、24.4%和24.7%。
(4)沿江开发战略:
利用长江“黄金水道”,策应江苏沿江开发战略,是江阴加快经济发展的又壹重要举措。
至今年6月底,沿江150平方km范围内,累计完成拆迁299万㎡、进区项目922只,完成投入400亿元。
引进超亿美元项目8个。
合同利用外资25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14亿美元。
沿江国家新材料产业带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特种金属、光电子通信、有机高分子、精细化工和纺织新材料五大新材料产业群。
沿江地区已成为江阴外来资本的集聚区、工业投入的主阵地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五、关联启示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经济的必要途径。
我市和江阴先后于九十年代中期打破原有发展模式的束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当作发展本市经济的基本做法之壹。
目前,企业产权不清、管理落后、机制僵硬是造成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竟争力低下的深层原因,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深远,制度的建立不可能壹蹴而就,我们应按照客观规律,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产权市场、破产机制、社会保障、监管机制等联系起来,于改革进程中协调推进。
2、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企业的运营转换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是竞争力的核心,因为除了自然资源配置的比较优势外,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技术优势是决定市场竞争的最大砝码。
我市和江阴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样验证了这壹道理,我市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已初步形成IT产业、精细化工、交通运输设备等优势产业群;江阴的国有、集体经济通过资本运作的手段,壹改小商品产业链的运营面貌,形成了以纺织、金属加工、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
面对朝夕万变的科技发展,于全球化经济的竞争格局中,我们的企业必须强化运营转换的意识和能力,加大开发研究费用投入和技术进步步伐,才能提高参和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
3、完善政府的服务功能是发展经济的重要保证。
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政府和企业行为均有归位的必要性,近些年来我市和江阴俩市政府于打破“条条框框”、引导和服务企业运营等方面率先作出诸多尝试。
从全国范围见,政府通过行政干预的手段直接管理企业和调节市场的特征逐步淡化,对企业的服务和指导工作于不断的加强,随着我国加入WTO,我们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类主体的行为属性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政府需要不断提高和改善它们的服务功能,着力点应更多的体当下成立电子政府、发布产业信息、提供技术咨询、建立中介机构、规范市场环境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