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期末摸底统一考试历史试题版无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3313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期末摸底统一考试历史试题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高三期末摸底统一考试历史试题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高三期末摸底统一考试历史试题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高三期末摸底统一考试历史试题版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高三期末摸底统一考试历史试题版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期末摸底统一考试历史试题版无答案.docx

《届高三期末摸底统一考试历史试题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期末摸底统一考试历史试题版无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期末摸底统一考试历史试题版无答案.docx

届高三期末摸底统一考试历史试题版无答案

南侨中学、荷山中学、南安三中、永春三中、永春侨中

2013秋高三年期末联合考试历史科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

合题目要求。

把所选答案抄写在答题卡表格内对应的位置。

1.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节日,有的消亡了,有的与其它节日融合了。

春节、

清明节、中秋节等则因其旺盛的生命力而传承至今,这主要是因为

 A.切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 B.历朝历代的传承与保护 

 C.节日起源的传说家喻户晓D.多元一体文化一脉相承

2.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

“宋代,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而看重金榜

题名之人;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宗室女嫁富商的现象司空见惯。

”影响材料中

宋代婚姻观念变化的原因有

 ①科举制度盛行 ②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 ③商业经济的繁荣 ④理学的兴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侯家驹先生在所撰写的《中国经济史》中谈到:

“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

的主要因子,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

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

情况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

A.闭关锁国       B.重农抑商       C.坊市制度       D.官营专卖

4.图1是品牌中国产业联盟(BCIU)的标志,其设计灵感来源于

A.小篆

B.文人画

C.京剧脸谱

D.草书

5.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

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甲建议政府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B.乙倡导公民在法律上平等、公正

C.丙主张政府给予平民立法主动权D.丁提出增加调解经济纠纷的条款

6.汤因比曾评价英国的制度说,“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致于引起旧瓶爆炸”。

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英国这一制度保留了君主而议会掌握的权力很小

B.“旧瓶里装进了新酒”指的是使用了旧的制度来进行变革

C.“还不致于引起旧瓶爆炸”是因为这一制度本质没有改变  

D.汤因比对此制度持否定态度

7.随着欧洲的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17世纪荷兰出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

的金融泡沫“郁金香泡沫”。

与这次金融泡沫直接有关的是

A.西班牙的殖民统治B.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的转移

C.英荷战争的失败D.新航路开辟后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8.下表是《1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国家

总人口

(单位:

万人)

农村人口

百分比

城市人口

百分比

英国(1851年)

约1800

48%

52%

法国(1851年)

约3600

75%

25%

美国(1850年)

约2300

87%

13%

该表反映出

A.19世纪中期英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

B.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C.垄断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出现推动了人口的流动

D.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

9.某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殖民扩张与掠

夺”、“两次工业革命”、“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等资料。

由此推断,该小组研究的课题

最有可能是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

C.城市化进程D.社会生活的变迁

10.罗兹曼在《中国现代化》一书中写道:

“它标志着(近代中国)以坚决排除现代思想和

现代技术的途径来解决中国问题的最后一次努力,当国际救援部队已路打到北京时……

努力即被证明是失败了。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1.某同学在学习“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时搜集到以下图片。

据此推断,他学习的主题最

有可能是

 

A.鸦片战争的影响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C.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

12.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

“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

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这反映当时

A.国民党决心与共产党合作抗日B.国民党统治中心转向农村

C.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战场D.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抗日

13.下表是1936到1938年上海部分工业生产统计表(注:

1936年生产指数为100)。

这反映

了当时

行业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棉纺织业

100

81.7

69.8

面粉业

100

77.5

72.5

机器业

100

99.6

56.0

各行业平均

100

85.5

74.9

A.纺织业、面粉业发展最快B.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C.日军侵华破坏民族工业   D.官僚资本重压所致

14.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

“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

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

”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

以及架买空盘之误”。

由此可见其创办的目的是

  A.娱乐大众        B.报道国内外大事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

15.1917年,“七月事件”表明俄国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于是,布尔什维克党召开代

  表大会,及时改变策略,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这表明

A.科学理论对革命具有指导作用

B.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中起领导怍用

C.暴力夺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手段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开始被确定为革命对象

16.“它萌发于冷战年代,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

  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的55%左右,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

  性。

”据此可知“它”是

  A.不结盟运动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亚太经合组织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7.1968—1975年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

时间

GNP年增长

失业率

物价指数年增长率

1968~1972年

4.3%

3.2%

4.8%

1973~1975年

2.4%

5.3%

9.4%

 

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了

①出售部分国有企业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A.①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18.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方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

  战略任务的长期政策。

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A.完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C.扩大工业国有化   D.利用市场和资本主义

19.有专家认为2008年的国际格局是“群龙无首”,这一评价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B.“一超多强”局面终结

C.多极化格局形成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20.毛泽东曾对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福尔说过:

“我们信仰与实行民主政治……限制任

 何一党专政的可能性。

”建国初期我党“实行民主政治”的措施不包括

 A.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提出“依法治国”方略

 C.建立政治协商制度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1.据统计,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的63个国

家的417个代表团,共4760人,比1954年增加64%。

这一年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主

要得益于

A.“一边倒”政策的实施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中美关系的缓和 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22.观察以下两幅图片,对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积极参与和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B.中国是两大组织的创始会员国

C.两个组织的合作都已渗透到政治军事领域D.新时期中国由不结盟走向结盟

23.图7是我国某个“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单位:

亿元)。

在该“五

年计划”时期

 

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B.“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C.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24.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颁布,规定开始实

行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

项政策

A.标志着农村经济进入商品经济发展阶段B.全面否定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运动的成果

C.表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展开D.农村经济活动开始以市场经济调节为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共4大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

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书

写答案。

25.教化问题是贯穿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为政,焉用杀?

”子曰: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胆小怕事),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 

  ⑴据材料一,指出孔子要求统治者以“”和“”来教化百姓。

(2分)  

材料二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

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

……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⑵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推崇教化的具体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

(4分)

 

材料三朱熹编著《小学集注》以教育青少年遵守“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

还编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方面的习惯,都提出了道德性的行为规范。

⑶据材料三,概括朱熹儒学教化的特点。

(4分)

 

材料四“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关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

……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

⑷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

据材料四,指出他认为“万世太平”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

(3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

康熙六年(1667)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

“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⑴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3分)

材料二(上海开埠后)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

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

松、太布市,销减大半。

——包世臣《安吴四种》

⑵材料二反映了中国经济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产生的影响。

(6分)

  

材料三1912——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生产指数(以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时间

工业指数

1912-1920

13.4%

1921-1922

-4.59%

1927-1936

8.7%

1937-1945

-2.45%

1946-1949

-0.68%

 

  ⑶据材料三,指出1912——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生产发展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中工业生产第二次增长的主要原因。

(4分)

  

 

27.政治制度文明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由于时代、国情的区别,民主呈现多元

化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

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

        ——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

⑴据材料一,指出古代雅典民主的特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4分)

 

材料二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

这部宪法由序言和7条正文组成。

第1条包括10节,规定美国国会的组成及其职权。

第2条包括4节,规定总统的职权和产生办法。

第3条包括3节,规定美国联邦法院的组成及其职权。

第4条包括4节,主要内容是规定各州的权利。

——《美国1787年宪法简介》

⑵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美国在哪些方面突破了古代雅典民主的局限?

又是怎样维护民主的?

(4分)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任意征税,不得任意招募军队及维持常备军。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权利法案》

⑶有人根据中国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断言中国古代早已出现了民主制度,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解释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5分)

 

28.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试图解决的重大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于1601年颁布《济贫法》,由教会在全国各地设立济贫院……1833年,英国颁布《工厂法》,它限制儿童的工作时间并为儿童提供教育机会。

……根据《失业保险法》,政府扩展了1911年的计划,几乎涵盖了所有年收入不超过250英镑的手工劳动者和非手工劳动者。

这样保险涵盖的范围就从400万工人扩大到1200万工人。

依据《老年抚恤金法》的规定,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享有获得标准规模的抚恤金(每月5先令)的权利,而不需支付任何税款。

1919年又提高到10先令。

在1919—1939年间,英国共建筑了130万幢公用住宅,300万幢自用或出租的房屋,所有的房屋建筑都有政府补助。

                   ——《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失衡及其调整》

 ⑴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

(3分)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政府一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持自由放任式的不干预态度,人们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政府没有义务为了帮助穷人而人为地改变市场竞争和淘汰法则。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人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该介入社会福利事业。

                 ——牛文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⑵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期前后美国政府对待贫困问题态度的变化。

结合所

学知识,指出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为解决美国的贫困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4分) 

 

材料三漫画《社会福利》与《欧债危机》

 

  ⑶据材料三反映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福利与债务危机之间的关系。

(4分)

  

 

⑷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