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岭峪地区课程设计10000字借鉴仅供.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1297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8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岭峪地区课程设计10000字借鉴仅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松岭峪地区课程设计10000字借鉴仅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松岭峪地区课程设计10000字借鉴仅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松岭峪地区课程设计10000字借鉴仅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松岭峪地区课程设计10000字借鉴仅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松岭峪地区课程设计10000字借鉴仅供.docx

《松岭峪地区课程设计10000字借鉴仅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岭峪地区课程设计10000字借鉴仅供.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松岭峪地区课程设计10000字借鉴仅供.docx

松岭峪地区课程设计10000字借鉴仅供

松岭峪地区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第一章引言

1.1目的与要求

1.通过对松岭峪地质图的综合读图分析,了解松岭峪地区的地质概况包括地貌起伏、构造类型、构造地层、形成时期等。

初步掌握褶皱、断裂、岩浆岩体、不整合接触关系的综合分析方法。

2.通过课程设计,掌握分析地质图的方法,能够分析出地质图内各种繁杂的构造形态的类型和特征,研究其时空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进而阐述地质构造发展简史。

3.发挥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对地质图进行细致的分析,使我们加深对课本所学知识的了解,培养地质兴趣和思考方式。

4.加强了对地质图上岩层产状要素的理解和应用

5.学会地质学上基本的绘图技能,例如构造纲要图、地质剖面图等构造图件的编制,进一步明确各种图件的图式规格。

6.学会地质构造报告的编写方法,提高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和总结能力。

7.通过课程设计的过程,复习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思维方法。

1.2图幅名称,比例尺,图区地形地貌特征

1.图幅名称:

松岭峪地质图

2.比例尺:

1:

100000(小比例尺图件)

3.地形地貌特征:

该图中没有地形等高线,但是图上在云岭山、红石崖、彩云岭、松岭等多个特征的地物处标注有海拔控制点,其中海拔最高处为南西方向的云岭山山顶,海拔为1320,海拔最低处应为南东的河流下游,海拔为600m左右,估算该地区平均海拔大概为800-1000m。

另外还有一条北西-南东向的河流贯穿图的西北角至东南角,其他河流也大致成这样的方向分布在该地区。

根据这些海拔控制点和河流可以大致判断出该地区地势总体表现为:

西高东低,北西—南东向的山岭与谷地呈相间分布,香溪所处地段地势最低,向两侧逐渐升高。

1.3作业完成情况

1.松岭峪地质图(涂色)(1:

100000)

2.松岭峪地区构造纲要图(1:

100000)

3.松岭峪地区地质剖面图两幅(1:

100000)

4.松岭峪地区地质图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报告一份(10000字)

第二章地层

2.1主要的地层

主要出露的地层按年代地层从老至新依次为:

震旦系(Z);寒武系(∈)、下奥陶统(O1);下-中泥盆统(D1-2)、石炭系(C);下三叠统(T1);古近系(E)、新近系(N)、第四系(Q)。

2.2地层特征,如下表

年代地层单位

代号及接触关系

岩性

分布范围

构造阶级

震旦系

Z

片岩、大理岩

分布于陈村、任村及杉岭一带

下寒武统

∈1

千枚岩、变砾岩

主要分布在图右上角的王村、范村

中上寒武统

∈2﹢3

板岩、变砂岩

主要分布在图右上角的范村、毛村

下奥陶统

O1

板岩、千枚岩

主要分布在图右上角的毛村

下泥盆统

D1

砾岩、砂岩

主要分布在图中间的松岭、彩云岭

西

中泥盆统

D2

砂岩

主要分布在图中间的松岭、彩云岭

下石炭统

C1

砂岩、页岩

主要分布在图中间的松岭、彩云岭等附近

上石炭统

C2

砂页岩、泥岩

主要分布在图中间的松岭、彩云岭等附近

下三叠统

T1

灰岩、泥灰岩

主要分布在图中间的香溪、白玉山

古新统

E1

砾岩、砂岩

主要分布在图左边的云岭山、红石崖等附近

燕山阶段

始新统

E2

砂岩、页岩

主要分布在图左边的云岭山、红石崖

渐新统

E3

页岩、泥岩

主要分布在图左边的云岭山

新近系

N

泥灰岩

主要分布在图左边的云岭山山顶

第四系

Q

砂砾粘土岩

主要分布在图右下方的松岭峪-赵村

2.3构造层的划分:

根据地层接触关系可以把全区分为四大构造层,分别为Z、∈1、∈2﹢3、O1构造层;D1、D2、C1、C2、T1构造层;E1、E2、E3、N构造层;Q构造层。

第三章 构造

3.1基本知识准备

1.褶皱的基本类型:

背形:

褶皱面向上凸式弯曲(不考虑地层的新老关系)向形:

褶皱面向下凹式弯曲(不考虑地层的新老关系)背斜:

核部为老地层,翼部依次为新地层(对称)组成的褶皱。

向斜:

核部为新地层,翼部依次为老地层(对称)组成的褶皱。

2.褶皱的基本要素:

核:

褶皱最中心的那一套地层。

翼:

褶皱核部两侧对称出现的地层。

枢纽:

同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可直线,可曲线)。

轴面:

褶皱枢纽连成的面(假想的面,可平面,可曲面)。

转折端:

褶皱面从一翼过渡到另一翼的弯曲部分。

翼间角:

正交剖面上两翼间的内夹角。

脊线:

同一褶皱面上最高点的连线。

槽线:

同一褶皱面上最低点的连线。

8.拐点:

褶皱面上相反凸向的转折点(公共翼上)。

3.按照褶皱的位态分类:

1.直立水平褶皱:

轴面直立,枢纽水平(弱变形)2.直立倾伏褶皱:

轴面直立,枢纽倾伏3.倾竖褶皱:

轴面直立,枢纽直立(强变形)4.斜歪水平褶皱:

轴面倾斜,枢纽水平5.斜歪倾伏褶皱:

轴面倾斜,枢纽倾伏,产状不同(最常见)6.平卧褶皱:

轴面、枢纽均水平(强变形)7.斜卧褶皱:

轴面倾斜,枢纽倾伏,产状相同(强变形)

4.褶皱的组合形式:

阿尔卑斯式褶皱(Alpinotypefolds)基本特征:

(1)一系列线状褶皱平行排列,走向与构造带的走向一致

(2)背斜、向斜相间连续排列,同等发育

(3)不同级别的褶皱组成复背斜或复向斜

侏罗山式褶皱(Jura-typefolds)基本特征:

(1)一系列线状褶皱平行排列,走向与构造带的走向一致

(2)紧密的褶皱与开阔的褶皱相间排列

(3)沉积盖层沿刚性基底上软层滑脱形成的薄皮褶皱

日尔曼式褶皱(Germanotypefolds)

(1).发育在弱变形的地台中

(2).短轴背斜的斜列组合

(3).这褶皱两翼倾角极缓

5.褶皱形成时期的判定:

褶皱卷入的最新底层之前,盖在褶皱上面最老底层之后。

6.断层:

断层的几何要素:

1.断层面:

将岩片或岩层断开成两部分,并任意滑动的破裂面(可平、可曲,产状要素同面状构造)2.断层带:

一系列破裂面或次级断层组成的带(同时形成、相互平行、性质相同)3.断层线:

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4.断盘:

断层面两侧,沿断层面滑动的岩块。

上盘—位于断层面上侧的断盘

下盘—位于断层面下侧的断盘

上升盘—相对向上滑动的断盘

下降盘—相对向下滑动的断盘

7.断层分类:

断层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分类

1.按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的关系分类

(1)走向断层:

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

(2)倾向断层:

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垂直

(3)斜向断层:

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

(4)顺层断层:

断层面与岩层层理基本一致

2.按断层走向与区域构造线(或褶皱轴向)的关系分类

(1)纵断层:

断层走向与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

(2)横断层:

断层走向与区域构造线基本垂直

(3)斜断层:

断层走向与区域构造线斜交

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分类

1.正断层:

上盘下降,倾角较大,上陡下缓

(犁式断层)

2.逆断层:

上盘上升

A.高角度逆断层:

倾角>45º,逆冲断层

B.低角度逆断层:

倾角<45º,逆掩断层

C.推覆构造:

滑动距离很远的逆掩断层,

倾角<30º

外来岩席:

远处推覆而来的岩块(推覆体)

原地岩块:

下盘相对未动的岩块

飞来峰:

被剥蚀后残留下的孤零的外来岩席,断层圈闭的老地层

构造窗:

外来岩席中被剥露出来的原地岩体,断层圈闭的新地层

8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的确定:

(1)正常地层老岩层为上升盘;倒转地层反之

(2)背斜变宽为上升盘;向斜变窄为上升盘。

9.断层活动时间的确定1.被断的最新地层之后,未断的最老地层之前2.错断岩脉,未被岩脉充填,形成在岩脉以后;错断岩脉,并被岩脉充填,形成在岩脉同时;未错断岩脉,全被岩脉充填,形成在岩脉以前3.根据断层的性质、方位等力学关系,可判断是否与褶皱同期4.在区域构造背景下,分析断层形成时代5.长期(多期)活动:

控制两盘沉积历史,沉积厚度差异。

3.2松岭峪地区构造特征概述

松岭峪地区主要以褶皱构造为主,走向大致为北西—南东,断层发育,走向和褶皱大致相同,

1.褶皱构造:

主要有五大褶皱(松岭背斜、彩云岭背斜、红石崖向斜、范村背斜、毛村向斜)及一些小褶皱组成。

2.断层构造:

主要有五大断层(彩云岭-白玉山的逆断层F1、范村-陈村的逆断层F2、刘村-王村的正断层F3、刘村-任村的正断层F4、离洪村约为1公里的正断层F5)及一系列小断层组成。

3.不整合面构造:

角度不整合(三个角度不整合),全区可分为四大构造层,分别为Z、∈1、∈2﹢3、O1构造层;D1、D2、C1、C2、T1构造层;E1、E2、E3、N构造层;Q构造层。

3.3褶皱构造

1.松岭背斜

分布在松岭一带,中间高两边底,呈ES20-35°延伸,长约为10km,宽约为4km,主要由D1、D2、C1、C2地层构成。

核部地层为D1,两翼地层为D2、C1、C2,即中老两新,所以为背斜。

因两翼倾向相反,轴面近于直立(倾角约为89°),且两翼倾角近似相等,即该褶皱在横剖面上的形态为直立褶皱。

因该褶皱的延伸长度与两翼宽度之比小于3:

1(2.5:

1),且为背斜,即该褶皱在平面上的形态为穹隆构造。

2.彩云岭背斜

分布在彩云岭-白玉山一带,呈ES30-40°延伸,长约为14km,宽约为2km,主要由D1、D2、C1、C2地层构成。

核部地层为D1,两翼地层为D2、C1、C2,即中老两新,所以为背斜。

因两翼倾向相反,轴面倾斜(倾角约为75°),且两翼倾角不相等,一翼约为40°,另一翼约为70°,即该褶皱在横剖面上的形态为斜歪褶皱。

因该褶皱的延伸长度与两翼宽度之比大于3:

1(7:

1),且为背斜,即该褶皱在平面上的形态为短轴褶皱。

3.红石崖向斜

分布在红石崖一带,呈ES40-50°延伸,主要由E1、E2地层构成。

核部地层为E2,两翼地层为E1,即中新两老,所以为向斜。

因两翼倾向相反,轴面近于直立(倾角约为88°),且两翼倾角近似相等,,即该褶皱在横剖面上的形态为直立褶皱。

根据翼间角的大小又可以说是平缓褶皱。

4.范村背斜

分布在范村-陈村一带,呈ES40°延伸,主要由Z、∈1、∈2﹢3地层构成。

核部地层为Z,两翼地层为∈1、∈2﹢,即中老两新,所以为背斜。

因两翼倾向相反,轴面倾斜(倾角约为78°),且两翼倾角不相等,即该褶皱在横剖面上的形态为斜歪褶皱。

由于有断层的

5.毛村向斜

分布在毛村-王村一带,呈ES40°延伸,主要由O1、∈1、∈2﹢3地层构成。

核部地层为O1,两翼地层为∈1、∈2﹢3,一翼有部分地层被喷出的岩浆岩侵入,翼部由于逆冲推覆作用,有一小部分岩体裸露在原地岩块之上,构成一个小型飞来峰。

3.4断层构造

1.彩云岭-白玉山的逆掩断层F1

该断层西起古新统,经过彩云岭背斜,东被金沟的花岗岩切断,其西端延伸到图外。

断层中间被两个后期形成的小断层切断,断层总体走向ES20-40°。

图内断层延伸长达15km以上。

断层倾向南,倾角在30°-50°之间,两盘岩层的产状受到断层的影响显著。

北盘地层发生倒转,导致中间地层变陡,中间有一部分断层被后期形成的花岗岩体切断。

断层形成在E1-T1之间,使C2地层推掩在T1地层之上,且该断层切穿彩云岭背斜,导致彩云岭背斜的一翼地层发生倒转,北盘地层上升(上盘),使该背斜的核部变宽、变老。

可以说明该断层形成在褶皱后期,是燕山运动南北向挤压而形成的。

2.范村-陈村的逆掩断层F2

分布在陈村-范村-毛村一带,切穿范村背斜和毛村向斜的一翼,

从东向北所经过的地层依次有Z、∈1、∈2﹢3、O1,其两端皆延伸到图外,断层的走向为ES30-50°,倾角约为24°,该断层形成于O1之后。

图中只有上盘的岩层产状受到断层的影响,使上盘地层发生倒转上升,从而导致范村背斜的核部变宽、变老。

可以说明该断层是在褶皱后期产生的。

3.刘村-王村的正断层F3

该断层北起刘村,穿过任村,延伸到图外,所穿过的地层只有震旦系(Z),北端被后期形成的花岗岩体切断。

断层的走向为ES35-45°,倾向约为28°,形成于花岗岩体(r)和震旦系(Z)之前,辉长岩体(v)之后。

4.刘村-任村的正断层F4

图内断层分布在刘村与任村之间的震旦系地层,并向北偏东方向延伸,断层的走向为ES25-35°,倾向约为25°,与刘村-王村的正断层(F3)非常相似,只是形成时间较晚,该断层形成在刘村-王村的正断层(F3)之后,形成在辉长岩体(v)之前。

5.离洪村约为1公里的正断层F5

该断层分布在离洪村为1公里左右,其一端延伸到图外,中间被两个后期形成的小断层切断,造成各段断层的走向不一致,上端走向为ES45-50°,中断走向为ES15-20°,下端走向比中断走向更平缓。

断层发育很晚,形成于古新统(E1)之后。

6.一系列中、小型断层

中、小型断层在松岭背斜的两翼非常的发育,造成好多地层破碎带,并使松岭背斜的核部变大。

在彩云岭背斜也有发育,但发育不太不完整。

有些断层为平移断层(松岭背斜左上角断层),大部分为正断层或逆断层,走向大致为南偏东方向,且形成时间很晚。

3.5不整合面构造:

3.6构造运动

1.加里东运动:

加里东运动在寒武纪时最主要的地壳变动为升降运动。

自早寒武世开始海侵,中寒武世海侵达到最高峰,海水侵入阿拉伯陆台和印度陆台的北部;到晚寒武世时,由于有些地方陆地开始上升,故海水面积相对缩小,特别在西伯利亚陆台。

寒武纪时,亚洲各大地槽带都沉积有砂岩和石灰岩等地层。

志留纪时,在陆台区和中央哈萨克斯坦等大地槽区,有大规模的海侵。

整个寒武纪和志留纪末期以前,亚洲陆台基本上是沉降时代和海水侵入时代,这是加里东运动的前半期。

2.印支运动:

印支期对于中国地质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此期间,扬子板块、华夏板块和属于亲冈瓦纳构造域的思茅-印度支那板块、保山-中缅马苏地块均拼合到欧亚板块之上,使中国四分之三的陆地完成了拼合和统一。

具体过程是:

华夏板块和扬子板块在中三叠世末期率先完成碰撞、拼合,形成华南板块,二者之间则形成绍兴-十万大山碰撞带。

几乎与此同时,思茅-印度支那板块也与之碰撞拼合,之间形成金沙江碰撞带的南段。

晚三叠世,保山-中缅马苏地块拼合到华南板块之上,之间形成澜沧江碰撞带的南段。

最后,华南板块与在印支期之前已经拼合到欧亚板块之上的中朝板块发生碰撞、拼合,之间形成秦岭-大别山碰撞带(其东段为南黄海嵌入构造所阻断)。

由于印支期的构造活动相当剧烈,在发生碰撞的各板块内部都发生了广泛的褶皱变形。

3.海西运动:

海西构造期,包括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

当加里东运动因褶皱造山而终结后,即转入整个地壳比较稳静的泥盆纪,这时没有褶皱运动,只有升降运动。

因此在加里东造山带上,形成了许多陷落盆地群,如库兹涅茨盆地、米努辛斯克盆地。

在这些盆地里,后来都沉积有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

泥盆纪末期,海侵现象又为陆地上升所代替,但到早石炭世时,在大地槽和地台上,又有大规模的海侵,一直延到中石炭世,这一时期为海西运动的前半期。

中石炭世开始海退,接着在中石炭世和晚石炭世之间,就开始了海西褶皱运动。

这个造山运动在二叠纪结束,从石炭纪末到二叠纪,为海西运动的后半期。

海西运动形成的山脉主要有乌拉中尔山脉和哈萨克斯坦、蒙古、长白—兴安褶皱带、秦岭—昆仑褶皱带、祁连山、天山等。

海西褶皱运动,将俄罗斯地块和西伯利亚地块连接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亚欧大陆的雏形。

至此,亚洲大陆的面积又一次扩展,而地槽却又一次缩小了。

海西构造期形成的山脉和加里东构造期形成的山脉都可称之为旧褶皱山,由于山脉硬化较早,久经侵蚀,地势已大为降低;而今日的地形,主要是阿尔卑斯期以后所隆起的山块。

4.燕山期对于中国的东部地质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此期间,由于鄂霍次克板块和伊邪那岐板块先后与欧亚板块东北部碰撞,不仅造成了包括中国东部在内的大面积地区的褶皱隆起,形成李四光命名的“新华夏构造体系”,而且使欧亚板块逆时针旋转了30度,使这一板块逐渐接近现在的取向。

相比之下,燕山运动对中国西部的地质影响就十分微弱。

大量断层的出现,还造成了燕山期中国东部强烈的岩浆活动。

其中华南地区(特别是福建沿海地区)的岩浆活动更为剧烈,这可能是因为这一地区的地壳在莫霍面处发生滑脱,大陆性的地壳直接推覆到了大洋性的地幔岩石圈之上。

在这些岩浆活动中喷出或侵入的岩浆增加了华南地区岩石圈的刚性,从而使之在以后的构造运动中相对比较稳定,在今天也是中国地震较少出现的地区之一。

在中国东部因碰撞褶皱而形成山地和深谷的同时,中国中西部地区在近东西向的张裂作用下形成了一系列的构造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和柴达木盆地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其中鄂尔多斯盆地现在在地貌上已经不存在)。

更西部的地区则构造活动微弱,很多地区的沉积基本没有间断。

5.喜马拉雅运动:

喜马拉雅运动分为3幕:

第一幕发生于始新世末、渐新世初,青藏地区成为陆地,从而转为剥蚀区;第二幕发生于中新世,地壳大幅度隆起,伴以大规模断裂和岩浆活动;第三幕发生于上新世末、更新世初,青藏高原整体强烈上升,形成现代地貌格局。

中国所有高山、高原现今达到的海拔高度,主要是喜马拉雅运动第三幕以来上升的结果。

第四章岩浆岩

区内总体岩浆岩出露较少,主要有燕山期花岗岩体(r)喷发、花岗闪长岩体(rg)、和辉长岩体(v)。

4.1松岭峪地区岩浆岩概述

1.燕山期花岗岩(r),主要分布在金钩、刘村以西、松岭背斜的核部等地方。

金钩地区的花岗岩体裸露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为侵入接触,形成于三叠早期(T1)之后;刘村以西的花岗岩体裸露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为侵入接触,形成于辉长岩之后;松岭背斜核部的花岗岩侵入在花岗闪长岩体的上面,裸露面积约为1平方公里,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为侵入接触,形成于周边的花岗闪长岩体之后。

2.花岗闪长岩体(r﹠),分布在彩云岭背斜、松岭背斜及离1公里松岭峪一带,裸露的总面积为3平方公里。

彩云岭背斜的花岗闪长岩体的走向大致为东西方向,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为侵入接触,形成于三叠早期(T1)之后;松岭背斜及离1公里松岭峪的花岗闪长岩体的走向与彩云岭背斜的花岗闪长岩体的走向大体一致,为东西方向,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为侵入接触,形成于周围花岗岩体之前。

3.辉长岩体(v),分布在丁村与刘村一带,裸露的总面积约为3平方公里。

丁村的辉长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为侵入接触,形成时代很晚,形成在寒武系(Z)与震旦系之间(∈1);刘村的辉长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为侵入接触,形成于周围花岗岩体之前。

4.2各个构造层中岩浆岩的特点

1.震旦系构造层岩浆岩体

刘村附近出露有花岗闪长岩和辉长岩,丁村出露有辉长岩;刘村出露的辉长岩与花岗闪长岩是沉积接触关系、与F3逆断层是断层接触关系。

丁村出露的辉长岩与震旦系地层、下寒武统地层和F2逆断层的接触关系分别是侵入接触、沉积接触和断层接触。

根据以上的接触关系可知辉长岩体形成于震旦纪之后、早寒武世之前,可能与F4正断层同时形成,F4正断层截断刘村辉长岩体只是同一次伸展运动中的相对早晚关系的反映。

2.寒武系-下奥陶统构造层岩浆岩体

在该构造层的东北角发育花岗岩体,该花岗岩体侵入于寒武系和下奥陶统地层之中。

3.泥盆系—下三叠统构造层岩浆岩体

松岭背斜北西向扬起端出露有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侵入体,根据它们截切构造线的关系可以知道形成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的岩浆活动于早三叠世之后、古新世之前,彩云岭背斜和香溪向斜公共翼上也有花岗闪长岩出露,而在彩云岭背斜核部出露最广且切穿F1逆断层,由此可推断花岗闪长岩是沿着F1断层向上侵入的,且花岗岩的形成晚于花岗闪长岩。

彩云岭背斜转折端发育有岩脉,岩脉的长轴方向与背斜轴迹一致.

4.古近系-新近系构造层中未见岩浆岩体出露。

第五章地质演化史

松岭峪地区构造发展简史:

该地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大地地质构造作用的影响下,经历了多次不同规模的构造运动。

根据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可将松岭峪地区划分为五个构造层。

根据各种地质构造形成的机理模式和基本理论,结合中国大地构造在全球地质应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的基本特征,现将其构造发展史具体描述如下:

第一构造层:

该构造层包括地层有震旦系(Z),此时为中国的古浪运动时期,对应加里东阶段,该时期地壳缓慢下降,接受沉积,逐渐形成震旦系(Z)地层。

由于地质构造运动的作用,受中国古浪运动构造作用的影响,该地层发生多次弯曲,形成复背斜构造,走向约为ES40°,主应力方向也大致为ES40°方向。

第二构造层:

该构造层包括地层有下寒武统(∈1)、中上寒武统(∈2﹢3)、下奥陶统(O1)地层。

此时为中国的古浪运动时期,对应加里东阶段,该时期地壳缓慢下降,接受沉积,逐渐形成下寒武统(∈1)、中上寒武统(∈2﹢3)、下奥陶统(O1)地层。

该构造层地层与震旦纪(Z)地层属于整合接触关系。

随着应力的逐渐作用,一条逆掩断层开始发育,之后地壳开始慢慢抬升,部分早期沉积的地层开始遭受风化剥蚀。

第三构造层:

该构造层所包括的地层有下泥盆统(D1)、中泥盆统(D2)、下石炭统(C1)、中石炭统(C2)、下三叠统(T1),此时属于中国的天山运动和印支运动时期,对应印支海西阶段。

该时期地壳缓慢下降,接受沉积,形成下泥盆统(D1)、中泥盆统(D2)、上泥盆统(D3)地层,由于地壳的上升,使上泥盆统(D3)地层遭到剥蚀,从而造成上泥盆统(D3)地层的缺失;地壳又开始缓慢下降,接受新的沉积,形成下石炭统(C1)、中石炭统(C2)、上石炭统(C3)地层,又因为地壳的再次上升,使上石炭统(C3)地层遭受剥蚀,造成上石炭统(C3)地层,最后地壳又开始接受下三叠统(T1)地层的沉积。

造成该构造层中有两个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地层由于在地质构造作用下,发生多级弯曲,形成各种褶皱和断层。

随着地质应力的逐渐作用,该地区大部分的褶皱和断层都在这个时期开始发育形成的,同时又有酸性岩浆在地球内部的影响下沿着断层和褶皱的核部等地层相对薄弱地带上升侵入或喷出地表,冷凝成为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之后地壳又开始缓慢的上升,遭受风化剥蚀。

第四构造层:

该构造层包括的地层有古新统(E1)、始新统(E2)、渐新统(E3)、新近系(N),此时为中国的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对应燕山阶段和喜马拉雅阶段。

该时期地壳缓慢下降,接受沉积,形成古新统(E1)、始新统(E2)、渐新统(E3)、新近系(N)地层,但由于在接受始新统(E2)地层沉积的同时,地壳发生了上升,导致始新统(E2)地层很薄,再地壳再下降,接受渐新统(E3)地层的沉积,地层之间由于没有地层的缺失呈整合接触,之后在各种地壳作用下,地层发生各种弯曲,形成各种小褶皱。

第五构造层:

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河流发育的松岭峪和赵村,此构造层只含有第四系(Q)地层,此时属于中国晚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对应于喜马拉雅阶段后期。

地壳由于缓慢下降,接受沉积,形成第四系(Q)地层。

(中元古代(Pt2)晚期,图区的东北部受到晋林运动影响从北向南的挤压,震旦纪片岩中形成轴面向北倾斜的东西向褶皱。

中元古代末,图区东部的应力机制转变为近南北向的伸展构造活动,形成断面向北东倾斜的F4正断层和刘村、丁村辉长岩侵入体。

早寒武世初,图区的东北部沉降,在震旦系构造层之上沉积寒武系和下奥陶统地层。

早奥陶世末,由于早加里东运动的影响图区东北部受到北东-南西向的挤压,致使下古生界构造层中形成北西-南东向延伸的褶皱和F2,F3逆断层,强烈的逆冲推覆活动使F2逆断层断面附近的地层倒转,形成牵引褶皱;F2逆断层的上盘在后期的风化剥蚀过程中在毛村东南部形成了飞来峰构造。

在这次大规模的从南西向北东方向的逆冲推覆活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