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过关测试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215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过关测试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过关测试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过关测试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过关测试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过关测试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过关测试 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过关测试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过关测试 新人教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过关测试 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过关测试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过关测试

一、文言基础知识(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晨曦(xī)    绝

(yǎn)

沿溯(shuó)水流湍急(tuān)

B.参与(yù)相与(yǔ)

飞漱(shù)沉鳞竞跃(yuè)

C.缥碧(piǎo)轩邈(miǎo)

牛犊(dú)鸢飞戾天(lì)

D.横柯(kē)燕然(yān)

萋萋(qī)经纶世务(lún)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不相同的一句是(  )

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当涉猎,见往事尔

B.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C.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至于夏水襄陵

B.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C.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D.芳草萋萋鹦鹉洲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是”字与例句中加点的“是”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实是欲界之仙都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B.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安能辨我是雄雌

D.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二、古诗词赏析与文言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根据诗意填空。

(2分)

本诗通过描写西湖早春明媚的风光,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

尤其是“”三个字更是直抒胸臆,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流连忘返、陶醉于湖光山色之中的情景。

6.这首诗处处紧扣初春的季节特征,把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请从诗歌画线句中选择一个体现季节特征的词语加以说明。

(2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7、8题。

(5分)

夏 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

【注】①席:

竹席。

②流莺:

即莺。

流,指其鸣声婉转。

7.这首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石榴开遍、树阴满地、梦觉流莺四幅夏日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分)

8.赏析诗歌第二句“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

(3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2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虽乘奔御风   猛浪若奔

B.春冬之时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C.回清倒影清荣峻茂

D.哀转久绝蝉则千转不穷

10.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略无阙处阙:

通“缺”

B.良多趣味良:

实在

C.晴初霜旦旦:

早晨

D.林寒涧肃肃:

严肃

11.下列对文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12.作者在写三峡的水时,为什么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而是先写夏季?

(2分)

13.郦道元在《三峡》一文描写“春冬”景物后感慨道“良多趣味”。

你认为这里所说的“趣”指什么?

(2分)

1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2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15-17题。

(11分)

极乐寺纪游

[明]袁宏道

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河。

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

堤在水中,两波相夹。

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

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

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

殿前剔牙松①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②诸公游此。

予弟中郎③云:

“此地小似钱塘苏堤”。

思立亦以为然。

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④,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

是日分韵,各赋一诗而别。

【注】①剔牙松:

一种针叶松。

②黄思立:

又名黄大节,作者的朋友。

③中郎:

袁宗道的二弟袁宏道,字中郎。

④进贤冠:

古时儒者所戴的一种表示身份的缁布冠。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4分)

(1)亘数十里

(2)间以水田

(3)极乐寺去桥可三里

(4)思立亦以为然

16.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

(1)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2)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

17.本文通过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写景,从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三、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本单元《唐诗五首》都是以写景为主的诗歌,这一组诗歌给我们展现的既有乡野景象(《野望》),也有大漠风光(《使至塞上》);有湖边漫步(《钱塘湖春行》),也有荆门远眺(《渡荆门送别》)。

请你从上面的四首诗歌中任选一首,改写为游记体散文,注意突出所写景物的特征,体现本单元描写景物的特点。

 

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喜悦(对西湖美景喜爱)行不足

6.【答案】示例一:

“早莺”——初春时飞来的莺,争着飞落到暖树上,表明鸟儿为避春寒而栖于初春的暖枝,体现了季节特征。

或“早莺”——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一展歌喉,体现了季节特征。

示例二:

“新燕”——似曾相识的燕子飞回来了,这是初春的信号,体现了季节特征。

或:

“新燕”——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体现了季节特征。

7.【答案】表达了诗人在炎炎夏日悠闲旷达(恬淡自在)的心情。

8.【答案】透,穿透,石榴花盛开红红如火,艳艳如燃,照理说应该很刺眼,可一个“透”字,加了一重帷帘,隔帘而望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给人一种润润娇娇的感觉,意境十足,令人赏心悦目。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D 

12.【答案】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以“夏水”为首来写。

13.【答案】“春冬之时(即三峡的枯水期)的景物有“清荣峻茂”之象,因而使作者感到有“良多趣味”。

14.【答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15.【答案】

(1)连绵

(2)夹杂

(3)距离

(4)这样

16.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

【答案】

(1)松树躯干碧绿嫩黄,斑驳疏落就像大鱼的鱼鳞,松树大约有七八围(一人环抱的长度叫做围)粗。

(2)充当西湖六桥底下的游客,了却我一段山水情缘?

17.【答案】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山水名胜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