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地理考前最后一卷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0063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考地理考前最后一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江苏省高考地理考前最后一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江苏省高考地理考前最后一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江苏省高考地理考前最后一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江苏省高考地理考前最后一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考地理考前最后一卷及答案解析.docx

《江苏省高考地理考前最后一卷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考地理考前最后一卷及答案解析.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高考地理考前最后一卷及答案解析.docx

江苏省高考地理考前最后一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考前最后一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6分)

1.夏至日之后的一个月,太阳直射点在(  )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B.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2.读图,回答。

下列关于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实际面积小于乙区域

B.①地与③地自转线速度相等

C.②地与④地的距离为2220km

D.③地位于④地的西南方向

3.如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

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

读图回答3﹣4题。

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  )

A.沉积物变化B.古气候变化

C.古环境变化D.构造运动变化

4.如图所示是桂林的象鼻山景点,该地的地貌类型是(  )

A.流水地貌B.风成地貌C.海岸地貌D.喀斯特地貌

5.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分区图,回答19一21题.

野外考察发现,图中a处土层薄,b处土层较厚,其主要原因是(  )

A.a处人类耕作少于b处

B.a处坡度大于b处.流水侵蚀作用强

C.a处海拔高于b处

D.b处植被覆盖率高于a处,流水侵烛作用弱

6.如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图中河流中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河段是(  )

A.①一②河段B.②一③河段C.③一④河段D.④一⑤河段

7.如图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7~8题。

该月最可能是(  )

A.3月B.6月C.8月D.10月

8.如图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7~8题。

此时,澳大利亚(  )

A.①地天高云淡B.②地干热风大

C.③地南风暴雨D.④地北风酷热

9.如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

读图回答9~10题。

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增长B.医疗水平C.机械增长D.生育观念

10.读表,完成19~20题

年份

全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

1950

7.34

29.2

4.47

53.8

2.87

17.0

1960

10.32

34.2

5.72

60.5

4.60

22.2

1970

13.71

37.1

6.98

66.6

6.73

25.4

1980

17.64

39.6

7.98

70.2

9.66

29.2

1990

22.34

42.6

8.77

72.5

13.57

33.6

2000

28.54

46.6

9.50

74.4

19.04

39.3

2010

36.23

51.8

10.11

76.0

26.12

46.2

上表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趋缓

B.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C.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过剩更明显

D.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

11.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

如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

A.10~15千米B.15~20千米C.20﹣25千米D.25~30千米

12.如图为某城市“透水性人行道”示意图,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后(  )

A.水汽蒸发减少,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

B.地表水下渗增加,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地表径流增加,根治城市内涝问题

D.大气降水减少,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

13.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回答15﹣16题.

据观侧,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

A.青藏高原上空B.北极附近上空

C.南极附近上空D.北美大陆上空

14.如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O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13﹣14题。

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O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能源结构B.人口密度C.资源条件D.出行方式

15.2019年,从安徽合肥发车,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已突破百列。

如图为“我国丝路班列出境与海上丝路出港部分线路示意图”。

据此回答15~16题。

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丝路班列(  )

A.运输时效高B.单次运量大C.单位运价低D.绕行路程远

16.2019年,从安徽合肥发车,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已突破百列。

如图为“我国丝路班列出境与海上丝路出港部分线路示意图”。

据此回答15~16题。

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有助于安徽省(  )

A.完善交通网络B.做强能源产业

C.改善环境质量D.增加就业岗位

17.如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

读图回答17~18题。

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起伏B.流域面积C.兴修水库D.水土保持

18.如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

读图回答17~18题。

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  )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

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二.多选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2分,每小题16分)

19.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1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

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19~20题。

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2中(  )

A.①增大B.②增大C.③减小D.④减小

20.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1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

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19~20题。

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  )

A.

B.

C.

D.

21.杂交构树具有适应性强、生态效益显著的特点。

贵州省某县将杂交构树生态农业列为精准扶贫的重点项目。

如图为“项目位置和构树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21~22题。

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B.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

C.全年多雨,光照条件差D.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

22.生态效率是循环经济的合适测度,它是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的综合表征指标,如图是生态效率度量示意图。

读图回答25~26题。

若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的发展模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传统发展模式B.乙﹣﹣源头削减模式

C.丙﹣﹣末端治理模式D.丁﹣﹣循环经济模式

23.2019年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

如图为“某市人口与支柱产业变化图”。

读图回答23~24题。

面对城市收缩,该市宜采取的措施有(  )

A.优化产业结构

B.加快工业化进程

C.建设新城区吸引农村人口

D.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

24.2019年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

如图为“某市人口与支柱产业变化图”。

读图回答23~24题。

该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有(  )

A.环境恶化B.交通拥堵C.资源枯竭D.产业萎缩

25.2016年,中国第二个迪士尼乐园落户上海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占地116公顷,总投资500亿元,是亚洲最大的迪士尼乐园,属于高端消费项目.如图为上海迪士尼乐园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26﹣27题.

上海迪士尼乐园选址的主要区位优势有(  )

A.远离市区,土地价格低B.濒临海洋,空气湿度大

C.经济发达,基础设好D.邻近机场,交通较便利

26.“川西林盘”主要分布于川西平原,因竹木繁茂、小巧如盘而得名,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

成都市有大小林盘约12万个。

如图为“川西林盘景观及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25﹣26题。

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有(  )

A.拆迁合并,扩大林盘的规模

B.集中布局,建设规模化小区

C.保护性建设,留存文化遗产

D.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

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27.(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并在达卡西北汇合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1.3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10.6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图1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概况及其部分城市气候资科图”,图2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的月平均流量图”。

(1)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有  。

(2)比较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的差异并解释其成因。

  。

(3)分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特征对三角洲地区的影响。

  。

(4)为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指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

  。

28.(14分)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韩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

时间

城市人口比重

20世纪60年代

28%

1981年

68%

1995年

86.4%

2004年

89%

(1)指出图中重要城市群的分布特点,说明其形成原因.

(2)读表,概括韩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首尔是韩国的首都,也是韩国最大的城市.20世纪60年代,首尔依托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实现了经济起飞.随着政府对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服务业逐渐成为首尔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主导产业.目前,韩国在世界的顶尖企业,都在首尔设有服务中心.

(3)分析首尔发展服务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2012年9月14日起,韩国各政府部门相继从首尔迁往新的行政首都世宗市.韩国政府计划在2020年前,将世宗市建设成一个具备尖端科学研究基地、尖端绿色产业、一流大学、能吸引全球投资的新型绿色城市.

(4)简述行政首都迁出对首尔城市地理环境的影响.

(5)概括世宗市未来的产业特点.

29.(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珊瑚虫一般分布在水温约为20﹣30℃、水深50米以内、光照充足的清澈水域。

珊瑚虫以捕食海洋里的浮游生物为生,在生长过程中从海水中吸收钙和二氧化碳,分泌石灰质物质并形成骨骼与外壳。

珊瑚及其它生物的碳酸钙骨骼、外壳不断堆积形成珊瑚礁。

南海是全球十大珊瑚礁保护区之一,类型多样的珊瑚礁分布在从海南岛到南沙群岛的广阔水域,南海珊瑚礁多与海底火山伴生。

材料二:

甘泉海台(虚线内)是由珊瑚礁构成的水下台地,位于西沙海槽南侧。

甘泉海台的形成与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有关。

如图为西沙主要海域等深线图。

(1)分析南海珊瑚虫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2)描述甘泉海台的地形特征。

(3)推测甘泉海台的形成过程。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

30.(10分)如图为南黄海油气勘探示意图,图甲为公元十一世纪后长江口北岸冲积平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油气勘探钻井平台所在的海底地形类型是  ,其特点是  、  。

(2)图甲所示海岸类型为  海岸,具有  的特征,适宜的开发利用方式是  (选择填空)。

A.港口建设B.滩涂养殖C.海滨浴场D.海底探险

(3)图甲中A点盐度最低出现在  (季节),主要原因是  。

(4)在图中长江以北的黄河故道沿岸,有中国著名的苏北盐场,简要分析该盐场的成因。

  、  。

(5)若在沿海石油勘探开发中出现油管破裂,将对当地哪些海洋产业造成直接影响?

  。

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

31.(10分)某县地处平原,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如图为“某县城区规划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道路网络类型为  ,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有  。

(2)图中①地最适宜布局的功能区为  ,理由有  。

(3)概括甲类功能区布局的相同点。

  。

(4)指出该规划在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方面采取的措施。

  。

六.解答题(共1小题)

32.如图为云南哈尼族梯田文化景观的空间结构与物质能量流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元阳梯田景观的出现反映出了旅游景观的特性是  。

A.多样性B.非凡性C.可观赏性D.可创造性

(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林﹣寨﹣田的分布模式,减轻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

B.梯田是该地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改变和影响最为强烈的地方

C.森林主要为村民提供薪柴、粮食、野菜和建材

D.按投入﹣产出分类,哈尼族的水稻种植属于粗放农业

七.解答题(共1小题)

33.为评估农药施用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程度,某农技推广中心选择生产条件相似,无工业污染的A、B两区进行对比试验。

在作物生长期内,A区施用农药2次,用量1259.25g/hm2,施用4种农药;B区施用农药5次,用量2959.05g/hm2,施用7种农药。

如表为“A、B两区环境质量检测结果”,如图为“A、B两区两种农田有益生物密度变化图”。

回答下列问题。

土壤环境质量(mg/kg)

水环境质量(mg/L)

氟化物

硫化物

石油类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A区

0.12

23

18

37

130

11

0.4

0.9

0.6

0.3

0.1

0.1

B区

0.64

67

112

91

162

36

0.3

1.7

0.9

0.8

0.5

1.3

合格标准

≤0.6

≤100

≤300

≤300

≤250

≤50

≤1

≤2

≤1.5

≤1

≤1

≤1

(1)对照相关标准,分析农药施用对A、B两区水、土环境质量的影响。

  。

(2)据试验结果,比较A、B两区有益生物密度的差异。

  。

(3)简析A、B两区环境和生态质量差异产生的原因。

  。

(4)为保护生态环境,在农业生产中应如何科学合理地施用农药?

  。

2020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考前最后一卷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6分)

1.夏至日之后的一个月,太阳直射点在(  )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B.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解答】解:

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北端,夏至日之后的一个月到7月22日前后,该时间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但向南移动,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

C。

2.读图,回答。

下列关于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实际面积小于乙区域

B.①地与③地自转线速度相等

C.②地与④地的距离为2220km

D.③地位于④地的西南方向

【解答】解:

A、甲区域的纬度高于乙区域,跨经度相等,所以甲区域实际面积小于乙区域,故正确。

B、①地比③地纬度高,所以其自转线速度小,不符合题意。

C、②地与④地的距离为20°*111千米*cos30°=1922千米<2220千米,不符合题意。

D、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南方向,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3.如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

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

读图回答3﹣4题。

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  )

A.沉积物变化B.古气候变化

C.古环境变化D.构造运动变化

【解答】解:

有材料和图片可知,M上部的岩层是水平的,M下部的岩层是弯曲的,因此M表达的地质意义和N不同的就在于弯曲岩层经过地壳的挤压形成了褶皱,而上部的岩层主要以外力作用为主,如沉积作用,因此水平方向的岩层是没有经过挤压作用的,正确答案选D。

无法看出古气候的变化和古环境的变化,通过岩层的顺序只可以判断地壳运动的变化,而沉积物的变化也无法判断ABC错误。

故选:

D。

4.如图所示是桂林的象鼻山景点,该地的地貌类型是(  )

A.流水地貌B.风成地貌C.海岸地貌D.喀斯特地貌

【解答】解:

桂林的象鼻山景点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故选:

D。

5.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分区图,回答19一21题.

野外考察发现,图中a处土层薄,b处土层较厚,其主要原因是(  )

A.a处人类耕作少于b处

B.a处坡度大于b处.流水侵蚀作用强

C.a处海拔高于b处

D.b处植被覆盖率高于a处,流水侵烛作用弱

【解答】解:

a处等高线密集,流水流速快,受侵蚀严重,水土流失严重,b处等高线稀疏,流水速度慢,侵蚀作用弱。

故选:

B。

6.如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图中河流中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河段是(  )

A.①一②河段B.②一③河段C.③一④河段D.④一⑤河段

【解答】解:

A.①一②河段位于河流上游,坡度陡,水流快,不利于泥沙沉积,不符合题意。

B.②一③河段等高线最稠密,坡度最陡,水流速度最快,沉积作用最弱,不符合题意。

C.③一④河段虽然等高线少,但河道直,水流速度快,沉积作用弱,不符合题意。

D.④一⑤河段位于入海口,河道最宽;且河流弯曲,水流不畅,所以沉积作用最明显,故正确。

故选:

D。

7.如图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7~8题。

该月最可能是(  )

A.3月B.6月C.8月D.10月

【解答】解:

A、南半球3月份为秋季,属于夏半年,故正确。

B、6月份为南半球的冬季,不符合题意。

C、8月份为南半球的冬季,不符合题意。

D、10月份为南半球的春季,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8.如图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7~8题。

此时,澳大利亚(  )

A.①地天高云淡B.②地干热风大

C.③地南风暴雨D.④地北风酷热

【解答】解:

A、①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可知,气流下沉,降水少,天高云淡,故正确。

B、②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夏季为湿季,降水多,不符合题意。

C、③地位于台风的南部,此时吹东南风,属于外围大风区,降水少,不符合题意。

D、④地位于台风眼的西侧,吹受台风的影响,吹西南风;受旋涡风雨区的影响,降水多,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9.如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

读图回答9~10题。

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增长B.医疗水平C.机械增长D.生育观念

【解答】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年至2010年该城市年龄在15岁以下的人口比重在增加,年龄在15至30岁之间的人口比重在减少,年龄在30岁至50岁之间的人口比重在增加;同理对比分析,从2010年到2016年人口比重的变化,可见年龄在30岁以下的人口比重的减少,年龄在30岁至50岁之间人口比重在增加。

综合分析,从2010年至2016年间年龄在15到30岁之间的人口比重在减少,生育年龄的人口在减少,因此该地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不可能是自然增长导致,因此A选项错误;

我国医疗科技水平的提升,因此年龄在15岁至30岁之间的人口比重减少,与医疗水平无关,B选项错误;

该城市年龄在30到50岁之间的人口比重减少,说明这个年龄段人口是青壮年人口因就业迁移到该城市,所以C选项正确;

多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增长模式已转变为现代型,生育观念早已转变,D项错误。

故选:

C。

10.读表,完成19~20题

年份

全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

1950

7.34

29.2

4.47

53.8

2.87

17.0

1960

10.32

34.2

5.72

60.5

4.60

22.2

1970

13.71

37.1

6.98

66.6

6.73

25.4

1980

17.64

39.6

7.98

70.2

9.66

29.2

1990

22.34

42.6

8.77

72.5

13.57

33.6

2000

28.54

46.6

9.50

74.4

19.04

39.3

2010

36.23

51.8

10.11

76.0

26.12

46.2

上表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趋缓

B.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C.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过剩更明显

D.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

【解答】解:

从题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但速度快,因为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使城市化速度增快。

故选:

C。

11.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

如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

A.10~15千米B.15~20千米C.20﹣25千米D.25~30千米

【解答】解:

读“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图中横坐标代表距市中心距离,纵坐标代表比例,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地区曲线斜率最大,在区域距市中心15~20千米。

故选:

B。

12.如图为某城市“透水性人行道”示意图,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后(  )

A.水汽蒸发减少,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

B.地表水下渗增加,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地表径流增加,根治城市内涝问题

D.大气降水减少,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

【解答】解:

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后,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C错误;大气降水不会变化,D错误;地表含水量增多,水汽蒸发增加,降低城市气温日较差,缓解城市热岛效应,A错误,B正确。

故选:

B。

13.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回答15﹣16题.

据观侧,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

A.青藏高原上空B.北极附近上空

C.南极附近上空D.北美大陆上空

【解答】解:

由于两极地区的大气层薄,臭氧层也较薄,尤其是南极地区,故南极臭氧空洞最明显。

故选:

C。

14.如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O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13﹣14题。

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O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能源结构B.人口密度C.资源条件D.出行方式

【解答】解:

华东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