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戏剧表演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3028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小班戏剧表演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幼儿小班戏剧表演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幼儿小班戏剧表演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幼儿小班戏剧表演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幼儿小班戏剧表演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小班戏剧表演教案.docx

《幼儿小班戏剧表演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小班戏剧表演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小班戏剧表演教案.docx

幼儿小班戏剧表演教案

幼儿小班戏剧表演教案

【篇一:

小班表演游戏《小兔乖乖》(6次版)】

一、活动由来:

许多孩子对故事似乎永远是最喜欢的、百听不厌的,故事“小兔乖乖”是一个非常古老、传统的故事,流传已久,一般在家里,家长都会给孩子讲述这个故事,孩子们对这个故事基本上有一定了解,且故事情节有趣,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本作品具有较强的动态感、表演性,适合幼儿的角色扮演,让幼儿进入亦真亦幻的童话世界,所以预设了这个游戏活动,以满足孩子的游戏欲望,并在游戏过程中观察了解孩子游戏情况,适时适当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以充分发挥表演游戏的教育功能,促进孩子发展。

二、预设活动总目标:

1、激发幼儿扮演角色的兴趣和玩表演游戏的兴趣。

2、在老师的帮助下,初步能按文学作品中的主要情节和角色对话、动作开展表演游戏。

3、通过与同伴共同玩表演游戏,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4、学习并遵守游戏规则,学会收拾表演用具。

5、让孩子学习在集体中大胆表现。

表演游戏:

小兔乖乖

(一)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名称,熟悉故事情节。

2、初步掌握故事角色的对话。

3、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了解孩子对故事“小兔乖乖”中故事情节和对话的熟悉程度。

2、故事的图片、磁带等。

三、活动指导:

1、以孩子比较熟悉的“小兔乖乖”的旋律引出故事“小兔乖乖”。

2、欣赏故事“小兔乖乖”,通过图片让孩子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通过提问,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知道故事中有几个角色,它们都说了些什么?

4、引导孩子想想、学学小兔、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对话应该是什么样的?

四、观察与反思:

孩子们对故事“小兔乖乖”的情节比较熟悉,知道故事中有几个角色,老师在讲述故事时孩子们能很专心地听着,呼应着,有的孩子还不时地做出开心、害怕的表情,听到兔妈妈回来一边敲门一边唱歌时,会高兴地唱起“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

?

”听到大灰狼来敲门时,会用粗粗的声调来表示;还会学小兔拒绝开门的歌声:

“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

”。

但对角色的其它对话还不够熟悉,与故事“拔萝卜”一样,对故事的讲述部分不感兴趣,只对唱歌部分感兴趣。

对故事中三只小兔的名字,只有心琪小朋友能说出三只小兔子的名字――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

此外,孩子们还不善于表演,不会自己做出一些表演动作。

在下次的游戏中,要让孩子掌握角色的其它对话,初步学会角色的一些表演动作和表情,还要注意孩子倾听习惯的培养。

小兔乖乖

(二)

一、活动目标:

1、进一步掌握故事角色的对话和初步学习角色的动作。

2、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磁带,兔子、大灰狼的头饰、“小棒”,布置简单的场景等。

三、活动指导:

1、欣赏故事“小兔乖乖”,加深对故事中角色对话的记忆。

2、通过提问,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知道故事中有几个角色,记住三只小兔的名字,它们都说了些什么?

3、引导孩子想想、学学小兔、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动作。

4、请几个孩子和老师一起来表演,其他孩子当观众。

5、让孩子们来说说谁表演得最好,应该怎样表演更好?

四、观察与反思:

孩子们都很喜欢“小兔乖乖”这个故事,他们喜欢扮演故事中小兔的角色,不愿意扮演大灰狼,对故事中角色的一些对话在老师的带领下基本能掌握,他们还不能自己进行动作的表演,需要老师的引领。

全班孩子一起学说时声音比较响亮,如果只有个别孩子自己表演,他们需要在老师的参与下效果比较好,梓滢、川皓、圣哲、圣霖等几个孩子比较活跃,和老师一起表演时表情较丰富,但有时会忘记做动作,需要老师的提醒示范。

有些胆子小的孩子不敢个别上来表演,在下次游戏中可多请一些孩子共同表演同一个角色,一起上来表演,给更多胆子小的孩子表演的机会。

小兔乖乖(三)

一、活动目标:

1、进一步掌握故事角色的对话和学习角色的动作。

2、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3、让孩子学习在集体中大胆表现。

二、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磁带,兔子、大灰狼的头饰、“小棒”,布置简单的场景等。

三、活动指导:

1、复习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加深印象。

2、引导孩子一起学学小兔、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动作,看谁学得最像。

3、请一些孩子和老师一起来表演,孩子轮流当观众。

4、让孩子们来说说谁表演得最好,应该怎样表演更好?

四、观察与反思:

孩子们对“小兔乖乖”这个故事非常感兴趣,天天都说要听这个故事,在进行故事表演的过程中,大家都比较专注,当观众的孩子能很安静地看同伴进行表演,心琪扮兔妈妈在对话及表情方面都表演得比较好,孩子们对故事中兔妈妈敲门和小兔开门的对话掌握得比较牢固,对其他的一些对话还不够熟练,只有一些能力强的孩子会掌握。

孩子们在表演时经常顾着说角色对话而忘了动作的表演,需要老师的不断提醒,并且在表情方面还比较欠缺,不够丰富,故事中那种高兴、害怕、凶狠的表情还不能表现出来。

在下次的游戏中,老师要在动作、表情这些方面多引导孩子,使孩子们玩得更开心。

小兔乖乖(四)

一、活动目标:

1、进一步熟练掌握故事角色的对话和学习角色的动作。

2、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3、让孩子学习在集体中大胆表现。

二、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磁带,兔子、大灰狼的头饰、“小棒”,布置简单的场景等。

三、活动指导:

1、复习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加深印象。

2、引导孩子一起学学小兔、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动作,看谁学得最像。

3、请一些孩子和老师一起来表演,孩子轮流当不同的角色。

4、让孩子们来说说谁表演得最好,应该怎样表演更好?

四、观察与反思:

今天的表演游戏采用了与前几次不同的方法,每一个角色请多个孩子来扮演,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许多孩子愿意扮演兔妈妈和小兔子,而不愿意扮演大灰狼,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基本上能按照故事的情节,在老师的提醒下进行表演,有的孩子,如心琪、榟莹小朋友在扮演兔妈妈和大灰狼时,表情就比较丰富,说角色对话时声音也比较响亮,心琪扮大灰狼时能用粗哑的声音来说话---。

但有些孩子表演时声音太小,不够大方,有的孩子对角色的对话不够熟悉,表演时有点不知所措,有的孩子需要人多时才敢表演。

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次的表演游戏可以每一种角色多请几个孩子参与,一方面可让胆小的孩子敢于表演,另一方面使全班的孩子都有表演的机会。

小兔乖乖(五)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进一步熟练掌握故事角色的对话和学习角色的动作,学习按照故事的情节进行表演。

2、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3、让孩子学习在集体中大胆表现。

二、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磁带,兔子、大灰狼的头饰、“小棒”,布置简单的场景等。

三、活动指导:

1、复习故事中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对话,加深印象。

2、引导孩子一起学学小兔、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动作,看谁学得最像。

3、请全班孩子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老师引导、提醒孩子按照故事情节进行表演。

4、让孩子们来说说谁表演得最好,应该怎样表演更好?

小兔乖乖(六)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进一步熟练掌握故事角色的对话和学习角色的动作,学习按照故事的情节进行表演。

2、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3、让孩子学习在集体中大胆表现。

二、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磁带,兔子、大灰狼的头饰、“小棒”,布置简单的场景等。

三、活动指导:

1、复习故事中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对话,加深印象。

2、引导孩子一起学学小兔、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动作,看谁学得最像。

3、请全班孩子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老师引导、提醒孩子按照故事情节进行表演。

4、让孩子们来说说谁表演得最好,应该怎样表演更好?

四、观察与反思:

今天的表演游戏孩子们玩得比较尽兴,在分配角色时,孩子们仍然喜欢争着扮演兔妈妈和小兔子,只有几个孩子愿意扮演大灰狼,不过小班的孩子在老师的动员下,很容易改变决定,所以基本上每个角色都有孩子扮演,扮演兔妈妈孩子比较认真,能把角色的对话和动作基本上做出来,而由于扮演小兔的人数太多,有的孩子在游戏时淘气,没有认真进行游戏,有的孩子在玩布置的场景?

?

,小班的孩子在进行表演游戏时又需要老师的指导,无法自主进行游戏,在以后的游戏中,可以把孩子分成几组,利用班级的区角,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扮演角色开展游戏。

小兔乖乖(复习)

一、活动目标:

1、巩固掌握故事角色的对话和角色的动作,能按照故事的情节进行表演。

2、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3、让孩子学习在集体中大胆表现。

二、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磁带,兔子、大灰狼的头饰、“小棒”,布置简单的场景等。

三、活动指导:

1、复述故事,回忆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对话,加深印象。

2、带领孩子一起学学小兔、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动作。

3、全班孩子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老师引导、提醒孩子按照故事情节进行表演。

4、让孩子们来说说谁表演得最好,应该怎样表演更好?

四、观察与反思:

虽然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没有接触这个故事,但孩子们对故事的情节、对话还是记忆犹新,兴趣不减,在复述故事时仍然很投入地学着兔妈妈、大灰狼的声调,但在表演时,虽然孩子们都能把故事中的对话按照故事的情节说出来,但他们在动作方面比较欠缺,有的孩子只顾玩老师布置的场景器具,大灰狼的尾巴太早就拔下来了,有的孩子在游戏中不够认真,开玩笑,不过沁瑜、梓滢、心琪等几个能力强的孩子表演时还是很认真,专注,特别是沁瑜小朋友把故事中说扮演的角色的对话说得非常清楚,而且还有表情,要鼓励大家向她学习。

这个学期的表演游戏就此告一段落,在下一学期继续针对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合小班孩子年龄特点的故事,引导孩子开展表演游戏,逐步提高全班孩子的表演欲望。

【篇二:

小班表演游戏:

小红帽】

游戏内容:

表演游戏——小红帽

活动总目标:

1

2

3、感受与同伴一起表演的乐趣。

第一次活动:

游戏目标:

1、能根据角色的明显特征,选择游戏材料装扮自己。

2、了解角色出场的顺序,并能运用语言对自己选择的角色进行初步的表演

游戏准备:

经验准备:

(1)儿理解故事《小红帽》,熟悉并学习故事中人物的对话。

(2)歌唱活动:

《小红帽》。

材料准备:

故事图片、头饰:

小红帽、老狼、外婆、猎人,

活动过程:

一、布置好教学场景,利用情境教学方式开展活动。

二、教师一边讲述故事,一遍出示头饰和道具引导幼儿活动的兴趣。

三、教师提问幼儿故事的主要情节及人物对话,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角色的对话。

教师提问:

故事里有谁?

他们发生了什么事?

最后小红帽和外婆怎么样了?

四、游戏评价:

(1)幼儿自评

师:

你今天表演的是什么?

你是怎么表演的?

(2)幼儿互评:

师:

请小组长来说说今天你组上谁表演的好?

观察与反思:

孩子们对故事“小红帽”的情节比较熟悉,知道故事中有几个角色,在观看表演时孩子们能很专心地听着,呼应着,有的孩子还不时地做出开心、用力的表情。

但在表演的过程中,很多幼儿还记不住人物出场的顺序。

因此,在下一次的活动中需要重点引导幼儿熟悉人物出场顺序,并引导幼儿学看出场顺序提示牌。

第二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角色的明显特征,尝试用不同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不同动作的特征

2、尝试创设、整理简单的游戏场景,收拾游戏材料。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儿理解故事《小红帽》,熟悉并学习故事中人物的对话。

(2)歌唱活动:

《小红帽》。

物质准备:

新增材料:

小红帽.方巾若干.猎人的服饰.花和篮子.小房子

活动过程

1.教幼复述《小红帽》的故事,并练习故事中角色对话。

2教师针对平常幼儿游戏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并引导幼儿本次游戏时应注意什么。

如:

“小红帽与老狼的对话,要流畅。

小红帽在看见外婆变成老狼时的表情动作,和在她不知道外婆被老狼吃掉时的表情动作有什么不一样?

并请能力强的幼儿来表演。

4.教师指导幼儿表演时要有表情动作。

能大胆的表现自己。

5.评价总结:

教师请幼儿来讲述自己扮演的角色,及在角色扮演中遇到的问题。

6.收拾整理活动材料。

观察与推进:

本环节进行集体复述后,让幼儿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分组活动,并鼓励幼儿区分不同的声音、做各种动作。

因故事内容较多,孩子们对故事还是不够清晰。

但进行分组活动时比较混乱,幼儿规则意识还不够明确。

第三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大胆运用语言、动作、表情来表现动作的特征

2、能用自己收集来的游戏材料创设情景

3、在教师地指导下,能整理游戏场景,收拾游戏材料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儿理解故事《小红帽》,熟悉并学习故事中人物的对话。

(2)歌唱活动:

《小红帽》。

物质准备:

新增准备:

披风、小裙子、外婆的花帽子

活动过程:

1.复习故事的主要情节及人物对话,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角色的对话。

2.教师提出要求,引导幼儿本次游戏时应注意什么。

如:

“小红帽与老狼说话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并请能力强的幼儿来表演。

3.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分组进行表演,老师指导.

(1).表演时要有表情.动作,大胆的表现自己。

(2).如果和伙伴发生角色纠纷,可以自己协商解决或请教师帮助.

4.评价总结

(1).教师请能力强的幼儿上来表演。

(2).让幼儿来评价他们的表演。

5.收拾整理活动材料。

观察与反思

有了上次的游戏基础及平时对故事内容的复习,幼儿在本次游戏中游戏水平提高了。

能够利用表征性的道具进行表演。

针对上次分组活动混乱的问题,本次活动的开始我引导幼儿回顾人物出场顺序,加深孩子们印象。

在本次的活动中,场面混乱的问题得到解决。

第四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增加故事情节,拓展表演内容,学习新增人物的动作的表演。

2、学会整理游戏的场景,收拾游戏材料。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儿理解故事《小红帽》,熟悉并学习故事中人物的对话。

(2)歌唱活动:

《小红帽》。

物质准备:

新增材料:

小房子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回忆《小红帽》的故事。

教师提问幼儿故事的主要情节及人物对话,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角色的对话。

2.针对平常幼儿游戏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并引导幼儿本次游戏时应注意什么。

如:

“小红帽与老狼说话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并请能力强的幼儿来表演。

3.幼儿表演,教师指导:

(1)指导幼儿表演时要有表情动作,能大胆的表现自己

(2).引导幼儿能运用自己神态,肢体表现出不同的人物形象。

4.评价总结

(1).教师请幼儿来讲述自己扮演的角色,及在角色扮演中遇到的问题。

(2).让幼儿来评价他们的表演。

5.收拾整理活动材料。

游戏小结:

幼儿在第一次的表演中,对表演游戏的角色、道具都非常的感兴趣,能进行简单的表演,但只是停留在比较表面的表演不能挖掘角色的特点进行深入的表演,所以语言和动作语气等都不够到位。

只是停留在单纯的复述人物的对话上。

但通过之后的几次表演幼儿渐渐的能够根据人物的特点,运用各种不同的语气、动作、声音表演出人物的特征。

这点是本班孩子在这次活动中最大的进步。

并能根据生活中经验尝试创编故事,用自己的想法表现新增人物的特点。

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能力,活动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篇三:

小班表演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小班语言《小蝌蚪找妈妈》

一、游戏目标

1.能说出完整的句子:

“您好,您见过我们的妈妈吗?

2.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

3.喜欢扮演小蝌蚪,感受小蝌蚪对妈妈的爱。

二、游戏准备

1.(鸭、鱼、龟、鹅、青蛙)头饰。

2.幼儿每人一个小蝌蚪胸饰。

三、游戏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故事

师:

小朋友早上好,我是小梅老师,今天小梅老师要跟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在玩游戏之前老师有个小问题,小朋友见过蝌蚪吗?

你们知道小蝌蚪是怎么游的吗?

(一起学小蝌蚪游)

师:

现在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关小蝌蚪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小蝌蚪找妈妈》,小耳朵可以仔细听了。

(二)讲述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边讲故事边提问

师:

小蝌蚪遇见谁?

师:

小蝌蚪是怎么问鸭妈妈的?

(跟老师说一遍)

师:

鸭妈妈怎么回答的(学学鸭妈妈的声音)

师:

小蝌蚪是怎么问鱼妈妈的?

(请小朋友学小蝌蚪说一遍)

师:

小蝌蚪怎么问乌龟妈妈的?

(请小朋友回答)

师:

小蝌蚪怎么问鹅妈妈的?

(请小朋友大声告诉老师)

(三)完整讲述故事

(四)扮演小蝌蚪,找妈妈

请全班小朋友扮演小蝌蚪。

师:

小梅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小蝌蚪的胸饰,我想请全班小朋友一起扮演小蝌蚪,再去找青蛙妈妈,看你们能不能找得到青蛙妈妈。

(五)小蝌蚪和妈妈嬉戏结束

(在水里跟妈妈嬉戏,一起玩,青蛙妈妈带着小蝌蚪们游出场)

附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

春天来了,暖和的春风轻轻地吹着,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青蛙妈妈生的卵慢慢活动起来,变成了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们在水中游来游去,真高兴。

青蛙妈妈扑通一声跳进水里和小蝌蚪一块游玩去了。

说课题名称:

小班表演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一:

说教材

1、《小蝌蚪找妈妈》:

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语言比较简单,有重复性,有助于小班幼儿理解与学习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故事,并将它与语言和表演相结合。

2、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一个教育活动的起点和最终的结果,对活动和教师的教学起引导的作用。

以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依据,确立了认知、技能、情感方面的目标。

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

这是从幼儿知识培养的维度考虑制定的,由于小班的孩子的理解水平还处于初级水平,倾听能力还需加强,加上故事也不短,所以我从故事的线索出发,让幼儿逐步理解故事内容。

能说出完整的句子:

“您好,您见过我们的妈妈吗?

”这个目标是从幼儿技能培养的角度出发的,小班的孩子语言能力较弱,我以语句复述学习来促进幼儿完整讲述能力

喜欢扮演小蝌蚪,感受小蝌蚪对妈妈的爱。

这个目标从幼儿的情感目标培养的维度出发制定的。

3、说重点和难点

教育活动的重点是:

“喜欢扮演小蝌蚪,感受小蝌蚪对妈妈的爱”,因为对幼儿而言,情感态度和和认知和技能发展更重要。

本次教育活动的难点是会有礼貌的问:

“您好,请问您见过我们的妈妈么”?

小班的孩子语言能力较弱,

4、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的达成本次目标,我做了以准备下工作:

给小朋友准备了小蝌蚪的胸饰,这是为了让幼儿更能进一步进入到小蝌蚪这一游戏活动中;根据故事内容我让其他老师分别扮演了鸭、鱼、龟、鹅、青蛙妈妈。

故事ppt

说学情:

小班幼儿年龄在4岁左右,他们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

因此我想让幼儿在游戏情景体验说话交流的乐趣。

说教法;在教学中,

纲要指出:

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所以我从支持、引导。

合作三方面出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提问法:

情境教学法:

我根据故事内容,为幼儿创设情境,让幼儿仿佛置身于情境中,

角色游戏法: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让他们自己扮演小蝌蚪去找妈妈,不仅能增强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让他们大胆表现自己和说话。

说学法:

依据孩子是学习的主人,让幼儿在听听、讲讲、玩玩的轻松氛围中体验和学习相关,我采用了以下几个学法

(1)、游戏练习法:

幼儿在游戏中,边游戏边练习说故事中的句子,这正体现了纲要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教育原理。

(2)、

说教学过程: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次教育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问题导入,引出故事

(2)分段讲述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3)完整讲述故事

(4)扮演小蝌蚪,找妈妈

这个环节是根据故事内容而设计的,它既可以让故事情节变得比较完整,又可以满足幼儿的表演欲望,还能让幼儿在表演中大胆表现自己,抒发他们的情感,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的目标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