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全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00658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全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全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全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全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全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全文.docx

《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全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全文.docx

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全文

国内外心理健康素养研究综述

分类号B848.9

1引言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近年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在心理学界引起研究热潮。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近年有关怀理健康素养的研究进行综述,展现现在的研究概况,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

“心理健康素养”是个新概念,以前很少有人使用。

本文采取《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调查研究》课题组的定义:

心理健康素养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和身体特点。

这些心理品质和身体特点影响或决定着个体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并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本文拟通过文献研究,对国内外关于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做出综述。

2国内关于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

2.1心理健康定义及其相关研究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约10年时间里,国内学术界围绕“心理健康”概念及其标准进行了一场有一定规模的讨论。

争论的焦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原则和依据

有人根据对现有心理健康评定的实际分析,指出存在6种确定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即:

(1)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布为标准;

(2)以行为合乎社会规范为标准;(3)以个人主观经验为标准;(4)以社会生活适应状况为标准;(5)以医学上的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为标准;(6)以心理成熟与进展水平为标准。

其后有学者在20XX年增加了(7)以心理机能的充分发挥为标准。

江光荣对这些依据进行归类,并指出在确定心理健康标准时存在两大原则,“众数原则”和“精英原则”。

“众数原则”即以社会中多数成员的常态行为为正常,偏离常模者为异常。

“精英原则”强调以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潜能的实现程度为评价依据,功能充分发挥者为正常。

2.1.2影响心理健康标准确定的因素

有人详细分析了三种影响心理健康标准确立的因素:

人性观、价值观和文化。

刘华山也指出人性观、特定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会影响心理健康标准的确定。

2.1.3心理健康评价的对象性目标

心理健康评价的被评价物究竟是什么,是讨论中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

其中的焦点是心理健康评价应不应该包括对行为的社会意义评价。

有人认为心理健康评价应体现个人行为的社会意义,即主张心理健康评价跟道德评价合一[5,6]。

还有人认为,心理健康评价的对象应该是人的心理机能,心理机能的评估反映出个体的心理适应和进展水平。

在这之后的讨论中,不少人拥护一种折衷的观点,即心理健康评价主要应集中于人的心理机能,但仍要兼顾行为的社会意义[3,7]。

在这一折衷取向里,有人将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提出来。

指的是人格进展成熟的人,行为既能符合规范,个人需要又能获得满足。

“从心所欲,不逾规矩”在现实中可能有两种境地,一种是个人自由自发地行动,不受规范的限制,自然而然地做到合乎规矩的行为,这是一种高境地的人格进展水平,极少有人能达到。

另一种境地是个人尽可能朝着最能满足自己需要的方向去行动,同时能意识到现实的限制(包括外在的限制和个人条件的限制),并能在这种限制下生存,使自己的成长和进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获得满足。

也就是说,这种人虽不能为所欲为,却依旧能体验到自由感。

这后一种境地符合大多数人的情况,也是多数临床心理学家评价当事人的尺度。

这种评价强调的是个人的心理机能,认为只有良好的心理机能才能保证当事人能达到这种适应水平。

2.1.4心理健康的标准

目前的争论还没有导致一个大家认可的心理健康标准。

不同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不同的心理健康标准。

张春兴提出生活适应的6条标准;黄坚厚提出心理健康可从4方面去评价[10];江光荣在归纳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4个心理健康的维度;刘华山则归纳为6条。

总观这些标准,发现虽然表述上和侧重上存在一些歧异,但还是有着相当多的共同之处。

例如它们都强调心理健康是一种功能状态,认为这种心理功能状态表现为个体的内部协调和外部适应的和谐。

许多标准的提出,实际是综合各家的观点而成,例如江光荣归纳心理健康评价维度为:

(1)自我认识和自我态度;

(2)人际态度和社交能力;(3)生活热情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4)个性结构的内在协调性[11]。

2.2与心理健康素养测量相关的研究

国内目前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及相关的研究多采纳问卷调查法。

之所以多采纳问卷调查法是因为它具有效率高,经济,省时等优点,而且目前的数据分析软件的应用方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利用问卷法。

国内目前应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最普遍的测量工具是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由于该量表使用方便,信度和效度的反映也不错,所以自从被引入国内至今,就一直受研究者们的青睐。

尽管SCL-90的应用很广泛,但它原本带着浓厚的精神病流行学调查的色彩。

因此用它来研究所有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一些进展上的问题,肯定是不切实际的。

因此,近些年不少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和实践要求,编制了不同的测量工具。

宋维真、张建平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基础上编制了《心理健康测查表》(PsychologiclHelthInventory,PHI)。

该量表包括3个效度量表和7个临床量表,由于该量表组成条目比MMPI要少,使用更简便,在功能上接近于MMPI,受到不少研究者的欢迎。

UPI(UniversityPersonlityInventory)是从日本引进,并根据我国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非标准化量表。

UPI由60个项目构成,其中16个身体症状项目、40个精神状态项目和4个虚拟问题,适用于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发现。

杨坚和龚耀先修订了加里福尼亚心理调查表(CPI),其中文版简称CPI-RC,主要用于一般人群的人格评估、心理调查和研究。

该量表共有440个问题,内容主要为个人的爱好、兴趣、习惯、观点等[12]。

另外许明智和龚耀先独立编制了一个适合我国25岁以上一般人群的心理健康量表[13]。

现已经初步确定量表由104个项目组成,由13个一阶因素和3个二阶因素组成。

其中一阶因素分别为快乐感、冲动/易怒、健康关注、猜疑、焦虑/抑郁、信任/友好、主观认知能力、自卑、心理偏离、自制力、情感失控、人际信任障碍和自信。

二阶因素分别为心理问题与障碍、正性情感和健康与认知关注。

虽然该量表还处于初步编制的阶段,考虑到现在国内自行编制量表的工作鲜少,许明智和龚耀先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所以在此特别举列出来。

3国外关于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

英文中没有跟“心理健康素养”直接对应的概念,因此只能根据我们对心理健康素养的定义的内涵,试探性地搜寻有关的研究和理论。

大体来说,国外学者所关注的与心理健康素养概念相近或有关联的概念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1)与自我有关的因素;

(2)与人格有关的因素。

关于自我和人格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有一些学者把自我看成人格的构成部分,甚至是人格的核心,如果这样看,则所有的心理健康素养都可归为人格因素了。

下文将把它与人格分开处理。

3.1自我

西方最早比较系统地研究自我概念的心理学家是詹姆士。

詹姆士开创了从两个角度研究自我的传统,一是自我的结构内容,一是自我的功能。

从心理健康素养概念来看,这两个角度都与之有关。

Shvelson等人1976年提出自我概念多维度层次理论模型[14]。

该模型认为,完整的自我概念的结构应该具有6个特性,即有组织性、多维性、稳定性、进展性、可评价性和可区分性。

这一模型将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分成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

学业自我概念依学科来分,非学业自我概念则分为社会、情感和身体三个方面。

20世纪80年代以后,Mrsh及其同事以Shvelson等人的自我概念理论模型为指导编制了比较完整的自我描述问卷(SDQ)[15]。

与Shvelson的自我概念多维度层次理论模型可以相提并论的是20世纪80年代Hrter提出的颇有影响的多维度阶段自我模型[16]。

她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概念的成分要素在不断地增加,要评价个体的自我概念水平,必须考虑其心理进展的年龄特征。

有关自我的心理功能的研究,相对而言薄弱一些。

艾勃斯登认为,自我有三个基本功能:

(1)同化经验资料;

(2)维持适意的快乐/痛苦平衡;(3)获得乐观的自尊[17]。

其中最引起我们关注的是自我作为内在的、对新经验进行加工的结构的功能(即艾氏所谓同化经验的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个体会不断获得各种各样的感性经验。

这些经验资料须经过个体的认知加工才会产生相应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自我提供了一些加工的图式或维度,从而决定着后继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研究者就一些较具体的自我维度跟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所有这些研究都一致表明,个体的自我概念跟其心理健康有紧密的关联。

例如,Erdolhti用自我形象问卷和儿童抑郁量表测量了1054名平均年龄为14.5岁,来自美国不同社会阶层的青少年,结果显示,自我形象得分与抑郁得分高度相关,即青少年自我形象上存在问题越多,则出现的抑郁症状越多。

女孩的自我形象得分对是否出抑郁症状预测效果良好。

又如,不少研究发现,身体意象作为自我形象的一个方面,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特别意义。

《当代心理学》杂志的调查显示,十几到二十几岁的青少年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外表。

同时还发现,身体意象与他们的自尊、生活中意度、孤独感、抑郁及社会接纳等有关。

悦纳自己外表的人感觉更幸福,适应性更强。

Tigemnn对306名平均年龄16岁的少女的研究表明,身材苗条与否,身体意象的中意程度与不健康饮食行为(神经性厌食症)和自尊有正相关[18]。

自尊是每个青少年的特定的自我价值评价,这种特定的自我价值评价的直接心理体验是自我价值感。

自尊在时空上表现出相当高的一致性。

高自尊的儿童与青少年对自己的中意度高,他们不仅了解自己的长处,同时也知道自己的短处,并希望改进。

他们通常保持着积极的情绪,表现出高的胜任力,对自己的命运有主宰感。

高自尊者不仅自我接纳程度高,也接纳他人,能容忍不同的观点,人际关系中意,成就动机高,且倾向于把成功归于自己的能力。

相反,低自尊的儿童与青少年不能悦纳自己,总认为自己无能,常常被焦虑和自我怀疑所困扰。

另外低自尊者成就动机低,倾向于把成功归于运气,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

有大量研究显示,一个人的自尊水平影响他生活的各个方面。

例如,Roy指出,个体的自尊水平深刻地影响他们对生活事变的适应能力。

Brge等对156名17~18岁的青少年研究发现,高抑郁与低自尊之间相关;高抑郁与孤独相关。

另外低自尊还与无望、无助感,自杀倾向紧密相连。

Overholser等对254名13~17岁的少年精神病人与288名高中生比较研究发现,自尊缺失与自杀倾向相关。

自我同一性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个体的自我。

它是指个体自我观念的内在协调性。

埃里克森提出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时期一项关键性的进展任务,如果自我同一性危机不能顺利解决,会出现自我同一性混乱[19]。

Mrci把埃里克森的观点阐述为四种统合状态――定向性统合、早闭性统合、未定性统合和迷失性统合。

不同的统合状态可以看成是青少年四种不同的处理统合危机的模式。

定向性统合指个体的统合危机已经解决,也就是说他可能已经选定了一个职业目标和自己的价值观。

早闭性统合是指个体自己未做探究,而是接受父母或他人的选择和安排,从表面上看,这类人统一性已经完成,但实际上却存在焦虑、抑郁和失败感。

未定性统合指个体尚处在对自我统一性的探究阶段,由于延迟的统合,这些人常常有挫折感,以及让父母失望的内疚感。

迷失性统合指进展危机无法化解,而陷入困境者。

这类人显示出高焦虑、无能感和刻板、偏激行为。

其中一些人陷于无休止的社交活动,如性乱交,吸毒等自毁行为。

有的变化无常,不能安心做好一件事,也无法与他人维持稳定持久的友谊。

还有一部分人发生情绪障碍,有自杀倾向,需要专业治疗。

总之,自我同一性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之一。

3.2人格因素

人格可以包括非常宽泛的内容,这里仅涉及几个跟心理健康素养关联大的人格因素,包括:

气质、操纵点和归因方式、应对风格、依恋关系类型。

3.2.1气质

气质是个体幼年开始就表现出来的一种一贯性的行为反应风格。

与心理健康有关并且得到较多研究的是困难性气质,这种气质同适应困难有关。

虽然在困难性气质的概念上还有争议,但多数研究显示这种不适应性气质特征与儿童青少年情感障碍和问题行为有关。

例如,Msi等进行了一项旨在探究特别的气质特征是否与青少年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有关的研究[20]。

他们将30名有焦虑症状和25名既有焦虑症状又有抑郁症状的青少年同25名学习困难的和28名正常青少年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情绪性和害羞是青少年及其父母,兄弟姐妹发生焦虑或兼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主要气质特征。

凯根等提出抑制型和非抑制型儿童的概念,他认为,抑制型儿童的动作是有监控的,抑制的,和气有礼的。

而非抑制型儿童是自由的、精力充沛和自发的。

前者在面临不熟悉的人、环境或挑战时更容易焦虑。

凯根把它称为“陌生焦虑”。

抑制型儿童在青少年期和成年后,处在新环境里感到不舒服时,他们会表现出社交退缩[21]。

3.2.2操纵定位和归因风格

操纵定位是个体认为发生在自己或别人身上的事情是否可控的个人信念。

归因是指一个人对一个特定事件的原因的解释。

brmmson等人提出有三个归因维度,即:

操纵点、稳定性和一般性。

可以看出操纵点其实是一般归因模型的一个特别维度[22]。

Dweck等研究发现,儿童对其成功结果的解释方式不同,心理后效不同。

一些人采纳自我操纵取向。

他们把成功归于能力,把失败归于外在因素(考试太难,问题模棱两可)或不稳定性因素(只要努力,就能做得更好)。

这些儿童能保持自信,维持自尊,会继续追求成功。

与此相反,另一些儿童采纳习得性无助取向。

他们总是把成功归于不稳定的和外在的因素――努力,运气,他们不能在成功中体会到自豪和自尊。

但他们却喜欢把失败归于稳定的、内在的因素―低能力―从而降低他们的成功期待和在困难面前的坚持性。

他们放弃继续尝试和努力,表现出无助和抑郁[23]。

Seligmn和brmmson等人在习得性无助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对于抑郁的理论模型。

他们认为,习得性无助实验中的动物反应模式,极为类似人类的抑郁状态(动机缺失,情绪低落,思维迟滞)。

而抑郁的原因,乃是个体在失败的经验中进展出一套特定的归因模式,其核心是不可操纵信念。

研究表明,外控的青少年表现为更高的焦虑水平[22]。

Burger对大学生研究发现,外控的大学生比内控的大学生有更多的自杀念头[24]。

研究者发现,随着个人经验的增加,每个人都逐渐进展出一种独特的归因风格[22],在面对特定事件时倾向于按自己的“风格”作出归因。

这种归因风格,应该是心理健康素养的组成部分。

3.2.3应对风格

应对指个体处在困难情境、面对压力时保护自己并设法满足需要的行动。

研究表明,儿童在很早就学会了一些特定的应对方式,随着儿童的成长,原有的应对方式不断地精炼和强化,逐渐形成了一个人独特的应对风格。

已形成的应对风格有一定的稳定性,当个风光临新的应激情境时,他倾向于用已有的应对策略作出反应。

例如,已有研究表明,面对压力时,有的个体倾向于以情绪反应为主,有的却以问题解决为主。

这是两种明显不同的应对风格,而问题解决取向的应对更有利于心理健康。

3.2.4依恋关系类型

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于1969年提出依恋的概念。

依恋行为是个体获得或者保持与另一确定的且被认为能更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个体进行紧密联系的行为[25]。

insworth在著名的“陌生情境”中发现婴儿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安全型”、“焦虑―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26]。

不同依恋类型的依恋儿童具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人际关系,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更具有社会竞争能力和社会技能,能容易接触新奇的事物和人。

Sroufe提出个体早期的不安全型依恋关系会影响未来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

大量研究支持这一观点。

例如明尼苏达大学一项追踪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安全型依恋关系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适应不良、攻击性行为有关[27]。

Homnn的一项研究表明,青少年期的抑郁与早期的母婴依恋关系紧密相关。

青少年自杀和自杀倾向也与早期的不安全型依恋有关[28]。

按照客体关系理论,早期依恋经验深刻地影响着个体的人格进展,不同依恋类型其实就是某些人格类型的雏形。

依恋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工作模型”,是指在孩子生命的头几年里,由依恋类型而来慢慢形成的一些关于自己和关于依恋对象的一些内化的结构。

这个模型一旦形成,它就以内化的机制的形式调节着孩子的思想、感受和行为,尤其是跟父母和别的类似关系的人的互动行为。

显然,依恋类型和工作模型概念,跟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行为有紧密的关联,它们是跟心理健康素养概念在同一层面的概念。

4对心理健康素养概念的两点思考

从已有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于有关影响心理健康的个人因素这个问题是有较多共识的。

以下就心理健康素养的概念及其研究谈两点个人看法。

第一个问题,我们站在什么立场上来看心理健康?

从这些年国内对心理健康概念讨论可以看出一个现象,参加讨论的学者,并不都是专门的临床心理学家和人格心理学家,还有教育学者和社会人士。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健康观。

Strupp曾提及这个现象,他指出有三种看待心理健康的角度,分别是:

(1)个体的角度,即当事人的角度,他们关注的是个人的主观幸福;

(2)社会大众的角度,他们关注的是个人行为与社会规范的一致,或个人对社会做出贡献;(3)专业人员的角度,他们关注的是人格的健全,心理病理学特征[29]。

这三种角度中,个人的角度和专业人员的角度最终有可能沟通或协调起来,但社会大众的角度跟专业人员的角度有时不易协调。

第二个问题,心理健康素养是不是独立的心理现象?

笔者的见解是,心理健康素养不是独立的心理现象,但是可以从认识上将其“独立出来”进行专门的研究。

从已有研究中可以发现,与个人心理健康有关的内在因素大多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格因素。

我们认为可人为地把与人的心理健康有关的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从认识上分离出来,予以对象化,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有两个理由支持这样做。

第一,虽然作为整体的人格结构对心理健康起着关键作用,但人格结构的各部分并非不分轻重的同样影响着个人的心理健康。

有一些人格因素更重要一些,另一些可能不那么关键。

因此,心理健康的研究者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与心理健康关系更紧密的那些人格因素上。

第二,同一心理现象,可以因研究目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研究角度。

对同一人格因素从不同角度去进行研究,会促进人们对其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