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文本教学设计汇总.docx
《第二单元文本教学设计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文本教学设计汇总.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单元文本教学设计汇总
课题:
《光和影》
课时:
总1课时分第1课时主备人:
田霞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影子产生的条件:
光、遮挡物和屏;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影子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的侧面有关;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2.过程与方法:
按教科书要求有目的、有步骤地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用线条和图形准确地进行记录。
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善于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有步骤地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用线条和图形准确地进行记录。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每组一个手电筒、两张A4的白卡纸(屏)、一块4厘米的塑料块(挡光物体),构线笔、尺子各一。
【学法指导】实验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法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教学教程
一、激趣导课,初步感知
师: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单元——光。
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将探索更多的关于光的秘密。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第一课《光和影》。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研究影子产生的条件
1.同学们现在想做一做手影游戏吗?
不过做之前老师对大家有一些提示。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1:
(1)利用手电筒模仿录像做一做手影游戏?
(手电筒就在课桌内)
(2)思考:
我们是怎样做才看到自己的手影的?
影子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
(3)完成后把手电筒放入课桌。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3.小组交流汇报:
我们怎样看到自己的手影的,你认为影子产生需要哪些条件?
生答后师相机板书:
影子产生条件:
光、挡光物、屏。
4.师:
哪些东西可以作屏?
(白纸、墙壁、地面或其他物体)。
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影子一定会出现吗?
(挡光物必须在光照区域内;挡光物不能透明)。
教师用手在一强光源下示范。
讨论光源
1.师:
影子的产生需要光,刚才做手影游戏时的光来自哪里?
(手电筒、应急灯)像手电筒、应急灯那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你还能举一些光源的例子吗?
(生答后师板书:
光源:
太阳、蜡烛、萤火虫……)
2.师:
提醒一点:
蜡烛、手电筒、电灯等必须在点亮后发出光时才能称光源。
演示:
熄灭的蜡烛——点燃的蜡烛
3.师:
月亮和镜子是不是光源呢?
为什么?
三、精讲点拨、归纳拓展
探究影子的变化特点
1.发现问题
(1)师:
光被物体挡住后,在屏上会出现影子,那么同个物体的影子是否都一样呢?
影子会变化吗?
(2)师出示塑料块、手电筒,猜测一下:
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塑料块的影子发生变化,从而得到不同的影子呢?
(3)学生说操作方法,师试着比划,并归纳:
影子变化与光源的位置(角度)、光源与物体距离、光源在物体的不同侧面照射有关系。
板书:
位置、距离、侧面。
2.确定研究方法
(1)这几种方法究竟能不能让物体的影子发生变化,如果能,又是怎样的变化呢?
我们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比如说光源位置与影子变化这个实验,这是个对比实验,做这个实验时白纸屏怎么放?
要改变的是什么条件?
不能变的又是什么条件呢?
师出示实验投影图片1。
(2)小组讨论后回答。
(白纸屏平放于桌面。
改变的条件是光源的位置,不改变的是:
塑料块不动,光源与塑料块间的距离不变)。
师台上演示。
(3)课件出示温馨提示2:
A、垫好白纸屏,将塑料块竖放在中间,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在白纸屏上画出影子。
B、注意分工合作。
C、组内交流后共同完成实验记录。
(强调用笔和尺子画出实际的影子)
(4)师:
那么“物体与光源距离变化引起影子变化”这个实验呢?
师打出实验图片2,请学生说说做这个对比实验时应注意的地方?
(改变的是什么条件?
不变的又是什么条件?
屏怎么放?
)
小结:
“物体与光源距离变化引起影子变化”这个实验:
注意屏与光源的位置不变,只改变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黑板上演示,并提示可以把白纸屏按在墙上做或把整个装置放倒90度做,易于画影子)。
3.生做实验,师巡视。
4.交流实验后的发现,请几个组根据实验记录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包括图和记录)。
交流补充后师相机板书:
影子与:
光源的角度、方向有关
物体和光源间的距离有关
四、检测训练、当堂达标
了解投影,进一步研究影子的变化。
(1)师:
这里老师有三个影子(师在白纸屏上贴影子),你知道吗,这三个影子都是同一个物体——就是这本词典的(出示词典),你知道我是怎么得到这三个不同的影子的吗?
(学生说,上台演示)板书:
影子与[光源照射的物体的侧面有关]
(2)师:
(手拿词典比划)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并非所有的影子都是投影,只有光源垂直投射到一个面上的影子才叫投影。
课件FLASH演示投影。
(3)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比如街道上的交通标示牌,洗手间门口的标示牌等很多地方用到了投影画,可以说这是一种简单形象的标志,皮影戏也采用了投影技术,另外在我们的工业生产和设计中也大量采用了投影制图。
(教师出示课件图片)
五、小结存疑、巩固深化
师:
回顾一下我们学习了光的哪些知识?
发现了什么规律?
我们再做一次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1.改变光源的位置,影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2.改变物体离光源的距离,影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3.让光源照射自己的手的不同侧面,得到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光和影
影子产生条件:
光、挡光物、屏
光源:
太阳、蜡烛、萤火虫……
影子与物体和光源间的距离有关
光源照射的物体的侧面有关(投影)
课题:
《阳光下的影子》
课时:
总1课时分第1课时主备人:
田霞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和影子的变化——方向变化和长短变化。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做说明影子变化的实验。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现象是有一定条件的。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做说明影子变化的实验。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做说明影子变化的实验。
【教具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
手电、跳棋棋子、白纸。
2.演示实验材料:
投影仪、铅笔盒。
【学法指导】:
实验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法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善于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初步感知
通过有趣的手影游戏引起兴趣,创设问题的情境。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1.打开投影仪的开关,使光投在屏幕上。
(也可以利用照在墙上的太阳光。
)
2.教师演示:
表演一种手影。
3.谈话:
这个影子像什么?
谁还会表演手影,请到前面来表演。
4.学生表演手影。
5.谈话:
关于影子,你有什么问题?
6.讲述: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关于影子的秘密。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1.指导学生认识影子产生的条件
(1)谈话:
你认为影子是怎么产生的?
(2)讲述:
为了弄清为什么会有影子,我们来做个实验。
(3)演示实验:
此实验方法渗透了对比实验的方法——在其他条件相同下,进行单因素比较。
①开灯(投影仪),灯光中没有挡光的物体。
问学生:
有影子吗?
为什么?
②举一物体(例如水碗或瓶子),关灯。
问学生:
有影子吗?
为什么?
③开灯,在灯光中举一个水碗。
问学生:
有影子吗?
(4)讨论: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你认为怎样才有影子?
(5)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实验和讨论,我们知道:
只有在有光、有挡光的物体时才有影子,这是产生影子的二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此外,还要有屏幕、墙这样的东西,使影子能投在上面,否则也看不到影子。
2.指导学生认识影子方向的变化
(1)谈话:
同一个物体的影子都一样吗?
影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这个问题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言,不限于影子方向的变化。
因为学生并不知道下面将要研究什么问题,所以应该让学生广开思路,全面发言。
上方、稍斜一点、再斜一点…)照在跳棋子上,观察棋子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2)讲述: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
把白纸铺在桌上,把跳棋子立在纸的中间;用手电光照射棋子,观察棋子有影子吗?
让手电光分别从前、后、左、右方向照在棋子上,观察棋子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①棋子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方向变化)
②棋子影子的方向是怎样变化的?
当光从前面照时,棋子的影子在哪个方向?
当光从左面照时,棋子的影子在哪个方向?
当从后面照时,棋子的影子在哪个方向?
当光从右面照时,棋子的影子在哪个方向?
(5)讨论:
影子方向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6)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影子的方向是随着光照方向的变化而变化的,影子总在物体受光方向的反面。
三、精讲点拨、归纳拓展
指导学生认识影子长短的变化
(1)讲述:
下面,我们再来做个实验。
让手电光从不同的角度(正此实验渗透太阳高度的变化,即太阳光直射与斜射时物体影子的变化。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讨论:
影子的长短变化有什么规律?
(5)教师小结:
影子的长短是随着光照的角度变化的。
光照的角度大(即光从“头顶”往下照或稍微斜一点),影子比较短;光照角度小(即光照方向斜得比较多),影子比较长。
四、检测训练、当堂达标
(1)讲述: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影子的知识。
(2)提问:
①影子产生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②什么样的天气地上的物体有影子?
什么样的天气物体没有影子?
为什么?
③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物体在光照下都有影子?
(透明的物体没有影子。
)
④影子的长短是随着什么变化的?
⑤夜晚,当你走在有路灯的街上,你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五、小结存疑、巩固深化
观察、记录阳光下直立物体(跳高架、旗杆、小树等)的影子,在天中有什么变化?
【板书设计】:
阳光下的影子
只有在有光、有挡光的物体时才有影子
还要有屏幕、墙这样的东西,使影子能投在上面,否则也看不到影子。
影子的长短是随着光照的角度变化的。
光照的角度大(即光从“头顶”往下照或稍微斜一点),影子比较短;
光照角度小(即光照方向斜得比较多),影子比较长。
课题:
《光的传播》
课时:
总1课时分第1课时主备人:
田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2)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领略色彩斑斓的光之美,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教学难点】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具准备】激光手电、蚊香、玻璃砖、火柴、蜡烛、光屏、中间有孔的不透明硬纸板、盛水的小烧坏(水中放适量粉笔末)、果冻。
【学法指导】实验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法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初步感知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
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播放一幅幅美丽的城市夜景。
师:
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同学们欣赏到了美丽的城市夜景,此情此景,同学们想对老师说点什么呢?
(学生谈感受)是的,正是有了这色彩斑斓的光,城市才被打扮的如此美丽,如此迷人。
对于光,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光的传播》。
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一)光源
师:
是的,是从光源发出来的。
除了课本上举的例子,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吗?
生:
讨论交流。
师:
很好,刚才同学们说出了好多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我们就把这些物体能够发光的物体,称之为光源。
像太阳、萤火虫、水母这类能够自然发光的物体,叫“天然光源”;像点燃的蜡烛、霓虹灯、白炽灯这类由人类制造的发光物体,叫“人造光源”。
(二)光的传播
1.提出问题
师:
(手拿着一个激光手电射向天花板。
)老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
从激光手电发出的光是沿着怎样的路径传播到天花板上去的?
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经验或感性认识提出自己的猜想。
2.猜想
生: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
同学们都猜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可科学是严谨的,仅仅靠猜想是不够的,怎样检验我们的猜想的正确性呢?
生:
需要用实验的方法去检验。
师:
好,今天,同学们就用实验桌上这些简单的器材去大胆设计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
3.设计并进行实验
(学生动脑动手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并观察各小组实验情况。
)
师:
好,现在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设计的实验、操作的方法、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告诉大家?
4.展示并交流。
学生甲:
我们先用激光手电射向硬纸板上的小孔,在另一侧的光屏上看到一亮点,而射向硬纸板的其他位置时看不到亮点,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然后我们做了小孔成像实验。
点燃蜡烛,中间是带小孔的不透明硬纸板,另一侧是光屏,在光屏上我们看到了烛焰的倒立的像。
也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学生乙:
当我们点燃了蜡烛的时候,我们小组四个人都看到了光,说明光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学生丙:
我们先点燃香,然后用激光手电沿着向上冒的烟的方向照过去,我们看到了一条亮光,时断时续的,美极了!
学生丁:
我们用激光手电照射烧杯里的水,看到水中一条亮光。
又照射果冻,还是看到一条亮光。
……
5.分析论证。
师:
同学们说的太精彩了!
方法各异,但都说明了一个问题: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现在请同学们看老师做一个实验。
演示实验:
把玻璃砖固定在光具盘上,用激光灯沿光具盘面射向玻璃砖。
生:
诧异、迷惑(光怎么不是沿直线传播了呢?
)。
师:
对呀,光不再沿直线传播了,同学们能想想什么原因吗?
生:
讨论交流。
师:
考虑一下,同学们做实验的时候,光是在什么介质中传播的?
而老师做实验的时候呢?
生:
我们做实验时,光是在水中、空气中、果冻中传播的,是同一种介质,而老师做实验的时候,光是从空气传播到玻璃中,介质不一样了。
师:
很好。
所以我们说“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首先要在同种介质中,而且是均匀的。
同学们能总结这个结论了吗?
生: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三)光线
师:
知道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那我们如何描述光呢?
我找两个同学到黑板上画出来。
学生依据日常生活经验及对光的认识画出光的表示方法。
师:
同学们画的都很好,我们就用一条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用箭头代表光的传播方向。
这样的表示方法体现了我们物理学上的简单之美。
三、精讲点拨、归纳拓展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师:
我们知道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同学们能举例说明哪里用到了光的直线传播吗?
生:
在开掘隧道时,工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现偏差。
师:
光的直线传播还可以解释哪些常见的光现象呢?
生甲:
我们玩过的手影游戏,就是因为光在传播过程中被手挡住了,在手后面的墙壁上产生影。
生乙:
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也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生丙:
刚才我们做的实验“小孔成像”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师:
很好,老师发现同学们讨论积极,思维活跃,并且能从课本和生活中获取信息,同学们的表现令老师欣慰。
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生:
欣赏课件展示的激光准直、手影、小孔成像、日食的成因、月食的成因。
(加强感性认识)
(五)光的传播速度
师:
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36页,读完之后能告诉老师什么呢?
生甲:
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这表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生乙:
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在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
生丙:
光速是很大的。
如果一个飞人以光速绕地球运行,在1s的时间内,能够绕地球运行7.5圈。
师:
同学们都说的很好。
既然光速如此之快,科学家们是怎样测出来的呢?
这个问题我想留给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以上网查询。
四、检测训练、当堂达标
师:
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我们学习“光是怎样传播的”这个问题时,经历了怎样的探究过程?
生:
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交流总结──得到结论──结论应用。
师:
是的,刚才我们经历的探究过程,正是科学家们进行科学研究时走过的路程,所不同的是,科学家们在研究问题时走过的弯路更多,付出的劳动更艰辛。
五、小结存疑、巩固深化
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
讨论交流。
“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熟悉吧?
你能解释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吗?
你能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画图来说明吗?
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
【板书设计】:
光源
天然光源
人造光源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课题:
《光的反射》
课时:
总1课时分第1课时主备人:
田霞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5.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
光的反射定律和应用。
【教学难点】
反射定律中的“三线共面”的理解和两种反射现象的应用。
【教具准备】
平面镜、实验报告一生一份、多媒体计算机、实物投影仪、光的反射实验器、激光器等。
【学法指导】探究法、竞赛法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善于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初步感知
做游戏:
找一名同学到讲台前利用讲桌上的仪器将老师藏在讲桌后面的礼物展示给大家看。
学生:
选出平面镜并利用平面镜能成像的特点,使同学们看到了礼物。
师问:
你为什么选择平面镜?
(平面镜能反射光)教师给予表扬,并把礼物送给他。
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师:
你想知道光的反射的哪些知识?
(小组讨论:
学生带着兴趣提出他们的问题。
教师将问题写在黑板上,标出有代表性的问题)
把同学们的问题一一解决:
(一)学生感知光的反射现象
方法:
把激光器打开,让光斜射到镜面上,观察光的传播方向,试着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师:
以上实验说明,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总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师:
好,下面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光在反射时有什么规律。
师:
让学生观察入射光、反射光、入射点,介绍与光的反射有关的几个术语:
入射点:
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法线:
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入射角: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1.提出问题
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2.做出猜想
A.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的大小_____(等于/不等于)入射角
B.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_____(在/不在)同一平面内
C.入射光线和镜面垂直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__。
D.随着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将________。
师:
有了这些猜想,我们就要用到验证猜想的最有力的武器—实验。
3.设计实验和表格:
4.进行实验
(1)让光源射出的平行光分别以不同的角度入射并观察反射光线的位置;
(2)将右半面绕法线缓慢旋转,观察反射光线。
三、精讲点拨、归纳拓展
分析实验
①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______(在/不在)同一平面内。
②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位置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的大小_____(等于/不等于)入射角。
结论:
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四、检测训练、当堂达标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3.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五、小结存疑、巩固深化
(1)以“假如光线不能被反射”为题,写一篇科幻小文章。
(2)请同学们课后,通过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地了解光的反射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板书设计】
入射点:
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法线:
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入射角: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课题:
《光与热》
课时:
总1课时分第1课时主备人:
田霞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简单了解光与热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能力和习惯。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法:
通过观察对比,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自然界里的事物之间的联系。
2.讨论法: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己感受本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教学难点】探究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
【教具准备】教师演示:
凹镜、凸镜,相关图片分组实验:
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
【学法指导】实验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教学教程
一、激趣导课,初步感知
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光和热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1、我们用什么光来做实验?
2、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
3、用什么来测量温度的高低?
4、设计什么样的实验来比较光的多少与温度高低之间的关系?
1、分组制定实验计划
2、交流实验计划。
3、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三、精讲点拨、归纳拓展
根据数据和柱状图分析:
光的强弱和温度有什么关系?
四、检测训练、当堂达标
1、说说在生活中,我们们利用光与热的关系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便?
2、收集人类利用光与热的关系还发明了哪些科学产品?
五、小结存疑、巩固深化
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
【板书设计】
光与热
光的多少与温度高低之间的关系
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的关系
课题: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课时:
总1课时分第1课时主备人:
田霞
【教学目标】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
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教学重点】对比实验: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
【教学难点】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教具准备】人类利用太阳能的课件及图片
【学法指导】实验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法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