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安徽省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0008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十年安徽省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近十年安徽省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近十年安徽省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近十年安徽省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近十年安徽省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十年安徽省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docx

《近十年安徽省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十年安徽省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近十年安徽省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docx

近十年安徽省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近十年安徽省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

 

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近十年安徽省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

安徽省芜湖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霖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之间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乙)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②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④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

①此:

指滁州。

②掇:

拾取,采取。

③上:

皇上。

④刺史:

代称知州。

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佳木秀而繁阴。

秀:

②遂书以名其亭焉。

名: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②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22.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

(用文中词语回答)

23.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

24.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

安徽省2006年课改实验区试卷

《论语》四则

①子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述而》)

②孔子日: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损矣。

”(《季氏》)

③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为政》)

④子夏日: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子张》)

【注释】①[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

谅,诚信。

②[便辟]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

③[善柔]善

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

④[便佞]善于花言巧语,而言不符实。

⑤[所亡]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

亡,同“无”。

⑥[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 

(2)学而不思则罔 (3)可谓好学也已矣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思而不学则殆。

16.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

 (4分)

安徽省2007年课改实验区

[三](15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澈,又作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3)窥谷忘反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7.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4分)

18.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007年芜湖市初中语文毕业学业考试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

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

“吾不能扞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其沫有云: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置之。

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

弘范曰:

“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③出涕,曰:

“国亡不能捄④,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

元军元帅。

②扞(hàn):

保卫。

③泫(xuàn)然:

水滴下的样子。

④捄:

同“救”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

(2)天祥泫然出涕涕: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文:

(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译文:

19、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

(4分)

答:

①富贵不能淫:

②威武不能屈:

20、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

(1分)

21、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4分)

2008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三](15分)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偏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余幼时即嗜学

(2)录毕,走送之(3)媵人持汤沃灌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6.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

(2分)

17.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

(3分)

18.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出两点即可)(3分)

2008年芜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大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

“五日不雨可乎?

”曰:

“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

”曰:

“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也?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

(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余至扶风之明年()

(3)既而弥月不雨()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

(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译文:

19.《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有共通之处。

(4分)

20.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

(4分)

答:

2009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三](15分)鱼我所欲也(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

下同)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

(3)所恶有甚于死者恶:

(4)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

16.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17.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风飘絮

18.请摘录原文中的语句,填写下表。

(5分)

安徽省芜湖市2009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

“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

”而曰:

“然!

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

“何为不去也?

”曰:

“无苛政。

”夫子曰:

“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

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

②壹:

真是,实在。

③舅:

公公。

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

④小子:

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

①阡陌交通:

②便要还家:

③子之哭也:

④苛政猛于虎也: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4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今吾子又死焉

19.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

(每格限填1字)(3分)

20.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

(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201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三](15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节选)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节选)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云归而岩穴暝暝:

(2)野芳发而幽香芳:

(3)而或长烟一空一:

(4)把酒临风把:

16.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17.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中景物描写的内容。

(4分)

《醉翁亭记》(节选):

《岳阳楼记》(节选):

18.依据选文,填写下表。

(3分)

2010年芜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三)(15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七年,入见,帝①从容问曰:

“卿得良马否?

”飞曰:

“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

介②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

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褫③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

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帝称善,曰:

“卿今议论极进。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

①帝:

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就封岳飞为太尉。

②介:

备上鞍甲。

③褫(chǐ):

脱去,卸下。

④秣:

喂食。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

(1)策之不以其道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比行百里始奋迅(4)褫鞍甲而不息不汗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4分)

(1)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2)然非精洁则不受

19.两文都谈马,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本应“”才能展现“千里之能”;被岳飞称为“致远之材”的良马具有“”“”的特点。

(用文中的语句填空)(3分)

20.韩愈和岳飞都是借论马来表达对人才的看法,韩愈先从正面提出问题,然后从展开议论,岳飞则通过阐述,他们都希望。

(4分)

2011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三](15分)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关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源:

学科网ZXXK]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或:

(2)才美不外见见: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

(4)安求其能千里也安:

(5)执策而临之执:

16.翻译下列句子。

(4分)[来源:

学科网]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7.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3分)

18.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3分)

安徽省芜湖市2011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三)(15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何哉?

竹本

(1)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似体

(2)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3)者。

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4)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

(1)本:

根。

(2)体:

体悟。

(3)虚受:

虚心接受。

(4)实:

充实,充满。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可爱者甚蕃()

(2)陶后鲜有闻()

(3)贞以立志()(4)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

(2)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译文:

19.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

(4分)

20.甲乙两文都用了□□的表现手法,甲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

(3分)2012年安徽中考语文试题

[三](15分)

曹刿论战(节选)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日: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日: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日: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日:

“臣诚知不如徐公关。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誉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驰:

(2)一鼓作气,再而衰再:

(3)视其辙乱,望其旗靡靡: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

(5)虽欲言,无可进者虽:

15.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6.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2分)

《曹刿论战(节选)》第一段,叙述了的经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第一段,邹忌分析了的原因。

17.曹刿指挥作战,邹忌委婉劝谏,结果怎样?

(4分).

(1)曹刿指挥作战的结果:

(2)邹忌委婉劝谏的结果:

2013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三](15分)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讞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日: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略无阙处阙:

(2)沿溯阻绝溯:

(3)则素湍绿潭素:

(4)属引凄异属

(5)故渔者歌曰故:

16.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文中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泪沾裳”与前文中写猿声的□和□形成照应。

(每格限填一字)(2分)

第=1\*GB3\*MERGEFORMAT①段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

第=2\*GB3\*MERGEFORMAT②段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4分)

2014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三】(15分)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可爱者甚蕃蕃:

(2)濯清涟而不妖濯:

(3)香远益清益:

(4)亭亭净植植:

(5)宜乎众矣宜:

15.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6.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

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2分)

17.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分)

2015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卷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5分)《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百里奚举于市举:

__________

(2)必先苦其心志其:

__________

(3)曾益其所不能曾:

__________(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

_______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

_________

16.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人恒过然后能改。

17.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分)

18.本文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