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教基216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4427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豫教基216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豫教基216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豫教基216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豫教基216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豫教基216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豫教基216号.docx

《豫教基216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豫教基216号.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豫教基216号.docx

豫教基216号

 

豫教基〔2008〕216号

 

河南省教育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评比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

各省辖市、重点扩权县(市)教育局: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人事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在全省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的意见》(豫教基[2008]153号)的相关要求,为做好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的评比认定工作,省教育厅制定了《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评比指标体系(试行)》(见附件1,以下简称《评比指标体系》)。

现印发给你们,并就评比认定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全省各县、市、区,以县和县级市为主。

二、评比认定工作程序

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评比认定工作采取自下而上逐级申报的方式进行,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一)自评、复评阶段

1.各有关县、市、区(含重点扩权县、市)对照《评比指标体系》进行自评,符合条件的向省辖市教育局申报。

2.省辖市教育局会同同级人事、财政部门组织专家对提出申报要求的县(市、区)进行复评,写出复评工作报告,提出申报意见,经省辖市政府同意后,与《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申报表》(附件2)一并上报省教育厅。

每个省辖市推荐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申报指标,所属县(市、区)数在10个以上(含10个)的推荐2个;10个以下的推荐1个。

3.省教育厅会同有关厅局组成评估专家组对各地申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的材料进行初审,并组织实地考察。

(二)省级评估阶段

1.专家组听取县(市、区)人民政府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汇报。

2.查阅县(市、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措施等方面文件资料。

3.随机抽查部分初中、小学。

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档案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对政府行为、教育经费、办学条件、师资队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情况、教育质量和学校管理等主要指标进行评估。

4.专家组汇总评估情况,对照《评比指标体系》进行量化打分,满分为100分。

(三)演讲答辩阶段

现场评估结束后,省统一组织各申报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集中演讲答辩。

演讲答辩包括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个人演讲和专家提问两个环节。

根据演讲答辩情况由专家组现场打分,满分为20分。

(四)研究确定阶段

根据专家组现场评估和县长答辩的分数,对综合评比前10名的县(市、区),由省教育厅会同省人事厅、省财政厅研究确定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表彰单位。

三、首批评比时间安排

首批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评比工作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2008年12月1日前,各有关县(市、区)进行自评,省辖市组织复评,并将复评工作总结、申报意见和《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申报表》报送省教育厅。

2008年12月12日前,省组织专家组对各省辖市推荐申报的县(市、区)进行实地考察。

2008年12月17日前,省组织申报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演讲答辨。

2008年12月20日前,省教育厅会同省人事厅、省财政厅进行审核、认定。

四、几点要求

1、坚持突出重点,统筹把握。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整体推进。

因此,各地在对照《评比指标体系》进行全面自评、复评的同时,要重点把握经费投入、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和学校管理等关键性指标,凡达不到“义务教育经费依法实现‘三个增长’”和“辖区内近两年没有重大校园安全责任事故发生”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

2、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各地在自评、复评过程中要坚持标准,强化责任,力求客观准确、公平公正地反映出参评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真实状况,力戒搞形式、走过场,虚报、瞒报数字。

3、坚持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与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有机结合,促进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附件:

1.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评比指

标体系(试行)

2.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申报表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日

 

主题词: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比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2008年11月20日印发

附件1

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

评比指标体系(试行)

一、政府重视与统筹协调(10分)

1.县(市、区)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教育、人事、财政等相关部门参加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分)

2.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政府有关部门职责明确,建立健全对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考核评价制度。

(2分)

3.县(市、区)政府制定有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并得到切实贯彻。

(3分)

4.县(市、区)政府建立领导干部联系薄弱学校制度,加强对薄弱学校建设的指导。

(1分)

5.县(市、区)政府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制度,定期对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并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2分)

说明:

查看有关文件、会议记录及佐证材料。

二、经费投入(20分)

1.依法落实教育投入,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依法实现“三个增长”,教育费附加足额征收并全部用于教育。

(5分)

2.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实行单列,及时足额拨付,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

(5分)

3.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5分)

4.在编制财政预算时,除向农村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外,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

(5分)

说明:

查看县(市、区)政府财政拨款账目及学校对相关经费使用情况的佐证材料,召集校长、教师座谈会了解有关情况。

第1条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考察近三年情况,凡达不到的实行“一票否决”。

三、办学条件(20分)

1.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制定县域中小学发展规划。

(2分)

2.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学校布点合理,规模适度。

(3分)

3.认真执行《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集中财力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县域内80%以上的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基本均衡。

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设备的作用,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10分)

4.加强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制定消除城镇中小学大班额的规划和措施,近三年城镇中小学校平均班额逐年下降,66人以上的超大班基本消除。

(5分)

说明:

查看有关文件、会议记录及佐证材料,抽查部分中小学校,其中农村中小学不低于5所。

四、师资队伍(15分)

1.按照有关规定,保质保量地为所有中小学配齐合格教师。

空出的教师编制能及时补充,严格标准,实行公开招聘,择优录用。

不存在空编不补现象。

新增教师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需求。

(3分)

2.切实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达到《河南省标准化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试行)》规定的要求。

(3分)

3.按规定落实教师培训经费,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开展以师德教育、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

(3分)

4.全县(市、区)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和高学历教师比率高于当年全省平均水平且城乡之间差距逐年缩小。

(3分)

5.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通知》(豫教人[2006]53号)要求,建立城乡学校之间、城镇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教师的交流制度,并得到落实。

(3分)

说明:

查看有关文件、会议记录及佐证材料,抽查部分中小学校专任教师的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召集校长、教师座谈会了解有关情况。

五、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受教育机会均等(20分)

1.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以及巩固率、毕业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辍学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分)

2.义务教育阶段坚持实施免试就近入学制度。

合理划分、确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招生范围,并向社会公布。

没有违规以考试、测试等方式选拔新生现象。

(3分)

3.县(市、区)政府制定有解决择校问题的规划和工作方案,并切实得到落实,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比例逐年降低,验收当年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择校生比例不超过2%。

(3分)

4.关注困难群体学生入学问题,验收当年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率不低于99%。

认真做好“两免一补”工作,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没有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3分)

5.落实将公办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政策,验收当年县域内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公办)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比例达到50%以上。

(4分)

6.加强特殊教育工作。

人口在30万以上的县(市)都应建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积极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合理确定办学规模,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办学水平。

同时,积极开展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保证有学习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及时入学。

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不低于90%。

(4分)

说明:

查看有关文件、会议记录、学生花名册及佐证材料,抽查部分中小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

第3条涉及择校生比例每高1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第4条涉及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率每低0.5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第5条涉及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公办)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比例每低2.5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

第6条30万以上的县(市)没有特殊教育学校,也没有建设规划的扣2分;有建设规划的扣1分。

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每低1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

六、教育质量和学校管理(15分)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学校能按照国家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

(3分)

2.加强中小学安全教育,健全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辖区内近两年没有重大校园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4分)

3.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能严格执行《河南省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十不准》和《河南省规范中小学收费十条禁令》,办学、招生、收费行为规范。

(3分)

4.发挥优质学校对薄弱学校的帮带作用,促进薄弱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加大优质学校校级领导和中层管理人员向薄弱学校交流任职的力度,通过互相挂职、结对帮扶等措施,积极探索“以强带弱”、“捆绑发展”等不同发展模式,用优质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经验带动薄弱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3分)

5.重视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氛围浓厚,特色显著。

(2分)

说明:

查看有关文件、会议记录及佐证材料,抽查部分中小学校。

第2条如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实行“一票否决”。

 

附件2

 

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先进县(市、区)申报表

 

县(市、区)(盖章)

填报时间:

年月日

 

河南省教育厅印制

填表说明

1.如无特殊说明,本表所指学校、教师、学生均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学生。

2.如无特殊说明,本表中有关教育发展数据按本年度教育统计数据填报,人口和其他有关社会发展数据使用上年度统计数据,经费投入数据使用2005-2007年度统计数据。

3.上报本表格时,请使用A4纸,计算机打印,一式三份。

 

县(市、区)名称

人口总数(万人)

农业人口总数(万人)

乡镇数(个)

街道办事处数(个)

2005-2007年全县(市、区)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情况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财政经常性收入(万元)

比上年增长比例(%)

财政经常性收入(万元)

比上年增长比例(%)

财政经常性

收入(万元)

比上年

增长比例(%)

2005-2007年全县(市、区)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情况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义务教育财政拨款(万元)

比上年增长比例(%)

义务教育财政拨款(万元)

比上年增长比例(%)

义务教育财政拨款(万元)

比上年增长比例(%)

2005-2007年全县(市、区)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情况(单位:

元/人)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2005-2007年全县(市、区)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增长情况(单位:

元/人)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学校数(所)

小学

在校生数(人)

小学

初中

初中

小学净入学率(%)

初中阶段净入学率(%)

小学辍学率(%)

初中辍学率(%)

达到省定办学

标准的学校比例(%)

小学

平均班额(人)

小学

初中

初中

专任教师学历

合格率(%)

小学

专任教师中

高学历教师

比例(%)

小学

初中

初中

省定教职工编制总数(人)

实有教职工人数(人)

其中:

编制内教职工人数(人)

进城务工农民

子女应入学人数(人)

小学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实际入学人数(人)

小学

初中

初中

三类残疾儿童少年

总数(人)

三类残疾儿童少年

在校生数(人)

验收当年县域内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公办)招生指标

均衡分配到初中比例(%)

验收当年辖区内学校义务

教育阶段择校生比例(%)

省辖市

教育、

人事、

财政

部门

意见

 

(盖章)

年月日

省辖市

政府

意见

(盖章)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