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到底为什么会死一.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3123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飞到底为什么会死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岳飞到底为什么会死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岳飞到底为什么会死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岳飞到底为什么会死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岳飞到底为什么会死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飞到底为什么会死一.docx

《岳飞到底为什么会死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飞到底为什么会死一.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飞到底为什么会死一.docx

岳飞到底为什么会死一

岳飞到底为什么会死

(一)

【问题】岳飞到底为什么会死?

【一句话答案】

因为绍兴十一年金人遣使议和时,提出的和议条件之一是“必杀飞始可和”;而赵构当时已经决意放弃恢复中原的努力偏安江南,所以为了与金人达成和议确保自己能安心享乐,就顺应金人的要求,放任当时和金人里应外合的带路党秦桧,杀掉了最令金人畏惧和担忧的岳飞。

PS这是导致岳飞被害的惟一的原因。

其他什么“迎还二圣”违背了赵构的利益、功高震主令赵构觉得难以驾驭、兵权太大违背了宋代体制、不会做人和文武大臣以及君主关系不好、建议立皇储犯了大忌、甚至什么援淮西贻误军机罪有应得、本身就是不听话的军阀blabla。

统统都是昧于史实的想。

当。

然。

式的错误。

【升级版答案】 

---------------------------------------------------------------------------------

岳飞之所以最后会被害,是因为一个前提,三个原因:

1、一个前提是,岳飞的军事才华是南宋诸将领中最为突出和全面的,并且还是当时惟一擅长组织进攻、并确实在进攻中对金军进行了毁灭性打击的将领。

这一点,在他凭岳家军一旅孤军策动的绍兴十年北伐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那一次北伐中,金军不是单纯被打得丧师失地、精锐尽毁的问题,而是在中原两河地区的整个行政系统,都已经因为岳家军的攻势和受岳飞指挥的敌后义军的活跃而几近瘫痪了。

所谓“燕京以南,号令不行”,“岳帅之来,此间震恐”,以至于二十年后完颜亮南征时,金军将士中还流传着一个说法:

“岳飞不死,大金灭矣”。

2、在这个前提下,金国如果还想与南宋议和,并且保证和约的长久、稳固,就必须除掉对金国构成致命威胁的岳飞。

因为岳飞不仅军事才华出众还非常年轻,南宋中兴诸将和金国的将领大多是他的父辈。

如果不搞定点清除肉体消灭,那么即便南宋方面罢了他的兵权甚至把他流放、关押也没有用,只要金国或者南宋随便哪边出了点什么状况(比如南宋那边赵构突然挂了,支持北伐的太子赵瑗上台;或者秦桧挂了上来个能震慑赵构的主战派主持北伐;或者金国那边兀术挂了一心想统一中国的完颜亮上台),他仍然会被起用,仍然会让金国有灭国的危险。

所以金人在议和时提出了“必杀飞,始可和”的条件,这是岳飞被害的外因。

3、与金人提出的要求相呼应的是,当时的赵构已经完全不想再尝试进行北伐的努力。

至于为什么不想再努力,很可笑:

因为他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子。

对于这位漠视任何人类正常道德、伦理和情感的君主来说,什么祖宗基业、黎民疾苦,甚至个人的生前身后名都是虚的,只有现实中的安稳逍遥和个人的声色享受才是实打实的。

而北伐的成功在当时再怎么垂手可得,要从计划到最终的现实总还是需要君主多少操点心。

赵构在当时就是连这点力也不愿意出了。

惟一可能破他这点儿的就是如果有儿子,他也许还会抱着为儿子留份基业的心思努力一下。

但是很不幸,他的独子早在建炎初年就挂了,而他自己以后再也没能恢复生育能力。

(用王大人的话说就是:

不管他以后怎么祷告上天怎么跳大神,也特么改变不了连一只犬彘都不能生育的现实~~~)所以赵构也一心盼着和金人的和约能够达成,自己好偏安江南;所以他只能接受金人的要求杀掉岳飞,否则自己偏安的心愿就难以实现。

这是岳飞被害的最关键的内因。

当然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奇怪:

赵构答应金人这一条件的时候,就不担心万一金人那边毁约,自己这边连保命的人都没了么?

有此疑问的同学请跳回本版答案第一条温习一下,同时明确一个事情:

南宋当时要北伐中原收复失地就必须用岳飞,但是如果只想偏安江南的话,则不必非留岳飞不可。

具体到当时,就是有刘錡和吴璘就够了。

这两个人都是战绩不错而且非常年轻的后起名将,也是赵构为自己的偏安大业留的底牌。

4、在赵构的私心和金国的长远规划一拍即合的情况下,赵构放纵金人的卧底、带路党先驱、当时的宰相秦桧一手策划诏狱并最终杀害了岳飞。

秦桧的存在,是岳飞最终被害的另一个内因。

这位带路党前辈一方面撺掇的赵构在不思进取灭绝人性的道路上越滑越远,一方面和金人里应外合促成和议相关的各种条件的实现,是岳飞之死中一个重要的加强变量或曰催化剂。

至于秦桧为什么要身在南宋替大金带路,原因也很简单:

秦桧之所以能做宰相,就是因为他在金国有人,能够帮助赵构实现他一直渴望的和议。

否则的话,他本来没有任何资本和能力进入绍兴初的南宋中枢。

而作为回报,金人在最终达成的和议里也明确要求赵构“不得以无罪去首相”。

至于秦桧凭借金人撑腰当上终身宰相后,又进一步觊觎皇位,临死前已经到了逼赵构给其“加九锡”的地步,只是因为没活过赵构才功亏一篑,那是后话了。

综上所述,岳飞最终之所以会被杀害,就是这一个前提之下,三方面原因共同作用而达成的结果。

【升级版答案补丁】关于岳飞其他种种稀奇古怪死因的便捷版辟谣

---------------------------------------------------------------------------------

1、岳飞被杀是因为他力主迎还二圣,戳了赵构的痛脚。

——这是一个已经成为日经的谣言。

为什么是谣言为什么不靠谱,如果没工夫去看邓广铭王曾瑜等大家的著作的话,请点这里:

-----------------------------------------------------------------------

2、岳飞被杀是因为他建议立太子,犯了为人臣的大忌和武将干政的大忌;

3、岳飞被杀是因为他兵权太大已成事实上的军阀,为了集中军权到中央必须除掉;

4、岳飞被杀是因为他功高震主让高宗感到实在难以驾驭了;

5、岳飞被杀是因为他援淮西不力罪有应得;

6、岳飞被杀是因为他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得罪的人太多直到最后得罪了秦桧和赵构。

7、岳飞被杀是因为赵宋传统的重文轻武政策,这样出色又参与政治的武将必然被文官集团忌恨+除之而后快

---------------------------------------------------------------------------------

以上种种解释,除了迎二圣问题已经写了一个专门辟谣贴所以可以玩“一句话答案”之外,其他的,你别说。

还真是一句两句说不清楚。

几乎都需要开专贴辟谣。

不过,还是有一个办法能“一扫光”的~~

那就是看完下面这个“死亡名单”:

--------------------------------------------------------------------------------

赵鼎,准进士出身,曾经两次担任过高宗朝的宰相,并且援引支持过秦桧,秦桧独相后被迫害,流放到岭南,最后被逼自尽,儿子也差点被抓入狱中害死,只是因为秦桧突然病逝才逃得一命;

胡舜陟,准进士出身,在高宗朝历任监察御史、御史,后出为地方大员,秦桧独相后不久被论罪下狱,最后死于狱中;

李光,准进士出身,曾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也算是援引支持过秦桧还因为这事儿被年轻后辈当面指责过,秦桧独相后被迫害,流放海南最后终于被赦免后,还朝途中挂了,被评为赵宋历代宰辅中“被祸无如此之惨者”;

王庶,准进士出身,曾任兵部尚书和枢密副使,岳飞被害的次年被秦桧一党贬到地方含恨而死,葬礼上两个儿子喊着秦桧的名字发誓要报仇;

牛皋,岳飞部将,但是因为不是岳飞的原从将领,没有卷入冤案中。

岳飞被害后五年,被秦桧密令田师中毒死;

邵隆,义军出身的抗金名将,后长期镇守商州并将其打理成前沿要塞,和议后因为不满议和政策被秦桧毒死;

---------------------------------------------------------------------------------

当然,还有很多受了迫害但命大没死活到平反落实政策的。

考虑到他们已经算得上非常幸运,这里又是讨论的岳飞之死的话题,所以就不列举,只举上面这几个了。

那些已经相信、或者准备相信前面所列2-7条、或者更多版本的“岳飞死因解释”的tx,不妨再看一下这份死亡名单,然后尝试用岳飞的死因解释一下这些人的死因,看看能不能解释的通?

——赵鼎功高震主所以被害?

或者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李光建议立储立储所以被害?

还是牛皋、邵隆兵权太大功高震主朝廷觉得控制不了了?

——又或者上面所列的这些被迫害到挂掉的人,以及其他虽然也被迫害但还侥幸没死的人,都不会做人、都干政太多?

很抱歉,如果一个时代,有这么多因为“不会做人、过多干涉国家大事”而死的人,那只能说明这个时代就是个荒谬的时代,这个国家就是个不正常的国家。

归根结底一句话:

当时被赵构秦桧直接间接害死的人远远不止岳飞一个。

所以能解释以上所有这些人死因的理由,才是历史的真相、才是赵构秦桧的真实动机;否则就不是。

岳飞是和议的最大障碍,这是岳飞的死因;然后把那个“最大”去掉,就可以解释上面那个死亡名单里基本所有人的死因了。

其他的呢?

“迎还二圣”“建议立储”“功高震主”“兵权太大”“不会做人”。

统统不能。

所以说除了“阻碍议和”之外,所有其他的对“岳飞之死”的解释都是扯淡。

【详细版答案+终极大补丁】

绍兴第二次和议的精巧平衡,兼谈岳飞的真正死因为什么很多人都不相信

写完上面几贴,其实岳飞的真正死因就解释的差不多了。

顶多再贴点材料,证明一下岳飞绍兴十年的战绩意义有多大、证明一下金国当时有多衰、证明一下赵构到底有多BT、证明一下秦桧确实是带路党、证明一下补丁里开的那个死亡名单不是我瞎编的是真的。

但是总觉得这样贴的话,还是不系统,有些自己看这段历史时的想法,也说不痛快。

包括岳飞的死因,以及为什么“必杀飞始可和”这个解释,很多人都不能接受或者说想不通,也说不痛快。

所以还是决定写一个系统的、或者说废话私货比较多、比较叨叨叨的解释,然后再开始贴关键材料和代表性论述。

(一)

“必杀飞,始可和”。

楼顶放的简洁版答案和升级版答案一直在强调,金人的这个要求,和赵构出于一己私欲决定答应金人的要求,是岳飞真正的、也是惟一的死因。

但是就是这个解释,很多人一直接受不了,不肯信。

——这也是为什么“迎还二圣”之类的日经谣言满天飞,日新月异屡辟不止的另一个深层背景。

正常的解释不肯接受,可不变着法儿的要编其他的来填补空白么?

为什么会这样?

有一个观点是,“必杀飞,始可和”这个记载的出处,来自南宋一个官员在岳飞被害后若干年的揭发检举,而且是孤证,并且已经无更多的文物文献佐证,所以不可信。

这个解释看起来很牛掰很有道理,其实没有。

——这条材料虽然就这么一条,但好歹是有,而且是直接把岳飞死因与理由联系起来的原始史料记载。

其他的什么迎还二圣说、干预立皇储说、兵权太大尾大不掉说。

有这样直接的证据么?

还不都是凭只言片语,或者一些偶然的、与岳飞之死其实并无因果联系的现象,瞎联系瞎脑补YYY出来的?

更何况,绝大部分不肯相信“阻碍高宗投降秦桧卖国金人压迫南宋”是岳飞死因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也不关心“必杀飞始可和”这句话从哪里来的,更不知道什么孤证什么史料辨析。

所以很多人不相信不接受,是有另外的理由,另外的原因。

具体是什么原因?

简单点说就是一句话:

不知道人坏起来能多么坏,不相信真有十恶不赦的人存在。

再具体点儿说,就是不相信赵构会SB+无耻到在自己一方占优势的情况下,放着中兴之主的名声和简直是垂手可得的恢复之功不要,杀掉自己最优秀的将领,就为了和处于劣势的对手议和。

这超出了大部分人能接受的底线,所以很多人不信。

然后为了能找一个让自己信的解释,就开始编、开始瞎怀疑了:

——怀疑岳飞是不是不会做人触怒了赵构;怀疑赵构是不是另有苦衷;等等等等

直到怀疑当时的形势到底有没有那么好、怀疑岳飞绍兴十年的北伐就算不接班师诏是不是也不能成功,怀疑宋金两国当时到底是宋强金弱还是宋弱金强。

那么这些怀疑符合历史真实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总体上回顾一下宋金当时的战略对比态势。

换句话说,就是要看一下“必杀飞,始可和”这句最终要了岳飞性命的话,是完颜兀术为代表的金国决策层,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

(二)

在扒拉“必杀飞,始可和”这句台词的舞台背景之前,需要先确立两个常识:

1、只有两方强弱差不多相当时,才有可能订立和约;

这个道理应该很好理解:

两个人打架,如果势均力敌,就打不下去讲和或者各回各家了;如果不是势均力敌,那肯定是一方把一方彻底打死打残或者打跑,没有讲和罢兵这一说。

——就算弱的那方想讲和,也得问问强的那个愿不愿意停手不是?

2、这个强弱不仅指实际的力量强弱,还包括双方对彼此强与弱的认知。

这个应该也好理解。

这世界上永远不少觉得自己是怂包、别人都比自己强的强人;也永远不缺觉得自己了不得、对方都不如自己于是去找事儿、结果被别人胖揍一顿的废柴。

具体到绍兴十年(1140年),当时的金国,更准确点说是以四太子完颜兀术为核心为代表的金国决策层,就是这样一个觉得自己很了不得的废柴。

说到这点儿要稍微扒拉一下金国也就是完颜家的发家史。

——女真族在中国历史上的崛起其实是个比较突然的现象。

这个民族崛起时确实作战非常勇悍,但同时整个社会发展水平都非常落后,还处于奴隶社会末期,落后到婚姻还保持着原始部落群婚的残余色彩,文字才刚刚发明,政治制度也不完备,而且直到进攻辽和北宋的时候,军队的后勤供应制度都还没建立起来,完全靠抢掠的过活。

——现在的很多人看《狼图腾》或者地摊杂志看多了,老觉得制度越落后发展水平越低作战能力越强,其实是个很大的误解。

实际上政治制度建设和军队制度建设,是会影响到作战方式和战略意图贯彻的,社会组织水平、文明程度落后的军队,往往战力也低下。

而金军当时之所以连连攻灭辽和北宋,真不是因为金军太狡猾,实在是因为辽和北宋当时的统治者都无能到奇葩。

特别是北宋,靖康二年国都被攻下,完全是因为闹剧一样的错误,否则的话顶多被打次草谷,决不至于国君被俘国都失陷。

总之一句话:

金国当时的胜利其实是来的非常偶然,属于撞大运中彩票头奖的水平。

但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政权来说,撞大运得来的胜利,并非全然是好事。

特别是你在消化胜利果实的时候。

具体到当时的金国,就是突然之间占据了大片文明程度、经济水平都比自己高的地区,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治理和统治。

所以才不得不先后扶立张邦昌建立的“伪楚”政权,和刘豫的“伪齐”政权,代行统治权。

同时,跟穷小子进了大城市一下子迷失自我了差不多的原理吧,因为之前的发展水平太落后,所以金国上层的统治者和贵族,在接触到中原高度发达的文明、国家实力也因侵略大大扩张之后,堕落分化的十分迅速。

本来落后的、带着点儿原始社会民主遗风的政权组织方式,也迅速向中央集权的政权转型,然后就在转变过程中,发生了极为剧烈的内斗。

剧烈到什么程度呢?

剧烈到从1127年到1138年,不过十来年的时间内,金国内部的上层统治势力就发生了两次大洗牌,上层皇族之间相斗相杀,而且激烈程度比汉族政权高多了。

当然,金国在这十年间也干了点儿正事儿。

比如军队的后勤供应系统基本建立了,统治方式和政治制度也逐步完善了,等等等等。

但总的来说,进步赶不上堕落的速度,而且还是因为金国自己太落后的缘故,在中原地区很多倒行逆施的政策,比如破坏生产、屠杀汉人掳掠汉人卖作奴隶,规定还不上不合理的债务就要没入女真贵族家为奴等等,搞的中原人民活不下去受不了,所以各地人民自发组织的抗金义军,在金国的疆域内从来就没断过。

更重要的是也是在这十年间,南宋从被打蒙的状态下恢复过来了,而且在战争中出了一批能征敢战的名将。

岳飞、吴玠、韩世忠,乃至王彦、吴璘、刘錡等人,虽然从军有早晚,但真正崛起为大将都只是这十年间的事情。

所以逐渐的金军在军事上也不行了。

不但不能再像刚灭亡北宋时那样一口气打到江南(最南差不多到今天的浙江江西湖北一带),还逐渐的连自己的地盘也守不住了。

这方面岳飞在1134年、1136年的两次北伐,就是很好的警告。

总而言之,到绍兴五、六年左右,宋金的强弱对比已经完全逆转了。

由原来的金强宋弱,转变为了金弱宋强。

所以如果看南宋方面的记载的话,会看到1134年到1137年,也就是绍兴四年到七年,朝野上下北伐的呼声都极为高涨,而且已经开始着手筹备具体实施了。

1136年当时的南宋宰相张浚在镇江召开军事会议,召岳飞、韩世忠、张俊三大将计议北伐并随即付诸行动;以及赵构在1137年突然抽抽召见岳飞准备要他接收刘光世的部队,做北伐总统帅,都是这种趋向的典型表现。

换句话说,连赵构这样的渣渣,都特么看出来这时候形势是什么样的了。

那么金国决策者有没有感受到呢?

还是有人感受到了,比如完颜昌。

所以这位老兄在金国第一次内斗中干掉粘罕及其党羽掌握大权之后,就通过自己早年安插在南宋的带路党秦桧,于1138年订立了第一次绍兴和议。

这意味着至少是完颜昌及和他一伙的女真贵族,已经认识到统一中国已经不可能,能和南宋订个和约南北对峙,就已经是占了天大的便宜了。

第一次绍兴和议怎么订立的,以及赵构为什么一度抽抽到简直英明神武,这时候又缩卵决定议和了,还有秦桧在让赵构缩卵、坏掉并军和让岳飞作主帅的计划、达成和议中起了什么样的关键作用,不是本帖的主题,这里不多说。

这里需要强调的只是一点:

就是第一次绍兴和议时,完颜昌为了让南宋能够在占优势的情况下,和处于劣势的金国订立和议,还是作了很大让步的。

——在自己形势大好的情况下跟处于弱势的敌人订对等的和约,这特么是卖国行为是要挨骂的,所以总得给赵构点儿东西,让他在南宋那边好安抚臣民不是?

这个让步就是把河南陕西的大片领土还给南宋。

其实这个“还”,因为真执行绍兴八年和约的时候,完颜昌及其党羽已经又被兀术干掉了,所以没怎么落实。

费了很多周折不说,南宋连守军都没敢派。

但即便如此,这种行为也被金国的鹰派——当时主要是完颜兀术,视为丧权辱国的卖国行为。

因为完颜兀术不觉得金国当时比南宋弱。

甚至觉得如果自己掌权的话,还能领军灭了南宋。

于是他把完颜昌及其小集团干掉了,然后自己掌权后不久,就撕毁了第一次绍兴和约,亲率大军灭南宋来了。

但是兀术这一次南侵,最后幻灭的非常彻底。

——绍兴十年宋金交战过程中,他不光在顺昌输给了刘錡和陈规,还在中原地区的主力大决战中彻底输给了岳飞。

同时金军的西路军队,也输给了吴玠的弟弟吴璘。

【升级版答案】里说了,这一次金国遭受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不仅仅是精锐部队损失殆尽、在自己最擅长的作战方式(平原地区骑兵冲锋+全军接战+女真人最擅长以至于闻名于南宋军中的轮番冲锋)上被对手K的满地找牙的问题,而是整个燕京以南的行政系统都瘫痪了。

而之所以会有这种战果,一者是因为岳家军的战果太大。

出使时被金人扣押、一直坚持不投降心怀故国+当间谍的洪浩当时远在上京、金国的首都,都写信给家人说金国当时的情景是“顺昌之败、岳帅之来,此间震恐”,可见当时岳家军的声威到了何种程度。

二者,也和岳飞组织的北伐作战模式有关。

——岳飞绍兴十年的北伐并不仅仅是正规军作战出色,还在动员义军上做了很大的功夫。

除去大名鼎鼎的梁兴、赵云率领的太行忠义军,李宝率领的山东义军,李兴率领的京西(今洛阳一带)义军,中原、河北甚至陕西的一些义军也奉岳飞的旗号。

所谓“河北忠义四十余万,皆以岳字号旗帜”。

同时岳飞还在中原、河北地区发展了不少“古代版深海”,这个人家自己说过:

到时候一旦号召起兵,旅店饭店也好、渡口也好、布匹店也好,“皆我之人”。

所以才会有“燕京以南,金人号令不行”,才会有金兀术在连战连败兵员损失太大,想“签军”也就是强行征兵结果都征不起来;才会有金人统治区内做买卖的住家的都白天关门不营业不上街了,单等晚上一听见有动静,就披着衣服起来看是不是王师或者王师先导队来了。

而对于国家机器建立、完备还没多久、在中原的统治也远称不上巩固的金国来说,后一种打击,并不比前一种纯军事打击更容易承受。

所以直到绍兴十年,到自己“起兵以来从未遭逢如此大败”的时候,兀术才意识到了完颜昌早就意识到的那个现实:

现在早特么不是大金能不能一统天下的问题了;现在是大金捉摸着怎么能别让南宋灭了自己的问题。

但是兀术的这个认识,是不是只是在重复完颜昌当初的认识呢?

也不是。

因为除去“赵构是个容易缩卵的软蛋是议和的突破口”和“秦桧是我们的人”(其实严格来说还是完颜昌的人,而且秦桧因为绍兴十年兀术撕毁第一次绍兴和议差点在南宋那边下台;但绍兴十年的时候,兀术需要重启和议,秦桧也需要,所以利益驱使下两人一笑泯恩仇了嗯嗯)这两点完颜昌已经有的认识之外,兀术还获得了一个对金国来说非常、非常重要的、新的认识:

如果想确保金国不被南宋赶回白山黑水甚至灭掉,那么就必须除掉岳飞。

完颜昌在绍兴八年和秦桧捣鼓第一次绍兴和议的时候,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因为那时候岳飞还没有机会给金国造成毁灭性打击。

——他的北伐计划,因为各种不应该由他自己负责的阴差阳错而流产了。

但是也正是因为完颜昌当时没有这个认识,所以某种程度上给金国留下了大麻烦。

——在绍兴七年到绍兴十年的三年间,岳飞没有任何机会施展手脚;但是当完颜兀术撕毁和约给他机会的时候,这个军事天才立刻抓住了兀术自己打开的这个口子,然后几乎是凭自己一支孤军的力量,就差点儿把整个金国撕的四分五裂。

这个人作为敌人到底有多么可怕,这一回终于有人感受到了,也记住了。

所以当重新把“与南宋议和”定为基本政策路线之后,兀术首先想到的条件之一,就是一定要求南宋把岳飞除掉。

不是罢官不是软禁也不是流放,是彻底的肉体消灭。

因为这个人太危险,而且太年轻。

再过二十年三十年也还是能带兵打仗的年龄。

所以如果不彻底消灭,一旦局势有任何变动,他再出来带兵怎么办?

大金不还是要再次面临滚回老家甚至亡国的危险?

这就是“必杀飞,始可和”的出台背景。

不是脱口而出的气话或者威胁,而是一个愿意为自己的国家作长远打算的决策者,充分估量了自己与敌国的力量对比之后,做出的一个深思熟虑而且非常精准的决定。

说到这里需要回顾一下本节开头所提的那两条常识的第一条:

只有两方强弱差不多相当时,才有可能订立和约 

四太子梁王殿下估计没念过多少书。

但作为一个有丰富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经验的金国领导人,他不需要读书就非常明白这条道理。

并且明白如果金国想获得休养生息恢复元气的时间,光凭订立和约是不够的,还需要这个和约足够的长、足够的稳定。

不能跟当初南宋上赶着和自己这边签的那个和约一样,咱大金国想撕就撕想毁就毁。

而要订立这样的和约,最基本的前提就是保证敌我双方的强弱相当,而且长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

但现在金国和南宋的力量对比极不对等,不过好在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很明确,就是岳飞。

如果说金国和南宋处在天平的两端,南宋沉金国轻,那么只要拿掉岳飞这个砝码,天平就可以恢复基本的平衡。

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偏的这么厉害了。

当然,四太子殿下的这个决定固然明见万里,而且充分彰显了自己撞了南墙就回头挨了打就能记住的优秀品格,以及顽强的心理素质,总之是一个非常精准正确的决策。

但还有个问题,就是南宋那边要出一个怎样的奇葩,才能配合对手拿掉自己这边这个砝码?

很巧的是,赵构还真就是这么一个奇葩。

而且兀术也知道他是这么个奇葩。

(至于怎么知道的,那个书生扣马的记载说是有位秀才提醒他“权臣在内,岳少保祸且不免”;但我总觉得更可能是秦桧给他的通风报信+加他自己的了解和判断)

当然也有可能兀术也没想到赵构能这么奇葩,或者不能确信真能这么奇葩,但既然当时已经到了只此一条路的地步,也只好试一把赌一把。

不管是哪种,还是说,都是足够清醒和准确的决策。

所以绍兴第二次和议,宋金两国的平衡之所以能在原本巨大的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